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测速报警系统的研制

合集下载

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高速列车的运营和发展,人们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设计和实现一个可靠的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列车运行时的各种安全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列车的速度、位置、轨道状况、车辆状态和乘客数量等。

为了准确地监控这些因素,系统可以使用多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如惯性测量单元(IMU)、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器、高清摄像头和门禁系统等。

这些设备将实时采集列车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监控中心。

其次,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实现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平台。

传输平台可以使用现有的通信网络,如4G、5G等,也可以使用专门的列车通信网络。

传输平台需要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特性,以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

而数据处理平台则负责解析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执行相应的预警措施。

数据处理平台可以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

第三,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差异。

因为高速列车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所以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例如,对于运行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列车,系统需要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以准确预测可能的风险。

同时,系统还需要能够与其他列车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互通。

最后,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和运维体系。

系统的管理者需要掌握关键的监控技术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配置和优化。

同时,系统的运维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传感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和灾害。

总结起来,高速列车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列车运行的各种安全因素,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

火车车速监控系统设计

火车车速监控系统设计

EPC和RFID技术课程设计(论文)火车车速监控系统设计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物联网121班学号120402007学生姓名薛红见指导教师贾旭副教授起止时间:2015.12.21—2016.1.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物联网工程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 (1)1.1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1)1.2系统设计思想 (2)1.3方案的提出 (3)第2章需求分析 (4)2.1系统的设计分析 (4)2.2 系统组成 (5)2.3 系统网络连接 (5)2.4 系统器件分析 (6)第3章ZigBee技术 (8)3.1ZigBee技术 (8)3.2 ZigBee技术特点 (8)3.3 ZigBee的应用 (9)3.4 标准限定 (9)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与编码 (11)4.1系统设计模块 (11)4.2程序代码 (12)第5章系统的维护 (17)第6章总结 (18)参考文献 (19)第1章绪论1.1我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旧中国的铁路事业,虽是史无前例的产业,但却带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

它的建设、发展和经营都被控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手里,其发展之缓慢和经营之惨淡,自不待言。

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列检作业场列车接近无线报警装置的研制与运用

列检作业场列车接近无线报警装置的研制与运用

进 行 列 检 作 业 时需 要 频 繁 穿 越 正 线 缺
少 必 要 的 安 全 防范 设 施 目前 市 场 上 列


采用
高性 能 无 线 传 输 模 块
2 km

传输距 离可 达
车接 近 报 警 装 置 虽 然 生 产 厂 家 众 多 但

以上

满 足 提 速 干 线 的报警距 离要
没 有 适 合 列 检 作业 场 运 用 模 式 的成 熟 产


品 为 满 足 现 场 需 要 我 段 决 定 自行 设 计


( 4 )设 备 电 源 :列 检 作 业 场 报 警 主 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案

寻 求 有 技术 能 力 的 路 外单 位 合 作

利用 列检 主楼 和待检 室 的
和 太 阳 能 电 源 两 种 供 电形 式
220V
电源

开发该项 目 设计方案


可 根 据 列 车速 度 和 安 装 距 离


计算 报 警


老化陈旧 报

时 间 实 现 车 速 预 报 和 精 确 报 警 报警 时
间 可 根 据 需 要 灵 活设 置 车前
30 s

警距 离 过 短 等 问 题



大多 已无 法 继续使

般 设 置 为 :来

l
1 .

: 竺
!登
“‘
开 始报 警
持等 原 因


许 多 报警 装 置 的运 用 效 果 并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设计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设计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在城市之间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

然而,高速列车在长时间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对乘客和列车本身产生风险。

因此,设计一个高速列车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系统来监测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并及时预警系统故障。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高速列车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的各项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列车速度、加速度、温度、压力等等。

所有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一个中央监控中心,以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有关列车状态的信息。

为了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们需要使用最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在高速列车上安装,以便随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况。

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以传输数据并预警任何可能发生的故障。

为了提高故障预警的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分析大量数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故障数据,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以帮助我们预测潜在的故障和问题。

这样可以提前通知技术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来显示列车状态和故障信息。

这些工具可以以图表、地图或其他形式呈现,以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列车的情况。

这样他们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以确保列车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

高速列车监测系统将传输大量敏感数据,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这可以包括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等安全措施。

最后,为了确保高速列车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我们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

这意味着对传感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不断改进系统以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列车运行要求的变化。

总之,设计一个高速列车安全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是确保列车安全和顺畅运行的关键。

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机器学习算法和可视化工具,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我们可以及时预警并快速采取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故障和问题。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高速列车的广泛运营和不断提速,高速列车的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设计和实现一套高效可靠的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任务名称,从系统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系统设计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高速列车安全监测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 实时监测高速列车的运行状态,包括列车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关键参数。

- 监测列车的风险指标,如车辆振动、轨道几何参数等。

- 快速响应异常情况,并及时向列车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发出警报。

- 数据存储和分析,以支持后续的维护和安全评估工作。

2.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系统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合理的系统架构,以满足监测高速列车安全的要求。

该架构包括以下模块:-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高速列车各项关键参数的数据,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 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主控制单元。

- 主控制单元:负责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和风险指标,并做出相应的预警和响应。

- 警报模块:负责向列车驾驶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发送警报信息,并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

- 数据存储和分析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后续的维护和安全评估提供支持。

二、系统实现1. 传感器选择与布置为了实现高速列车的实时监测,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并合理布置在列车上。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选择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

在布置传感器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精度,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 传感器的安全性和防震能力,以抵御列车运行中的振动和冲击。

- 传感器的布置位置,以保证各项参数的全面监测覆盖。

2. 数据传输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到主控制单元进行处理。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传输和可靠处理,我们可以采用可靠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

测速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测速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测速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测速报警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道路交通的繁忙,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超速行驶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测速报警系统对于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测速报警系统,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二、背景目前,传统的测速设备主要依靠交警手持测速仪器进行监测,存在人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高效的测速报警系统势在必行。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测速报警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辆的速度,数据处理器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显示器则用于向驾驶员发出报警信号。

2.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测速报警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雷达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成本考虑,我们选择了激光传感器作为主要传感器。

3. 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是测速报警系统的大脑,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为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我们将采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4. 显示器设计显示器是测速报警系统的输出界面,用于向驾驶员发出报警信号。

我们将设计一个直观明了的显示界面,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当前车速以及是否超速。

同时,为了避免驾驶员对系统的过度依赖,我们将设计一个可调节的报警阈值,以提醒驾驶员保持适当的车速。

四、系统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测速设备,本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 自动化:传感器实时监测车速,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力成本。

2. 高效性: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判断车速是否超过限制。

3. 易操作:直观明了的显示界面,驾驶员能够快速理解系统的工作状态。

4. 可调节性: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报警阈值,提醒驾驶员保持适当的车速。

五、预期成果和挑战本设计预期能够开发出一种高效、准确的测速报警系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设计与优化

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测速系统作为高速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设计与优化。

一、高速列车的测速原理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通常是以车轮为基准进行测速的。

车轮上安装有一对感应线圈,通过检测车轮信号的频率,就可以确定车轮运行的速度。

同时,列车上的测距仪可以计算列车前进距离,从而确定列车的运行速度。

二、高速列车测速系统的组成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主要由车轮、感应线圈、检测电路、测距仪等组成。

车轮是测量速度的关键因素,车轮的尺寸和质量会直接影响测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感应线圈是检测车轮运动的关键部件,其感应电路可以检测到电磁信号。

检测电路可以将感应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便于计算和分析。

测距仪则是计算列车前进距离的关键部件,其原理是通过激光测距或者三角定位计算列车前进距离。

三、高速列车的测速系统设计要点1.车轮尺寸的优化。

车轮的尺寸不仅影响列车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也会影响测速的准确性。

因此,车轮尺寸的优化应该结合列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感应线圈设计的优化。

感应线圈的设计应考虑到线圈的大小和材质等因素,以保证能够检测到车轮信号的准确和稳定。

3.检测电路设计的优化。

检测电路主要用于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其设计应该考虑到信号处理的速度和精度等因素。

4.测距仪设计的优化。

测距仪是计算列车前进距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考虑到激光测距精度和三角定位精度等因素,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高速列车测速系统的优化策略1.优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调整传感器位置和安装角度,以保证传感器的信号采集准确和稳定。

2.提高信号处理速度和精度,加强信号滤波和特征提取,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采用多传感器测速系统,从不同角度和位置测量车轮的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进行实地验证和测试,对测速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和调整,最终保证测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满足高速列车的需求。

列车接近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列车接近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列车接近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秦武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第09期摘要:列车接近无线报警系统自动采集列车接近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将采集到的报警信息传输到系统主机,实现了故障⁃安全原则,更有效的实现列车安全运行,可广泛应用于铁路道口、桥梁、隧道等地点,用来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列车接近报警;无线通信;报警信息传输;故障⁃安全原则中图分类号: TN92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9⁃0117⁃040 引言铁路和公路有众多交叉道口,目前提速干线实现了封闭式、立交化,但在支线铁路、地方铁路线路以及港口、厂矿企业所属的专用铁路上,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道口(以天津塘沽港口为例,就有多条铁路专用线路形成的道口十多个),而铁路部门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其中无人看守道口占很大比重[1]。

由于目前汽车车辆的显著增加,无人值守平交口的车流量大增,再加上气候原因、行人及驾驶员安全意识淡漠、列车速度提高等多种原因,道口处的交通事故较多,严重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另外铁路技术人员在铁路线路上进行施工维护时,由于在长大桥梁、隧道,需要提前更长时间进行避让列车,也需要在这些地点配备安全可靠的列车接近报警系统。

1 列车接近报警系统的发展列车接近报警系统是指在铁路平交道口上以及长大隧道、桥梁等地点装设视觉和听觉信号,以警示铁路施工维护技术人员或者公路车辆和行人,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种安全措施。

20世纪50年代我国也开始研制无人看守的列车接近报警信号和自动起落栏木设备。

随着铁路安全型继电器的广泛采用,进入60年代后,利用感应器以及电磁继电器组成的报警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故障率较高,在实际铁路现场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即采集列车接近信号利用自动感应方式,铁路值班人员接收和观察到列车接近信号后采取人工方式控制报警声光系统和控制栏木起落,这种控制方式容易发生漏报、误报等人为事故,严重影响行车安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的研制
摘要: 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一种列车测速与报警系统,对其功能、硬件结构、列车测速电路及系统软件等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 列车测速报警系统语音发送单片机
随着铁路路况的改善以及列车性能的提高,近年来列车已经大幅度提速。

列车提速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但高速行驶的列车却给铁路维护带来不便,在施工路段因列车减速不够或没有减速而造成路面损坏、人身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列车测速与报警系统,在离施工现场一定距离处,安装两套这样的装置。

当列车经过测速传感器时,系统测得列车通过的时速,通过无线发射台,将列车的时速传送给列车司机以及施工现场的工人,司机收到语音提示后开始减速,以安全通过施工现场,避免事故的发生。

1 系统功能
(1)列车经过传感器时,系统测速并把测速结果通过无线语音发射台发送给列车司机和路段施工人员,提醒司机减速至规定时速,并提示路段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提示信号直至列车安全通过时才撤消。

(2)记录和显示列车通过的时间、上行/下行指示、通过时的速度。

(3)保存24小时内所有通过列车的有关信息。

(4)具有查询和选择打印的功能。

(5)通过RS232C接口,可以将系统所记录的信息读入个人计算机进行处理。

(6)监测电源电压,低压报警。

2 系统的硬件结构
本系统的CPU采用MCS-51系列的GMS97L52单片机。

该CPU为低电压、低功耗型,适合系统用干电池或蓄电池供电的场合,内置8KB ROM,属OTP型芯片。

开发期间用AT89C52代替,便于重复擦写。

产品定型后,再换用97L52芯片,加密写入后,无法解密,可防软件被盗版。

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

由于该测速系统为便携式,野外工作时,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因此,有必要设置一套可靠的复位电路、看门狗电路以及低压检测电路。

系统采用MAXIM公司的MAX708作为CPU的监控器,以保证系统可靠地工作。

显示界面采用128×64点阵的LCD。

矩阵键盘和信息的打印输出由并行接口8255A 管理。

列车通过时,系统调用实时时钟,记录列车通过的时间(年、月、日、时、分、秒等信息)。

实时时钟电路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专用时钟芯片DS1302,它与CPU连接只需三根线。

列车通过时的有关信息存储在32KB数据存储器62256中。

设置掉电保护电路,保证断电时数据不丢失。

系统采用ISD1420语音芯片录放语音信息,时间最长20秒。

事先将需要的语音录入指定的段,使用时调用不同的段地址进行组合,即可实现语音的合成。

ISD1420芯片由并行接口8255A控制,它输出的语音信号经小型发射台发射出去,由列车上和施工段相应的无线接收装置进行接收。

个人计算机通过MAX232串行接口从系统中读取信息进行处理。

3 列车测速电路
3.1 测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测速传感器采用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线圈L和电容C组成并联谐振回路,其谐振频率。

电路中由振荡器提供稳定的高频信号电源。

当车轮未接近涡流传感器时,δ=∞,在电路中选择适当的电容C,可使谐振频率f与振荡器频率相同,此时产生谐振,输出电压u最大;当车轮接近涡流传感器时,传感器线圈的阻抗随δ而改变,导致LC回路失谐,输出信号u(t)频率虽然仍为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但幅值随δ而变化。

δ相当于一个调幅波,此调幅波经放大、检波、滤波后即可以得到气隙δ的动态变化信息,即当δ=∞(车轮未接近)时,u(t)=umax;当δ=δ0(车轮靠近)时,u(t)=u0。

经过滤波整形后,将车轮未靠近时的输出umax转换为+5V信号,而将车轮靠近传感器时的u0转换为0V信号。

这样,只要检测输出的TTL信号的低或高,就可以确定车轮有没有接近传感器。

3.2 测速的方法
只用一只涡流传感器无法测得列车行驶的速度。

本系统采用二只传感器,其布置。

二只传感器的编号为1#、2#,沿着铁轨的长度方向隔开27cm安装。

列车上行时,车头的前轮先靠近1#测头,电路发出一个负脉冲信号(该负脉冲信号一直等到列车完全通过时才结束),经过时间Δt1后,前轮靠近2#测头,电路又发出1个负脉冲。

CPU检测二个负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μs),即可算出时速V=(27×10-2×10-3)/(Δt×10-6/3600)(千米/小时)。

待CPU检测第一个负脉冲低电平维持的时间Δt2,即可算出列车通过时所占的时间。

当列车下行时,车头前轮先靠近2#测头,后靠近1#测头,测速方法同列车上行时。

4 系统软件
4.1 系统监控软件
本系统有五种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的按键进行切换。

五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测速发射、参数设置、资料查询、打印输出和通信。

系统的监控软件流程。

4.2 系统测速软件
设1#测头拾取的信号送到97L52 CPU的P1.0引脚,2#测头拾取的信号送到P1.1引脚,则系统的测速软件流程。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列车测速报警系统已经在铁路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速误差在2%之内,工作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该系统后,列车司机可以及时减速,保护了施工路面,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及列车本身的安全。

因此,该系统在铁路部门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