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成才之路 ·化学
人教版 ·选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电子层”、“原子轨道”、“电子自 旋”的概念;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泡 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用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 式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元 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 宝石,一向以它的绚丽多彩而博得人们的喜爱。它为什么会 如此多彩呢?通过化学分析和光谱鉴定发现,使宝石五彩缤 纷的是金属。由于它们所含的金属量有多有少;而且有的只 含有一种金属,有的含有几种金属,因此颜色也就各不相同。
•像红宝石和墨绿宝石中,都含有金属铬;翠绿色的土耳其 玉里含有铜;朱月色的红玛瑙里面含有铁。这些藏在宝石内 部的金属的化合物,吸收了光线里的一部分色素光,把其余 的色光反射出来,所以,太阳光谱的颜色都在各种宝石的身 上互相替换着。有些宝石的颜色,还跟它们的原子排列有关。 青金石的蓝色,翠榴石的黄绿色,就是由它们结晶内部各个 原子的分布规律决定的。那么,构成宝石的金属核外电子排 布有何特点呢?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章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
1 新情境•激趣入题 2 新知识•预习探究 3 新思维•名师讲堂
4 新考题•随堂自测 5 新提升•达标作业 6 新视点•专家博客
新情境•激趣入题
•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会看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将城市的夜 景装扮得分外美丽。盛大节日时,我们常能观赏到五彩斑斓 的焰火将都市的夜空点缀得绚丽夺目。此时你是否想过,这 番美景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呢?
• 29Cu:先按能量从低到高排列为:1s22s22p63s23p64s23d9, 因3d10为全充满稳定,因此需要将4s2的一个电子调整到3d 能级,得1s22s22p63s23p64s13d10(3d10为全充满稳定,4s1为 半充满稳定)。再将同一层的排到一起,即该原子的电子排 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1节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课件高二选修3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1节 第1课时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课件高二选修3化学课件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5.电子在一个原子的下列能级中排布时,最后一个排布的
是( )
A.ns
B.np
C.(n-1)d
D.(n-2)f
解析:选 B 根据原子中上述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ns<(n
-2)f<(n-1)d<np,所以最后一个排布的应是能量最高的能级,
应为 np 能级。可见,解此类题,应从构造原理入手,判断出能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1)原子 先按构造原理从低到高排列,然后将同能层的能级移到一 起。如 26Fe 先排列为:1s22s22p63s23p64s23d6,然后将同一能层 的能级排到一起,即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注意:当 p、d、f 能级处于全空、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时, 能量相对较低,原子结构较稳定。如 24Cr:1s22s22p63s23p6 3d54s1。
电子数是其原子轨道数目的 2 倍,以 s、p、d、f……排序的各
能级所具有的原子轨道数分别为 1、3、5、7……,第 N 能层含
有 4 个能级,16 个原子轨道,故选 D。
12/11/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归 纳 总 结] 熟记三规律
(1)能级数目=能层序数(n)。 (2)原子轨道数目=能层序数的平方(n2)。 (3)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能层序数的平方的 2 倍(2n2)。
12/11/2021
第七页,共二十四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1s、2s、3s 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2p、3p、4p 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 核远的区域运动 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 n(n 为能层序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件-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

2.基态与激发态原子 (1)基态: 最低 能量状态。处于 最低 能量状态的 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2)激发态: 较高 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当基态原子 的电子 吸收 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 较高能级 ,变成 激发 态 原子。 (3)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相互转化时与能量的关系:基态 原子吸 释收 放能 能量 量激发态原子。
1.重视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本章内容跟在初中化学课 程和高中必修 2 中学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等知识都有密切 的联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上呈螺旋式上升。本章的知识 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 期表时,要以本章的原子结构理论为指导,并紧密地联系以前 学过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解析:各能层中所含有的能级数等于其能层序数,A 项错误; s 能级不管是在哪一能层上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都为 2 个,B 项 错误;每个能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C 项错误;第一能 层中,只含 1s 能级,第二能层中,只含 2s、2p 两个能级,第三 能层(M 层)中,含有 3s、3p、3d 三个能级,D 项正确。
3.分类依据 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 能量 的不同,将它们 分成不同能级。 4.能级的表示方法及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三、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 核电荷数 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将遵循以下排布顺序:1s、2s、2p、3s、3p、4s、 3d 、 4p、5s、 4d 、5p、6s、 4f 、 5d 、6p、7s、……人 们把它称为构造原理。如图:
(4)能级的表示方法:
能层
能级
各能级最多容 纳的电子数
n=1K
1s
2
n=2L 2s 2p
26
n=3M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参考ppt课件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参考ppt课件
39
5.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1s22s22p63s23p2 。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1s22s22p1

(3)基态Ni2+、Fe3+、N3-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Ar]3d8 、 [Ar]3d5 。 1s22s22p6
激光笔
LED灯装饰的夜景
10
微点拨:(1)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 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反之,将吸收能量。 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 (2)电子的跃迁是物理变化(未发生电子转移),而原子 得失电子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一般在能量相近的能级间发生电子跃迁。

(4)26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5)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6)11Na 1s22s22p63s1

19
[解析] 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构造原理书 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注意从3d能级开始出现“能 级交错”现象。
20
重难点: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电子
31
[规律方法] 书写电子排布式的关键是熟悉构造原理,各能级能 量由低到高可记为ns<(n-2)f<(n-1)d<np,最后要把 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移到一起。
32
随堂演练
1.第N能层所含能级数、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 D )
A.3、18
B.4、24
C.5、32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PPT课件

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PPT课件
④以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 为2、6、10、14 …… (即1、3、5、7的二倍)。
第8页/共51页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2n2(n表示电子层)
第1层 (K最层多排):
2个
第2层(L层)最多排:8个 第3层(M层)最多排:18个
第4层(N层)最多排:32个
第9页/共51页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 子,第三层1个电子。
第25页/共51页
2、能级:
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 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不同的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 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第22页/共51页
例:写出Zn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Zn: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2 Ar 简 化
Zn:[Ar] 3d10 4s2 简化电子排布式: Zn:[Ar] 3d10 4s2
第23页/共51页
试写出8号、14号、26号元素的简化排布式?
【电子排布式】: 【简化电子排布式】:
钾:1s22s22p63s23p64s1 钙:1s22s22p63s23p64s2 钪:1s22s22p63s23p63d14s2 钛:1s22s22p63s23p63d24s2 矾:1s22s22p63s23p63d34s2 铬:1s22s22p63s23p63d54s1 锰:1s22s22p63s23p63d54s2 铁:1s22s22p63s23p63d64s2 钴:1s22s22p63s23p63d74s2 镍:1s22s22p63s23p63d84s2 铜:1s22s22p63s23p63d104s1 锌:1s22s22p63s23p63d104s2 镓: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 锗: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砷: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硒: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氪: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ppt课件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ppt课件
宇宙年龄距今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氢 仍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占原子总数的88.6%,氦约为 氢原子数的1/8,它们合起来约占宇宙原子总数的99.7﹪ ,而其他90多种天然元素的原子总数加起来不足1 ﹪ 。
思考2:你认为[科学史话]中普鲁特的推理是符合逻辑的吗? 不符合,科学假设不同于思辨性推测,“一致”是巧合, 普鲁特的预言没有科学事实和理论支撑,只是一种猜测。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
.
学习目标
1.了解能层、能级等概念;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学会电子排布式
的书写。
.
自学指导
看课本P4—7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进行检 测。
1.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是什么? 2.能层的分类依据和表示方法各是什么? 3.能级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不同能层分别有几个能级?能
.
三、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随原子核电荷数递增, 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遵循如右图的排 布顺序,这个排布顺序 被称为构造原理。
能级能量高低的顺序:
4s<3d<4p 5s<4d<5p 能级交错
构造原理示意图 (核外电子填充顺序图)
.
电子填入轨道次序图 第一能级组 1s
能级组:
能量相近的能级划为一组。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2、分子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和对氨基苯甲酸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3、 晶体的组成与结构决定性质: 金刚石和石墨 方解石和霰石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
一、原子模型的发展史
1.古希腊原子论 2.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 3.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 4.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 5.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6.电子云模型(1926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26张PPT)

1.你能写出氯原子、氯离子的电子排布式、简化电
子排布式吗? 提示:Cl:1s22s22p63s23p5,[Ne]3s23p5; Cl-:1s22s22p63s23p6,[Ne] 3s23p6。 2.你能写出铁原子、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吗? 提示:Fe: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Cu: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 [Ar]3d104s1。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一至七能层的符号分别为K、L、M、N、O、P、Q,各能层 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
2.s、p、d、f能级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6、10、14。 3.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2/4/122022/4/122022/4/122022/4/1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2022/4/122022/4/122022/4/124/12/2022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4/122022/4/12April 12, 2022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第1课时(能层能级、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课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填入电子数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巩固・评价】 根据构造原理分析19K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
×

KL
MN
1s 2s 2p 3s 3p 3d 4s
KL
M
N
1s 2s 2p 3s 3p 3d 4s
核外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布顺序: 1s→2s → 2p→ 3s → 3p → 4s → 3d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① 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 电子运动空间相对很大(绝对空间小) ③ 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 (接近光速,约为108m/s) ④ 电子是做无规则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迹。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层
电子层: 人们把电子运动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1)能层:根据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将核外电子所处的不同区域分成 不同的能层。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想一想
电子排布式也可以用于表示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试写出Na+、Cl-和 Fe2+的电子排布式。
写出原子 的电子排 布式
判断原子 得失电子 的数目
①(价层电子)失电子的顺 序由外向里 ②得电子时,得到的电子填 充在最外层的某个能级上
(“行星系式”原子模型)
(核式模型)
一、关于原子(“ατομ” atom)
话题2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必修1 P88科学史话)
4.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 又称分层模型: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电子沿特定
球形轨道(线型轨道)运转;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 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解析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 第一步:按照构造原理写出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 第二步:根据各能级容纳的电子数填充电子。 第三步:去掉空能级,并按照能层顺序排列即可得到电子排布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解析
2.已知 n 表示能层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按 s、p、d、f……的顺序依次为 1、3、5、 7……的 2 倍 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 s 能级开始至 f 能级结束 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 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2n2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实例:Mg、Cl、Ca 的电子排布式: Mg:1s22s22p63s2 Cl:1s22s22p63s23p5 Ca:1s22s22p63s23p64s2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1.是否每个能层都有 s 能级?请具体说明。
提示:是。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如 K 层只有 s 能级,L 层有 s 和 p 两个能级,M 层有 s、p、d 三个能级,以此类推,因此每个能层 都有 s 能级。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依据构造原理:能级的能量顺序为 np<(n+1)s<nd、nd<(n+1)p<(n +2)s<nf。那么,电子在排满 np 能级后接着进入的是(n+1)s 能级而不是 nd 能级,当 nd 能级上有电子时,(n+1)s 能级上已填有电子,n 能层已不是最 外层而是次外层了,所以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不超过 8 个。例如,钾(19K)的 各层电子数是 2、8、8、1 而不是 2、8、9。同样,当电子排满 nd 能级后接 着进入的是(n+1)p 能级而不是 nf 能级,当 nf 能级上有电子时,(n+2)s 能 级上已填有电子,即 n 能层已不是次外层而是倒数第三层了,所以次外层电 子不超过 18 个。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提示
2.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与该能层的序数有关系吗?举例说明。 提示:有,是相等关系。如:M 能层的能级数为 3,分别是 3s、3p、3d。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提示
3.能层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吗?
提示:不是。从构造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能级的能量高低除了符合 E(ns)<E(np)<E(nd)<E(nf)和 E(1s)<E(2s)<E(3s)<E(4s)等规律之外,还存在一 些不同能层的能级交错现象。例如,E(3d)>E(4s)、E(4d)>E(5s)、E(5d)>E(6s)、 E(6d)>E(7s)、E(4f)>E(5p)、E(4f)>E(6s)等。
1.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
□01 核电荷数
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
□02 核外电子排布 遵循下列顺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电子排布式
(1)将能级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的 □03 右上 角,并按照
□04 能层 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为电子排布式。如:
学生自主学习
课时作业
[即时练]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的是( ) A.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B.恒星正在不断地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元素 C.氢、氦等轻核元素是宇宙中天然元素之母 D.宇宙的所有原子中,最多的是氢元素的原子
答案 B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根据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大爆炸中已经全 部生成,但恒星间仍然存在着不同元素间的转化(核裂变和核聚变),这一过 程中没有新元素(未被发现的元素)生成。
能层与能级 构造原理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诞生及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演变过程。2. 了解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3.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 元素(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3
学生自主学习
一、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 1.原子的诞生 (1)
答案 A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按 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 1、3、 5、7……的 2 倍,A 正确;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且能级数等 于该能层序数,B、C 错误;每个能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 2n2,但不是一 定含有 2n2 个电子,D 错误。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宇宙中元素的组成及含量 (3)地球的组成元素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2.能层与能级
(1)能层: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 □05 能量差异 ,将核外电子分
成不同的能层,能层用 n 表示,n 值越大,能量越高。
(2)能级
①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的 □06 能量 也可能不同,将它们分
成不同能级。
②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 s、p、d、f 等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如 n
能层的能级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 ns、np、nd、nf 等。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③能层、能级与其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课时作业
提示
23
课堂互动探究
一、能层与能级的有关规律 (1)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n 为能层序数)。 例如:K 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L 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M 层最多容纳 18 个电子;N 层最多容纳 32 个电子…… (2)在每一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 ns、np、nd、nf……(n 为能层 序数)。 (3)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 s 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即 第一(K)能层只有 1 个能级,第二(L)能层有 2 个能级,第三(M)能层有 3 个能 级,以此类推。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时作业
(4)以 s、p、d、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 1、3、5、 7……的 2 倍。
(5)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例如,1s、 2s、3s、4s……能级最多都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