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检测
用氨基酸含量来衡量鱼粉优劣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氨基酸种类与含量 • 鱼粉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 • 不同来源鱼粉的氨基酸含量比
较 • 氨基酸含量与鱼粉优劣的评估
指标 • 提高鱼粉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01
引言
鱼粉在饲料中的重要性
1 2
蛋白质来源
鱼粉是动物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尤其对于 水产养殖业来说,鱼粉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 物质。
影响因素
氨基酸的消化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 加工方式、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等。
氨基酸利用率
定义
氨基酸利用率是指人体利用氨基酸合成组织蛋白的比 例。
评估方法
通过测定人体在摄入氨基酸后的合成组织蛋白的量, 计算合成组织蛋白与摄入氨基酸的比例。
影响因素
氨基酸的利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体健康状 况、年龄、性别等。
原因分析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鱼粉中的氨基酸会逐渐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因此,新鲜鱼粉的 氨基酸含量最高,长期保存鱼粉的氨基酸含量最低。
05
氨基酸含量与鱼粉优劣的评估 指标
氨基酸消化率
定义
氨基酸消化率是指食物中的氨基酸被人体消化吸 收的比例。
评估方法
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以及经过消化吸收 后的氨基酸含量,计算两者的比值。
03
原因分析
秘鲁鱼粉的原料主要是鳀鱼,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国产鱼粉的原料主要
是鲢鱼、鳙鱼等淡水鱼类,其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国产原料鱼粉的原
料主要是下脚料和残次品,其氨基酸含量更低。
不同加工方式的鱼粉的氨基酸含量比较
加工方式
分为干法加工、湿法加工、蒸汽加工等。
氨基酸含量
鱼粉等级及检验.doc 精品

鱼粉等级及检验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6-09-11 19:56 - 阅读:729 - 评论:11.组胺是生物的敏感毒素,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造成肠胃出血、糜烂,也称糜烂素。
组胺是原料在加工前被微生物分解的产物,腐烂越严重的鱼加工成的鱼粉组胺含量越高。
因此组胺是评价原料品质的重要指标。
2.挥发性盐基氮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
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产物。
其含量越高,表明氨基酸被破坏的越多,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
因此鱼粉的营养价值大受影响。
3.酸价是评价鱼粉中脂肪的氧化程度。
酸价越高,表明脂肪氧化的越严重。
其结果是不饱和脂肪酸大量被破坏,鱼粉营养价值降低;产生难闻的气味,影响饲料适口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危害动物体健康。
鱼粉分类等级的基本指标(一)秘鲁鱼粉1、普通直火(FAQ)蛋白:65--66%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5%(其中砂在1%以内)2、普通蒸汽(Standard SD)蛋白:65--66%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3、高级蒸汽(Prime SD)蛋白:67%以上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 组氨:1000ppm以下4、超级蒸汽(Super Prime SD)蛋白:68%以上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组氨:500ppm以下(二)智利鱼粉1、普通蒸汽(Standard SD)蛋白:65--66%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2、高级蒸汽(Prime SD)蛋白:67%以上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 组氨:1000ppm以下3、超级蒸汽(Super Prime SD)蛋白:68%以上脂肪:10%以下水分:10%以下砂和盐:4%(其中砂在1%以内)游离脂肪酸:10%以内灰份:17%以内挥发性盐基氮(TVBN):120Mg/g组氨:500ppm以下白鱼粉白鱼粉一般由冷水鱼生产,主要生产原料有鳕鱼等,白鱼粉的粗蛋白含量可高达68%~70%,也有的在62%左右,由于其新鲜度非常高,营养价值远高于一些普通蒸汽鱼粉,营养可吸收利用率也很高,所以,白鱼粉主要用于特种水产饲料,如鳗鱼、甲鱼饲料等,白鱼粉的价格昂贵,一般都比红鱼粉高出20%以上,高档畜禽饲料也有使用白鱼粉的。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蒋郁朝张晓江(广东新粮实业有限公司新粮饲料厂广东新会 529000)随着畜禽、水产养殖业兴起和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势必给原料供应商带来了商机,鱼粉作为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日趋短缺,价格较高。
但一些企业和商人为谋取暴利常常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向鱼粉掺入一些伪假杂物质,掺假掺杂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鱼粉品质。
而饲料原料优劣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质量的好坏,没有好的原料,饲料企业也无法配制出优质饲料产品,并且造成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专业场(户)巨大的经济损失。
鱼粉中常见的掺假掺杂物为:植物性物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血粉、羽毛粉、鞣革粉和碳酸盐类等非鱼粉物质。
本文对当前鱼粉中掺假掺杂物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性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性来源的物质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性来源的掺假掺杂物。
1.淀粉检测方法:称取待检样品1~2克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3—5分钟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称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则表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淀粉物质。
2.木质素检测方法:取被待检样品少许平铺于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溶液(称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溶解后遥匀, 置溶量瓶中保存备用。
)浸湿,放置5~8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被检样品中出现散布的深红色点,说明被检样品中掺入含木质素物质。
且加水后,此深红色部分即会浮上表面。
二、鱼粉中掺入棉籽饼粕的检测先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称取待检样品250克于分样筛,摇筛5~6分钟,即将被检样品分成粗、中、细3部分。
鱼粉掺假检测实用技术

1 9—
21年第6 00 期
声。
江 西 饲 料
粉。 47 掺 入 非 蛋 白 氮 的 检 测 .
4 掺 入 木质 素的检 测 . 2
①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人表面皿 中, 用
间苯 三 酚液 ( 2 g间苯 三 酚 溶人 1 0 mL 0 乙醇 0 9' %
471 掺人尿 素 的检 测 ..
① 取 两份 1 . g鱼粉 于两 支试 管 中 ,其 中一 5
支 加 少 许 黄 豆 粉 , 管 各 加 蒸馏 水 5 mL 振 荡 , 两 , 置 6—0 0 7 ℃恒温 水 浴锅 3 m n i ,滴 6 7滴 甲基 红 — (.%乙醇 ) 01 ,如 加 黄 豆 粉 的试 管 出现 较 深 紫 红 色。 则说 明鱼粉 中有 尿素 。
32 掺 水 解 羽 毛 粉 .
好。 鱼粉 价格 较高 , 其今 年特 昂贵 。 些 不法 商 尤 一 贩为 谋取 巨额 利润 在鱼 粉 中掺假 掺 杂 。本 文全 面
介绍 了 比较实 用 的鱼粉 掺假 检测 技 术 。
1 感 官检验 法 标 准鱼 粉 颗粒 大 小 一般 比较 均 匀 一致 , 大 有 量 疏 松 呈 粉 状 的 鱼 肌 纤 维 和 少 量 的骨 刺 鱼 鳞
江 西 饲 料
21年第 6 00 期
西 图分 类号 :8 64 ¥ 1 .8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3 f0 0 0 — 0 9 0 10 — 1 7 2 1 )6 0 1 — 2
鱼 粉是 饲 料 行业 非 常 重要 的原 料 之一 , 是全
鱼 眼等成分 ; 色泽 均 一 , 浅 黄 黄 棕 或 黄 褐 色 呈 灰 白色 或 灰 褐 色 。 有 极 少 量 的 白 鱼 粉 : 握 有 也 手 疏 松感 , 不结 块 , 发粘 , 不 不成 团 ; 具有 烤鱼 香 味 , 稍有 鱼腥 味 , 无酸 败 杂 质 , 的鱼 骨 或 刺 , 大 酸
23实验报告2 鱼粉中各种掺假物的检测 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国实验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鱼粉中各种掺假物的检测(定性分析)实验时间:2023.5.8 地点:饲料厂实验室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饲料原料鱼粉中可能掺杂的掺假物种类,并通过相应的快速检测方法分辨出鱼粉中的掺假物。
二、实验材料鱼粉样品2.80 mm的标准筛网三、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感官鉴别检测1. 视觉方法从视觉上观察鱼粉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等。
鱼粉经过脱脂、烘干后,颜色非常深,如果是自然晒干的鱼粉,则颜色会相对较浅。
2. 嗅觉方法好的鱼粉有清香鱼粉气味,有明显的咸腥味,而掺假鱼粉有腥臭味、氨味、酸败味,掺有植物性木质素类原料的鱼粉有夹杂的植物味道,掺有其他动物性饲料的鱼粉混杂动物气味。
或借助灼烧的方法,用电磁炉烘烤鱼粉,好的鱼粉有鱼香味,而掺假鱼粉有难闻、异臭或芳香味。
3. 口感好的鱼粉入口即化,有清香鱼片的味道;掺假鱼粉则含而不化,有辣味、涩味、苦味、酸败的味道(哈喇味)等(慎用此法,注意卫生安全)。
4. 触觉方法好的鱼粉手感细腻、光滑、松软,形状类似肉松;而稍微掺假的鱼粉,质地明显粗糙,有细小颗粒。
(二)物理鉴别检测1. 水溶法水溶法适用于掺入花生壳粉、小麦麸、稻壳、锯末等植物纤维类物质,河沙、石粉等矿物质的鱼粉的鉴别。
选取试样2~4 g于高型烧杯中,加入4倍的水,经过剧烈搅拌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烧杯中物料在水中的分布状况。
一般情况下,优质的鱼粉经水搅拌后,上方不会出现漂浮物,下方不会出现明显的沉淀物;而掺入小麦麸、花生壳粉、锯末等物质时会浮在水面,掺杂沙子、石粉等较重的物质时在水中会快速下沉。
2. 过筛法将鱼粉样品用孔径为2.80 mm的标准筛网进行筛选,标准鱼粉至少有98%的颗粒通过,否则说明鱼粉中有掺假物,使用不同网眼的筛子可检出掺入的掺假物。
3. 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判别鱼粉的真伪。
燃烧时,若闻到类似纯毛发燃烧后的气味,说明鱼粉中有动物性原料;若闻到谷物干炒时的芳香味,说明鱼粉中有植物性原料;取样品20 g,放入小烧瓶或三角瓶中,加10 g大豆粉、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 min,去掉塞子后可以闻到氨气味,则说明鱼粉中有尿素掺入。
饲料原料掺假检验

饲料原料掺假检验1.鱼粉掺假检测及真蛋白质的测定1物理方法:1.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特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
1.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子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鱼粉中掺入该类物质。
1.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辨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瓶中,加2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1.4气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气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1.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物。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油脂、鱼粉酸价的测定

油脂、鱼粉酸价的测定1.原理:试样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样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2.试剂与溶液中性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混合液: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2+1混合贮存于试剂瓶中,临用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3g/ll)的KOH中和至酚酞指示液呈中性。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l称取KOH(M=)溶于1000ml试剂瓶中(用橡皮塞)待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M=)经105℃烘至恒重,准确称取定容于100ml的容量瓶中,取10ml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KOH滴定至粉红色,根据消耗的毫升数计算KOH的量浓度。
酚酞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
3.仪器与设备试验室常用玻璃器皿10ml碱式滴定管油脂中酸价的测定准确称取3-5g(精确至油脂样品于干燥的三角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脂完全溶解,必要时可置热水中温热溶解,冷至室温,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初呈微红色,分钟内不褪色为终点。
鱼粉中酸价的测定准确称取鱼粉样品3-5g(精确至于干燥的三角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混合液,摇匀静置30分钟过滤,滤渣用20ml混合液()洗净,合并滤液,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初呈微红色,分钟内不褪色为终点。
5.结果计算:V×C×酸价(mgKOH/g)= ----------------------W式中:V-滴定消耗K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C-KOH标准溶液的量浓度mol/l;W-试样的质量,g;56.11-1ml、1mol/l KOH标准溶液中含KOH毫克数。
允许误差:双试验结果允许绝对偏差不得超过g,取其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相对偏差≤10%6.注意事项: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混合液使用前必须调至中性,不能接触明火;KOH必须用碱式滴定管,标准溶液不能存放于带磨口塞的试剂瓶中;当滴定消耗KOH标准溶液较多时,生成的脂肪酸钾盐易解离,使测定结果偏低,在测定中加入乙醚-无水乙醇(或95%乙醇)混合液有两个作用:①提取鱼粉中的油脂;②在滴定中防止生成的脂肪酸钾盐解离;如用无水乙醇代替95%乙醇及用50%乙醇代替水来配制KOH标准溶液时,测定过程中可能不易水解且浑浊,可使终点变化迟缓现象得到改善。
鱼粉

鱼粉质量鉴定与新鲜度评价指标编辑本段鱼粉是传统水产饲料中的主要蛋白源,优质进口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有的高达70%,国产优质鱼粉蛋白质达55%以上,鱼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富含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可消化能等鱼类生长繁育必需的成分,且适口性好,广泛应用于水产和畜禽配合饲料中。
因此,鱼粉质量直接影响养殖种类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效率,海产肉食性鱼类及虾类受其影响尤为明显。
随着饲料配方研究成果的应用,鱼粉在饲料中的使用量有所减少,但随着畜牧业和水产业的不断发展,鱼粉总的用量还是在不断的增加,国产鱼粉不能满足需要,还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进口。
鱼粉因原料的来源、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在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影响鱼粉质量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通常鱼粉采用蒸煮→压榨→脱脂→烘干→粉碎→包装等方式加工而成,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两类。
白鱼粉由鳕鱼、鲽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红鱼粉主要原料包括鯷鱼、沙丁鱼、风尾鱼、鲭鱼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
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原料鱼的种类、原料的新鲜度、加工的温度、脂肪的质量和微生物组成等,这些因素会造成鱼粉在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酸败和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有毒害或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物质,从而使鱼粉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下降,影响饲养效果。
国家对于鱼粉已颁布了国家标准,在我国衡量鱼粉质量的指标主要参照此标准。
但是,如何正确利用标准去判断鱼粉的质量,则需要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1.鱼粉的掺假自鱼粉一上市以来,可以说市场上的鱼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现象相当普遍,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合格的鱼粉,除一部分是变质鱼粉外,更多的是掺假鱼粉。
用作掺假的植物性原料有稻壳粉、棉粕和菜粕等,动物性原料通常有羽毛粉、蟹壳粉、血粉、虾壳粉、贝壳粉等。
有的则将鱼的下脚料、鱼溶浆及劣质的小干鱼充作全鱼粉。
更有甚者,还有掺入尿素等非蛋白氮和掺入细沙等。
在掺假物中,许多原料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平衡,蛋白质吸收率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检测编辑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
牟取暴利。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
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
尿素等。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
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确
很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影
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粪
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
失。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方
面要提高我们的识别真假鱼粉的能力。本文即从感观识别和简单的化学测试两个
方面介绍鉴别真假鱼粉的方法。
感观印象
1.视觉:优质鱼粉一般色泽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
劣质鱼粉为浅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
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若鱼粉受潮蛋白质变性
除了结块外,一般色发白或发灰、腥味浓、无光泽。如色深偏黑,有焦味可能是
自燃烧焦鱼粉。
2.嗅觉:优质鱼粉具咸腥味;劣质鱼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掺假鱼粉有淡
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如果掺假物的数量多还是较易分辨。掺入棉仁粕和菜籽
粕的鱼粉,有棉仁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都
因鱼肌肉纤维含量少,手感质的较硬、粗糙磨手。
解剖镜和显微镜检查
在解剖镜下一般将样品放大20—30倍即可分辨,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一步放大。
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可以鉴别。
鱼肉镜下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鱼骨为半透明至不
透明的银色体,一些鱼骨块呈琥珀色,不规则。鱼鳞为平坦或弯曲的透明物,有
同圆,颜色深浅交替,鱼鳞表面碎裂,裂纹乳白色。
掺菜籽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其种皮特征为棕色且薄,外表面有蜂窝
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菜籽粕的种皮和籽
仁碎片不连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
掺棉仁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棉仁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
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
较厚。沿其边沿方向有淡黄色或黄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
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掺稻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稻壳粉镜下可见稻壳碎片,该碎片表面有光泽和井字条纹,并可见到
壳表面的茸毛。
掺花生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外壳和种皮,外壳为破碎、不规则、厚薄不一
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纤维交织,外层表面有突筋呈网状,种皮
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
掺芝麻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芝麻种薄、表面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
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因品种而异。
掺大豆皮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豆皮有凹形斑点,稍
有卷曲,并可见种脐。镜下还可见白色海绵状淀粉像水珠样浮在块状物表面。
掺麦麸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麦麸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麸皮。麸皮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
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
掺皮革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皮革粉镜下可见绿色、深绿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像锯末似
的,没有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
掺水解羽毛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水解羽毛粉镜下可见半透明不规则的碎颗粒,有些反光。同时可见羽毛
轴,似空心圆。也可看见未能充分水解的生羽毛。
掺虾头或虾肉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虾头粉镜下可见虾须、虾眼球、虾外壳和虾肉等。虾壳类似卷曲的云
母状薄片,半透明。少量的虾肉与虾壳连在一起。虾眼为黑色球形颗粒状,为虾
头粉中较易辨认的特征。虾须在镜下以断片形式存在,长圆管状,带有螺旋形平
行线。虾腿为断片宽管状,半透明,带毛或不带毛。
掺蟹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蟹壳粉镜下可见蟹壳特征。蟹壳为规则的碎片状,壳外层多为橘红色,
多孔,并有蜂窝状的圆形凹斑。
掺贝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贝壳粉镜下可见贝壳的微小的颗粒,表面光滑,颜色依贝壳的种类不
同而有较大差异,有的为白色或灰色,也有的为粉红色。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
心的或平行的纹理或者有暗淡交错的线束,有些碎片边缘呈锯齿状。
掺海带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海带粉镜下可见浅灰并间有浅黄斑点的片状颗粒,大小、形状极不规
则。
掺血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血粉镜下可见血粉特征,血粉在镜下颗粒形状各异,有的边缘锐利,
有的边缘粗糙不整齐。颜色有呈黑色的似沥青,有的为血红色发亮的小珠。
掺入肉骨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肉骨粉镜下可见黄色至深褐色的颗粒,含脂肪高的色泽较深,且有油
反射的光泽,其表面粗糙。镜下可见很细的、相互联接的肌肉纤维。骨质为白色、
灰色或浅棕黄色的块状颗粒,不透明或半透明,带斑点,边缘圆纯。此外还可见
到毛发、蹄角等,经常可见混有血粉的特征。
物理检验
鱼粉中掺入尿素的检验
部分进口及国产鱼粉掺入尿素,以提高化验结果的蛋白质含量,冒充高档鱼粉。
鉴别方法可用灼烧试验:将20克鱼粉放在干净的铁片上,用电炉加热至70℃后,
如散发出刺鼻的氨味则极可能掺入尿素。
鱼粉中掺有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的检验
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玻璃烧杯中,加入5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
10—15分钟,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因比重轻,浮在水面上。
鱼粉中掺入砂子的检验
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烧杯中,加5 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15
分钟,鱼粉和砂子都沉入水底,再轻轻搅动,鱼粉即浮动起来,随水流转动而旋
转,而砂子比重大,稍旋转即沉入水底,此刻可观察到砂子的存在。
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验
将10克鱼粉样品放入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混合液(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比例为
100∶41.5)中搅拌静置,上浮物多为羽毛粉。
用测容重的方法检验
粒度为1.5毫米的纯鱼粉,容重约为每升550克至600克,如果容重偏大或偏小,
均不是纯鱼粉。
以上介绍了鱼粉真假的简易识别方法。最后还需提醒一个易被忽视的掺杂使假的
情况。一是水分超标,重量不足;二是无合格证,无说明书、保质期;三是包装
破损,标示不全(如:品名、净重、厂名、厂址、商标等)。这些情况虽不如有
意掺假、使假、制假那么严重,但也足以造成用户损失,由于此情况广泛存在也
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