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控制卡的控制研究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转台控制系统设计作者:高群马俊林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第06期摘要:设计了一种转台运动控制系统。
采用凌华PCI-8014A运动控制卡产生脉冲和方向等控制信号给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
采用VC++ 编写控制程序软件,通过调用运动控制卡的函数库,实现转台系统的转速,加减速的实时闭环控制,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运动控制卡;伺服控制系统;VC++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220-02Designof Turntable Control System for DMD Based on Motion Control CardGAO Qun, MA Jun-li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Opto-electronic, Changchun Institute of Optics ,Fine Mechanics and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33, China)Abstract: A turntable motion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ignals of pulse and direction are produced by the ADLINK’s PCI-8134A motion control card and passed to the servo driver driving the servo motor. The control program software is writed by VC++. It realizedthe real time closed loop control of turntable system’s speed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and achieved good control effect.Key words: motion control card;servo control system;VC++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数控系统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是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是运动控制卡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机器人及其他类似设备的电子控制系统。
它主要由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执行器、编码器等组成。
运动控制卡能够通过对执行器的控制来实现运动控制,从而完成特定的动作。
控制器是运动控制卡的核心部分,它通过控制执行器的转速、转向以及位置等参数,来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
控制器一般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技术,以实现对控制程序的灵活调整和改变。
输入输出模块负责将外部的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并将控制器产生的信号输出到执行器中。
输入输出模块一般包括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和模拟输入输出模块两种,数字输入输出模块主要负责传输二进制数据,而模拟输入输出模块则可以传输连续的模拟数据。
执行器是运动控制卡的输出端,它们可以是电机、液压或气动系统等。
执行器接受来自控制器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转速或力度等物理信号,从而实现运动控制。
编码器则是对执行器运作过程中的位置信息进行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码器会将执行器的位置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
控制器与编码器进行数据比对和同步,以确保执行器在设定的位置和速度下运动。
在运动控制卡中,还需要进行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以减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设备的运动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运动规划会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任务要求,对设备的运动轨迹进行优化。
路径规划需要对设备的移动路径进行设计和规划,来实现高效的运动控制。
总之,运动控制卡通过将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执行器和编码器等多种组件相互协调,实现对机器人和运动设备的精细控制和管理。
它具有灵活、高效、精密等优点,是现代工业和服务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
运动控制卡原理

运动控制卡原理运动控制卡是一种用于控制运动设备的电子设备,它负责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指令,并将其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以驱动电动机或执行器进行相应的运动。
运动控制卡通常由控制芯片、接口电路、输入输出电路、时钟电路等组成。
运动控制卡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进行通信。
接口电路将计算机或控制装置发送的指令解析成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送给控制芯片。
其中,控制芯片是运动控制卡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解码控制信号并生成相应的电压或电流输出信号。
输出信号通过接口电路传送给电动机或执行器,从而实现运动设备的控制。
在具体实现中,运动控制卡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方式实现不同的运动控制功能。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脉冲方向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控制芯片生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频率和方向决定了电动机或执行器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频率和方向,可以实现运动设备的加速、减速和定位运动。
另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模拟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控制芯片生成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大小表示电动机或执行器的运动速度或位置。
通过改变模拟信号的大小,可以实现运动设备的连续运动和定位运动。
模拟控制通常使用PID控制算法来实现,可以根据实际运动状态和目标运动状态的差异,自动调整模拟信号的大小,使运动设备达到期望的运动效果。
除了脉冲方向控制和模拟控制,运动控制卡还可以支持其他的运动控制方式,如步进电机控制、伺服电机控制、位置同步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式需要运动控制卡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运动控制卡的性能主要由其控制芯片的性能决定。
控制芯片通常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多路输入输出接口,能够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和高精度的运动控制。
同时,控制芯片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保证运动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总结起来,运动控制卡是一种用于控制运动设备的电子设备,通过与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装置的通信,将控制指令转化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实现对电动机或执行器的驱动和控制。
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学习(硬件)

目录PMAC控制卡学习(硬件) (2)第一章PMAC简介 (2)1。
1 PMAC的含义和特点 (2)1。
2 PMAC的分类及区别 (2)1.2。
1 PMAC的分类 (2)1.2.2 PMAC 1型卡与2型卡的主要区别 (2)第二章Turbo PMAC Clipper控制器硬件配置 (3)2.1 Turbo PMAC Clipper控制器简介 (3)2.2 Turbo PMAC Clipper硬件配置 (3)2.2。
1 Turbo PMAC Clipper硬件标准配置为: (3)2.2。
2 Turbo PMAC Clipper控制器可选附件 (6)2。
2。
2.1 轴接口板 (6)2.2.2。
2 反馈接口板 (7)2。
2.2.3 数字I/O接口板 (7)第三章Turbo PMAC Clipper设备连接 (7)3.1 板卡安装 (7)3。
2 控制卡供电 (7)3。
2.1 数字电源供电 (7)3。
2.2 DAC(数字/模拟转换)输出电路供电 (8)3。
2.3 标志位供电 (8)3.3 限位及回零开关 (8)3。
3.1 限位类型 (8)3。
3。
2 回零开关 (8)3.4电机信号连接 (9)3.4.1增量式编码器连接 (9)3.4。
2 DAC 输出信号 (9)3.4.3 脉冲&方向(步进)驱动 (10)3。
4.4 放大器使能信号(AENAn/DIRn) (10)3。
4。
5 放大器错误信号(FAULT-) (10)3。
4.6 可选模拟量输入 (11)3.4。
7 位置比较输出 (11)3.4。
8 串行接口(JRS232) (11)3.5 设备连接示例 (12)3.6 接口及指示灯定义 (13)3.7 跳线定义 (15)3。
8 Turbo PMAC Clipper端口布置及控制结构图 (19)附件 (21)1。
接口各针脚定义 (21)2。
电路板尺寸及孔位置 (30)PMAC控制卡学习(硬件)第一章PMAC简介1.1PMAC的含义和特点1.PMAC的含义:PMAC是program multiple axis controller 可编程的多轴运动控制卡。
运动控制卡工作原理

运动控制卡工作原理
1 核心原理
运动控制卡是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控制器,可以对运动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运动控制卡可以将电脑的数字输出信号通过驱动器对电动机驱动,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从而实现一系列的运动控制功能。
2 运动控制卡的组成
运动控制卡通常由芯片、驱动电路、I/O接口、时序控制器、程序存储器、交互接口等组成。
其中,芯片是运动控制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集成了运动控制的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功能,并且控制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3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流程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流程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它与上位机的通讯接口,第二部分是它与驱动器的通信接口。
具体流程如下:
1. 上位机控制:
运动控制卡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如以什么速度、方向、加速度运动,然后将这些指令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通过I/O口输出到驱动电路。
2. 电机控制:
驱动电路负责将数字输出信号转换成电机控制信号,从而将运动指令传送到电机。
根据驱动器的控制算法和电机类型,电机控制信号被进一步转换成电势信号,在电机内部驱动转子来实现转动。
3. 反馈机制:
在运动控制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电机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控和反馈,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反馈机制实现。
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使用光电编码器、霍尔效应传感器、电位器等不同的装置。
4 运动控制卡的应用领域
运动控制卡通常用于各种精密机器设备上,如数控机床、印刷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
熟练掌握运动控制卡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可以大幅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
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主机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运动控制器上的驱动器,使驱动器驱动电机或执行器实现运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主机发送指令:主机(通常为计算机)通过接口(如PCI、PCIe、USB等)将控制命令发送给运动控制卡。
2. 接收控制命令:运动控制卡接收到命令后,解析命令内容,如运动类型(直线、圆弧等)、目标位置、速度等参数。
3. 运动计划:根据接收到的命令,运动控制卡通过内部运动规划算法生成运动轨迹,并将运动参数设置给相应的轴。
4. 驱动器控制:运动控制卡将生成的运动轨迹和参数通过接口传输给驱动器。
驱动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设定的参数和轨迹控制电机或执行器的运动。
5. 位置反馈:驱动器通过内部的编码器或传感器获取电机或执行器的位置信息,并将反馈信号传回给运动控制卡。
6. 控制回路闭环:运动控制卡通过位置反馈信号与设定的目标位置进行比较,并调整驱动器的输出信号,使电机或执行器运动达到设定的目标位置。
7. 状态监测与报告:运动控制卡可以监测电机或执行器的状态,如电流、速度等,并将状态信息通过主机接口返回给主机,以便主机对控制系统进行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
因此,运动控制卡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解析控制命令、计划运动轨迹、控制驱动
器实现电机或执行器的运动,并与驱动器进行闭环控制和状态反馈,从而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基于XY平台的运动轨迹控制软件的开发和研究

个大空 气 团 , 空 气 与水 界 面处 有 一 系列 的 漩 涡 。在 在
锥段末 端处 充满 了速 度很 低 的水 , 表 明在 实 验 过 程 这
中 , 容 易堵塞 , 水柱 造成 射流 中断 。 ( ) 了 防 止 锥 段 末 端 处 存 有 大 量 速 度 很 低 的 3为
b C +add n m cl kl rr D L rv e y t nC nrl r od vl esf aeo mo yV + n y a i i bay( L )poi db i o t l e e pt ow r f — n i d Mo o oe t o h t t nt jco ot 1 n e ecnrl fh o w r te Y moo lt r a v l gte e i aet ycnr .U d rh o t esf ae, t npaf m cnmoe o — o r r o t o ot t hX i o an hd
Absr c :Th st e i tdisa AC e v y tm fGT- 0一S ta t i h ss su e s r o s se o 40 V—PCImoi n c n r lc r to o to a d.Ut ii g MF p o ie i zn C r vd d l
快 、 动更加 平稳 。本 文 利 用 V sa C + . 运 i l + 6 0提供 的 u MF C应 用 程 序 开 发 平 台 , 究 开 发 了X 平 台 的运 动 研 Y 参 考 文 献
求 而快速 重组 的先进 运动 控制技 术 。运动控 制器 从 以
单 片机 、 处理 器或 专用芯 片 ( SC) 为核 心 处理 器 微 AI 作 的运动 控制 器 , 发展 到 了基于 P C总线 的 以 D P和 F — S P
仿真转台内部独立式运动控制卡的研究与实现

机 的运 动。所 以运 动控 制器是计算 机与伺服 电机的连接桥梁 。
2 设 计 依 据
它 的输入 接收光 电码盘 的单 端或差 动信号 , 对位置 信号进 行采集 , 通过适当的算法控制电机的运动 , 同时 与主机进行参数
维普资讯
・
2 4・
《 测控技术)07 第 2 )0年 2 6卷第 3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仿真转 台 内部独立式运动控制卡的研究与实现
崔高嵩
( 京瑞赛科技有 限公 司, 北 北京 10 2 ) 00 2
摘要 : 介绍 了一种独立式 多轴运动控制 器, 并对其工作 原理和工作方式进行 了分析 。此运动控制卡具有 集成度 高、 功耗低 、
程 如 图 1所示 。
备、 印刷机 械等设备 上。特别是 最适用 于非标 准设 备 的快速开 发 , 有非 常好 的发展 和经济效益 前景 。 具
目前 , 由于 以嵌入式 C U为代表的高速 高性能专用微 处理 P 器的 出现和 P C机的广 泛普 及廉价 化 , 开放式 运动 控制 器 的发
接 口简单等优点 , 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转 台的灵活性 、 实时性要 求 。该卡采 用独立 式结 构 , 直接安装在 台体 内部 , 于野外 适
使 用。
关键词 : 飞行 仿 真 转 台运 动 控 制 ; 动控 制 器 ;I 服 控 制 运 PD伺 中 图 分 类 号 :P 9 T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 8 9 20 ) 3- 0 4— 3 10 82 ( 0 7 0 0 2 0
Ke r s moi n c n r l f ih i lt r moin c n r l r P D ev o t l y wo d : t o t g tsmu ao ; t o t l ; I s r o c n r o o of l o oe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设计题目:基于运动控制卡的控制研究专业年级:1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116712160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5年5 月15日摘要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传统的加工技术(如人工切削、铸造、人工打磨、钳工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工业的需求,现代机械加工讲究的是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性能优良、尽量的减少浪费,缩小成本,从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机械加工想要在信息进步的时代中站稳自己的脚步,就必须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相结合。
运动控制技术是由多种复杂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创新,它的出现使得机械工业得到了巨大进步。
它主要的核心技术是DSP,在与计算机配合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插进PCI 插槽中。
运动控制卡内部自身带有开放的数据函数库,使用起来很方便,它相对来说很精确、能力也很强。
插补是控制方面最基本的要求,运动控制卡对于插补的满足能力很强,现在被很多行业使用。
本文首先对目前一些机械加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现代技术的发展情况,对一些软硬件的使用、特点等进行分析,并组成了一个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运动控制卡系统。
其次,利用PID控制的一些算法,根据搭建的系统,计算出需要的一些参数,通过实验仿真证明它的可靠性。
最后来做插补实验,以体现运动控制卡的精度等特点。
关键词:运动控制;PID;插补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cutting, casting, grinding, fitter, etc.) can not be satisfied with the needs of modern industry. The modern machinery processing industry is all about processing speed, high precision, good performance, reducing waste, reducing costs and getting the largest interests. Mechanical processing must be combined with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tand its step in the information time .Mo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s an innov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complex technology. It brings the big advance of mechanical industry. Its main core technology is DSP, which can be directly inserted into the PCI slot when it is used with the computer. As the motion control card has its own data library inside, it is convenient to be used. It is relatively accurate and its ability is very strong. Interpolation is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 of controlling, and the motion control card can meet the needs of interpolation fiercely, so it is used by many industry fields.At first, some actual situations in real life now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The u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ome hardware and software are analyzed, and a motion control card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omputer has been formed. Then, the parameters needed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some algorithms of PID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Its reliability is prov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simulation. Finally, the interpolation experiment is completed to reflect the precision of the movement control CARD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Key words:motion control;PID;interpol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 - 1 -1.1课题背景 ...................................................... - 1 -1.1.1直线电机驱动技术......................................... - 1 -1.1.2可编程控制器............................................. - 1 -1.1.3运动控制卡............................................... - 2 -1.2运动控制卡的发展和研究 ........................................ - 2 -1.3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 3 -1.3.1课题研究目的............................................. - 3 -1.3.2课题研究内容............................................. - 3 - 第2章控制系统的硬件分析 ........................................... - 4 -2.1控制技术的分析 ................................................ - 4 -2.1.1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 4 -2.1.2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 5 -2.1.2.1 PLC的特点 ......................................... - 6 -2.1.2.2 PLC的缺陷 ......................................... - 7 -2.1.2.3 PLC的应用 ......................................... - 8 -2.1.3运动控制卡的特点及应用................................... - 8 -2.1.3.1 运动控制卡的特点.................................. - 10 -2.1.3.2 运动控制卡的应用.................................. - 10 -2.1.4控制技术的选定.......................................... - 11 -2.2传感器的选型 ................................................. - 11 -2.2.1传感器及其组成.......................................... - 11 -2.2.1.1传感器的定义 ...................................... - 11 -2.2.1.2传感器的构成 ...................................... - 11 -2.2.2传感器的特性............................................ - 11 -2.2.3传感器的分类............................................ - 13 -2.2.3.1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 - 13 -2.2.3.2现代新型传感器 .................................... - 14 -2.2.3.3一般传感器的选择 .................................. - 14 -2.2.4传感器的选型............................................ - 15 -2.3步进电机和驱动器 ............................................. - 19 -2.3.1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19 -2.3.2步进电动机的重要参数.................................... - 19 -2.3.3步进电机的分类.......................................... - 21 -2.3.4步进电机和驱动器选型.................................... - 22 -2.4 本章小结..................................................... - 24 - 第三章 PID控制系统................................................. - 25 -3.1 PID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 - 25 -3.2 PID控制的算法 .............................................. - 25 -3.2.1 PID控制原理............................................ - 25 -3.2.2 PID算法............................................... - 25 -3.3 PID控制仿真 ................................................. - 27 -3.3.1 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 27 -3.3.2 Simulink建模.......................................... - 28 -3.3.3 实验仿真及总结 ......................................... - 30 -3.4 本章小结..................................................... - 37 - 第四章插补实验 ..................................................... - 38 -4.1 插补原理..................................................... - 38 -4.2 插补分析和实验仿真........................................... - 38 -4.2.1 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 - 38 -4.2.1.1插补原理 .......................................... - 38 -4.2.1.2插补实验 .......................................... - 40 -4.2.2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 ..................................... - 43 -4.2.2.1插补原理 .......................................... - 43 -4.2.2.2插补实验 .......................................... - 44 -4.3 本章小结..................................................... - 47 - 结论 ................................................................ - 49 - 参考文献 ............................................................ - 50 - 致谢 ................................................................ - 53 -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现在社会一天天地前进,信息技术也逐渐高级,传统的加工技术(如人工切削、铸造、人工打磨、钳工等等)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所需,现代机械加工工业讲究的是加工速度快、精度高、性能优良、尽量的减少浪费,缩小成本,从中取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