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抗日战争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 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1937年8 --- 11 月淞沪会战,上海失守5.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2.潘家峪惨案3.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1.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2.国外战场:缅甸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4.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前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总结: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

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东北三省沦陷,1937年全面侵华开始。

日军侵华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如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中国人民坚持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军事原则。

原创7:第16课 抗日战争

原创7:第16课  抗日战争

国民党抗 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重 长沙会战 庆
……
北 平


会 战
武 长汉 沙会 会广战
徐 州 会
南 京

淞 沪 会 战
战州
共产党抗战
陕甘宁边区 平型关大捷 华北、华东 华中、华南 百团大战
……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 1937.8.13-11中旬
张治中 陈诚
姚子青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 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是什么使日本 侵略者从人性 变为反人类的 兽性?
三、抗战的胜利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 1940.8-1941.1
彭德怀 同蒲铁路
正太铁路
平汉铁路
1945年8月6日和9日
1945年8月8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9日9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中国陆军总司令从侵华日军参 谋长手中接过日本投降书
察哈尔民 众抗日同
盟军
东北抗日义勇军
长城抗战
平汉铁路 宛平城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
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
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抗战初期的毛
泽东
如果临到最后最后关头一到,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
蒋介石发表庐山 谈话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 抗日战争
日本
九一八 事变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共40张PPT)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方式:开辟 敌后抗日根 据地
百团大战
2、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二)共赴国难 (1)国民党 正面战场
方式:四大会战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1、国内战场 (2)中共 敌后战场
2、国外战场
(二)共赴国难 (1)国民党 正面战场
方式:四大会战
1、国内战场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他们疯狂地大量 繁殖鼠疫、霍乱、伤寒、炭疽和赤痢等传 染细菌,应用于研制杀人武器,并惨绝人 人 寰的以当时的爱国人士及普通老百姓为研 头 究对象,进行细菌实验,惨杀中国人。下 示 面将部分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了解日 众 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 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 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二)日本侵华步骤 中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日 民 族 矛 盾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二)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日本 全面 侵华 的标 志 全民 族抗 战开 始的 标志
(三)日军的暴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 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的场面。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潘家峪惨案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日本右翼教科书部分言论:
关于“九一八”事变 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5年的送审本变成了:“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 送审本关于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只是在一张 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 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 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 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 用小字注解:“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 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 日本军医治疗中国伤员 关于卢沟桥事变 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 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 保持2001版的说法:“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 “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 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 “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 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 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胡锦涛

原创3:第16课 抗日战争

原创3:第16课  抗日战争

2.原因
①日本 ②中国
战线太长,导致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受到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
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败 中国人民抗日力量还不足够壮大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南京大屠杀
请看下组图片, 你的感受是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 续仇这恨是,日而本是军要国以主史义为在鉴中、华面大向地未上来犯。下只的有滔不天忘罪过行去、 6记7年取前教,训3,00才00能0南避京免人历民史被悲侵剧华重日演军。集体大屠杀!!!
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 侵缅日军。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9日,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胡锦涛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 美国大使馆电中承 认日军在南京等地 用血腥手段使“不 少于30万的中国平 民遭杀戮”
暴行之二:1941年1月25日,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 1200余人
村焚 民烧
杀 害 的 潘 家 峪 人 头 示 众
野日 的军 街轰 头炸
后 尸 体 遍
潘家峪惨案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 个世纪之久
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 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战役: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③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④武汉会战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以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高考考点:全民族的抗战: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及敌后战场的抗日;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抗战的胜利: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意义。

【基础知识】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性所决定。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需摆脱资本主义发展困境2、条件:国际形势:英法美的绥靖政策中国形势:国共对峙,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3、经过: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占领上海。

失败:1945年8月二、全民族抗战史实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原因: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日本灭亡中国的企图2)作用:成为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2、中共全民族的抗战1)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2)国民党的抗战:正面战场,实行4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3)1938年10月,进入相持阶段。

三、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2、潘家峪惨案:1941年3、七三一部队四、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华北,规模,意义。

2、入缅作战:1942年3、日本投降:1945年8月4、胜利的意义:(见书本P77)【重难点】1、抗日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P36)2、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作简单评价。

高中历史必修一提纲第16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提纲第16课

第16课抗日战争一、日本侵华(一)过程1.1931年: 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2.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3.1933年:占领热河——签订《塘沽协定》;4.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5.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二)原因:1.蓄谋已久,既定国策(根本原因)2.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3.国共内战提供了有利时机4.国际绥靖政策(三)日军侵华罪行:1.南京大屠杀2.潘家峪惨案3.细菌战——七三一部队二、全民族的抗战(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共第二次合作1.原因:(1)日本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2)日本侵略从根本上损害了国民政府利益;(3)中共代表中华民族利益,制定策略、方针,并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努力。

2.经过: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中共领导北平“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5年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国民党抗战态度开始坚决。

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意义:使中国的抗战成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三)全民族抗战1.防御阶段(1937.7——1938.10)(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淞沪会战(粉碎速决)太原会战(平型关)徐州会战(台儿庄)武汉会战(相持阶段)②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2)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①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②洛川会议制定全民族的全面抗战路线③敌后战场的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2.相持阶段(1938.10——1943)(1)相持阶段的到来①标志:广州、武汉的失守(1938.10)②侵华方针的改变: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中共采取军事打击;(2)国民党坚持抗战:①枣宜会战②三次长沙会战③远征军入缅作战(3)共产党敌后战场:①百团大战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3.反攻阶段(1944——1945.8)(1)国民党正面战场:①豫湘桂战役——大溃败②远征军在缅甸的胜利(2)中共敌后战场: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局部反攻(1944)②中共七大的召开★显著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等工具,分析抗日战争中的战役、战略和战术,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1.列举出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重大事件,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影响。
2.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阐述其事迹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典型英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按照时间顺序,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卢沟桥事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过程中的战略战术、国共合作、国内外支援等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地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展变化,掌握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同时,强调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国际支持等,以及战争胜利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远征缅甸(1942——1945年)
原因: 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
入我国云南境内。
目的: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战果: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 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日本侵华 中国军民反抗 日本侵华 路线 防御阶段
1937.7— 1938.10
全面侵华 日本侵华 滔天罪行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中国抗战 国内战场 敌后战场(根据地、游击战) 国际战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
抗战胜利意义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1、勿忘国耻 2、居安思危 3、振兴中华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 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 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 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年10月,右翼分子利用秋祭的机会,把东条英机、板垣 征四郎等14名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极刑的甲級战犯的亡 灵,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偷偷塞进靖国神社,另 1000多名被处决的乙级和丙级战犯也被合在其中。至今, 靖国社供奉着246万多个灵位,其中210万个是二战亡灵。
东条英机在远东军事法庭
日本兵在中国的街头吃饭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1)
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 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日本统 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 紧侵华战争的准备。……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 组阁,实行全面的法西斯化。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2)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日本“扫荡”后被毁的潘家峪
潘家峪惨案中儿童 被烧焦的惨状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试验致死的受害者
上图是2003年被日 本遗留在齐齐哈尔 的化学武器——芥 子气中毒致死的河 南民工李贵珍
研 制 二细 十菌 多和 个化 省学 实武 施器 细, 菌用 战活 和人 毒进 气行 战实后被毁的广岛
靖 国 神 社 外 观
老兵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 郎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前身是“东京招魂社”,1869年为追悼 “明治维新”前死于內战的將士而建,1879年改 称“靖国神社”。明治天皇发布文告,把战死的 军人美化为“军神”,并决定在靖国神社安置神 位,定期进行祭和参拜。日本神道认为,“山川 草木皆为神”,建立了种种神社祭各路神灵。但 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它专门祭死在战场上 的军人。“靖国”即“安国”的意思。 1978
用中国活人作细菌实验
"七三一"部队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疯狂研制鼠疫、伤寒、 赤痢、霍乱、炭疽、结核等各种病菌、并在至少5000名中、苏、 朝战俘和平民的健康人体上,进行过包括活体解剖和各种生物菌培 养在内的大量惨无人道的实验,但这十多年间被试验的具体人数和 种类却一直是个谜团。
《凝视300000》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 侵略中国的战争?
一 二 三
日军侵华 罪恶滔天 众志成城 抵御外辱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防御阶段1937\7-1938\10 相持阶段1938\10-1944 反攻阶段1944-1945 (大反攻:1945、8、8—15)
——“3”后面是一个个“0”(零)吗? 凝视300000, 不 -----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怒目相看! ——“3”后面是一个个“O”(圈)吗? 凝视300000, 不------ 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一 、日军侵华
自主学习
2、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相 互 配 合 敌后战场
国 内 战 场
相 互 依 存 共产党
武汉会战 1937年8月制定 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 游击战争 建立 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0年下半年发动 百团大战
国 外 战 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二、众志成城
抵御外辱
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提出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听 一下)
• 原因:1935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1935年,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表《八一 宣言》(《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抗 日。 • 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内战基本停 止,时局扭转。 •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和新 四军,开赴前线。 • 记:1937年秋,中共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记:1937年秋,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 宣言”,蒋介石作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一、 日军侵华
罪恶滔天
问题探究一 20世纪30年代以前日本曾先后发动或 参与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20世纪 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侵略的矛头再次指 向中国?
阅读材料,分析日本20世纪30年代以来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一九二七年四月,田中义一任日本内阁首 相,他在给日本天皇的秘密奏折中说:“唯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大陆政策” 的延续
绥靖盛行(纵容)
略讲:大陆政 策实施情况
1895,割占台湾
1910,吞并朝鲜,迈出侵略亚洲 大陆的第一步
1929——1933 经济危机
1936,广田弘毅 组阁,建立军事 法西斯专政,标 志亚洲战争策源 地的形成。制定 “国策基准”。
1931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 1935华北事变,扩大侵华
1937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 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 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 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 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 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 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日 难以想象的画面 本 篡 改 教 科 书
日本军官分发糖果
日本军医治疗中国伤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 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 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 免历史悲剧重演。
----胡锦涛
勿忘国耻 居安思危 振兴中华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1、原因
外交:“大陆政策”的延续 (蓄谋已久) 日本 经济: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政治: 1936年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 心膨胀。 国际:英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中国:国共对峙(内战)局面,为日本侵华提供可
乘之机。
1936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政治: 日 本 侵 华 原 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和 日本: 经济: 摆脱困境的对策。 外交: “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中国: 国共对峙、内战 国际:
国际:英、美等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材料四、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 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1)只要 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2)日本的侵略,就是共 匪所招致的。……。(6)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 慎,注重智谋。 国内:国共对峙(内战)局面,为日本侵华提供可 乘之机。
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中国 内地 第五期侵占亚洲 称霸世界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材料三、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 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 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上海
一 、日军侵华
1、原因: 2、标志:
罪恶滔天
(1)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 (2)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3、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自我展示: 你能说一说日军全面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 滔天罪行吗?
向卢沟桥进发的日军
北平(明初,1928、6—1949、 9,今北京)宛平城被日军炮 击的弹洞
课程目标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 的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党建时期(1919—1923) (二)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 内革命战争,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
一、 日军侵华
罪恶滔天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4历史纵横说一说: 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发动了哪些侵 华事件?想一想日本的侵略与其他国 家对中国的侵略相比,有何特点?
局部 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沈阳
卢沟桥
1932年,一· 二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
全面 1937 年,卢沟桥事变 侵华
二、众志成城
抵御外辱
(一)全民族抗战
1、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建立的根本原因: 20世纪30 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过程: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
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