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油菜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油菜子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油菜子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油菜子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油菜子产量和改善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关于油菜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择油菜子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较好的土壤类型是壤土或者砂质壤土。

土壤酸碱度在PH值为6.5~7.5之间,土壤深度在4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是油菜子地生长的最佳土壤。

在选择土壤时,要避免选择水湿过多或土质过于重的土壤。

土壤的营养状态也很重要,需要确保土壤中有足够的养分供油菜子的生长发育。

二、地块准备在进行油菜子的种植前,需要进行地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整平等基本的土壤处理工作。

翻耕的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这样可以将土壤中的病虫害以及田间杂草翻入土壤深层,减少后期的病害和害虫发生。

在犁耕和松土的也需要进行施肥。

一般在犁耕前需施入厩肥或绿肥,施肥量一般为亩施8000-10000 kg,如果是使用有机肥,施肥量可以适当增加。

还需要进行基础肥和追肥的施用,以保障油菜子高产的养分需求。

三、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油菜子种植的关键环节,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适合不同的油菜子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水土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产量高、抗性强、质量好的品种,以提高油菜子的种植效益。

在选择油菜子品种时,还需要注意观察品种的生长周期和适应性,以确保油菜子种植的顺利进行。

四、播种技术油菜子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为10月中旬至11月初,具体播种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大田垦荒,进行松土和压实,以便于后期的管理。

播种前,先用田间拉网进行整地,之后用机器进行播种,一亩地大约需耗费3-4千克的种子。

播种深度以2.5-3厘米为宜,种子间距为15厘米。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油菜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油菜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在6.5-7.5之间,土壤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磷肥和钾肥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时间油菜的种子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的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除去病菌和虫卵等有害物质。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中旬至10月初,春季2月至3月间进行,具体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来确定。

3. 隔年轮作和合理密植为了防止连作难题和土壤病害的产生,最好采取隔年轮作的方式,避免在同一块地上种植油菜。

合理的密植也是提高油菜产量的关键,一般在亩播种量控制在3-5千克左右。

4. 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在肥料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追施氮、磷、钾肥,但要注意不可过量,以免导致病虫害滋生。

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5. 田间管理和栽培措施在油菜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杀虫和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作物的生长环境整洁和优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害虫病虫害防治除了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外,还要加强对油菜病虫害的防治。

下面将具体介绍油菜的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二、病虫害防治1. 油菜病害及防治(1)白菜黑斑病白菜黑斑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是在气候潮湿、温度适宜时发病。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及时防治。

(2)油菜菌核病(1)甘蚜甘蚜主要在油菜田里危害,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在播种前喷洒杀虫剂,及时清除杂草。

(2)菜青虫菜青虫是油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在幼苗期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油菜怎么种植长得又快又好(油菜种植这六个要点)

油菜怎么种植长得又快又好(油菜种植这六个要点)

油菜怎么种植长得又快又好(油菜种植这六个要点)油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食用油的重要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油菜价格出现了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然而,在油菜种植方面,重庆地区从事农业油菜种植的人员科学素养不高,对油菜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重视不够,实际生产中存在油菜种植简单粗放、管理技术落后、效率低下、靠天吃饭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对油菜栽培技术的几个要点加以阐述,以促进油菜栽培获得高产高效。

详情如下:一、优良品种是关键油菜高产的基础是选择良种。

根据当地情况考虑,选择抗灾害能力强的优良杂交油菜品种。

目前,可以选择国审或渝审主导推广品种,如‘渝黄4号’‘先油188’‘天油97’‘庆油1号’‘庆油25’‘渝油25’‘渝油26’‘渝油27’‘渝油28’‘川油36’‘绵新油58’等。

二、培育壮苗打基础2.1 认真整理苗床,抓住适期播种苗床应选土壤肥沃疏松,地势平整,排灌便利,无畜禽为害,靠近本田的旱地。

苗床面积同本田面积比例一般是1∶(5~6),应按比例留足苗床。

提前晒种1~2 d,每667 m2苗床播种量300~400 g,每667 m2本田播种量60~80 g。

播种期对油菜很重要,因为播种期的早晚会影响油菜生育期的长短、苗龄期的长短以及移栽期的早晚,从而影响产量。

油菜适期播种,应依据品种特性、气候情况、耕作制度等因素确定。

山区、深丘地区和迟熟地区,播种期宜偏早;浅丘、平坝地区和早熟地区,播种期宜偏晚。

重庆地区油菜育苗最佳播期一般在9月10—20日。

在海拔500 m以下地区,早熟品种应在9月20—30日播种,中熟品种在9月15—25日播种;海拔500 m以上地区,应提早7~10 d播种。

注意将种子拌适量细土,以分厢定量均匀撒播。

播种后,先用清粪水淋透厢面,后用草木灰薄盖厢面,以盖种为宜,再用毒饵撒于厢面。

若遇秋旱,每天清晨及时抗旱,以利出苗。

适宜定植苗龄为30~35 d。

2.2 苗床科学施肥,做到少量多次施肥方案应依据当地土壤质地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广、产量高、适应性强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需要采取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种源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具有高产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良种进行种植。

可以通过购买认证的种子,或者自行繁育选种优质种源。

二、合理施肥油菜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按照基础肥、追施和叶面喷施的原则进行施肥。

基础肥主要是翻施底肥,追施肥主要是在油菜生长过程中补充氮、磷和钾等元素,叶面喷施是为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降低肥料的浪费。

三、适时浇水油菜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应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的情况进行浇水。

一般在播种后的灌溉前期和生长后期需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避免水分不足或过湿。

四、合理密植油菜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适宜的密度可以促进油菜的分蘖和分枝,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一般适宜的密度为亩播量为4-5千克,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五、病虫害防治油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如油菜疫病、瓢虫叶甲、菜青虫等。

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应及时采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六、合理管理油菜在整个生长期间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及时除草、剪顶、疏花、修剪等。

及时除去杂草,保持油菜生长环境的整洁;剪顶可以促进分蘖和分枝,增加产量;疏花是为了避免密植的油菜达到开花期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竞争;修剪是为了使油菜的冠层均匀,促进光照均匀。

七、适时收获油菜在成熟期间应适时进行收获,以免过熟或过早收获影响产量和质量。

一般在油菜杆秆变黄、叶子干枯时进行收获。

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质种源、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合理管理和适时收获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才能提高油菜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

浅析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本文将从油菜的品种选择、土壤肥力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浅析,探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优质的种子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高产品种。

对于不同生态区域和气候条件下的种植,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油菜品种。

也要根据种植季节和种植区域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以确保油菜的高产和稳产。

二、土壤肥力管理土壤肥力管理是油菜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土壤肥力管理上,首先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保持土壤的肥力充足。

在施肥上,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油菜生长需要,科学施肥。

既要保证油菜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充足,又要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还可以适当添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油菜高产的关键。

在田间管理上,首先要做好地膜覆盖和保湿措施,提前准备好土壤和温暖的环境,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要注意科学密植和合理间作,保证油菜植株之间的空间合理,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提高产量。

要注意及时除草和松土松苗,保持良好的通气透光环境,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

在苗期管理中,重视施肥和浇水,及时补充养分和水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油菜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病虫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注意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农药,严格控制使用量和施药次数,避免药害。

也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播种期管理1、选好留足苗床: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整、土质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接近水源、2-3年内未种过油菜的砂质土壤。

一般按苗床与大田1:6-8的比例留足苗床面积。

2、精细整地,施足肥料:苗床地先进行翻耕,耕深10T5厘米,晒坯,在周围开好排水沟,再耙平厢面,拾尽残根杂草。

每亩苗床用猪粪750-1000公斤,或人粪350-400公斤,或土杂肥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混合拌匀堆近7-10天,施于厢面,结合整地拌和于表土层,天气干旱时,人畜粪宜对水直接泼浇厢面,使7-10厘米土层湿透,待地面吸干水后,再用齿锄来回浅耙一次,使表土疏松,保持土壤湿润。

3、稀播、匀播:9月20日左右播种。

每亩用标准种子0.5-0.6公斤,按厢分量,分后最好拌10倍左右的过筛细土,用手均匀撒播,使落子均匀。

播后用盖子灰或猪粪渣盖种,厚度不超过1厘米。

如遇天旱,种子宜先浸泡3-4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再捞出晾干,拌湿润灰土播种,播后盖子灰土也需湿润,保证播后3-4天出苗。

二、苗床期管理1、及时间苗定苗:要早间苗稀留苗。

第一次间苗在齐苗期立即进行,拔除子叶重叠的密苗,使苗距达到3厘米以上。

第二次在3叶期定苗,去除杂苗、弱苗、病苗、密苗,每平方米留苗120-140株。

每亩净苗床留苗7-9万株,栽5-6亩大田。

2、抗旱追肥:在2-3叶期,如发现出叶缓慢,叶小色暗,叶缘发红,蜡粉增多,秧苗老化等现象,应立即抗旱、追肥。

一般每亩用尿素5-7.5公斤,移栽前一周,天气干旱时,追一次起身肥,增强发根能力,阴雨天则不宜追肥。

3、防治病虫:油菜苗床期有蛇虫、菜青虫、黄条跳甲、猿叶虫和病毒病发生。

消灭蛎虫也是防止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三、移栽期管理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整地应达到活土层20-25厘米,土肥融合,地面平整,土粒细碎,主沟畅通的要求。

施足基肥,其氮素基肥用量应占总量的60%-70%o油菜苗期根系吸收能力强,磷肥、硼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可提高利用率。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油菜是中国较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南北方地区。

为了实现油菜高产,农民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产量和收益。

1. 种子选择和处理在油菜种植前,应选用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种子。

种子应均匀饱满、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没有破损。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热水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2. 地块选取和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油菜的种植地块。

避免低洼地或土质过于沙质的地块。

在播种前,应进行田间地力调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以便进行合理的施肥。

3. 施肥管理油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大。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一般来说,种子播前应施入底肥,后期再进行追肥。

同时,合理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4. 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制定的一种施肥方法。

在油菜高产栽培中,进行土壤养分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准确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防止养分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

5. 合理间隔与密植油菜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100-120天,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可以适当进行间隔和密植试验。

合理的间隔和密植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但要注意避免过于密植导致空气不流通和病虫害的传播。

6. 病虫害防治油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菜蚜虫、菜青虫、病毒病等。

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过程中,应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适时清除病虫害株、定期喷洒农药等。

7. 茬口清理与病死苗处理茬口清理和病死苗处理是油菜高产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茬口清理可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病死苗处理可避免底下的土壤压实,有利于下一茬的播种和生长。

8. 适时灌溉油菜发育期中,特别是结苗和结蕾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

灌溉要适时适量,并严控灌水量,避免造成积水和根系窒息。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栽培技术要点油菜是农业上常见的一种油料作物,具有种植简单、产量高、较强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等特点。

下面是关于油菜栽培技术的要点,详细描述如下。

一、品种选择:1.早熟品种:早熟品种短生育期,适应性强,能够避开高温、旱季等不利因素,提高产量。

2.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对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减少病虫害对油菜的危害。

3.高产稳产品种:选择高产、稳产的品种,提高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土壤选择:1.选择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油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

2.土壤pH值在6.0-7.0之间,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3.避免重度土壤,防止水分积渍和根系窒息。

三、耕作管理:1.深翻整地:秋季收割后,及时进行深翻整地,促进土壤松软,有利于油菜的生长。

2.灌水灌深灌均匀:油菜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较好,所以保持土壤湿润十分重要。

灌水要均匀,避免田间积水和缺水现象。

3.精细播种:将种子播撒均匀,保证适当的株行和株距,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施肥:1.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有利于种子的生发和幼苗的生长。

此外,施肥可以分段进行,根据油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提高产量。

2.在施肥过程中要均匀施肥,避免出现肥力不均的现象。

五、病虫害防治:1.做好苗期防治:苗期是油菜易受病虫害侵害的关键时期,要注意防治床栽菜蛾、蛴螬等虫害,以及病害如霜霉病、黑腐病等。

2.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作物品质的影响。

3.间套作物:在油菜的周围选择一些抑制病虫害的植物进行间套种植,如大豆、大葱等,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六、灌水管理:1.避免水分过盛:过多的灌水容易导致病害发生,要注意合理控制水量。

2.早晚浇水: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浇水,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

3.避免积水:要保持田间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对油菜的影响。

七、除草管理:1.在播种前进行除草,控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油菜的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桂阳县农业局)
一、选用良种选用丰油730、沣油682、沣油520、湘杂油6号、湘杂油695、湘杂油188、湘杂油4号等双低杂交油菜为主推品种。

二、播前准备
1、选田。

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方便的稻田或旱土。

2、分厢开沟。

水稻收割后立即进行,按2.0—2.5米包沟分厢,厢沟宽30cm,深20cm、腰沟深25cm、围沟深30cm左右,然后整平厢面。

3、化学除草。

开沟整垄后,每亩用乙草胺80—100毫升兑水15—20公斤,均匀喷雾。

三、适时播种
甘蓝型油菜早中熟品种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中迟熟品种以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

苗床用种量每亩600—800克,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8左右,移栽大田每亩6000—8000株为宜;直播用种量每亩200—300克,密度约为每亩15000株左右;撒播用种量每亩300—500克。

四、培育壮苗(苗床)
1、干旱季节要做到“三湿”。

即种子湿、田土湿、盖种灰湿,播种到齐苗均要保持湿润。

2、及时间苗定苗促壮苗。

2—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做到“叶不搭叶”。

3、适时追肥促早发。

2—3叶期开始追肥,一般采用人畜粪水25担左右或每亩用尿素10斤兑水泼施。

4、适时移栽。

苗龄25—35天时开始移栽,11月上旬前栽完
五、大田管理
1、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一般亩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含量)30公斤和硼
肥1.5公斤作基肥;2—3叶期亩施尿素3—5公斤;12月上旬至1月中旬追施腊肥,亩施尿素5—8公斤,钾肥3—5公斤;蕾苔期亩施尿素3—5公斤,同时按0.2—0.3%的浓度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溶液。

(硼肥是油菜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少硼肥会导致油菜“花而不实”)。

2、中耕除草。

油菜封行现蕾前,结合施蕾苔肥进行行间培土除草,促进油菜根系深扎,防止后期倒伏。

3、抗旱排涝。

在油菜生长期间关键要开好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能排能灌,雨停田干。

4、加强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用10%赛虫清防治菜青虫、蚜虫、猿叶虫等害虫;盛花期防治菌核病,亩用多菌灵或菌核净2包,喷药时药液要求喷到植株中、下部茎叶和地面上。

5、合理摘苔打顶。

油菜现蕾后摘去约10cm左右主茎部分(可以食用),使植株营养由纵向输送改为横向输送,以利多分枝和蕾角,使单株有效分枝和角果增多,并且花期集中、茎干增粗,抗倒力增强,病害减轻。

摘苔打顶最迟不能超过2月15日,否则影响产量。

六、适时收获
油菜成熟应适时收获,收获过早,角果发育不成熟;收获过晚,角果过熟,果壳易炸裂,籽粒散落,造成浪费。

角果处于黄熟阶段,即全田植株的角果有三分之二现黄,是油菜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收获能获得油菜最高含油量和最高产量。

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