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符号学

合集下载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导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符号体系。

符号学是对这些符号进行分析和解读的理论和方法。

麦茨(Christian Metz)是一位法国电影学家,他对电影符号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观点,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观点1. 符号与象征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符号系统,电影中的所有元素和片段都具有符号的特征。

他将符号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直接符号,即符号与其所指的对象直接相关;第二层次是象征符号,即符号通过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与影片的主题和意义相呼应。

他认为电影中的符号从直接符号到象征符号的转化过程,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观众与符号麦茨强调了观众在电影符号中的主导作用。

他认为观众通过对符号的解码和理解,赋予其意义和价值。

观众的视角、经验和文化背景会影响对符号的解读,因此符号的意义是相对的。

麦茨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对符号的客观解读,强调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

3. 意义与想象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构建“世界”的形式。

电影通过影像、声音和情节等要素,创造出一个虚拟的现实空间。

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参与到这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中,通过符号的引导和想象的活动,感受和理解电影所传递的意义。

他强调了电影对观众情感和思想的启发作用,以及符号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二、麦茨电影符号学的意义1. 拓展了符号学的应用范围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观点将符号学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了电影艺术领域,丰富了符号学的理论和方法。

他的观点也可应用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分析和解读,拓宽了符号学的应用范围。

2. 强调了观众的主体性麦茨的观点强调了观众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影片内容的对象,而是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参与,赋予电影意义,并积极参与到电影中。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电影的观影体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3. 引发了电影符号学研究的热潮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观点引发了电影符号学研究的热潮。

电影符号学案例

电影符号学案例

电影符号学案例
摘要:
一、电影符号学的概念与意义
二、电影符号学的案例分析
三、电影符号学在电影制作与解读中的作用
四、结论
正文:
一、电影符号学的概念与意义
电影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电影中符号系统与意义的学科,它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电影领域,旨在揭示电影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电影符号学不仅关注电影中的视觉元素,如画面、色彩、镜头等,还涉及电影中的听觉元素,如音乐、音效等。

通过分析这些符号,电影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电影内涵的新视角。

二、电影符号学的案例分析
以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为例,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该片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元素。

首先,电影中的主人公安迪·杜佛兰在狱中的艰辛生活,象征着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而他在狱中通过帮助其他犯人解决问题,逐渐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象征着人类在困境中通过互相帮助,可以找到希望与勇气。

此外,电影中的雨水、音乐、信件等元素,也都各自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三、电影符号学在电影制作与解读中的作用
电影符号学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导演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
创作意图,使电影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

同时,在电影解读过程中,电影符号学可以为观众提供一把解开电影内涵之谜的钥匙,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作品,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四、结论
电影符号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挖掘电影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电影中的符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影导演的创作意图,以及电影作品中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

象征符号是指标志者与被标志者并无类似性,也无经验上的因果联系,
而是符号与所代表的对象按照社会习惯所形成的关系。
COMMUNICATION
13
86500990@
COMMUNICATION
传播学
(三)分析电影作品的叙事结构
电影语言包括影像、对白、音乐、音响、文字五各方面内容,是一个 符号结构系统,而不是某一个单一元素。 1970年后,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开始从结构转向结构过程,从表述转向 表述过程,从静态系统转向动态系统。随后,出现两种分化趋势:现代结 构主义电影叙事学;另一种是电影符号学和精神分析学结合。
这种研究方法对电影符号学研究有启迪。
COMMUNICATION
4
86500990@
COMMUNICATION
传播学
(二)能指与所指 能指:物质方面,即构成语言表达方面可被感知的方面。
所指:观念方面,即符号中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构成语言
内容方面。 电影符号中的影像和声音既是能指,又是所指,即镜头 所表达的物像和含义就包括在镜头之中。
COMMUNICATION
6
86500990@
COMMUNICATION
传播学
例: “闪白”,经常在电视硬性转场或镜头组接时,为了掐去被访人物的某 句话而使用“闪白”。这是一种具有内涵意义的符号:能指是闪白,所指 是时空的强制终止。 “定格”,《生活空间》的最后一个镜头必然是一个定格,定格的外延意
义可以表述为画面静止,而其内涵意义是叙述时间为零的时空情境。
COMMUNICATION
7
86500990@
COMMUNICATION
传播学
(四)聚类关系与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话语中的成分总是根据一定的造句规则而组 成的相互连接的整体,按照时间先后呈线性顺序排列。 聚类关系:是由于某种类似性,可以在组合关系内某一相同 位置上互相替代的同类意义单位。 麦茨提出电影的八大组合段类型理论,是沿组合关系轴进行

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

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

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一、内容综述电影符号学作为电影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电影研究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不断拓展和完善,为电影研究和批判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角和方法。

早期的电影符号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影语言的系统性探讨上,如电影中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如何构成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

这时期的代表人物如麦茨、纽维尔和文森特索卡尔等,他们提出了电影符号学的许多基本概念,如镜像阶段、符号学代码、恒常等。

这些概念为后来的电影符号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

现代电影符号学家不仅关注电影语言本身,还关注电影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实践和社会力量。

现代电影符号学研究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的结合,以期揭示电影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深层含义和功能。

在电影符号学的理论建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家和方法论。

克里斯蒂安梅茨的电影语言理论、雅克拉康的理论、罗森塔尔的符号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家和他们的理论为电影符号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当代电影符号学研究还注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纷纷加入到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中来,他们运用各自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影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和分析。

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为电影符号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使得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多元。

《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一文需要全面概括电影符号学的发展历程、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

本文将从早期电影语言系统的探讨到现代电影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关系的分析;从经典电影理论到当代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再从具体影片的符号学解读到电影理论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展开。

这样的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符号学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趋势。

1. 电影符号学的必要性快速发展的电影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电影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

电影符号学符号从英语、法语或数学的意义来说,电影算不上是一门语言。

首先,电影不可能存在不合语法的现象。

而且也不需要一套语汇。

例如,婴儿在发展说话机能之前好几个月,就能理解电影的画面。

甚至猫也看电视。

显然,为了欣赏电影,并不需要什么相应的电影智力,至少按最低水平来说是如此。

但是电影又和语言非常相象。

有极其丰富的电影经验的人,有高度视觉文化的人(是否应该称做“电影人”呢?),较那些很少看电影的人看到的要多,听到的也要多。

学习电影的准语言,为看电影的人打开了获得更丰富的含义的可能性。

因此,借用语言来说明电影现象是有益的。

实际上,我们尚待对人造的声音和画面的理解能力做进一步的科学探讨,但是我们通过调查研究确实了解到,虽然儿童能在识字以前很久就能识图,但要到八岁或十岁以后才能象大多数成年人那样来理解电影画面。

此外,对画面的感知还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别。

在二十年代人所共知的一个试验就是人文学家威廉·赫德逊进行的一项研究,他要试验那些极少接触西方文化的非洲村民是否能象欧洲人那样在二维的画面上看出纵深来。

他发现,他们显然看不到。

虽然结果并不全然相同(一些个别人对测验的反应是西方式的),但是从广泛的文化和社会学范畴来说,结果是一致的。

从这个符号学的试验以及进一步的实验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每个正常的人都会观看并能认识视觉画面;第二,哪怕最简单的视觉画面,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阐释。

因此我们了解到,形象画面是必须“读解”的。

我们在观看画面时,有一个智力活动的过程(不一定是有意识的),看来,我们必定是在某个时候学会这样做的。

在我们观察画面(不论是静的或动的)的能力中有很大的因素取决于学习。

有趣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听觉形象来说却并非如此。

感知心理学说明这两种感官之间的差别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它们不同的感官功能:耳朵听见一切可以听到的声音;眼睛则有选择地观看。

这不仅从有意识的活动来说是如此(有选择地把注意力从A点移到B 点,或者干脆闭上眼睛不看),而且无意识的活动也是如此。

对电影符号学的批评

对电影符号学的批评

电影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电影的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的学科,在电影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首先,一些批评家认为电影符号学过于依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过于强调对电影作品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而忽视了电影作品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这种静态的、封闭的结构分析方法被认为存在缺陷,无法充分解释电影作品的多样性和动态性。

其次,电影符号学被指责为“学术神秘主义”,即过于依赖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使得电影研究变得过于复杂和难以理解。

这种批评认为,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对电影创作和欣赏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一些批评家认为电影符号学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过于关注电影的形式和结构,而忽视了电影的内容和主题。

他们认为,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意义和价值不应该仅仅从形式和结构上进行分析,还应该从内容和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虽然电影符号学在电影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其也存在一些批评和争议。

未来,随着电影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电影符号学与电影叙事学

电影符号学与电影叙事学

角色内心世界的揭示。
电影符号的应用与影响
01 强化主题
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可以强调或突出电影的主 题和意义,使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所要表达 的思想和情感。
02 创造意境
符号的使用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使观 众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世界中,增强观影体验的 感受和理解。
03 引导观众解读
通过合理使用符号,可以引导观众对影片进行正 确的解读和理解,从而影响观众的情感和认知。
这部电影通过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时间 线,展现了两个魔术师之间的斗争和 对于生死的思考,让观众在解谜的过 程中体验到故事的紧张和悬疑。
《盗梦空间》
运用多层次梦境的概念,通过复杂的 叙事结构和视觉效果,让观众在探索 梦境的过程中体验到现实与虚幻的边 界模糊。
符号学与叙事学结合的案例
《星际穿越》
这部电影通过宏大的叙事结构和科幻 元素,展现了人类对于时间和空间的 探索和思考,同时运用符号学手法展 现了亲情、牺牲和拯救的主题。
通过对电影符号和叙事手段的梳理,可以更深入 地研究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和流派。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探索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符号和叙事手段将会出现,为电影创作提 供更多可能性。
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
未来的电影作品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平衡,符号和叙事 手段也将更加多样化。
跨媒介叙事发展
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电影符号学和叙事学将与其他媒介相互借 鉴,形成跨媒介的叙事方式。
提高观众参与度
运用符号和叙事技巧,可以增强观众对电影 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对电影研究的意义
1 2
提供理论框架
电影符号学和叙事学为电影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 论框架,有助于深入剖析电影作品。

电影符号学例子

电影符号学例子

电影符号学例子
在电影制作中,符号学是一种用来分析和解读电影所使用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
电影中使用的符号和象征的深入探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叙事结构、主题和意义。

下面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符号学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个经典的电影符号学例子是《教父》系列电影中的橘子。

《教父》是一部由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犯罪片三部曲,该系列电影被广泛认为是电影史上最
伟大的作品之一。

在这个例子中,橘子被使用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来传达情感、主题和故事的发展。

首先,在电影的开头,我们看到主人公唐·维托·科里奥内(由马龙·白兰度扮演)正与他的孙子玩耍,在这个情节中,橘子象征着家庭的和谐、父爱和温暖。

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橘子的象征意义逐渐转变。

在一场暴力的谋杀场景中,橘子被摔破在地,这时橘子变成了死亡和血腥的象征。

这个场景传达了暴力与血腥的世界正在侵蚀和摧毁科里奥内家族的和谐。

除此之外,橘子还作为隐喻在整个系列中多次出现。

在续集中,当科里奥内家
族受到严重打击时,橘子出现在背景中,暗示着不祥的预兆和衰落的命运。

这个例子展示了电影符号学中的视听符号如何在电影中传达主题和情感。

总结而言,电影符号学通过分析电影中的符号和象征,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
影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教父》系列电影中的橘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象征意义的转变和隐喻的使用,有效地传达了家庭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欣赏电影时,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符号学的方法,进一步探索电影中隐藏的意义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电影符号学家彼特·沃伦将符号分为三种类型: a、象形符号:指能指与所指有某种内在或外在的类似性。 (照片、地图、肖像画) b、指示符号:根据自己和对象之间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作 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指符号和对象之间并不具备相似性, 只有某种经验上的因果关系。(敲门声——客人的到来) 纪录影片 c、象征符号:符号和对象之间按照社会习惯所形成的关系。 (鸽子——和平;狐狸——狡猾)《一条安达鲁狗》 后来的英国电影理论家阿米斯,进一步按照这个符号分类原 则来研究世界电影的流派,把它们分为技术主义、写实主义 和现实主义三大类。
现代电影理论与传统经典电影理论的具体区别:
a.从研究对象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主要研究电 影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经典电影理论更多 地把银幕当作一幅图画(蒙太奇电影美学)或者一 扇窗户(纪实美学) ,观众可以通过这幅图画或 者这扇窗户来观察生活 。 b.从研究内容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把电影当作 一门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来研究,尤其关注电影的 实用性理论和艺术性质。然而,以电影符号学为代 表的现代理论却把电影看作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对电影的研究主要 就是对于电影语言表达方式与 意义的研究。
四、电影符号学的主要内容
从总体上讲,以语言学为模式的电影第一符号学主 要集中三大研究领域: 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 电影符号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电影究竟是不 是一种语言”? 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三种主要看法: a. 米特里认为,电影不等同于语言,因为电影影像 没有能指、所指的区别,影像不只是符号,电影的 诗意才是米特里美学体系的最高层次,他的美学观 被称为蒙太奇派与长镜头派的综合。
《疯狂的石头》中符号学原理的运用
轻松的个性、跳跃的节奏、黑色的线条,让人觉得又酷又有 趣。 首先,剧本采用的是多主线结构。饮料瓶做为线索,巧妙串 联并介绍了所有的角色,然后各个角色又按照各自的组合搭 配平行推进剧情的发展,并且在适时的时候发生交集,让无 数伏笔和巧合纵横交错。这种对电影符码的划分,是对结构 主义电影学原理的运用。 对叙事和外延进行分析,使电影语言系统化。影片多数采用 倒叙的方式 :如易拉罐事件、撞车事件、罗汉寺“着火”事 件、抢包撞车道哥身亡事件、送翡翠事件等,都先预知了结 果,然后从多角度去分析原因,使影片跳出了单一叙事线索, 用荒诞而不失现实基础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却奇特 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夸张中带着疯狂的喜剧,但并不失
3、分析电影作品(影片文本)的叙事结构。
文本,原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一个术语,指在空间与时间 中存在的任何表意系统。 电影文本,即指具体的影片组织结构,也指各影片共同具有 的组织结构。 读解文本 在电影中就是分析影片的内在系统,研究其中一切可见的或 潜在的含义,在各中符码和能指的交织中寻找其精密的结构。 读解文本,就需要对一部影片的段落、镜头组接、影像结构、 声音元素等多方面的表意功能进行研读。 尤其是因为影片文本创造着自己独有的符码,这些符码或许 只是这个文本所独有的,与其他文本不同,因此,对于影片 文本的读解就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动态过程。
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 符码:一个符号学术语,指在传达一组信息时, 不同符号系统的变换规则和保证参加交流过程的人 能够理解的约定性规则。 电影的符码:镜头与镜头之间或段落与段落之间 可能形成的时空联系。 克里斯蒂安·麦茨提出组合段概念,把一部电影 看作是由镜头、场面和段落构成的整体。麦茨的八 大组合段概念在西方电影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 谓组合段就是把一部影片看作是由镜头、 场面和 段落构成的整体,按照电影“文法”来进行分切的 单位,每一个组合段就是一个可理解的独立段落。
电影符号: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是一种诉诸观众视觉、听 觉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实在的物质形态。“肖似 符号”(羊群和人群) 电影符号的能指:包括画面的能指和声音的能指。 电影符号的所指:镜头间的相关性。 c、外延:指使用语言来说了些什么; 内涵:指使用语言说的东西之外的其他东西。(言外之意) 在电影符号中: 外延:指电影画面和声音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内涵:指电影画面和声音内在潜藏的深层意义。(画外之 意)比如某种风格,某种象征(哲理、人性、意识形态), 某种诗意。 d、组合关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线性排列,横向水平关系; 聚类关系:也称联想关系,纵向的垂直关系。
二、历史意义
标志着经典电影美学理论和现代电影美学理论的分水岭(经 典电影理论主要涉及电影与其它艺术的关系,尤其是电影与 现实的关系,而从电影符号学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主要对 电影文化进行研究,尤其重视研究电影文本以及电影与观影 者得关系,研究电影中符号的性质与作用)。 电影学从此与更广泛的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结构主 义符号学、意识形态等理论结合起来,呈现出交叉、综合的 趋势,使电影学的研究基本上能与其他人文学科同步发展。
段落
⑦ 插曲式段落 : 有组织的 , 直线的 , 非连续式的作 为场景串联而分别插入的小插曲,如《公民凯恩》 中的“夫妻用餐”。 ⑧普通段落:特点同上,只是插曲式是在一个连续 发展的故事段落中前后插入 ,具有串联性价值 ,而 普通段落则是将时间压缩与紧凑的 , 在总体上不 易发现叙事时间的断裂。也就是说 , 能指有间断 性 , 但所指则是连续不断的,如《饮食男女》的 “开场”。
b.艾柯则从美学走向信息科学,他提出用“符码” (CODE) 这一术语来代替“语言” ,他主张对电影 影像进行三层分节(图像、符号和义素) 。 c.麦茨得出的结论是,电影不是普通语言学意义上 的一种语言。或者换个说法,他认为电影语言是一 种无语言结构的语言。 电影如果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与普通语言有何异同? 在这个问题上,麦茨提出了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的 四点基本区别: ①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它不是一种交流手段, 银幕与观众之间不存在双向交流。
主讲人:
电影符号学是指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 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 随着法国结构主义思想运动的勃兴,于六十 年代中叶诞生的一门应用符号学理论研究电 影艺术的一门符号学新分支。它主要是运用 结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电影作品的结构 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方法论 。
一、诞生标志
1964年,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出版, 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问世。
C.从研究体系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无论是蒙太奇学派、 类型电影理论,以及纪实美学,彼此之间缺乏 必然的联系, 史找不到递进发展的关系。而现代电影理论从符号学开始, 一方面发展出电影叙事学,另一方面又 同精神分析学结合 产生电影第二符号学,紧接着又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基础上,派生出各种批评流派,乃 至于发展到晚近的解构 主义理论,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 d.从研究方法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主要运用传统文艺理 论的方法,侧重于 对电影艺术自身的本体研究。 而从电影 符号学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 从一开始就注意运用语言学、 心理学、 哲学、 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研究 成果,注重对电影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不再像以前传统经 典理论重视 对电影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侧重于将人文 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学领域之中。
②电影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内部结构不同。普通语言中词汇的 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约定俗成的关系。而在电影 中,影像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 为基础。在任何国家或任何民族的电影中,任银幕上作为表 意要素的太阳与在银幕外拍摄的太阳在形状上完全一致, 两者之间具有一种类似关系。 ③普通语言具有分节性结构特点。但是,在电影语言中则找 不到相当于音素和语素的东西,就是说在电影语言中不存在 这类基本的离散性单元成分。 ④电影的基本单位似乎呈连续性,这样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 层切分无法进行, 使人们难以找到它的逐级构成的表意体 系, 无法对连续的完整的银幕形象进行有规则的形式解剖。
符号的逻辑性。
其次,人物与人物的出场搭配都是通过计算的。例如,包科 长忠厚、愚钝,国际大盗麦克拥有尖端技术,三个土贼十分 精明、房产大亨心狠手辣,这四伙人遇到一起就是一个排列 组合的问题。不同的人安排在一起分别是不同的关系,这就 是要求导演预先拆解剧情,做好公式,考虑安排出场的顺序, 编导聪明地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使影片中的人物关系环 环相扣而由此产生特环境下的幽默感。 人物间的关系被观众清晰地掌握着,而他们被此处于相互独 立的状态,让故事的发展变得更有戏剧性和喜剧效果。,如 保卫科长与本地小偷住在同一家旅社的隔壁两间的情节设计 及多次人物不知情的相遇营造的黑色幽默。
(2)时序性组合段 ④描述组合段:指共时性事实的镜头系列,常用来进 行环境描写,如河岸、景物、河中、山等一系列场 面。 (3)叙事性组合段: ⑤交替组合段: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序列的 镜头交替分配而成的镜头系列,但每一次镜头交 替都意指事件顺时或同时进行,类似交叉蒙太奇。 直线叙事组合段 ⑥场:不间断的,但是由不同镜头组合而成的, 一个完整事件或一个连续过程,如《大兵瑞恩》 “抢滩”那场戏。
三、理论基础
电影符号学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作品 的结构形式。即以语言学模式来研究电影艺术,以瑞士结构 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 (1)代表人物:索绪尔、雅各布逊 ( 2 )主要内容:提出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 类、内涵与所指、外延与内涵等概念的区分。 a、语言:是符号系统,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规则) 言语:语言的表达,指个人的说话。 (实际行为) b、能指:能指是符号的表示成分;(一束玫瑰花) 所指:所指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激情) 符号的意义产生于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这束玫瑰花 就成了一个符号)
组合段
(1)非时序性组合段 ② 平行 ( 交替 ) 组合段 : 两个或更多镜头之间交替出 现 , 但没有时间顺序;它们之间不是为了表示叙事 进展 , 而是表达组合段之间的象征关系或主题的平 行与对比。如前一个镜头表现上车,后一个镜头却 是到站下车。 ③括入(注解)组合段:没有时间顺序,镜头之间的关 系如同字句中将某些字括起来一样 , 通常是通过光 学镜头把一串影像串起来 ,如淡入(出)表示回忆等, 使主题间得到互证。如插入一张报纸,一段爆炸场 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