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掺假的鱼粉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掺假鱼粉的六种鉴别方法
鱼粉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主要来源。
由于鱼粉价格较高,加上鱼粉内在质量不易鉴别,因而掺杂掺假现象严重。
农户在购买伍粉时可采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辨别,以防上当。
1.石蕊试纸法。
取少量的鱼粉燃烧,待有烟雾产生时,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测试,如果试纸早现红色,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蛋白原料或者植物杂质。
2.闻烟法。
取少量伍粉燃烧,纯正的鱼粉会散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如果散发出烧谷物的芳香气味,则证明鱼粉不纯。
3.加热法。
将30g左右的鱼粉放在茶杯内,然后加入10~15g的大豆粉和适量的水,加盖并加热15~20分钟,开盖时如有氨味,说明该鱼粉掺有尿素。
4.浸泡法。
将少量鱼粉放入茶杯中,然后加入浓度为95%的酒精,浸泡15~20分钟,再滴入1~2滴浓盐酸,如果呈现深红色,说明掺有木屑。
5.沉淀法。
将鱼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将上浮物滤去。
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杯中只剩沉淀物为止。
然后取出杯中的沉淀物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如果鱼粉中掺有沙粒,则很容易被发现。
6.碱溶解反应法。
将鱼粉置于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煮沸,能溶解的为真鱼粉,不能溶解的为假鱼粉,不溶物即鱼粉巾的掺假物。
- 1 -。
鱼粉掺假检测及真蛋白质的测定

鱼粉掺假检测及真蛋白质的测定1物理方法:1.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特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或灰白色。
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
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
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
1.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子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
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鱼粉中掺入该类物质。
1.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
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辨别是否掺入尿素。
只需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瓶中,加2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1.4气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气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1.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物。
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
谷壳粉中谷壳碎片外表面有纵横条纹;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棉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棉丝;菜籽饼中菜籽壳为红褐色或黑色,较薄,表面呈网状;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色灰白,不透明或半透明;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碱处理的骨粒出现小孔。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

鱼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鱼粉是指以全鱼或鱼的部分(含杂碎)为原料,经干法(蒸干、脱脂、粉碎)或湿法(蒸煮、压榨、烘干、粉碎)制成的饲用物质。
鱼粉是蛋白质饲料中品质最优、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类。
1 特征1.1 感官特征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另有少量的白鱼粉、红鱼粉和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鱼腥味;鱼粉为粉状,含磷片、鱼骨等,可见鱼肉纤维。
1.2 显微特征立体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
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磷呈薄、平而卷曲的片状,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生物镜下观察: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孔隙组织为深色,纺锤形,有波状细纹,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2 营养特性鱼粉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比较平衡,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基本上与猪、鸡等体组织含量一致,这是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钙和磷不仅富足,而且比例较适当,磷基本上都是有效磷;含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没有的维生素B12及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含促进家畜生长的未明因子;硒的含量较高,含有砷可助生长。
另据报道,鱼粉可减少消化道内的微生物,作用同抗生素。
3 质量标准鱼粉的质量标准见下表:表鱼粉的质量标准质量等级国产鱼粉进口鱼粉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颜色黄棕色、黄褐色等鱼粉正常颜色粗蛋白(%)≥55 50 45 62~70粗脂肪(%)≤10 12 12 10水分(%)≤12 12 12 12盐分(%)≤ 3 3 4 2砂分(%)≤ 3 3 4 24 品质鉴定4.1 感官鉴定看和触:鱼粉呈棕黄色或黄褐色,粒度不太均匀,可见鱼肉纤维,用手捻感到质地松软,呈肉松状;鱼粉呈咸腥味,具鱼香味或干鱼片味,味淡,沙分高时打牙,盐分高时味咸,自然干制的味臭。
【鉴定】鱼粉原料掺假的六种检测方法

【鉴定】鱼粉原料掺假的六种检测方法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饲料工业也不断发展壮大,饲料原料的贸易也日趋繁荣起来。
鱼粉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
全世界的鱼粉生产国主要有秘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前苏联、挪威等,其中秘鲁与智利的出口量约占总贸易量的70%。
据世界粮农组织(2013年)统计称,中国鱼粉年产量约120万吨,约占国内鱼粉消费总量的一半,主要生产地在山东省(约占国内鱼粉总产量的50%)、而浙江省约占25%,其次为河北、天津、福建、广西等省市。
鱼粉是水产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源。
因加工方式的不同,鱼粉常被分为直火鱼粉和蒸汽鱼粉两种。
优良的鱼粉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干燥、不结块、质地膨松,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少量鱼刺和鱼骨,具有鱼粉正常的鱼腥气味,无异臭味及焦灼味;劣质或掺假鱼粉则手感湿润,有结块现象,异味较强。
目前鱼粉中的掺假现象非常普遍。
一般来说,通过粗蛋白、真蛋白、灰分、盐分、钙、磷等常规的检测指标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粉质量,对掺入尿素、食盐、砂土等降低鱼粉品质的掺假情况能够进行控制。
但是,随着鱼粉掺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掺入少量尿醛聚合物、血粉、羽毛粉和鞣革粉等物质后,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
下面对当前鱼粉掺假中一些特定掺假物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当通过感观或显微镜观察怀疑鱼粉中掺入某种物质时,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
1、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凡植物来源的掺假物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
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
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
检测方法:①取被检鱼粉1~2g放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
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g加入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g碘,溶解后摇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立刻出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掺假鉴别常见的掺假物有:菜籽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大豆粉、麦麸、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皮革粉、虾肉粉、蟹壳粉、海带粉、砂土、石粉、贝壳粉、锯末、稻壳粉等快速掺假鉴别1 感官检查法(1)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
细度均匀。
劣质鱼分类为汪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
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2)嗅觉: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
掺有棉籽听到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渣的鱼粉,有油脂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吵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
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2显微镜检查正常鱼粉形态a、鱼肉: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b、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形状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成琥珀色;c、鱼鳞:平坦或卷曲的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d、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自行燃烧,呈褐色。
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
鱼骨同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褐黄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检查:(1)掺菜籽粕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
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边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2)掺棉籽饼粕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碎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可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缘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
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褪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如何识别假冒伪劣的鱼粉

3 . 1怀 疑 鱼 粉 中混 有 尿 素时 , 第一种方法 , 取样品 1 0 g置 三 角瓶 中 , 加 蒸馏 水 2 5 m l , 在 酒 精灯 上 灼烧 , 液 体烧 干 后若 嗅 到刺 鼻 氨 味并 使石 蕊 试纸 变 蓝 , 说 明混 有尿 素 ; 第 二种 方 法 , 取 一定 量 鱼粉 , 加 水搅 拌 、 过滤 、 取 滤 液加 几 滴 甲酚 红 指示 剂 及 生 大豆 液, 静置 3 - 5 mi n, 如果 呈 现深红 紫 色 , 而且 有像 蜘蛛 网状 物出 现 , 证 明鱼粉 中掺 人 了尿素 , 如果 只显黄 色 , 证 明没 掺尿 素 。 3 . 2检验 鱼粉 中混 有棉 籽 饼 、 锯末 、 米糠 、 植 物桔 杆 等植 物性 杂质 时 ,可取 检样 放在 1 0 %的氢 氧化 钠溶 液 中煮 沸 ,动物 性物 质被 水解 、 不溶 者 即为植 物性 物质 。 3 . 3检 验鱼 粉 中掺有 羽 毛粉 时 ,可 分别 取两 份 检样 各 2 g放 ( 上接 8 7页 ) 现 整个膜组 件的清洗 ,这就要求做好膜组 件的 出 3 . 3 当跨膜压差大于 0 . 0 5 M P a 时, 应停止抽吸泵 , 进行清洗。 池入池定位 , 水 管及气管要做 方便拆卸 的活连接( 气 管如果不 与膜 3 . 4考虑膜元件 的在线化学 清洗 ,应在抽 吸管路上设置化学清 组 件做 在一起则气管不用考虑 ) , 而且这个活连接要经久耐用 ; 化学 洗药液注入 口。抽吸管路要考虑防腐 。 浸泡槽 大小要保证膜组件放进 去绰绰有余 , 每个 浸泡槽要做好穿孔 3 . 5需在 曝气管路上设 置排 空阀 , 定时开启该阀门 , 造成曝气管 曝气管道及 其保护平 台 ; 每个浸 泡槽要配套 1台排污泵 , 用来 将药 内的气 压波 动 , 以防止污泥堵住气孔 。 液从浸泡槽 中移送 到储 液桶或排放 , 清洗 药液可 以重复利 用 ; 洗过 3 . 6 出水 系统应设置在线监测压力表 、 流量计和浊度仪 。 结 束语 之 后的废液要有合适 的处理方 式。 2 . 7 在线反 冲洗 总之 , NB R设计 中注意采取 妥善的预处理设施 、重点考虑膜曝 M B R的反冲洗跟传统 意义反 冲洗 的效果不 同 , MB R的正 常堵 气系统 的设计 、 充分考 虑离 线清洗或换膜 的便利 、 高度重视膜 污染 MB R处理系统就 能够取得 良好 的运行 效 塞 大部分是 由微 生物在膜丝 内部 的滋生繁殖引起 的, 而由颗粒物引 控制 、加 强监测和清洗 , 起 的硬堵塞 占很小 的分量 ; 但如污泥状态 恶化 、 MB R抽吸泵 流量被 果 。 误 操作调 的很 大或进入 了微 小颗粒物 , 引起 了硬堵 塞 , 反 冲洗 还是 参考文献 1 ] 张军, 王 宝 贞, 张 立秋 . 复合 淹没式膜 生物 反应 器脱 氮除磷 效能研 很有效 果的 ; 反洗水可 以直接 由 自来水管路接人 , 不用装加压泵 , 但 『 务必要装压力表 和流量计 。 究I J ] 冲 国给水排水, 2 0 0 0 , ( 1 6 ) : 2 6 — 2 8 . 3 MB R 系统 设 计 中的 保 护 措 施 『 2 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 化学工业污水处理与回用设 3 . 1无论何种原 因造成鼓风机停转时 , 必须立 即停止抽水 。 计规范. 3 . 2应设置最低 液位保 护膜元件 , 当污泥混合 液的液位低 于设 定点后 , 立 即停止抽吸泵工作 。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免费

实验二鱼粉掺假鉴别检验【学习目标】通过实验能够正确判断鱼粉的真假和质量好坏。
能够利用显微镜、化学试剂鉴别鱼粉的掺假状况,以此了解饲料原料市场的现状,便于生产实践中合理采购应用。
一、检验方法(一)显微镜检验显微镜检验可根据各种饲料原料的结构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辨别,显微镜检需要一定的经验或长期工作的经历。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鱼粉为小颗粒状物,表面无光泽。
鱼肉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其肌纤维大多呈短片状,易碎、卷曲,表面光滑、无光泽,半透明。
鉴定鱼粉的主要依据是鱼骨和鱼磷的特征。
鱼骨坚硬,多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一些鱼骨呈琥珀色,其空隙为深色;一些鱼骨具有银色光。
鱼骨碎片的大小、形状各异,鱼体各部分(头、尾、腹、脊)的骨片特征也不相同。
鱼磷是一种薄、平而卷曲的片状物,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环纹。
鱼皮是一种晶体似的凸透镜状物体,半透明,表面破碎,形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碎片,孔隙组织为深色,纺锤形,有波状细纹,从孔隙边缘向外延伸。
(二)试剂检验1.原理特有的掺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特定的化学试剂起反应,呈现特殊的颜色,依据特殊的显色反应判断掺杂物的性质。
2.检验方法(1)鱼粉掺有麸皮、米糠、花生壳、稻壳粉的检验取几克鱼粉样品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倍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0—15.0min,掺假(杂)物比重轻,浮于水面上,依据漂浮物的多少可以判断掺假量,将漂浮物取出放于培养皿烘干或晾干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
(2)鱼粉中掺杂草粉(锯末等木质物)的检验检验方法1:取少量鱼粉样品于培养皿,加入95.0%乙醇浸湿样品,再滴加几滴浓盐酸,则出现深红色,加入水后深红色物浮在水面。
说明有掺杂物。
检验方法2:取1.0—2.0g鱼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0%的间苯三酚10.0ml,再滴加数滴浓盐酸,有红色颗粒产生,则为含有木质素的掺杂物。
(3)鱼粉中掺有淀粉类物质的检验取样品2.0—3.0g置于烧杯中,加入3.0倍水后,加热1.0min,冷却后滴加碘—碘化钾溶液,掺有淀粉类,则颜色变蓝,颜色越深,掺假程度越高。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
其蛋白含量高,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左右;氨基酸组成齐全、平衡,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都较高;钙磷含量较高,比例良好,利用率高;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也特别丰富,此外还含多种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因而在水产饲料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使用量大,市场价格高,所以掺假掺杂现象特别普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规的检测手段,来定性地判断鱼粉的掺假掺杂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感官鉴别法、镜检鉴别法、近红外技术鉴别法、物理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氨基酸组分测定等鉴别法。
1感官鉴别1.1观察色泽色泽一致没有任何“载体”的,比如鱼骨、鱼片、鱼鳞、鱼眼的一般是配方鱼粉。
1.2闻气味好鱼粉有清香鱼粉气味,掺假鱼粉有腥臭味、氨味、酸败味,掺有植物性木质素类原料的有夹杂的植物味道,掺有其他动物源性饲料的混杂动物气味。
1.3口感口感是识别鱼粉的杀手锏。
好鱼粉入口即化,有清香鱼片的味道,掺假鱼粉则含而不化,有辣味、涩味、苦味、哈喇味等。
1.4触觉拇指与食指轻捻鱼粉,好鱼粉细腻光滑,掺假鱼粉粗劣有细小颗粒。
1.5灼烧正常鱼粉电磁炉烘烤有鱼香味,若有难闻、异臭或者芳香味均为掺假鱼粉。
2镜检鉴别在显微镜下,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形碎蹄筋,似有弹性;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呈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而鱼头骨则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较硬。
在鱼粉中和以上特征相差较远的其他颗粒或粉状物多为掺假物,可据掺假物的镜检特征加以鉴别。
2.1植物性原料鱼粉掺假掺大豆皮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为黄色或黄色块状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识别鱼粉掺假由于鱼粉是生产饲料最常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之一,所以鱼粉掺假也就成了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感官识别法:淡黄或黄褐色为优质的纯正鱼粉;深褐色、有糟鱼酱味和腥臭味为劣质鱼粉;有咸味为掺有酱油渣或咸杂鱼;颗粒细度不匀,手捻松软为掺有肉骨粉或皮革粉;手捻有棉绒感,可捻成团为掺棉籽壳;用光滑深色硬纸,把鱼粉样均匀铺一层,在明亮光线下观察颜色是否一致,若有白色结晶颗粒,说明掺有尿素或食盐。
(2)加热识别法:此法可检验鱼粉中是否掺有尿素。
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
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至铁片温度约达70℃时,如果鱼粉散发出一种轻微的刺鼻氨味,即确定为掺尿素鱼粉。
(3)水洗识别法:鱼粉中掺有其它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定。
选一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鱼粉40克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一根筷子或木棍快速沿一个方向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对着太阳或灯光看,如果杯底上有沙子,证明鱼粉掺沙。
(4)碱煮法:取一容器,加入鱼粉样和定量的10%氧化钾溶液混合,置火上煮沸,溶解的为鱼粉,不溶解的为植物性物质。
(5)测色法:将鱼粉样放入洁净玻璃杯中,加90%酒精浸泡后再滴入浓盐酸1—2滴,若深红色则表明掺有锯末,此物掺水后浮于表面。
(6)磁棒搅拌法:如怀疑鱼粉中掺有铁屑,可用磁棒搅拌,铁屑吸附于磁棒上。
(7)筛选法:将鱼粉样品用孔径为2.8毫米的标准筛网筛选,标准鱼粉至少有98%的颗粒通过,否则说明鱼粉中有掺假物,使用不同网眼的筛子可检出不同的掺入杂物。
(8)灰分检查法:取样品10克放入坩埚内,置电炉上燃烧并使其彻底灰化,鱼粉的灰分含量不超过5%,掺有黄土、砂子的鱼粉,其灰分含量则远高于5%。
(9)气泡鉴别法:取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吱吱的响声,说明样品中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质。
(10)浮沉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或烧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静置后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
若水面漂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如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说明有水解羽毛粉或植物性物质掺入。
(11)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判别鱼粉的真伪,若闻到纯毛发燃烧气味说明样品是动物性物质;若出现谷物干炒时的芳香味,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12)烟雾测试法:取样品少许在火焰上灼烧,以石蕊试纸测试产生的烟雾。
若试纸呈红色,系酸性反应,说明样品为动物性物质;若试纸呈蓝色,系碱性反应,说明样品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
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谋取暴利。
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
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尿素等。
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确很低。
氨基酸组成不平衡。
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粪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
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方面要提高我们的识别真假鱼粉的能力。
本文即从感观识别和简单的化学测试两个方面介绍鉴别真假鱼粉的方法。
一.感观印象1.视觉:优质鱼粉一般色泽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
细度均匀。
劣质鱼粉为浅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
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
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若鱼粉受潮蛋白质变性除了结块外,一般色发白或发灰、腥味浓、无光泽。
如色深偏黑,有焦味可能是自燃烧焦鱼粉。
2.嗅觉:优质鱼粉具咸腥味;劣质鱼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
如果掺假物的数量多还是较易分辨。
掺入棉仁粕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仁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都因鱼肌肉纤维含量少,手感质的较硬、粗糙磨手。
二.解剖镜和显微镜检查在解剖镜下一般将样品放大20—30倍即可分辨,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一步放大。
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可以鉴别。
鱼肉镜下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
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一些鱼骨块呈琥珀色,不规则。
鱼鳞为平坦或弯曲的透明物,有同圆,颜色深浅交替,鱼鳞表面碎裂,裂纹乳白色。
掺假鱼粉的镜下检查:1.掺菜籽粕的鱼粉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其种皮特征为棕色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
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连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
2.掺棉仁饼粕的鱼粉鱼粉中掺入棉仁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较厚。
沿其边沿方向有淡黄色或黄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
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3.掺稻壳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稻壳粉镜下可见稻壳碎片,该碎片表面有光泽和井字条纹,并可见到壳表面的茸毛。
4.掺花生饼粕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外壳和种皮,外壳为破碎、不规则、厚薄不一的片状,分层。
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纤维交织,外层表面有突筋呈网状,种皮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
5.掺芝麻饼粕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芝麻种薄、表面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因品种而异。
6.掺大豆皮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
豆皮有凹形斑点,稍有卷曲,并可见种脐。
镜下还可见白色海绵状淀粉像水珠样浮在块状物表面。
7.掺麦麸的鱼粉鱼粉中掺入麦麸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麸皮。
麸皮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
8.掺皮革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皮革粉镜下可见绿色、深绿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像锯末似的,没有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
9.掺水解羽毛粉的鱼粉鱼粉中掺水解羽毛粉镜下可见半透明不规则的碎颗粒,有些反光。
同时可见羽毛轴,似空心圆。
也可看见未能充分水解的生羽毛。
10.掺虾头或虾肉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虾头粉镜下可见虾须、虾眼球、虾外壳和虾肉等。
虾壳类似卷曲的云母状薄片,半透明。
少量的虾肉与虾壳连在一起。
虾眼为黑色球形颗粒状,为虾头粉中较易辨认的特征。
虾须在镜下以断片形式存在,长圆管状,带有螺旋形平行线。
虾腿为断片宽管状,半透明,带毛或不带毛。
11.掺蟹壳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蟹壳粉镜下可见蟹壳特征。
蟹壳为规则的碎片状,壳外层多为橘红色,多孔,并有蜂窝状的圆形凹斑。
12.掺贝壳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贝壳粉镜下可见贝壳的微小的颗粒,表面光滑,颜色依贝壳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有的为白色或灰色,也有的为粉红色。
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心的或平行的纹理或者有暗淡交错的线束,有些碎片边缘呈锯齿状。
13.掺海带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海带粉镜下可见浅灰并间有浅黄斑点的片状颗粒,大小、形状极不规则。
14.掺血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血粉镜下可见血粉特征,血粉在镜下颗粒形状各异,有的边缘锐利,有的边缘粗糙不整齐。
颜色有呈黑色的似沥青,有的为血红色发亮的小珠。
15.掺入肉骨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肉骨粉镜下可见黄色至深褐色的颗粒,含脂肪高的色泽较深,且有油反射的光泽,其表面粗糙。
镜下可见很细的、相互联接的肌肉纤维。
骨质为白色、灰色或浅棕黄色的块状颗粒,不透明或半透明,带斑点,边缘圆纯。
此外还可见到毛发、蹄角等,经常可见混有血粉的特征。
三.物理检验1.鱼粉中掺入尿素的检验部分进口及国产鱼粉掺入尿素,以提高化验结果的蛋白质含量,冒充高档鱼粉。
鉴别方法可用灼烧试验:将20克鱼粉放在干净的铁片上,用电炉加热至70℃后,如散发出刺鼻的氨味则极可能掺入尿素。
2.鱼粉中掺有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的检验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玻璃烧杯中,加入5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因比重轻,浮在水面上。
3.鱼粉中掺入砂子的检验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烧杯中,加5 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鱼粉和砂子都沉入水底,再轻轻搅动,鱼粉即浮动起来,随水流转动而旋转,而砂子比重大,稍旋转即沉入水底,此刻可观察到砂子的存在。
4.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验将10克鱼粉样品放入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混合液(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比例为100∶41.5)中搅拌静置,上浮物多为羽毛粉。
5.用测容重的方法检验粒度为1.5毫米的纯鱼粉,容重约为每升550克至600克,如果容重偏大或偏小,均不是纯鱼粉。
以上介绍了鱼粉真假的简易识别方法。
最后还需提醒一个易被忽视的掺杂使假的情况。
一是水分超标,重量不足;二是无合格证,无说明书、保质期;三是包装破损,标示不全(如:品名、净重、厂名、厂址、商标等)。
这些情况虽不如有意掺假、使假、制假那么严重,但也足以造成用户损失,由于此情况广泛存在也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