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工养殖洄水(整理)
黑鲪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

2018.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设施水产养殖智能化精细生产管理技术装备研发”(2017YFD0701700)。
黑鱼君俗称黑石鲈,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岸的一个温暖鱼种,其肉质鲜美,有较好的销路。
目前,北方以网箱养殖模式为主,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流畅通的半封闭海湾打木橛固定网箱进行养殖。
但是这种养殖模式存在诸多缺点:水质无法保证,若有污染物流入海区无应对措施;受海区水温限制;受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影响无法控制;投喂量不好把握,饵料系数高,造成浪费并污染海区。
封闭循环水养殖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黑鱼君的封闭循环水养殖进行了整理总结,以供大家养殖参考。
一、水源及养殖环境采用无污染的深井水作为养殖水源,水质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无杂质,pH 值稳定在7左右,水温常年稳定在16℃左右。
养殖环境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每系统带有5个养殖池,每池容积为60米³。
循环水系统带有过滤设备、生物池和杀菌增氧设备。
二、放养密度稚鱼:50克/尾左右,100~120尾/米³,密度5千克/米³左右,每池6000~7000尾。
成鱼:200克/尾以上,50~80尾/米³,密度15千克/米³左右,每池3000~4500尾。
三、养殖期间管理措施1.水温调控使用深层地下井水,水温常年16℃左右,车间顶棚和外墙采用优质隔温材料,冬季和夏季做好车间保温措施,车间进出口随手关闭,养殖池水温可以保持在16~18℃,没有海区存在的低温期和高温期问题,变相缩短了养殖周期。
2.水质调节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的一大特点是,放养密度高,污染物排放多,因此水质调节尤为重要。
封闭循环水系统处理方法如下:养殖池中的废水流出后进入微滤机,进行物理过滤,去除水体中的大颗粒污染物。
随后进入泡沫分离装置,去除小颗粒污染物。
流出后进入生物池,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有害成分。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循环水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循环水养殖方法是一种节约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重点强调了在实施循环水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正文:1. 循环水养殖的基本原理循环水养殖是通过加强水质处理系统,将养殖过程中排出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实现水的循环再生利用。
该养殖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水体污染,并提供优质的养殖环境,以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2. 循环水养殖的方法(1)搭建水质处理系统:将废水经过过滤、氧化、去除有害物质等处理方式,使水体的质量得到改善,以适应养殖生物的需求。
常用的水质处理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机械过滤器、曝气器等。
(2)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温、水氧合适,并根据水生生物养殖的需要进行调控。
稳定的水质是保证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3)控制养殖密度:适量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水生生物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和良好的水流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和竞争压力。
(4)合理饵料投喂:根据不同水生生物的需求,合理选择饵料种类、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避免过度投喂,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水质恶化。
3. 注意事项(1)防止养殖区外来物种的侵入: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外来病原体或害虫进入养殖水域,以免影响养殖生物的健康。
(2)定期维护水质处理设备:保持水质处理设备的运作效率,定期清洗和更换滤材,确保水质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注意鱼病防控:加强养殖水域的卫生管理,定期对鱼只进行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并处理鱼病,以防止疾病传播。
(4)合理利用废水:对于经过水质处理仍然无法再次利用的废水,可以考虑将其用于灌溉农作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结:循环水养殖方法通过有效的水质处理系统,实现了水的再循环利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正确认识和实施循环水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成长。
关于水生生物如何洄游通过三峡大坝问题的解决方案比三峡大坝建设

关于水生生物如何洄游通过三峡大坝问题的解决方案
比三峡大坝建设
在建坝之前,设计师们特地在大坝两边修建了供鱼儿洄游的通道—“鱼梯”,还在较高处设计了人工“鱼池”,可供鱼儿“休息”,以及缓冲高处下来的水流。
这样一些鱼儿就可以通过“鱼梯”一步步洄游到上游,但还是有许多鱼不可能进入如此复杂的人工洄游通道。
所以,只能进行一些人工的保护措施来维护长江流域鱼类种群多样性,比如通过鱼类驯养救护中心,修建鱼类自然保护区,人工养殖放流,人工制造洪峰等等。
为了更好的保护鱼类,三峡大坝主要的措施是建立珍惜特有鱼类驯养救护中心和保护区,将珍惜的鱼类保护起来,避免灭绝。
对于其他无法洄游的鱼类,三峡大坝也有相应的措施帮助它们。
比如说,在大坝的两端修建可供鱼类“歇脚“的鱼池,这样一来鱼类就可以通过鱼梯翻越大坝开启正常的洄游之旅。
还有一个方法是人工繁殖,进行放流。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4期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整套系统采取的是“内池养鱼,外塘养水”相对封闭的完备的生物自我修复技术理念,能长期保证鱼塘水体符合水产养殖标准;因为水泵将大池塘的水抽灌到流水养殖渠中并同时纳米微孔充氧,水流像天然的溪河一样流速较快,使鱼的“运动量”自然加大,所以养殖渠流水养的鱼比普通池塘养的鱼肉质更佳;由于高溶氧满足了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全价饲料保证了鱼的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所以池塘流水养殖的产量是池塘传统养殖的3~4倍,实现了产量、产值、效益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都有了新的突破。
重庆市于近两三年相继在北碚、梁平、璧山等区县对低碳、环保的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标准养殖流水沟渠按池塘总容积的29m3/亩·m左右修建,并设立废物集污区,采用水体高效增氧和推进系统,完成池塘水体不断循环流动,并在养殖渠内形成高溶氧区,实现养殖对象的完全可控,养殖渠内高密度养殖吃食性鱼类,在养殖渠外的净水池塘套养滤食性鱼类的生产方式,实现养殖渠内产量100kg/m3,大池塘鲢鳙鱼产量500kg/亩,总产量3300kg/亩以上,同时将养殖对象的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并加以利用。
实现养殖全过程有机质污染物对环境零排放。
一、池塘配套基本建设精养小池(高产精养区)修建要点。
一般选择面积20~30亩,水深2m的池塘为宜(也可以是几个连通的较小池塘)。
首先,对大池塘进行必要的改造,如加固塘埂,清除淤泥,增加池深等;其次,精养流水养殖渠修建于大池塘长边一侧,平行于大池塘埂并列修建两条水泥池堤,形成长12m、宽5m、深2.8m(有效水深2.4m)的多条养殖沟渠,高产精养渠面积占大池塘面积的2%左右。
水泥池堤两端修建垂直插槽,插槽中插上钢丝网,即成精养流水养殖渠。
在每条养殖渠后端留下3m距离,并于尾端修建高于渠底50cm的水泥墙,作为鱼粪及残饵拦截沉降收集区。
掌握8大技巧,玩转循环水养殖!一些专家,分享独门技巧...

掌握8大技巧,玩转循环水养殖!一些专家,分享独门技巧...本文分析了循环水产养殖场的微生物循环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RAS系统中的生物安全与解决内部和外部风险有关。
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有很多优势。
最重要的是提供更严格的环境控制能力。
这样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循坏水养殖系统提供了一个促进生长速度的环境。
循坏水养殖设施的一个主要优势是物理障碍和系统控制措施,以保护鱼虾不受外来病原体的影响。
然而,致病微生物可以在农场及其周围以不同的形式传播,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迅速增加数量并传播。
这可能导致疾病爆发,最终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危害分为两大类:外部威胁和内部威胁。
外部威胁:从外部的病原体被转移到RAS养殖场。
内部威胁:是在RAS养殖场内部产生、并传播的病原体。
每一种病原体都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以及不同的入侵手段,这令不少养殖户防不胜防。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享,在循环水养殖当中,如何保证环境稳定、杜绝病原体的技巧。
一、水源水是任何养殖场最基本的元素,并且水的质量和安全大多取决于水源。
养殖场的水可以从地下(钻孔)或地表(河流、湖泊和狭窄的海湾)提供给RAS循环水养殖,所以,要求水源必须没有颗粒(如沙子)、病原体和污染物(如铜、锌和铝)。
地下水相对安全,无病原体,但是微生物少,有机物也相对较少。
对于污染物,自然水源比较多,由于自然风化过程,以及工农业废水,地表水中的不良污染水平可能会比较高。
处理水源,是生物安全的第一步。
通过测量和机械过滤来减少悬浮颗粒,另一种方法是臭氧处理,以减少微粒、细菌和污染物。
最后,采用紫外线可以用来减少致病菌。
水是一个基本养殖要素。
为了减少损坏的风险和保持设备的效果,需要遵守制造商关于紫外线和臭氧机器使用时间和剂量的说明,并且应在预期寿命结束前更换主要部件,如紫外线灯。
应在仓库中备用重要部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换备用配件。
做好一个生物安全来源追踪,这对于养殖是非常有利的。
干货!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全最详细介绍,领悟了就是半个专家!

干货!循环水养殖系统最全最详细介绍,领悟了就是半个专家!•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回用。
RAS的主要原理是将环境工程、土木建筑、现代生物、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的先进技术集于一体,以去除养殖水体中残饵粪便、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等有害污染物,净化养殖环境为目的,利用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去除CO2、消毒、增氧、调温等处理将净化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养殖池的过程。
其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为养殖生物提供稳定可靠、舒适优质的生活环境,为高密度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循环水养殖系统概目1.养殖池:孵化池、育苗池、养殖池。
2.物理过滤:预排污装置;分流集污装置。
•沉淀:沉淀池、斜板沉淀器、竖流沉淀器、旋流沉淀器。
•砂滤:砂滤器、砂滤罐、活性砂过滤器。
弧形筛。
•微滤机:全塑微滤机、自旋微滤机、智能型微滤机、可调速微滤机、微型微滤机、不锈钢微滤机。
•过滤器:带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膜过滤器、压力过滤器。
•二氧化碳脱除器:•蛋白分离器:外排式蛋白分离器;内排式蛋白分离器;溢流器;溶气释放器。
••重金属(铁、锰)去除设备及其活性炭联动工艺去除器:3.生物过滤:移动床生物反应器:滴流式滤器;生物转盘:浸没式滤池;生物旁路反应器;生物絮凝式净化器;一体式物化/ 生化装置。
竹环填料;竹球填料;竹片填料;悬浮填料;滤条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玻璃环填料;立体弹性填料;彗星式纤维滤料;不对称纤维填料。
4.杀菌消毒:臭氧系统。
封闭式紫外线杀菌器:手动清洁紫外线杀菌器、气动清洁紫外线杀菌器、机械清洁紫外线杀菌器、自清洁紫外线杀菌器。
开放式紫外线杀菌器;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
空气紫外线杀菌器。
5. 增氧、纯氧增氧:低压混氧器;射流混氧器;紊流混氧器;压力增氧;氧气锥;气石;增氧管;氧回收器。
27.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是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探索创新,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有节能、节地、节水、简单、灵活、安全、高效、质优等优点,养鱼池塘的漏斗形设计,犹如给养殖的鱼类建造安装了一个“抽水马桶”,能及时收集移除鱼类的粪便,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改善养殖鱼类的“福利待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降低饵料系数。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弊端,通过漏斗形底部的高效集污排污(见图1),将粪便、残饵快速分离出养殖水体,经过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养殖尾水通过生物净化再循环利用,实现了创造优美养殖环境、生产优质水产品、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模式的核心简称河南“168”模式,“168”即:1”是1000平方米以内的漏斗形鱼池;“6”是六大模块,即①养鱼设施设备,②尾水集排,③增氧曝气,④生态循环,⑤温控养殖,⑥智能管理;“8”是八大优点,即:①生态理念引领,②尾水集排科学,③养殖环境优美,④提质降本增效,⑤产品质量优良,⑥操作管理方便,⑦节能高效智能,⑧组装配套灵活,能很好解决水产养殖污染、鱼类疾病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图1 漏斗形池塘剖面图(效果图)(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8年河南省千户源农业科技园,利用“168”鱼池+莲藕池养殖草鱼,1000平方米生产商品鱼18160千克,饲料系数1.01,培育鱼种、养殖成鱼过程中水质良好,无鱼病发生,效果显著。
2019年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新乡基地、荥阳富发水产养殖合作社分别在加州鲈、罗非鱼、草鱼、丁桂等品种养殖,平均600平方米,分别达到7500千克、34000千克、21000千克、17000千克。
2020年3月,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又在中牟基地380亩土地再建39座“168”鱼池,进行了加州鲈、丁桂、草鱼、罗非鱼和锦鲤养殖,与莲藕池、稻田结合,形成循环,实现了鱼、莲、稻三丰收。
鮰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鮰鱼养殖的注意事项鮰鱼也叫鮰老鼠,是鮠属,有些人也称其为长吻鮠。
目前我国鮰鱼的主要产地是辽宁、淮河以及长江等地。
鮰鱼的肉质细腻鲜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是一种珍贵的滋补水产品。
为了是鮰鱼能出现在更多人的餐桌上,鮰鱼的人工养殖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在养殖鮰鱼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跟着松鼠哥一起来看看它养殖的注意事项吧。
1、鱼塘清理鱼塘的清理是很重要的,很多的养殖户因为没有注意鱼塘的清理,导致鱼苗投放后出现大面积的鱼浮现象。
我们在养殖鮰鱼的时候,在鱼苗投放前十到十五天左右,要将鱼塘中的淤泥清理出来,然后用生石灰或者微生物制剂底改产品来进行消毒。
经过至少七天的晒塘之后,再注入新水等待鱼苗的放养。
2、鱼苗投放鮰鱼的育苗要从正规的途径选购,在育苗放养之前要将鱼苗进行消毒,其次就是每亩一般只能放养鮰鱼一千条左右。
为了调节水质,以及使鮰鱼更好的生存,我们最好是使用多品种鱼苗进行混养。
一般是使用白鲢鱼、用于、鳜鱼、鲈鱼等,千万不能投放鲤鱼和草鱼这类的抢食性鱼类,以免对鮰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水质调节鮰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换水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最好是勤换水。
换水每次都是换掉其中的三分之二,我们还需要保留部分的旧水,主要是为了是鱼塘中存在适当的浮游生物,供鮰鱼捕食。
其次就是在不换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水中投放增氧剂以及其他的微生物改良水质的产品,来进行水质的调节,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成本会比换水更大。
4、日常管理瑞冠管理也是我们在养殖鮰鱼需要特别注意的一项。
它主要包括鱼塘的清理和消毒、防逃、清理食物残渣以及记录鮰鱼每日的日常摄食、运动等,根据这些及时的做出处理。
鱼塘的清理和消毒一般是每半个月进行一次,食物残渣在每次投食过后一小时左右清理干净即可。
5、规范用药很多的养殖户在养殖鮰鱼的时候,在用药方面是非常不规范的。
在发现鮰鱼出现异常的时候,没有经过确诊就随便用药,这回引发其他的病症,导致不可挽回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