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5号’机沟撒播轻简化栽培高产分析
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VS
杂草控制
杂草会与油菜争夺养分和光照,应采取有 效措施控制杂草的生长,如人工除草或使 用除草剂等。
04
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应 用与效果
技术应用
选用优质杂交 油菜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 壤条件的优质杂交油菜 品种,确保生长快、产 量高、品质优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细整地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在播种前进行精细整地 ,翻耕土地,清除杂草 和残茬,保持土壤平整 、松软。
杂交油菜是通过人为控制的方法,将不同品种的油菜进行有性杂交,从而产生具 有优势性状的个体。
优质杂交油菜通常具有高含油量、高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等优点。
优质杂交油菜的特点
高产性
优质杂交油菜一般具有较高的产量 ,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可以实现油 菜的高产目标。
优质性
优质杂交油菜的油质通常较好,可 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食用油的需求 。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油菜生产的科技含 量和生产效益。
加强产业协同
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油菜产业升级和发展,实现优质杂交油菜的 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THANKS
感谢观看
抗逆性
优质杂交油菜一般具有较强的抗病 虫害能力和抗逆性,能够适应不同 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适应性
优质杂交油菜的适应范围较广,可 以在不同的地域和种植条件下种植 ,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
优质杂交油菜的种植价值
经济价值
食用价值
优质杂交油菜的产量高、油质好,具有较高 的经济价值,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 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 度,保证群体与个体的 协调发展。
赣北地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赣北地区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一、引言油菜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
赣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种植区域之一,因为其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油菜的生长。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育种技术的日益成熟,新的油菜品种不断涌现。
为了更好地满足赣北地区农民对于高产、优质、抗逆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赣北地区油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长、产量、品质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为农民提供更为科学的种植建议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取了赣北地区典型的油菜种植区域进行实验,包括赣州市、宜春市、上饶市等地。
2.试验品种:选取了八个常见的油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包括:东北大优、长沙优241、湘郦繁昌、早春一号、早春二号、中原金、豫油一号、国信366。
3.试验设计: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设立了3个重复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30 m2,随机布置。
4.试验方法:在整个生长期内,对每个品种进行了全面的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并在生长季节结束后,对每个品种进行了全面的测定和评估。
三、试验结果1.生长特性比较通过对每个品种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不同品种在生长速度、株高、叶面积和根系发育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早春一号和早春二号生长较快,株高较高,叶面积较大,根系发育较为健壮;而国信366生长速度较慢,株高较矮,叶面积较小,根系发育较弱。
2.产量比较在收获前,对每个品种的产量进行了预估,发现早春一号和早春二号的预估产量较高,而国信366的预估产量较低。
而在收获后,对每个品种的实际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早春一号和早春二号的实际产量仍然较高,而国信366的实际产量依然较低。
3.品质比较对每个品种的籽粒进行了品质测定,包括油含量、蛋白质含量、硬脂酸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结果显示,早春一号和早春二号的油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硬脂酸含量较低,维生素含量较高;而国信366的油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低,硬脂酸含量较高,维生素含量较低。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1. 引言1.1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双低杂交油菜是近年来在油菜种植领域备受关注的新兴品种,其特点是具有较低的油酸含量和较低的硬脂酸含量,被称为“双低”油菜品种。
这种油菜不仅能够提高油菜的品质,也能够增加产量,成为农民种植油菜的首选品种之一。
在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方面,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双低杂交油菜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和健康状况。
在种植密度和间隔控制上,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以保证每株油菜都能够充分生长发育。
合理施肥技术和水分管理也是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保证油菜的营养需求和水分供应,才能实现高产稳产。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种植者综合考虑种子选择、种植密度和间隔控制、施肥技术、水分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运用各项技术措施,才能实现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稳产目标。
【文章内容结束】1.2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病虫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病虫害给油菜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不仅造成直接损失,还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甚至影响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
病虫害防治在油菜种植中显得格外重要。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保障油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农民的损失。
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不仅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在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高产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
对病虫害的重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油菜的生长及高产。
在实践中,农民应该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油菜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2000字】2. 正文2.1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选择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选择是高产栽培的第一步,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秀油杂363在宜春市的栽培适宜性分析

秀油杂363在宜春市的栽培适宜性分析摘要:分析了秀油杂363 在2011―2012年度、2012―2013年度宜春市省区试产量表现、生育期特性、抗逆性表现。
结果表明:秀油杂363产量高,两年平均产量达2 344.1 kg?hm-2,分别位居各参试品种的第2位、第1位,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等特征,适合在宜春市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宜春;产量;参试品种;秀油杂363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5.031宜春市是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习惯[1-3]。
随着人们对菜籽油保健功效关注度的提高,菜籽油需求量越来越大[4-6]。
为满足需求,找出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油菜品种已迫在眉睫。
秀油杂363是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原名“杂363”[7]。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中熟偏早等特点,2013年8月通过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8]。
为了研究秀油杂363在宜春地区的栽培表现,筛选出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优良油菜品种,笔者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在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
试验前茬作物是水稻,土壤弱酸性,富含硒,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
1.2 试验材料2011―2012年试验参试品种共有12个,分别为9M006,9M001,中油杂2号,DT142,DT138,9M035,丰杂油88,嘉油1号,JH16,2011JXP09-2,秀油杂363,907。
2012―2013年试验参试品种共有12个,分别为629、19-111、HSR302、中油杂2号、9M006、RS1009、中11P50、秀油杂363、华2011-崇22、12X26 、AM-013、H1675。
两年试验均以中油杂2号为对照。
1.3 试验方法试验按全省统一方案实施,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7 m,宽2.86 m,小区净面积20 m2,重复间设0.5 m工作走道,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9直行,每行定苗60株,密度为27万株?hm-2左右。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福两优5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摘要 : 福 两优 5号是安 徽 理 想种 业有 限公 司用福 稻 1 9 S与优 质恢 复 系 R _ H6 6 - 5配组 育成 的 高产优 质 两 系杂 交 中籼稻 新 组合 , 于2 0 1 4年 9月通 过 了安徽 省 审定 。 介 绍 了福 两优 5号 双亲 的特征 特性 ,
结 合 来安 县 制 种 区制 种 实 践 经验 , 总 结 了该 组 合 的 高 产 制 种 技 术 。
技术 关键 总 结如下 。
推算 , 父 本 可 分 2期 播 种 , 第 l 期 父 本 于 4月 2 5日
播种 . 第 2期 父 本 于 5月 3日播 种 . 母 本 于 6月 3日 播种 。 第 1 期 父 本 于母 本 的播 种 时差 为 3 9 d , 确 保 父
1 亲本 的 特 征 特 性
H6 6 — 5株 型 较 紧 凑 , 茎秆粗壮 , 分 蘖 力 中等 , 成 苗 , 细播 匀播 , 培 育壮秧 。父母 本 均采用 湿 润育秧 , 大
穗 率高 , 耐肥抗倒 , 对 温 光 条 件 敏 感 度 中等 , 在滁 州 田用 种 量母 本 为 3 0 k g / h m , 父本为 7 . 5 k g ] h m2 , 秧 田
系杂 交 中籼 稻新 组 合 , 具 有 米质 优 ( 达 到 部颁 二 等 食 开花 。 单期 父 本花期 7 ~ 8 d 。对 “ 九 二 o” 敏感 。
用 稻 米标 准 ) 、丰 产稳 产 性好 、 中抗 稻 瘟 病 等 特点 。 2 高 产 制种 技 术
2 0 1 4年 9月 通 过 了安徽 省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 2 . 1 合理 安排 亲本 育 性安全 期 与抽穗 扬 花期
较宽 , 根 白嫩 壮 , 无 病 虫害 , 到移栽 时 , 父 本 叶龄 不 超 防治 稻纵 卷 叶螟 、稻 飞 虱等 .同时 防 治好 水 稻纹 枯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双低杂交油菜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具有高产、高油、抗逆、抗病、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油料作物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对于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是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
1. 选优良品种双低杂交油菜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油质。
建议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辐射系数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双低杂交油菜有亚杂交油菜、欧杂交油菜等。
2. 适时播种双低杂交油菜适宜在春季3月上旬至中下旬进行播种,一般气温达到5-10摄氏度时,土壤温度稳定在7-10摄氏度时进行播种。
播种后要及时覆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芽生长。
3. 合理密植双低杂交油菜的适宜密植度为1666-2500株/亩。
在播种前需进行地膜覆盖,培肥土壤,保证油菜茬土肥力。
4. 施肥技术在双低杂交油菜生长期内,需要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追施有机肥,春季露地施化肥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期和生理需求来施用,通常分为返青期、开花期、结果期等施肥时期。
5. 灌溉管理双低杂交油菜在生长期间需要合理浇水。
一般在种植早期和花蕾膨大期需要增加浇水次数,促进作物生长,并且注意避免过量浇水造成积水。
6. 土壤管理在双低杂交油菜的生长期内,需要进行适时的松土和除草。
土壤松化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
7. 病虫害防治双低杂交油菜生长期内,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及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1)病毒病防治双低杂交油菜常见的病毒病有甲型花叶病病毒、甲型咽口病病毒等。
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合理施肥用药,及时清除病毒植株,灭绝介体,减轻病毒病发生。
(2)真菌病防治双低杂交油菜常见的真菌病有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等。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双低杂交油菜是指在基因背景中引入抗虫和抗草低毒等双低相关性状的油菜新品种。
其具有抗虫害、抗草低毒、耐寒性好、丰产稳产等特点,在油菜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探讨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且具有优良经济特性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2.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条件,合理确定每亩播种量和行距。
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2500-3000株,行距60-70厘米。
3.优质育苗: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和浸种。
育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床湿润,并统一苗高,以便移栽。
4.地力管理:在充分翻耕、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进行合理追肥,保证油菜的养分需求,并保持土壤湿润。
5.精细管理: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合理施肥,注重除草、松土、中耕等措施。
在生育期间及时进行冬小麦病虫害防治,加强管理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1.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甘蔗釉螟、菜蚜虫、菜粉蚜等。
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措施。
生物防治可选用天敌或天敌复合剂进行引种,如幸福花捕食者等。
化学防治可使用适量的农药进行喷雾。
物理防治可使用黄板、黄水等进行诱捕。
2.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白菜黑斑病、黄单孢菌病等。
可采取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栽培相结合的措施。
病害防治可使用绿枯菌制剂或其他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
抗病品种栽培要求选择抗病株系进行栽培,并加强田间病害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探讨,有助于提高双低杂交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对双低杂交油菜的研究与推广,提高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意识,从而推动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优质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种子准备选用通过审定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晒种一二天,并用盐水进行选种,然后在水中浸三四个小时,用5%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拌种,拌等量草木灰、细土或炒熟的菜籽待播。
二、苗床准备选用土质肥沃、地势平整、接近水源、2年以上未种过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土或中稻田作苗床,苗床大小与大田种植面积的适宜比例为1:5~7。
苗床地先进行翻耙,控制耕深在10厘米~15厘米,然后整土开厢,厢宽1.2米~1.5米,沟宽30厘米~35厘米,沟深15厘米~20厘米,并开好腰沟、围沟,捡净残根杂草,整细土壤,平整厢面。
每667平方米以人畜粪1000公斤~12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25公斤、氯化钾5公斤~6公斤,混和拌匀堆沤7日~10日后施于厢面,在整地时均匀地施于土表层。
三、播种湘西、湘北两熟制地区于9月上中旬播种,三熟制地区于9月20日前后播种。
湘中地区可推迟3天~5天,湘南可推迟7天~10天。
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0.4公斤~0.5公斤。
播种前先按厢定量分种,做到逐厢均匀撒播,播种后浇施薄层猪粪水,并以盖籽灰盖种,灰厚以种子不外露为准。
四、苗床管理天气干旱时于每天傍晚浇施稀薄粪水,出苗后坚持浇水抗旱,有条件的也可进行沟灌,灌至厢沟三分之二处时停止进水,等厢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
遇多雨天气及时清沟。
齐苗后及时拨去丛生苗,待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20株~140株。
杂交种具有生长优势,间苗、定苗时注意去小留大,除杂去劣。
定苗后和移栽前7天追施2次尿素,施用量分别为5公斤、3公斤。
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菜螟、跳甲、猿叶虫。
五、移栽当苗龄为30日~35日,真叶为5片~7片时即可移栽,移栽期从10月中旬开始,湘北10月下旬、湘中11月5日以前、湘南11月10日以前移栽结束。
1.整地稻田在水稻勾头散籽时,将水排干,稻谷收获后,每667平方米用猪、牛栏肥1200公斤~1500公斤,或猪粪1000公斤~1200公斤,或土杂肥1500公斤~2000公斤,拌和过磷酸钙20公斤~25公斤、氯化钾7公斤~8公斤、1公斤硼肥施于稻田,然后犁翻耙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 主要栽培措施为 : 播种期 1 0月 1 5日以前 , 群体密度为 3 0 万一 4 5 万株 ・ h m 。
关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 : 杂交 油菜 ; ‘ 赣两优 5号 ’ ; 轻 简化 ; 产量 结构 ; 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 号 : ¥ 6 3 4 . 3 文献标 识码 : A D O I 编码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6 — 6 5 0 0 . 2 0 1 3 . 0 5 . 0 1 1
Ab s t r a c t :T h e y i e l d ,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a n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me a s u r e o f h i g h y i e l d i f e l d s o f g o o d q u a l i t y t wo — l i n e h y b r i d r a p e‘ Ga n l i a n g y o u 5’i n t h e ma c h i n e d i t c h i n g a n d ma n - ma d e b r o a d c a s t s o wi n g s i mp l i i f e d mo d e we r e s t u d i e d i n t h e t w o d e mo n s t r a t i o n c o u n t i e s o f y i c h u n mu l t i p l e t e s t s t a t i o n i n t h e s t a t e o f r a p e i n d u s t r y t e c h n o l o g y s y s t e m. he T r e s u l t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y i e l d o f ‘ Ga n l i a n g y o u 5’w a s mo r e t h a n 2 2 5 0 k g・ h m~, w h i c h h a d mo r e t h a n 4 5 mi l l i o n p o d s ・ h m~, mo r e t h a n 2 2 s e e d s・ p o d ~ ,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1 0 0 0 s e e d s wa s 4 . 2 g . T h e ma i n c u l t i v a t i o n me a s u r e s we r e t h a t i t s s o wi n g p e r i o d w e r e b e f o r e O c t o b e r 1 5 t h , i t s p o p u l a t i o n d e n s i t y w e r e b e t w e e n 3 0 0 0 0 0 a n d 4 5 0
00 0 p l a nt s・ hm~。
Ke y wo r d s :h y b r i d r a p e s e e d; ‘ G a n l i a n g y o u 5’ ; s i mp l i i f e d; y i e l d c o mp o n e n t ; c u l t i v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摘
要: 2 0 1 1 —2 0 1 2年在 国家油菜产业技 术体系宜春综合试 验站 的两个油 菜示 范县f 市) , 对优质两 系杂交 油菜 ‘ 赣两优 5号 ’
机沟撒播轻简化栽培高产典型 田块 的产量 、 产量结构和主要栽培措施 , 进行 了调查分析。结果表 明, ‘ 赣两优 5号 ’ 在机沟撒播 轻简化栽培方式 下 , 产量达 2 2 5 0 k g ・ h m 以上 的产量结构为 : 角果数 4 5 0 0万 ・ h m 以上 , 角粒数 2 2 粒 以上 , 千粒质量 4 . 2 g左
‘ Ga nl i a ng y o u 5’i n t h e M ac hi ne Di t c h i ng a nd Ma n-m a de Br o a dc a s t So wi ng Mo de YUAN We i —h o n g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Y i c h u n C i t y , Y i c h u n, J i a n g x i 3 3 6 0 0 0 , C h i n a )
天津农业科学 孔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作 物 栽 培 与 设 施 园 艺
2 0 1 3 , 1 9 ( 5 ) : 4 2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 ‘ 赣两优 5 号’ 机沟撒播轻简化栽培高产分析
袁 卫 红
( 江 西省宜 春市农 业科学 研究 所 , 江西 宜 春 3 3 6 0 0 0)
Hi g h- y i e l d i n g An a l y s i s o n S i mp l i i f e d Cu l t i v a t i o n o f G o o d Qu a l i t y T w o- l i n e Hy b r i d R a p e V a r i e 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