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类型及特点(内容丰富)

合集下载

园林造景100种植物

园林造景100种植物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植物有五个重要的观赏特性:植物的体量(整体类型)、姿态、色彩、质感和芳香,它们犹如音乐中的音符,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形体,是情感表现的语言。

植物通过这些特殊的语言来向人们表现自己,体现美感。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在理解这些语言的基础上,研究能使主观产生美感的植物景观的内在规律,设计出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植物景观。

1.1 园林植物的整体类型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花卉及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1.2 园林植物的姿态园林植物的外形,是重要的观赏要素之一,对园林景观的构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1 树形树形影响景观的统一和多样性。

常见的有垂直向上型、一般水平式的展开类型、无方向型。

在运用树木姿态时应注意:植物姿态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注意把握人对不同植物姿态的重量感。

1.2.2 影响树形的因素树形由树干和树干两方面决定;树木的分枝方式;分枝习性;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1.2.3 乔木的树形常见乔木的树形有以下几种:圆柱形,如杜松尖塔形,如雪松圆锥形,如圆柏卵圆形和球形,如樟树伞形,如合欢棕椰形,如棕榈风致形,如黄山松。

1.2.4 灌木的树形总体上可分为四大类:丛生球形、长卵形、偃卧及匍匐形、拱垂形。

1.3 园林植物的色彩渲染园林色彩、表现园林季相特征是植物特有的观赏功能。

艺术心理学家认为视觉最敏感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体和线条等。

因而令人赏心悦目的植物,首先是色彩动人的,色彩是园林植物最引人注目的观赏特征。

植物的色彩还被看作是感情的象征,直接影响着环境的氛围。

由于色彩易被人看见,因而它也是构图的重要因素。

植物的色彩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呈现出来,如叶片、花朵、果实、大小枝条及树皮。

1.4 园林植物的芳香一般艺术的审美感知强调视觉和听觉的感赏,只有植物中的嗅觉感赏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道出了玄妙横生、意境空灵的梅花清香之韵。

人们通过感赏园林植物的芳香,得以绵绵柔情,引发种植回味,产生心旷神怡、情绪欢愉之感。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

植物造景的五大手法1. 主次分明疏朗有序主即主要突出某一树种进行栽植,其他树种进行陪衬;疏即很自然的进行栽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尽量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园林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境,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 注意四季景色季相变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他三季,即在主要树种开花时,不要有其他树种开花,而在其他季节要有其他树种的开花托景。

如在碧桃专类园种常绿与落叶的比为1:3,乔木与花灌木的比为1:1。

早春,碧桃开花时以常绿树为背景,弥补了景区花量大,常绿量不足的缺点,而在其他季节,花灌木相继开花,延长了花期存在的时间,丰富了植物景观,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 围合空间的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可分为开放性(视线通透),半开放性空间(有开阔视野,有封闭视线),冠下空间(树冠郁闭后的树下空间),封闭性空间(四周全被遮挡),竖向空间(视线向上)等几种形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

如街道,人行道两边及城市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

4. 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要有变化,有韵律林缘线是树冠垂直投影在平面上的线;林冠线是树冠与天空交接的线。

进行植物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到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曲折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几种高矮不同的乔灌草,成块或断断续续的穿插组合,前后栽种,互为背景,互相衬托,半隐半现,即加大了景深,又丰富了景观在体量线条,色彩上的搭配形式。

5. 应用透视变形几何视错觉原理进行植物造景人们对于景观的最直接感受便是通过视觉来获得的,设计者引导游人视线成功与否决定了景观的优劣。

视线通透远近等视线效果的方式主要靠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乔木,灌木,花草,不同的树种起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

观赏竹类造景十种常见手法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园林景观-> 植物养护管理一览景观英才网1、丛竹式利用大中型观赏竹丛植、群植等营造成片的竹林景观,是观赏竹类一项重要的应用形式,多见于风景区、公园、广场及居住区中。

在竹中既可设置幽篁夹道、绿竹成荫的小径,使游人在“动观”中感受到深邃、优美的意境,又可建造富于野趣的茅屋草亭,使游人在“静观”中沉思、体会。

竹林也可以与草坪结合,形成竹林草坪,营造清静幽深的园林植物空间;还可以与其他花木、岩石搭配,如栽三五株桃树于竹林外,体现“竹外桃花三两枝”的诗意,栽一些松、梅以表现岁寒三友,体现文化内涵。

竹种可用散生竹也可用丛生竹,一般以散生竹居多,如毛竹、淡竹、桂竹、刚竹、茶杆竹、花毛竹、粉笔竹、绿竹、青皮竹、早园竹、慈竹、麻竹、龙竹、角竹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如密度过大,会导致竹子新鞭无法正常的生长,也无处长笋。

2、点缀式竹子是点景的优良庭院材料,用它来点缀风景,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其数量不在多,丛生型、散生型均可,但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或观其杆,或观其叶,或观其色,或观其形。

如岭南的佛肚竹,外形为灌木丛生状,杆节间短而膨大,状如佛肚,怪异而极有趣;又如低矮的凤尾竹,杆细且多分枝,叶小而稠密并排列成羽状,犹如凤凰的尾巴,轻盈而潇洒;再如散生型的黄金间碧竹,其杆色金黄,并间有深绿色纵带条纹,鲜明而美观……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有选择的点缀于公园、庭院、房前屋后的园林中,各有独到之处。

但作为点缀配景的竹子在造景时,应运用形式美规律的基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竹子的色彩、形态、质感、体量等观赏特性,以达到竹子造景与园林要素的同意协调。

3、配景式竹子与建筑(包括建筑群与亭、榭、轩、舫、楼、阁廊、漏窗等单体建筑)、山石、假山、水体以及其他植物配景,不仅能起到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衬托出建筑物的秀丽,使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物体,还原为自然形态和优美的质感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形成立体景观。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1)小区绿地必需依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肯定欣赏价值和爱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

树种和植物种类选择在基调和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变化。

(2 )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适当,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

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了植物种类,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达到肯定的绿化掩盖率。

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削减草坪、花坛面积,不宜大量整形色带和冷季型欣赏草坪,而多采纳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以使景观更具立体性。

(3 )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适当配置和点缀时令花卉,制造出丰富的季相变换。

在种植设计中、充分采用植物的欣赏特性,进行颜色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

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秋季景观;由蜡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冬季景观。

(4 )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是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去讨论绿化与居住者的关系,尤其在绿化与采、通风、防西晒太阳及挡西北风的侵入等方面为居民制造更具科学性、更为人性化、富有舒适感的室外景观。

要依据建筑物的不同方向、不同立面,选择不同形态、不同颜色、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加以配置,使植物景观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边环境协调,营造较为完整的景观效果。

要符合居住卫生条件。

适当选择落果少、少飞絮、无刺、无味、无毒、无污染物的植物,以保持居住区内的清洁卫生和居民平安。

(5 )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采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特殊是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应加以爱护和采用,并规划到绿地设计中,以节省建设资金,早日形成景观效果。

分析竞秀公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点

分析竞秀公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点

竞秀公园是保定的主要景点公园之一,免费游览,里面有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游玩的项目,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一、竞秀公园概况保定市竞秀公园位于保定市新市区,占地278亩,是一座风格别致,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山水园。

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建于1958年,后经不断改建为“工人公园”,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竞秀公园”,意为与狼牙峰竞秀。

1987年被列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后,经过两年大规模建设,于1989年底,大部分土建工程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

该园景点布局合理,立意新颖,以植物造景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寓古城文化于建园之中,是我市建园史上的一次飞跃。

全园共分为九个功能分区,绿化面积77.5%,水面18%,建筑1.9%,道路、广场2.6%,全园露地栽植植物达5万余株(丛),57科,109属,174种,年游人量百万人次。

二、竞秀公园植物景观特色1、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城市的不同人群活动特点及不同的用途把公园分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盆景区,科普区,老年人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水上活动区,活动管理区。

合理的分区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

根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因区置易,搭配相应的植物,科学的布局,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人文内涵和设计水平。

2、植物造景的科学性2.1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及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

通过在竞秀公园的实习和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竞秀公园植物的选择大量选用华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

综观竞秀公园的小路、主路、山坡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华北地区暖温带的针阔叶树种。

如杨属、柳属。

榆属、槐,椿、栾、白蜡属、椴属,五角枫、山杏、黄栌、栓皮栎、槲栎、黄连木、梧桐、枫杨、柿子树、银杏,油松、合欢、玉兰、石榴、龙柏、侧柏。

桧柏、乔玉兰;藤本植物紫藤、爬山虎、蔷薇;竹类植物有箬竹、早园竹等。

而基调树种的选定也是XXX(老婆你实习时应该说了吧!!)槐和侧柏二种乡士树种。

除乡土树种外,竞秀公园还应用了多种性状优良的外来树种:如水杉、鹅掌楸、黑松、湿地松、铺地柏、樱花、日本晚樱、鸡爪槭、红枫、乌柿、龟甲冬青、云南黄馨、八角金盘、孝顺竹、凤尾竹和棕榈科植物等。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

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

自然界的植物按各自的形态、习性分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一、乔木1、定义:乔木是指有明显单根主干,分枝点在2米以上,树高3米以上的植物.(按自然生长算)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是以观赏树木为主,以观赏特性为依据可把乔木分为常绿类、落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枝干类、观树形类等。

3、乔木的配置方式“园林绿化,乔木当家”,乔木体量大,占据园林绿化的最大空间,因此,乔木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形式是植物景观营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乔木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1)孤植——在某一空间只种植一株乔木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展示树木的个体美高大,寿命较长,特色显著;从遮荫角度来考虑孤植树应是树冠宽大,枝叶茂盛,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无飞毛、飞絮污染环境孤植树是园林构图中的主景,因而要求栽植地点位置较高,四周空旷,便于树木向四周伸展,并有较适宜的鉴赏视距,中间不要有别的景物遮挡视线。

孤植树木的形体特色大体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体形特别高大,能给人以雄伟浑厚的感觉,如榕树、香樟等;二是树体轮廓优美,姿态富于变化,枝叶线条突出,给人以龙飞凤舞、神采飞扬的艺术感染力,如柳树、合欢等;三是开花繁多,色彩艳丽,景观宏伟,给人绚烂缤纷的感受,如木棉、玉兰等,四是具有香味的树种,如白兰、桂花等;五是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等。

生态型植物造景

生态型植物造景

生态型造景 生态型造景是按照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运用生态工程学原理建造各种类型和结构的具有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它是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类型有: 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

观赏型植物群落中季相变化应用最多,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春暖花开,许多乔灌木、花卉纷纷绽放花蕾。

碧桃、迎春、白玉兰、樱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类、绣线菊类、黄刺梅、蜡梅、猥实、锦带花、牡丹、海棠等,姹紫妍红地点缀着缤纷的春季。

到了夏季,绿荫片片,树种不同,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既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夏季开花的植物有荷花、合欢、紫薇、木槿、栾树、珍珠梅等。

秋季累累硕果,不仅增添了城市的色彩美,还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观果植物如苹果属、山楂、山茱萸、花楸属、栒子属、柿属、荚蒾属、南天竹、冬青、石楠等,其红色或黄色的果实装点着迷人的秋景。

这时许多水果类树种如柑橘、杨梅、葡萄等更是既有观赏性又有经济性。

群落中如火如荼的秋叶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有红色或紫红色的漆树、黄连木、盐肤木、火炬树、花楸、乌桕、元宝枫、枫香、黄栌、柿、鸡爪槭、山楂、石楠、地锦、五叶地锦、三角枫等;黄色或黄褐色的银杏、洋白蜡、无患子、鹅掌秋、栾树、麻栎、栓皮栎、乌桕、五角枫、水杉、金钱松、白桦等。

冬季对植物的观赏焦点可以转移到植物的枝干。

如干皮为红色或红褐色的红瑞木、血枝梾木、杉木、马尾松、山桃、青刺藤;干皮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白桦、垂枝桦、白皮松、二色莓、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扬等;干皮为绿色的竹、梧桐;干皮为斑驳色的黄金嵌碧玉竹、碧玉嵌黄金竹、斑竹、木瓜等,而且北方冬天的树挂也是极精彩的一景。

园林植物造景(完整版)PPT课件

园林植物造景(完整版)PPT课件

2021
6
1 夏——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古典园林的兴建,按照历史文献的记载, 早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最早见于文字的 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 筑物是“台”。
根据《诗经》等文记载,至晚在西周时的观赏 树木已有栗、梅、竹、柳、杨、榆、栎、桐、 梧桐、梓、桑、槐、楮、枫、桂、桧等品种, 花卉已有芍药、茶花、女贞、兰、蕙、菊、荷 等品种,作为园林植物配置。
2021
42
第二节 园林植物姿态
树形 叶 花 果实 枝干
2021
43
1 树形
垂直向上型有明显的轴线,突出空间的垂直感, 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
包括柱形、圆锥形、尖塔形、纺锤形,宜表达严 肃或庄严的气氛。
2021
44
1 树形
水平式展开类型会产生平和、舒展恒定的积极 表情,又具有疲劳、空旷的气氛。
小结
园林造景的概念 园林造景的意义 园林造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021
22
第二章 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以其生命的活力、自然美的素质作为 园林素材,既可以其形态、色彩、风韵等特征 创造园林主景和意境主题,还可以其季相变化 构成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

2021
11
清代对西苑又进行了多次改建,面积有所缩小,但总 体的植物景观仍是松柏荫蔽,密林山道,富山林野趣。
清华园面积约有80公顷,水面大,建筑物较疏朗。据 记载,其中的乔木以千计,竹子以万计,花木如牡丹 也以千计,芍药以万计,其他芳草等不计其数,品种 十分丰富。开花时,蔚然花海一片,亭隐其中,岛上 有花聚亭,环岛则盛开荷花。
园林植物造景 2014.9.5
2021
1
第一章 绪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