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精品文档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近几年来,在镇宁自治县主推的杂交水稻组合中,岗优12、岗优22等系列组合产量高,抗性强,但米质较差,出米率低,口感不好,市场销售不畅。
种植多年的金优63、K优5号米质好,但抗寒能力低,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其抗病性、抗逆性较弱。
为此,镇宁自治县XX局针对该县水稻的生产情况,引入高产、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从中筛选出适宜该县种植的高产、优质组合进行推广,以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内香优16、宜香优1577,均由贵州省德农种子公司提供,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香味、口感好等特点。
1.2 试验经过根据镇宁自治县的海拔高度,试验分成两个点实施:一个点安排在镇宁城关镇烟棚村红岩山,海拔1250 m。
由于海拔较高,品种生育期较长,后期水稻扬花期恰遇20 d的绵绵阴雨,气温较低,水稻不能正常灌浆,有80%~90%的空秕粒,无法测出产量,故无试验结果;另一点安排在马场乡的龙潭村,海拔高度890 m,水源条件好,地势较开阔,土壤肥力中上等,属于稻-麦,稻-豆两熟制。
育秧方式:两段育秧,参试品种不在同一田块,但田间管理及施肥水平一致。
2 结果与分析2.1生育期可以看出,两品种均于4月20日播种,收获期宜香优1577是9月24日,内香优16是9月26日;生育期内香优16比宜香优1577晚2 d。
两个品种均属于中晚熟品种。
2.2经济性状从表可以看出,内香优16与宜香优1577的经济性状相比较,每公顷有效穗多5.5万株,成穗率高3.9%,穗粒数多7粒,实粒数多3粒、结实率高5.2%,千粒重高0.1 g,单产高3 754.2 kg,理论产量高498.9 kg。
说明内香优16的各项经济性状都比宜香优1577好。
3 讨论两个品种的生育期都在155 d左右。
均属于中晚熟品种,适宜在海拔900 m以下地区种植。
从经济性状表现看,内香优16的分蘖能力、结实率、千粒重均比宜香优1577高。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球范围都非常广泛。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有新的水稻品种被培育出来。
在这里,我们将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评估它们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方面的表现。
1.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全面,适应性广泛,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2.秦稻9秦稻9是河南省稻作研究所培育的优良中秆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水稻稳定供应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3.台优丰11号台优丰11号是台湾农产品改良试验所培育的早熟中稻品种。
它具有高粘性、高产量、耐寒耐病等特点,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4.川优29号川优29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热的特点,适合四川等地区种植。
5.宁优62号宁优62号是宁夏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杂交稻品种,适合沙漠地区种植。
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
6.豫优17号豫优1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中国中部地区种植。
7.京中优105号京中优105号是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8.苏优28号苏优2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9.粤优39号粤优39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矮丰产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10.浙稻8浙稻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耐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浙江等地区种植。
通过对以上10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可以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适应性。
其中,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和秦稻9在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台优丰11号和川优29号适应性强,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列举我国通过杂交培育的新品种

列举我国通过杂交培育的新品种一、引言杂交培育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我国在杂交培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培育出了许多优良新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水稻1.杂交稻杂交稻是我国农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新品种之一。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的“两系杂交”试验中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杂交稻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成为当时我国粮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新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将杂交稻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2.早籼稻早籼稻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早籼稻具有早熟、高产、耐寒等特点,适合在北方种植。
目前,我国已经将早籼稻推广到全国各地,并且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三、玉米1.优质玉米优质玉米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优质玉米具有高产、抗病虫害、高蛋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生产等领域。
2.甜玉米甜玉米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甜玉米具有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四、小麦1.强筋小麦强筋小麦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强筋小麦具有高产、耐倒伏、抗病虫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面粉加工和食品生产等领域。
2.高粱高粱是另一种通过杂交培育获得的新品种。
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展试验时首次成功培育而成。
高粱具有高产、耐旱、抗病虫害等特点,适合在北方种植。
五、大豆1.黄豆黄豆是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又一杂交培育新品种。
福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福泉市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卢 慧 1,邓家琴 2,万江红 2,汪丹会2(1.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 福泉 550599;2. 贵州省福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福泉 550599)[摘 要]水稻是福泉市重要的粮食作物,推广应用优良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以及满足消费者对水稻品质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为福泉地区水稻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引进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华浙优223全生育期最短,最先成熟;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成熟时间较早。
宜香优2118、中浙优8号株型较高,株高分别为106.6 cm 、106.0 cm ,花优707其次,株高为101.6 cm ;中浙优8号穗长最长,为27.8 cm ;金龙优263有效穗最多,为15.1万穗/667m 2;荃优607和中浙优8号其次,均为14.8万穗/667m 2;华浙优223穗粒数最多,为200粒,花优707其次,为196粒;宜香优2118最少,为175粒;华浙优1号、川种优3607、金龙优263结实率较高,分别为86%、86%、85%;花优707、宜香优2118千粒重最重,均为31.2 g 。
中浙优8号、金龙优263、花优707属高产量品种,其产量为614.5~645.6 kg/667m 2,其中花优707产量最高;金优785、荃优607、宜香优2118、川种优3607属中等产量品种,其产量为559.3~595.0 kg/667m 2。
花优707、金优785、荃优607、中浙优8号、宜香优2118、金龙优263、川种优3607综合表现较优,可在福泉地区推广种植。
参试水稻品种的穗长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且加权关联度最大;千粒重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二;有效穗与其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三;株高、穗粒数、结实率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穗粒数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排第四;生育期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最低。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一、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1. 优质高产:奋两优686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其粒长粒粗,加工品质好,适合市场需求。
2. 抗逆性强:奋两优686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逆性强,抗适应性强,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
3. 抗病抗虫:奋两优686对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减少了农药使用。
4. 成熟期适中:奋两优686的成熟期适中,在适宜的气候和水肥条件下,能够稳产高产。
5. 株型整齐、株高适中:奋两优686的株型整齐,株高适中,方便管理和收割。
1. 地块选择:选择肥沃的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宜于奋两优686的生长发育。
2. 水稻前茬及基肥:在水稻前茬种植绿肥作物,以提高土壤肥力,然后在翻浆前施足底肥,保证水稻的生长所需养分。
3. 按照套种和密植:套种适应性强,种植密度适宜,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增加产量。
4. 控水技术:水稻生长期间控制水量供应,保证水分充足但不过渡,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5. 施肥技术:适时适量施肥,特别是追肥施肥,可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
6. 病虫害防治:合理旋作和轮作、及时清秆除草,选用适宜的农药、增加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等多种措施,有效防治病虫害。
7. 移栽技术:选择育苗期适宜的气候和适宜的移栽时间,保证水稻的生长快速健康。
8. 管理技术:对水稻生长期间的密植、留穗、秧田、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进行合理的管理,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环节。
奋两优686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抗病抗虫、成熟期适中等特性。
在栽培技术方面,地块的选择、施肥技术、控水技术、病虫害防治、移栽技术和管理技术都是保证奋两优686高产的关键。
希望通过对奋两优68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的了解,农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水稻的种植生产,产出更加丰收的水稻。
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

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摘要探索适合于遵义市栽培的优质杂交稻组合,对11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有7个优质杂交稻品种比对照产量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优质稻;品比试验;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07)08-001-02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加速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稻米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稻谷生产效益,增加稻农收入,筛选出适合该市栽种的优质稻,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11个杂交水稻优质新组合的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桐梓县燎原镇花园村付兴伟责任地,面积0.167hm2,海拔约950m,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冬闲田。
该试验地从分蘖至成熟期,即2006年6月17日~9月7日,降雨量为145mm,比往年严重偏少。
1.2参试组合参试品种共11个,包括:①新优3号;②宜香7799;③宜香2239;④宜香8374;⑤黔早优2017;⑥江优2381;⑦江优51;⑧江优17;⑨香选优1号;⑩冈优156号;??B11?"蛴?838(CK)。
1.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11个处理,以Ⅱ优838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5.01m、宽2.66m、小区面积13.33m2,重复间走道宽为0.5m,每小区行距0.266m、窝距0.167m,即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30窝,窝栽2粒谷秧,栽培密度为22.5万窝/hm2。
1.4栽培管理育秧采用旱育秧,中苗移栽,2005年4月5日播种,播前种子泡种1d,撒种时用旱育保姆拌种。
5月9日移栽,底肥施入尿素28kg,复合肥60kg;6月18日用尿素30kg追肥。
试验过程中只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于7月5日、8月11日用10%毒?噻乳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7月6日、8月11日喷施2次杀虫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管理措施均按当地常规管理。
几个杂交水稻组合介绍

汇报人:2023-11-28•杂交水稻组合概述•杂交水稻组合的种类•杂交水稻组合的种植技术目•杂交水稻组合的优缺点分析•杂交水稻组合的应用前景录01杂交水稻组合概述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人工杂交,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发展杂交水稻的优点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杂交水稻具有抗逆性、产量高、品质优良等优点,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030201杂交水稻的定义杂交水稻组合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
抗逆性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杂交水稻组合能够实现高产量的目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产量高杂交水稻组合具有优良的品质,如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能够满足人们对食品品质的需求。
品质优良杂交水稻组合的特点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提高粮食安全杂交水稻组合的应用,推动了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促进农业现代化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杂交水稻组合的重要性02杂交水稻组合的种类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熟中籼类型,在江苏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5-150天,株高110-115厘米,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强。
品种来源汕优63组合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亚种间杂交稻选育课题组共同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产量表现汕优63组合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687.5公斤,比对照扬稻4号增产17.9%。
品种来源01协优48组合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02该组合属迟熟中籼类型,在浙江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45天,株高110-115厘米,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强。
1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比较

1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的比较
褚志;王怀利;夏郁学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08(025)010
【摘要】通过金优207(对照)、中优448等1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中优838表现较好,作为早熟组合可以大面积推广.在晚熟组合中准两优527、特优航1号和Ⅱ优明86作为晚熟组合可以在低海拔地区推广.
【总页数】2页(P2-3)
【作者】褚志;王怀利;夏郁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农技中心,贵州六枝,553405;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农技中心,贵州六枝,5534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杂交水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试验 [J], 杨峰
2.十二个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J], 钟光伦;涂祖霞;彭文学;李戎;常义
3.分析杂交水稻新组合种植比较试验 [J], 张玉洪;柏华林;陈忠碧
4.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J], 何俊
5.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J], 梁书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个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的品种比较摘要探索适合于遵义市栽培的优质杂交稻组合,对11个优质杂交水稻组合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在施肥水平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有7个优质杂交稻品种比对照产量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优质稻;品比试验;产量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07)08-001-02为了筛选出适合推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加速遵义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稻米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稻谷生产效益,增加稻农收入,筛选出适合该市栽种的优质稻,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11个杂交水稻优质新组合的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桐梓县燎原镇花园村付兴伟责任地,面积0.167hm2,海拔约950m,地势平坦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冬闲田。
该试验地从分蘖至成熟期,即2006年6月17日~9月7日,降雨量为145mm,比往年严重偏少。
1.2参试组合参试品种共11个,包括:①新优3号;②宜香7799;③宜香2239;④宜香8374;⑤黔早优2017;⑥江优2381;⑦江优51;⑧江优17;⑨香选优1号;⑩冈优156号;??B11?"蛴?838(CK)。
1.3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11个处理,以Ⅱ优838为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5.01m、宽2.66m、小区面积13.33m2,重复间走道宽为0.5m,每小区行距0.266m、窝距0.167m,即每小区栽10行,每行栽30窝,窝栽2粒谷秧,栽培密度为22.5万窝/hm2。
1.4栽培管理育秧采用旱育秧,中苗移栽,2005年4月5日播种,播前种子泡种1d,撒种时用旱育保姆拌种。
5月9日移栽,底肥施入尿素28kg,复合肥60kg;6月18日用尿素30kg追肥。
试验过程中只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于7月5日、8月11日用10%毒?噻乳油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7月6日、8月11日喷施2次杀虫双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其他管理措施均按当地常规管理。
2结果与分析2.1产量结果该试验11个组合中,江优51号产量为10249.5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2%;其次江优17号产量为9949.5kg/hm2,比对照增产8.7%;江优2381产量为9925.5kg/hm2,比对照增产8.5%;黔早优2017产量为9574.5kg/hm2,比对照增产4.6%;新优3号产量为9574.5kg/hm2,比对照增产4.6%;宜香2239产量为9525.0kg/hm2,比对照增产4.1%;香选优1号产量为9300.0kg/hm2,比对照增产1.6%;冈优156产量为8650.5kg/hm2,比对照减产5%,减幅最大;其次宜香7799产量为8775.0kg/hm2,比对照减产4%;宜香优8374产量为9049.5kg/hm2,比对照减产1%。
经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重复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试验田块土壤肥力不均匀,处理间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优质杂稻组合的产量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选出适宜当地的高产组合是必要的。
从各组合间差异显著性比较可知江优51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宜香2239、香选优1号、Ⅱ优838、宜香8374、宜香7799和冈优156,江优17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Ⅱ优838、宜香8374、宜香7799和冈优156,宜香7799、冈优156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江优51;江优51在0.01水平上显著高于Ⅱ优838、宜香8374、宜香7799和冈优156,宜香7799和冈优156在0.01水平上显著低于江优51、江优17、江优2381;其他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1可以看出,参试的11个优质稻组合中,在桐梓县表现突出的有江优51、江优17、江优2381、黔早优2017、新优3号,其产量水平均超过9500kg/hm2,其中江优51产量最高。
2.2性状表现从表2可以看出,生育期最长的是宜香8374(164d);生育期最短的是新优3号(156d),其他品种的生育期在156~164d。
从表3可以看出,主要经济性状中株高以Ⅱ优838(116cm)最高,最矮为冈优156(101.1cm),其他组合在101.1~116cm;穗长以Ⅱ优838(26.9cm)最长,最短为冈优156(20.1cm),其他组合在20.1~26.9cm;穗粒数以香选优1号(189.2粒)最多,最少为新优3号(151.5粒),其他组合在151.5~189.2粒;结实率以江优17(94.9%)最高,最低为宜香8374(77.5%),其他组合在77.5%~94.9%;千粒重以香选优1号(29g)最重,最轻为江优17(26g),其他组合在26~29g。
各组合抗性均较强,按照试验方案,采取“防虫不防病”的原则对大田进行田间观察,由于气候因素造成2006年的病害相对较少,只有新优3号、宜香7799、宜香2239前期轻感叶瘟和穗颈瘟病。
3参试品种特性与建议3.1品种特性3.1.1新优3号。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15.3cm,叶色浓绿直立,分蘖力强,长势繁茂,成穗率80.2%,有效穗237.0万/hm2,穗实粒数133.8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8.9g,单产9574.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4.6%,全生育期156d,轻感稻瘟病,田间综合抗性一般。
3.1.2宜香7799。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9.4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一般,长势一般,成穗率88.7%,有效穗247.5万/hm2,穗实粒数125.5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7.4g,单产8775.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减产4%,全生育期161d,轻感稻瘟病,田间综合抗性一般。
3.1.3宜香2239。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9.1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一般,长势一般,成穗率93.8%,有效穗273.0万/hm2,穗实粒数136.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6.3g,单产9525.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4.1%,全生育期160d,轻感稻瘟病,田间综合抗性一般。
3.1.4宜香8374。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8.1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较差,长势一般,成穗率83.3%,有效穗247.5万/hm2,穗实粒数135粒,结实率77.5%,千粒重27.5g,单产904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减产1%,全生育期164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较强。
3.1.5黔早优2017。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8.1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一般,长势强,成穗率76.3%,有效穗237.0万/hm2,穗实粒数149.8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6.9g,单产9574.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4.6%,全生育期158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1.6江优2381。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10.2cm,叶浓绿直立,分蘖力一般,长势一般,成穗率79.5%,有效穗226.5万/hm2,穗实粒数148.6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9g,单产9925.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8.5%,全生育期162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1.7江优51。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11.1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较差,长势一般,成穗率68.4%,有效穗214.5万/hm2,穗实粒数168粒,结实率92.6%,千粒重28.2g,单产1024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12%,全生育期160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1.8江优17。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8.4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强,长势较强,成穗率66.1%,有效穗234.0万/hm2,穗实粒数156粒,结实率94.9%,千粒重26g,单产9949.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8.7%,全生育期160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1.9香选优1号。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6.3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较差,长势繁茂,成穗率74%,有效穗196.5万/hm2,穗实粒数166.9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9g,单产9300.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增产1.6%,全生育期163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1.10冈优156号。
该品种株型适中,株高101.1cm,叶绿色直立,分蘖力一般,长势一般,成穗率76%,有效穗199.5万/hm2,穗实粒数158.1粒,结实率93.1%,千粒重27.7g,单产8650.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品种减产5%,全生育期163d,无病株,田间综合抗性强。
3.2建议虽然2006年受特殊气候因素影响,但通过品比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参试的11个优质杂稻组合中,新优3号、宜香2239、宜香8374、黔早优2017、江优2381、江优51、江优17、香选优1号产量都超过了9000kg/hm2,其中新优3号、宜香2239、黔早优2017、江优2381、江优51、江优17、香选优1号这7个品种组合在桐梓县燎原镇表现优异,植株整齐,成熟色度较好,而且产量高于已经推广的其他非优质杂稻组合,可建议扩大示范面积。
参考文献[1]况浩池,曾正明,刘国民,等.杂交稻新组合K优86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57.[2]陈鸿安.晚季杂优稻新组合试验总结[J].福建稻麦科技,2006(2):44-45.[3]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等.超级杂交稻新组合II优602经济性状及产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32-3833,3836.[4]姚绍坤,陈宝才,甘成余,等.杂交稻新品种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2):83.[5]游天智,陈华.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香229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42.[6]苏昌龙.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耕作与栽培,2006(2):24-26.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