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废水综合处理的设计

养猪场废水综合处理的设计
养猪场废水综合处理的设计

养猪场废水综合处理设计

1.1养殖废水概述

据统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病原体等,若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或农用,会对周围的环境的水质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同时还会因为恶臭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周围居民;因渗漏而污染地下水;并可能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危害人畜健康,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1.2养殖废水水质特性分析

养殖废水主要来源于猪的粪尿和冲洗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此外,养殖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

目前,各饲料厂和养殖场均普遍采用高铁、高磷等微量元素添加剂,由于这些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随粪便排出体外进入环境,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公害。另外,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猪的多发性疾病,常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和其他药物,这些药物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短暂时间内进入动物血液循环,最终绝大多数的药物经肾脏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只有极少部分的药物和抗菌素残留在动物的体内。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饲料用抗菌素都有残留,只是残留量大小不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养殖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1.3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田造成严重污染。

1、对水体的影响

养殖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大量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后,有机物的分解将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臭;当水体中的溶解氧大幅度下降后,大量有机物质可在厌氧条件下继续分解,分解中将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并且猪尿的淋溶性很强,粪尿中的氮、磷及水溶性有机物的淋溶量很大,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此外,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可使水体浑浊,降低水中藻类

的光合作用,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使对有机物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水体底部缺氧,使水体同化能力降低;氮、磷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结果会使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过高,人畜若长期饮用会引起中毒,而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与大量繁殖会排放大量毒素于水体中,导致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从而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粪尿中的一些病菌、病毒等随水流动可能导致流行病的传播。

2、对农田及作物的影响

养殖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如果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连续、过量的排放,则会给土壤和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引起作物徒长、返青、倒伏,使产量大大降低,推迟成熟期,影响后续作物的生产等。废水中的大量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断累积,虽然可为土壤中的小动物、昆虫、真菌、细菌等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但也可导致一些病原菌大量滋生引起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大量有机物的积累也会呈强还原性,而强还原性的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根系生长,而且易使土壤中原本处于惰性状态的有害元素得到还原而释放。

3、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猪体内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通过养殖场废物的排放进入环境从而造成严重的微生物污染。如果对这些粪污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大量的有害病菌一旦进入环境,不仅会直接威胁猪自身的生存,还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另外,猪的产品中药物残留进入环境后,可能转化为环境激素或环境激素的前体物质,从而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并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2.1养殖废水的处理基本原则

养殖废水既是严重的污染源,也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原则,以环境质量为基准,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防治结合、综合管理。

1、减量化:猪场实行干清粪工艺,采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等技术措施,保证固体粪便和雨水不进废水处理设施,从而大大降低污染负荷,有效削减污染总量。

2、无害化:建厌氧发酵池对粪污进行处理,在去除其中大部分有机质的同时,病毒菌杀灭率96%以上,出水无毒无味,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3、资源化: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用于农田、鱼塘、果园等作肥料,节省农药和化肥,增产增收,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2.2.处理工艺的技术模式

养殖废水的处理首先应考虑种养结合,尽量做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我国现阶段畜禽养殖场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处理模式,分别为“畜地平衡”模式、“达标排放”模式和“综合利用”模式。

1、畜地平衡技术模式

遵循生态学的原则,根据畜禽粪污排放量和作物生长需要,将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后施用于农田、果园、菜园和花卉种植园,实现种养平衡。畜地平衡技术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地区,特别是种植常年施肥的作物,如蔬菜、花卉等经济类作物的地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小型养殖场。

2、达标排放技术模式

在土地较少、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进行厌氧和好养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相关规定。该模式是将畜禽养殖废水经固液分离后,进行厌氧发酵(沼气池)处理,使70%以上有机质得到降解,厌氧发酵后的出水(俗称沼液、沼肥)经沉淀后再好氧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等方法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加以利用,用于养殖场生产和生活用地需要。该模式包括预处理、厌氧、沼气输配、沼液后处理等,经过多年攻关,成套技术日趋成熟,某些单项技术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专业设计、施工单位已建成大量成功的示范工程。达标排放技术模式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来消纳粪污或进行自然处理的地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

3、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生物发酵处理,生产制备固体和液体的有机肥料,净化后的水回用于场区冲洗圈舍和绿地灌溉,实现区域内的废弃物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适用于离城市较远、土地宽广、气候温和,有绿地、滩涂、荒地、林地可利用废水或对废水进行自然处理的地区。

养殖场共有猪1000头,每头猪的单位废水产生系数为0.4 m3/[(头或只)·d],所以Q=150*0.4=60m3/d.

鉴于此,本次设计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工艺,此工艺不仅对BOD5和COD cr达到了很好的降解效果,而且工艺简单,经济方面也可行。

2.3各工艺单元技术要求

1、格栅

畜禽场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残余饲料、粪渣及杂物等悬浮物,浓度非常高。这些悬浮物不仅可导致水泵、阀门等管道等机械设备损坏,而且可以导致管道堵塞、在厌氧器内发生淤积,减小有效容积,甚至严重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当废水中含有较多漂浮物时,需设置格栅,以去除废水中大的悬浮固体,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2、固液分离

通过固液分离可将养殖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SS以及BOD5、COD等分离出来,大大减轻废水的有机负荷,有利于缩短废水处理时间,减少粪污处理设施的投资费用,降低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费用。目前,我国固液分离设备类型主要有筛网式、卧式离心机、压滤机以及水力旋流器、旋转锥形筛和离心盘式分离机等。固液分离机的选用应考虑被分离物料的性质、流量、脱水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用于固液分离机处理的污水含水率一般不应小于98%。

3、调节池

厌氧反应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相对稳定的水质、水量是厌氧反应器稳定运行的保证,因此厌氧反应器前应设置适当尺寸的调节池。由于养殖场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冲水一次,因而其最小容积宜为每日废水产生量的50%。且因养殖废水中通常掺杂有较多的粪渣,因此调节池一般应设置去除浮渣装置和水下搅拌混合装置防止沉淀的发生。

4、厌氧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技术是养殖场粪污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经厌氧处理后废水中的COD去除率达70%至85%,且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废水经厌氧处理后既可以实现无害化,同时还可以回收沼气和有机肥料,是解决养殖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方案,是规模化畜禽场粪便

污水治理的最佳选择。目前用于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较为成熟的厌氧工艺主要有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升流式固体反应器(USR)、折流式反应器(ABR)、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厌氧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应根据粪污种类、工程类型和工艺路线确定。CSTR、USR等适用于高悬浮物(SS)浓度的废水处理,适用于生猪粪污综合利用处理工艺;UASB则要求进水的SS浓度较低,是粪污达标排放处理工艺推荐采用的厌氧反应器类型。ABR介于两者之间。

5、好氧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氮、磷浓度较高,一般应采用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工艺,如活性污泥法(SBR)、氧化沟等处理技术。本手册推荐采用稳定塘处理(包括好氧塘、兼性塘和水生植物塘等)、土地处理(包括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面漫流)和人工湿地等自然生物处理。自然生物处理法基建费用低,动力消耗少,在一定条件下,该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该法的缺点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易影响环境卫生等。

6、消毒回用

由于畜禽养殖用水量较大,从节水减排的角度,积极鼓励废水的循环利用,例如处理出水经深度处理(砂滤、活性炭吸附等等)和消毒处理后,可考虑作为畜舍等的冲洗水源。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的有关规定,为防止产生氯代有机物或其他的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及畜禽的影响,废水的消毒处理宜采用紫外线、臭氧、双氧水等非氯化消毒措施。

2.4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2.4.1工艺流程图

肉牛养殖废水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图如2—1所示:

图2—1工艺流程图

废水经网筛对悬浮物进行初步处理后进入初沉池,初沉池将废水中的粪便沉积;初沉池出水流入调节池,对水质水量进行调节,以备后续处理稳定进行;调节池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菌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变成小分子,将大部分不溶性有机物降解为溶解物质;水解酸化池出水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池),使废水与细菌得到充分的接触氧化,有机物得以充分降解;而后出水流入二沉池进行物化沉淀,泥水分离处理,上清液进入消毒接触池,经过氯气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存放。将初沉池、二沉池和水解酸化池产生的污泥用泵提升进干化厂进行处理,最后干化成肥料外运。

2.4.2工艺说明

1、网筛

本设计最先选用的是格栅,但是设计的污水处理量较小只有60 m3/d,计算出的栅条数目小于1个,无法应用于实际工程。由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较少,所以考虑选用网筛,既可减少设备,又能使操作简便。而且经济上也合算。

网筛的出水直接进入初沉池,去除其中的粪便等固体沉淀物。由于处理的水量较小,且废水主要来源于尿液和冲洗废水,所以悬浮物也较少,因此初沉池产生的污泥较少,取初沉池的污泥量为0.3L/m3。初沉池对BOD5的去除率为35%左右,对CODcr的去除率为35%左右。

3、调节池

所有进入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其水质和水量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这对废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水质和水量的波动越大,处理效果就越不稳定,甚至会使废水处理构筑物遭受严重的破坏。为减少水质和均衡水量。使后续处理构筑物在运行期间能得到均衡的水量和均和的水质,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废水处理设施中调节池的作用是:

(1)提供对有机物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生物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

(2)控制PH值,以减少中合作用中的化学品的用量。

(3)减小对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流量波动,使化学品添加速率适合加料设备定额。

(4)调节池有蓄水的功能,使进入处理系统的水质均和水量均衡。

4、水解酸化池

在水解酸化池中。大分子的有机物被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产生少量的污泥。水解酸化池可以挂填料或者布水,本次设计采用填料式的水解酸化池。污水进入水槽和配水槽后到达填料,在填料上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滤料接触后,被滤料中的微生物吸附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氨气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

5、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和分解、转化成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被去除,废水得到净化。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而废水则自鼓入得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的穿孔曝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出水直接进入二沉池。由于前面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对BOD 5、COD 的去除率较高,废水水质已达到较大改善。所以使用二沉池主要是为了排除流入的少许颗粒物以及接触氧化池中的填料脱落的生物膜。由于本设计的污水水量较小,固体悬浮物也较少,因此二沉池产生的污泥量较少,取二沉池的污泥量为0.1L/m3。

7、消毒接触池

二沉池的出水直接进入消毒接触池,利用次氯酸钠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使处理后的出水可以做养殖场的回用水,比如用于浇花,冲洗,观景用水等。

8、清水池

清水池主要是用来盛放经过处理的净化水,起着暂时储存水的功能。经过处理系统的废水得到净化后流入清水池,既可以达标排放,也可以将清水池中的水用于浇花、灌溉等。

9、干化场

干化场主要是将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污泥通过蒸发渗透,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并将上清液回流至网筛进行再次处理,污泥固体运至填埋场或者作为肥料。干化场的主要优点是基建费用低,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但是干化场受污泥性质和气候影响较大。

3.设计计算

3.1网筛和格栅渠

3.1.1网筛

网筛主要应用于废水的预处理和牛毛等纤维物质的回收。是一种能有效节流悬浮物的机械装置,且具有简单、高效及不必投加药剂等优点。

(1) 所需网筛面积A ,㎡

选定水力负荷q=0.6m3/m2·min,

已知污水量Q=60m3/d=0.042m3/min=2.52m3/h

因此网筛面积A=q

Q =0.60.042=0.07㎡ (2) 网筛台数

根据产品规格,设每台网筛的面积为0.2㎡。选用中空类、倾斜式、不锈钢丝网网筛2台(一备一用)。网筛的规格型号选用600mm×300mm.网眼为1.0mm 。

3.1.2格栅渠

(1)格栅渠的有效容积,m3

V=QT

式中:T —污水在格栅渠中的停留时间取,h ,T=4h

则:V=QT=2.52×4 =10.08m3

(2) 格栅渠的平面尺寸

格栅渠的面积:F=h

V 式中:h —格栅渠的有效水深,m,取h=2.0m 。

则:F=h V = 2.0

10.08=5.04㎡ 格栅渠的平面尺寸采用L×B=3.4m×1.5m

(3)格栅渠的总高度H ,m

H=h+h 1

式中:h 1—格栅渠的超高,m,取h 1=2.0m 。

则:H=h+h 1=2.0+0.3=2.3m

所以,格栅渠的几何尺寸:L×B×H= 3.4×1.5×2.3

3.2初次沉淀池

初次沉淀池主要对废水中以无机物为主密度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初次沉淀池有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及斜板四种。选用平流式沉淀池,它具有沉淀效果好,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私营能力强,施工简单,造价低等优点。

(1) 沉淀池的表面积A,㎡

选择设计流量的总变化系数Kz=1.5

则:最大设计流量q vmax =KzQ=1.5×60=90m3/d=0.001m3/s

沉淀池的表面积:A=q

3600*qvmax 式中:q —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取q=1.6m3/(㎡·h )。

则:A=q

3600*qvmax = 1.53600*0.001=2.5㎡ (2) 沉淀区的有效水深h 2,m

h 2=qt

式中:t —沉淀时间,h,取t=1.0h 。

则:h 2=qt=1.6×1.0=1.6m

(3)沉淀区的有效容积V 1,m3

V 1=Ah 2=2.5×1.6=4 m3

(4)沉淀池长度L ,m

L=vt×3.6

式中: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取v=2.0mm/s 。

则:L=vt×3.6=2.0×1.0×3.6=7.2m

(5)沉淀池的总宽度b ,m

b=A/L=2.5/7.2=0.35m 取b=0.4m

(6)沉淀池的个数n

由于b 较小,所以取b=b

则:n=b/b=1

(7)污泥区的容积V ,m3

取初沉池的污泥量为0.3L/ m3

污泥区的容积:

V=0.3×60×T/1000

式中:T —污泥沉淀时间,d ,取T=1d 。

则:V=0.3×60×1/1000=0.03 m3

(8)沉淀池的总高度h ,m

h=h 1+h 2+h 3+h 4= h 1+h 2+h 3+h 4′+h 4″

式中:h 1—沉淀池超高,m ,取h 1=0.3;

h 2—沉淀区的有效浓度,m ;

h 3—缓冲层高度,m ,采用手动刮泥,取h 3=0.5m ;

h 4—污泥区高度,m ;

h 4′—泥斗高度,m 。

h 4′=2

b -L 12×tanа 式中:b 1—污泥斗下口宽,m ,取b 1=0.2m 。

h 4′=20.

2-0.6×tan60=0.3m

h 4″—梯形高度,m

V 1=3

1 h 4′(s 1+s 2+21s s +)h 4″=(L 1-L 2)×i 式中:L 1—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下底长,m ;

L 2—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上底长,m 。

则:h 4″=(L 1-L 2)×i=(7.2+0.3+0.5-0.6)×0.01=0.1m

所以,h=0.3+1.6+0.5+0.3+0.1=2.8m

(9)污泥斗的容积V 1,m3

V 1=3

1 h 4′(s 1+s 2+21s s +) 式中:s 1—污泥斗上口面积,m2;

s 2—污泥斗下口面积,m2。

则:V 1=31 h 4′(s 1+s 2+21s s +)=3

1×0.3×(0.62+0.22+2.06.0+=0.052m 3.3调节池

选用均化调节池,即可均质又可均量,减少污水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对生物处理设备的影响,达到存盈补缺的目的。

(1) 设计进水水量Q ,m3/h Q=24

60=2.5 m3/h (2)有效容积V ,m3

V=Qt

式中:t —停留时间,h,取t=8h ;

则:V=Qt=2.5×8=20 m3

(3)池子面积F ,m2

F=V/h

式中:h —有效水深h ,m,取h=2.5m ;

则:F=V/h=20/2.5=8m2

(4)池子平面尺寸

采用L×B=2m×4m

(5)池子总高H,m

H=h+h1

式中:h1—池子超高,m,取h1=0.3m。

则:H=h+h1=2.5+0.3=2.8m

(6)池子的几何尺寸

L×B×H=2m×4m×2.8m

3.4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是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在一个池子内完成的构筑物。在水解阶段,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在酸化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主要产物是醋酸、丁酸和丙酸。另外,有机酸和溶解的含氮化合物分解成氨、胺、碳酸盐和少量的CO2、N2和H2。水解和酸化进行得较快,难于把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菌和产酸菌。在此阶段中,由于产氨细菌的活动使氨浓度增加,氧化还原电势降低,PH上升。酸化阶段后期的副产物还有H2S、吲哚、粪臭素和硫醇等带有不良气味的产物。水解酸化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

(1)水解酸化池的容积V,m3

V=K Z QHRT

式中:K Z—总变化系数,取K Z=1.5;

Q—设计流量,m3/h,Q=2.5 m3/h;

HRT—水力停留时间,h,取HRT—4h

则:V=K Z QHRT=1.5×2.5×4=15 m3

设池宽2m,有效水深为3m,超高取0.3m;按长宽比2:1设计,则水解酸化池长为2×2=4m

则:水解酸化池的容积:V =2×4×3=24 m3

(2)采用软性填料,具有处理废水浓度高、空隙可变、不易堵塞、重量轻、比表面积大、组装简便等优点。填料支架用焊接钢管,外加防腐漆。

设计填料层高 1.0m 。填料在水解酸化池中布置较少,加大填料间距,防止堵塞。

3.5生物接触氧化池

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生物接触氧化池所需装置设备较小,因而占地面积小;维护管理方便,无污泥回流,没有活性污泥法中锁容易产生的污泥膨胀;易于培菌驯化,较长时间停运后,若再运转时生物膜恢复快;适应于低浓度污水处理;剩余污泥量少。

(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V ,m3 V=

Nv

)-(q 0v se s ρρ 式中:q v —平均日设计污水量,m3/d ;

so ρ、se ρ--分别为进水与出水的BOD 5,mg/L ;

Nv —有机容积负荷率,kg(BOD 5)/ m3×d(城市污水可用1.0-1.8)。 则:V=Nv )-(q 0v se s ρρ=31.5 m3 (2)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总面积A 和池座数N A=0

h V N=

1A A 式中:h 0—填料高度,一般采用3.0m ;

A 1—每座池子的面积,m2,一般<25 m2。

则:A=0

h V =35.31=10.5 m2≈11 m2 N=

1A A =611≈2座 取长×宽=3×2=6 m2

(3) 池深h,m

h=h 0+h 1+h 2+h 3

式中:h 1—超高,0.5—0.6m ;

h 2—填料层上水深,0.4—0.5m ;

h 3—填料至池底的高度,0.5—1.5m 。

则:h=h 0+h 1+h 2+h 3=3.0+0.5+0.4+1.0=4.9m

3.6平流式二次沉淀池

(1)二沉池的池长L ,m

L=3.6vt

式中:v —水平流速,mm/s

t —沉淀时间,h

二沉池的水平流速≤5.0 mm/s ,取水平流速v=1.0 mm/s ;

二沉池的沉淀时间一般为1.5h —2.5h,取二沉池的沉淀时间t=1.5h 。

则:L=3.6vt=3.6×1×1.5=5.4m

(2)二沉池的面积A ,m2 A=2

max h t Q 式中:max Q --最大设计流量,m3/d ;

t —沉淀时间,h ;

h 2—二沉池的有效水深,m 。

二沉池的最大设计流量max Q =QK Z

式中:Q —设计流量,m3/d ;

K Z —水量变化系数,取水量变化系数K Z =1.2。

则:max Q =60×1.2=72 m3/d

二沉池的有效水深的取值范围为2.0m 。

取二沉池的有效水深h 2=2.0m

则:A=242.02

72??=3m2

(3) 二沉池的总宽B ,m ; B=L A =4

.53=0.56m≈0.6m

(4)二沉池的个数

设每个池子的宽度b=0.6m n=

b B 式中:n —二沉池的个数,个;

B —二沉池的总宽,m ;

b —二沉池每个池子的宽度,m 。

则:n=6

.06.0=1个 (5)污泥部分的容积V ,m3 V=

1000QqT 式中:Q —设计流量,m3/d ;

q —二沉池的污泥量,L/ m3;

T —沉淀时间,d 。

取二沉池的污泥量q=0.1 L/ m3;取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一天。 则:V=1000

QqT =10001601.0??=0.006 m3 (6) 污泥斗的容积V 0,m3 V 0 =31h 4′(2121f f f f ++)

式中:1f —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2;

2f —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2;

h 4′—泥斗高度,m 。

1f =0.8×0.8=0.64 m2

2f =0.4×0.4=0.16 m2

污泥斗为方斗,污泥斗与水平的角度а=55o

则:h 4′=

3.055tan 2

4.08.0≈??-m 则:V 0 =31×0.3×(16.064.016.064.0?++)≈0.112m3 所以V 1=V 0=0.112m3

(7) 沉淀池的总高度H ,m

设缓冲层的高度h 3=0.3m,超高h 1=0.3m

H=h 1+h 2+h 3=0.3+2+0.3=2.6m

3.7干化场

(1)全年污泥总量V ,m3 V=

1000

100021T Q T Q δδ+ 式中:Q —设计流量,m3/d ;

1δ—初沉池产生的污泥量,L/ m3;

2δ—二沉池产生的污泥量,L/ m3;

T —365d 。

由于前面在计算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时候已经设了初沉池和二沉池产生的污泥量,则由前面可知1δ=0.3 L/ m3,2δ=0.1 L/ m3。

则:V=10003651.06010003653.060??+??=8.76 m3 (2) 干化场的面积负荷为:3m/а

干化场的面积A ,m 2

考虑2.7的安全系数A=

3

76.87.2?=7.9 m 2 (3) 干化场尺寸的确定

因为干化场的面积较小,所以只设计一块,以节省工程的投资。

设计干化场的宽度为:B=2.5m

则干化场的长度为:L=

m B A 2.35.29.70== 3.8消毒接触池

采用矩形隔板式接触池。考虑到可以将处理后的清水回用,所以,要增加消毒剂在接触的时间。设计接触时间为30分钟,接触池容积按最大时污水量设计。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取10mg/L 。所以,需要的总次氯酸钠量为:10×60=600g=0.6kg

(1) 接触池容积V ,m3 V=88.15.0245.160max =??=?t Q m 3

(2) 采用矩形隔板式接触池1座(n=1)

3.9清水池

(1)清水池的有效容积V ,m 3

V=QT

式中:Q —设计流量,m 3/h

T —清水池中的停留时间,h

取在清水池中的停留时间T=5h

则:V=5.12524

60=? m 3 (2)清水池的面积A ,m 2

取清水池的有效水深h=2.0m

则清水池的面积A=3.62

5.12==h V m 2 则清水池的平面尺寸采用L ×B=3.5×1.8m

(3)清水池的总高度H ,m

取清水池的超高h 1=0.5m

则:H=h+h 1=2.0+0.5=2.5m

则清水池的几何尺寸采用L ×B ×H=3.5×1.8×2.5m

4总结

(1)普及半封闭和具有足够面积的粪便储存、晾晒场

各养殖场应普及半封闭和具有足够面积的粪便贮存、晾晒场。半封闭式粪便贮存、晾晒场应搭建顶棚,地面铺衬砖或水泥,设高度1.2—1.5m 的挡墙,在粪尿装卸车进出口处有5—10cm 高的拦水堰。

考虑到目前在该市尚未形成区域畜禽粪尿集中收集和处理系统、农村施用粪肥的季节性以及简易堆肥的堆制时间等因素,建议养殖场的粪便贮存、晾晒场面积应能够满足堆存该场100d 的粪尿产生量。根据产生系数测算,相当于肉牛≥

1.5m 2·头-1。

(2)域性畜禽粪尿集中收集和处理设施(有机肥厂)

随着养殖业发展和养殖小区建设,集中产生的粪尿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应发展区域性畜禽粪尿集中收集和处理设施(有机肥

厂)。

!!$ 强化监督管理

目前,该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

理工作还很薄弱。随着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规

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增加,环境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十分有必要强化对养

殖业的环境监督管理。主要工作应包括: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

场要求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粪便贮存晾

晒场环保验收和监督监测制度。

(()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的检查,

试点开展养殖废水排污收费制度。

(+)组织力量研究建立相应的“规模化畜禽

养殖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养殖业污水排放标准”。

(0)在各养殖场安装水表,采取定额用水管理办法,节约用水,从根本上减少污水排放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