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
学制:4年
学时/学分:讲授51/3实验17/1
制定者:卢芸
审核人:曹玉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网络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解决数据处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理论;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了解数据库的恢复技术、并发控制、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视图机制;
4.4 审计;
4.5 数据加密;
4.6 统计数据库安全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讨论数据库的安全性,主要是数据库技术安全类问题,即从技术上如何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系统安性问题,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牢固掌握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常用方法和技术有哪些,数据库中的自主存取控制方法和强制存取控制方法;熟练运用SQL语言中的GRANT语句和REVOKE语句来实现自主存取控制。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进展情况、数据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等。
学习本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方面,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重点】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特点,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2.4 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交、并、差、笛卡尔积),专门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除)。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沿革; 牢固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关系代数,会使用关系代数完成各种数据查询。
【重点】
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关系代数。
【难点】
除运算
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课程内容】
3.1 SQL概述:SQL的产生与发展,SQL的特点,SQL的基本概念;
3.2 学生—课程数据库;
3.3 数据定义:模式的定义与删除,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索引的建立于删除;
3.4 数据查询: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4、先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掌握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数据表示、存储、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等。
5、课程学时分配:
章次
内容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绪论
3
3
0

关系数据库
6
6
0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7
9
8

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二、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2 数据模型:两大类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与数据独立性;
3.5 数据更新: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3.6 视图:定义视图,查询视图,更新视图,视图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SQL语言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了解关系数据库技术和RDBMS产品的发展过程。掌握SQL语言的特点、SQL语言与非关系模型数据语言的不同,从而体会SQL语言之所以能够为用户和业界所接受并成为国际标准的原因;体会面向过程的语言和SQL语言的区别和优点;要求学生熟练而正确的使用SQL语言完成对数据库的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查询,掌握SQL语言强大的查询功能。
此外,配合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规范地完成一系列数据库原理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在知识、能力、素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教法特点:
本课程教学以理论和实践并重,采用讲授与实验、课程设计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有选择地介绍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规定。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教学或传统教学方法与投影、幻灯、演示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
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查询、数据更新功能,视图的概念及作用。
【难点】
连接查询、嵌套查询,视图的概念及作用。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性
【课程内容】
4.1 计算机安全性概述: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安全标准简介;
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用户标识与鉴别,存取控制,自主存取控制(DAC)方法,授权与回收,数据库角色,强制存取控制(MAC)方法;
数据库安全性
3
3
0

数据库完整性
5
3
2

关系数据理论
9
9
0

数据库设计
16
9
7

数据库编程(自学)
0
0
0wk.baidu.com

关系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
3
3
0

数据库恢复技术
3
3
0
十一
并发控制
3
3
0
合计
68
51
17
6、考核方式:
考试(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实验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上课情况和实验结论给出成绩,分为优、良、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全面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通过研究关系代数,函数依赖,多值依赖,Armstrong公理,关系模式的分解,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结合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全面讲授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系统中数据库开发技术;在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授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实现基本技术以及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维护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动态,如分布式数据库、数据挖掘等也作简略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目前数据库发展的前沿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如何保证数据的独立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课程内容】
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的形式化定义,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
2.2 关系操作:基本的关系操作,关系数据语言的分类;
2.3 关系的完整性: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