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2011级培养方案
专业介绍(2011年新)

商务管理(本)专业介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对于“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给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希望在商务管理和企业金融管理方向发展的人员提供具有国际标准的专业教育和资格认证,教育部考试中心决定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与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利用剑桥方面的优势,培养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简称UCLES)于 1997年的1月和9月,共商在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合作设计部分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事宜。
经过会谈,双方同意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首先在商务管理方向选择部分专业课程作为试点,由双方合作设计。
商务管理天津大学主考课程设置:专业代码571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别考试方式考试月份1 118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必考笔试 1.4.7.102 118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必考笔试 1.4.7.103 0359 英语(二)14 必考笔试 1.4.7.104 0883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6 必考笔试 15 0884 组织行为学(二)6 必考笔试 16 0799 电子商务概论 4 必考笔试 1.107 0885 商业伦理导论 4 必考笔试78 0886 战略管理教程 5 必考笔试79 0665 风险管理 5 必考笔试 1.1010 010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 必考笔试 4.7.1011 0887 国际商务管理学7 必考笔试712 0534 企业管理咨询 4 必考笔试 1.1013 0668 市场营销策划 5 必考笔试 4.714 0888 国际市场营销学(二) 5 必考笔试715 4685 商务管理毕业论文0 通过实践3 045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4不考英语需加考三门笔试 1.10 0474 知识产权法 4 笔试 4.7 1011 企业文化 6 笔试 4 1139 中国文化导论 6 笔试 4金融管理专业(本)专业介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对于“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2011[1].10.2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2011[1].10.2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04a6a1a37f111f1855bfa.png)
2011[1].10.2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代码080304。
该专业是过程工业实现先进工艺过程的装备基础,是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学科。
它是集机械、化学、电子、能源、信息、材料工程乃至医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是在多个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交叉、融合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分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主要特点如下。
1. 过程装备与生产工艺即加工流程性材料紧密结合,有其独特的过程单元设备和工程技术,如混合工程、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及其设备等,与一般机械设备完全不同,有其独特之处。
2. 控制工程对过程装备及其系统的状态和工况进行监测、控制,以确保生产工艺有序稳定运行,提高过程装备的可靠度和功能可利用度。
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指过程工艺、过程装备、电气仪表一体化连续的复杂系统,它需要长周期稳定运行;并且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过程参量、机泵、工程单元设备、管道、阀门、监测仪表、计算机系统等)均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任何一点发生故障或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又由于加工的过程材料有些是易燃易爆、有毒或是加工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十分重要。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上述特点就决定了其学科研究的领域十分宽广,一是要以机电工程为主体与过程工艺密切结合,创新单元工艺装备;二是与信息技术和知识工程密切结合,实现智能监控和过、装、控一体化;三是不仅研究单一的设备和机器,而且更主要的是研究与过程工业生产融为一体的过程工艺、装备、电气仪表这一连续复杂系统,在工程上就是要设计建造过程工业大型成套装备。
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制造为主体,以过程工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大类学科交叉型专业,强调宽基础、大口径及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立足内蒙,面向全国,服务于地方煤化工经济及其它过程工业领域。
2010-2011-2全校任选课课表,天津商业大学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40902801 40902808 40902809 40902809 41002801 41002801 41002801 41242826 41512801 41512802 41512803 41512804 0740112827 0740112828 0740112829 0740112830 0740112835 0740112836 0740122702 0740122703 0740122704 0740122833 0740122833 0740132815 0740151829 0740151830 0740162827 0740162829 0740172028 0740172828 0740172829 0740212803 0740212850 0740312024 0740412801 0740432216 0740502806 0740502808 0740502813 0740502814 0740601808 0740602805 0740602806 0740602810 0740602811 0740602812 0740602813
序号 课程号
课序号
课程名称
音乐名作欣赏 交响乐欣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 世界旅游概论
任课教师
上课周次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3-14周上 14周上
天津商业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全校选修课课表

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作品辨析 于馨燕 4-15周
白丽华 4-15周 张树德 4-15周 李玉杰 2-13周 陈燕玲 2-13周 王锐 刘畅 4-15周 3-14周 韩学廷 3-14周 李安琪 4-16周 黄橡丽 3-14周 赵玉刚 3-14周 张燕 李军 刘婷 苑春鸣 王鸣 3-14周 3-14周 3-14周 2-7周 2-12周
任课教师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改)电子学院2011培养方案

3.学分计算方法
原则上学分与课内周学时数相对应。理论课每16学时为1学分。以讲课为主、中间穿插上机、实验、辅导、讨论课的课程,讲课、上机、实验、辅导、讨论课一并按讲课学时计算学分。
实践教学活动原则上集中安排的每周为1学分,分散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相当于16学时的计1学分。所有的实践(实验)环节计入总学分中,凡是含实验(或上机)的课程,课程学时须包含实验(或有教师指导的上机)学时。
修订培养方案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优化课程体系
修订培养方案要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出发,合理安排学时,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基础
修订培养方案时要加强基础,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试点大类培养,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大类与专业基础有机结合的基础课程体系。在本科培养方案总框架内,保证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及各类学科基础课的基本学时,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结合,重视学生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的培养,确保教育质量。
其它语种参照执行。
各专业根据课程建设情况,建设双语课程,保证学生能够选修双语课程,取消专业英语。
(3)军事理论课程:课内2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4)体育基础系列课程: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体艺[2007]8号),体育基础和体育专项课内各为4学分,分别安排在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安排体育类选修课,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三)实践教学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独立设置学分的实验课、军训、计算机实习、通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社会调查、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专业原则上应开设通信认识实习和计算机实习,加强创新实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2学分实践在一二年级教学周和寒暑假结合社会实践统一安排。
天津商业大学专业选修课、全校选修课选课通知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全校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选课通知全校学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选课工作安排如下,请相互转告。
1、选课期间:2012年1月6日至1月12日,其中预选阶段:1月6日13:30至1月9日上午8:00;正选阶段:1月9日下午15:00至1月11日下午15:00;补退选阶段:1月12日全天。
根据选课情况,开学后拟增加一次补退选机会。
学生在这三个阶段都必须登陆“本科生综合查询”页面进行选课及查询选课结果,请大家千万要注意。
2、选课网址:http://202.113.80.18:7777/zhxt_bks/zhxt_bks.html,或者从校园网主页/web/index1024.htm,点击“教务管理系统”里的“本科生综合查询”也可进入。
3、选课地点:选课期间内,我校校园网完全开放,学生们可以在任何能够上网的计算机上进行选课。
4、体育课每学年进行一次选课,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的体育课选课与第一学期的选课一致,不需要选课。
5、2011级学生每人限选2门全校选修课。
选全校选修课时注意不要选与本专业教学计划上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相类似的课程。
例如《经济法概论》、《会计学基础》、《市场营销概论》文科专业学生不可以选。
6、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减缓教室压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我校的课程体系,学校拟引进尔雅通识课系统作为全校选修课的补充。
该类课程采用网络学习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完全部课程视频,完成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试行。
第一期安排三门课程,每门课程允许90名同学报名。
同学可登陆/indexCourseShowAction了解课程内容。
选课方法其他全校选修课选课一致,学习时间:3-13周。
课程名称、课序号、学分数另见全校选修课课表中网络学习课程。
学生网上选课说明一、选课原则:1、请学生在校园网主页“教务管理系统”认真阅读《天津商业大学普通本科生选课规程》和各专业班级限选课课程号、课序号对照表,全校选修课课表。
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2011年12月天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本科层次)一、培养目标与管理模式1、培养目标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宽基础、厚理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毕业后从事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给排水工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按照本方案培养的环境工程领域本科工程型技术人才,可达到环境保护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具备成长为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的资格。
2、管理模式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学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处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相关的政策和试点班的培养方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等。
学校成立设在教务处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门管理机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办公室,专门负责落实试点工作,承担企业合作、学生选拔和相关协调工作。
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由相关学院负责,增加相应人员编制,专门负责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学校为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将试点班编排成为1个小班(15人),配备1名专职班导师。
另外,为拓宽卓越班学生的视野、感知科技前沿,学校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并安排卓越班学生参观学校各基础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
在企业学习阶段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过程。
二、培养标准经过本科四年培养,毕业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能力、人文”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1 知识体系标准拥有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
1.1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1)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2)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3)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资金机制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1.2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1)掌握作为工程基础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知识;2)了解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3)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学制:专业负责人:系主任:教务处长:教学院长:批准日期:二〇一一年一月××××专业(××方向)2011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学习形式:全日制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地区,服务……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能力,主要从……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模式……四、职业范围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等行业。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五、人才规格(一)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1.知识要求……2.能力要求……3.素质要求……(二)毕业证书要求1.普通高等学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同等层次证书。
3.至少具有以下职业资格证书的其中之一:……(三)毕业学分要求学生毕业时课程总学分必须达到××学分,教育活动学分达到××学分,总学分必须达到××学分。
学生必须获取至少一个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计3学分,不允许以其它课程学分替代;学生因特殊原因申请体育课及达标考试、军训等教育活动免修的,必须通过选修其它课程予以补偿。
参加本专业技能竞赛活动,获得的奖励学分可替代任选课学分,但每个学生替换学分不得超过4学分。
……六、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标示“*”者为核心职业能力)七、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构建注:应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等所有课程,可不含公共必修课。
标示“*”号者为核心课程。
(二)知识体系架构(图示)(三)实践教学体系(图示)八、课程(必须包含所有课程,按教学进程表课程顺序排列。
)(一)公共必修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学时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72学时3.形势与政策 18学时4.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20学时5.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0学时6.体育 66学时7.大学英语 132学时8.计算机应用基础 60学时9.普通话 30学时10.应用文写作 30学时(二)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1.……2.…………(三)专业限选课1.……2.…………(四)专业任选课1.……2.…………九、教育活动自主教育活动学分不低于4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制冷及低温工程
执 笔: 主管院长签字: 院 长 签 字: 公 章:
2011年06月16日 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名称 制冷及低温工程 二级学科代码 080705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级学科点代码 0814 学位点层次 博士 硕士 是否一级学科授权 博士 硕士 所属学院(系、所) 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冷与空调工程系 专业概述: 制冷及低温技术是研究获得并保持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装置及其基础理论的应用学科,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空间技术、科学研究以及人民生活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本学科以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学为基础,并与数值计算、优化理论、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互相渗透,主要从事制冷、空调及低温工程技术以及能源、环境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是1986年国家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商业大学重点学科,该学科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在天津市“十五”建设项目和中央共建项目资助下,本学科实验条件和测试手段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学科专业在制冷系统的优化及节能技术、食品冷链技术与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多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工程热物理领域坚实理论基础和相应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研究与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目标:
1.本学科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勇于创新,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事业并具有敬业精神的研究型人才。 2.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研究方向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从事科研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动向,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3.坚持体育锻炼,应有健康的体魄。
研究方向: 1、 制冷系统的优化及节能技术
2、 食品冷链技术 3、 热质传递过程及强化换热技术 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入学,导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并提交系(所、室)审查,经院长批准后,报学校核准备案。 2. 采取理论学习与开展专题科学研究相结合,以指导教师负责与系(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注意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科研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加强对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教书育人。研究生必须积
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体育锻炼活动。 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为1年,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为2年,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2. 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二类。学位课为代表学位水平的课程,能基本覆盖本学科的领域,包括公共课和基础理论课;非学位课为拓宽知识面而开设的本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并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时注重硕士生课程的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前沿性和交叉性。 3. 答辩前,研究生全学程应修30-35学分,其中学位课19-22学分。 补修课程:
跨学科及专科生源的研究生需补修3-5门本专业本科课程,报研究生部备案,计成绩,不计学分。
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除特殊要求的均按百分制评定成绩; 2. 教学实践、工程实践、学术报告等必修考查课程按“通过”、“不通过”二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3. 学位课程一律进行考试,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可以考试或考查,采用考查方式所得学分不得超过总学分二分之一。 教学实习: 每个研究生均需进行教学实习或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应是对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可以是试讲、批改作业、辅导实验、辅助、指导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论文,也可以是专题讲课。具体要求由二级学院和导师共同安排,总工作量约50学时教学工作量。接受研究生教学实践的二级学院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讲师以上)负责指导,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在《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登记表》中写出评语和考察结果。工程实践是参加企业生产、工艺操作、技术改革、设备安装调试、技术诊断等,工作量约15天。完成后由指导工程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以上)在《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登记表》中填写评语和考察结果。 学位论文: 1. 通过撰写学位论文,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使研究生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这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全面的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论文成果表明研究生阶段确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途径,至迟在第三学期内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经所在系(室)讨论审核确定后,按计划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论文题目应有一定实用意义和属于本学科前沿的学术意义,应特别注意选择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的论文课题。 3.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在科研工作中应作阶段报告,应参加学术会议。 4. 论文工作的一般程序为:文献阅读和调研、开题报告、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论文送审和论文答辩。 5. 学位论文的内容一般为:中英文摘要、课题来源、国内外发展概况、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研究成果、参考文献等。 6. 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在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技术、新型装置、新型工艺等方面中的1-2个方面上,提出一定的新见解。 7.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应反映出作者对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出作者综合运用有关理论、方法和手段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8.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在统计源期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 9. 论文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进行。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必修 学位课 英语 4 必修 学位课 数理方程 1.5 必修 学位课 计算方法 1.5 必修 学位课 高等工程热力学 3 必修 学位课 高等流体力学 3 必修 学位课 高等传热学 3 必修 学位课 计算传热学 2.5 必修 学位课 计算机测控技术 2 必修 非学位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选修 非学位课 现代制冷技术进展 2 选修 非学位课 非电量电测技术 2 选修 非学位课 最优化方法 2 选修 非学位课 制冷系统模拟及优化 2 选修 非学位课 现代冷冻冷藏技术 2 选修 非学位课 低温技术 2 选修 非学位课 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1.5 选修 非学位课 蓄能技术 1 选修 非学位课 分布式能源系统 1 选修 非学位课 热泵技术 1 选修 非学位课 CFD软件与应用 1 选修 非学位课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1 选修 非学位课 除湿技术 1.5 选修 _制冷及低温工程_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应最 取低 得学 的分
考试 考
查 一 二 三 四
学位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 √ 19.5
2 英语 120 4 √ √ √ 3 数理方程 45 1.5 √ √ 4 计算方法 45 1.5 √ √ 5 高等工程热力学 选二门 60 3 √ √ 6 高等传热学 60 3 √ √ 7 高等流体力学 60 3 √ √ 8 计算传热学 50 2.5 √ √ 9 计算机测控技术 40 2 √ √
非学位课
10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 √ 11 11 现代制冷技术进展 40 2 √ √ 12 非电量电测技术 40 2 √ √ 13 最优化方法 40 2 √ √ 14 制冷系统模拟及优化 40 2 √ √ 15 现代冷冻冷藏技术 40 2 √ √ 16 低温技术 40 2 √ √ 17 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30 1.5 √ √ 18 蓄能技术 30 1 √ √ 19 分布式能源系统 20 1 √ √ 20 热泵技术 20 1 √ √ 21 CFD软件与应用 20 1 √ √ 22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30 1 √ √ 23 除湿技术 30 1.5 √ √ 实践 环节 教学实践 50 2
3 学术报告 1
注:本科专业系非热能与动力工程类的研究生,必须补修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三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