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资源评价40页PPT
ppt——桦甸油页岩特性研究

平均值(%)
2.1.3干馏终温的影响
干馏终温为 500℃时,页岩油的产率最高。这是因为干馏终温过低焦油 和热解水不能完全分离出来,而干馏终温过高将会引起油蒸汽在高温区 发生二次裂解,导致测定结果偏低。但是由于干馏温度设定值达到 500℃时,甑体实际温度最高时可达到 508--510℃,所以最佳干馏终温 为 500~510℃
谢谢各位老师 谢谢大家
1.2 国内外油页岩状况
中国是一个油页岩资源丰富的国家,按油页岩资源探明 储量统计,中国储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和爱沙尼亚,居世界第 四位。但由于中国油页岩的含油率普遍较低,因此油页岩转 换为页岩油的储量较低。我国相继在1981~1987年、 1992~1994年组织开展过两次全国性的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我 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22个省区、47个盆地、80个 含矿区。 油页岩主要集中在国东北和中南地区。主要矿区有吉 林省农安、桦甸、罗子沟,辽宁省抚顺,广东省茂名,海南省长 坡,山东省黄县等
流动温度 1295 1197 1303 1182
第三章 主要结论
(1)不同矿层含油率相差比较大,公合四层含油率为 13.73% 二公合六层含油率为6.97%。 (2)油页岩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除碳、氢外还有氮、硫、 氧等。同一矿区的油页岩,其有机质元素组成一般都变化不 大,不同矿区则因生成的原始物质与地质成因、条件不同而 有差别。 (3)不同矿层的油页岩的自然堆积密度相差不大,同一矿 层的油页岩的自然堆积密度相差也不大。
13.2
13.0
480
490
500
510
5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30
温度/℃
n
2.2 工业分析
桦甸油页岩具有高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由于油页岩的灰分含量高, 利用后的会产生大量残渣。残渣的堆放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存 在较大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利用此油页岩必须对产生后的残渣进行 研究,与其处理方法。
油页岩新能源概述(ppt 57页)

油页岩的资源评价
2、当勘查区最外边的工程(钻孔)钻遇油页岩矿层,且满足工 业指标要求(含油率≥3.5%),而相邻的另一个工程(钻孔) 虽钻遇相应层位的油页岩矿层,但没有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则两 孔之间的最低可采边界点可由内插法确定,最低可采边界点连线 所确定的范围即为勘查区内油页岩的边界范围。
油页岩的资源评价
油页岩的资源评价
从世界来看,很多国家的油页岩资源并未做过 详细的普查,探明的油页岩资源储量还只占整 个资源量的一小部分。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快 速增长,开展全球油页岩资源量的评估已迫在 眉睫。
油页岩的资源评价
油页岩的资源评价
2004年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所启动的首 次全国范围的油页岩资源评价将不同规范标准、不同资 源储量类型统一到新标准——2002年版《固体矿产地质 勘查规范总则》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标准,进行了资源储量套改,并 按新规范标准,进行了核实估算。其中,油页岩的最低 品位取3.5%,最低可采厚度取0.7m,资源量计算方法主 要采用体积法,部分勘探程度低的地区采用了类比法, 但由于目前我国对油页岩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还不够成 熟,类比法在首次油页岩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还不广泛, 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关概念
油页岩查明资源:是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油页岩资源。 油页岩潜在资源:是指根据地质依据等预测而未经查证 的那部分油页岩资源。 油页岩剩余查明资源:是指油页岩查明资源中扣除注销 量(包括采出量和损失量)剩余的部分。
相关概念
油页岩探明资源:是指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 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 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 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数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 可信度高。
油藏描述第12章油藏综合评价精品PPT课件

1.储能参数(R,单位:m)
为有效厚度(he)、有效孔隙度(φ)和含油饱和度 (So)三者的乘积,其物理意义为纯油厚度。该参数反映
油藏的含油程度,也包含了储层物性的信息。
2.渗透率(K,单位:×10-3μm2)
反映油层的渗流能力,是评价产能大小的重要指标 之一。 3.原油性质(P)
主要包括原油的粘度和密度两个参数,该参数反映 原油性质好坏,因为流体性质对产能有直接影响,也是 选择生产工艺的依据。凝固点对产能也有一定影响,可 用作参考指标。
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目的油藏评价, 首先体现在选择哪些参数作为评价指标,以及 给以各项参数“权重” 的大小上。
一项参数从一个方面表征油藏的特性,全面评价一 个油藏,必须采用多项参数,但描述油藏的参数众多, 其中许多参数相互关联,关联性强的参数都参加油藏评 价,就会使评价结果出现错误。
评价参数的确定一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 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5) 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主成分Zi贡献率为
i
m
i
i 1
累计贡献率为
i
k
k 1 m
i
i 1
(6) 确定主成分数目:取累计贡献率>85%的特征值λ1, λ2,…,λp 所对应的第1, 第2, 第p个主成分。
(7)计算各参数在主成分Zj上的载荷lij
lij i Eij (i 1,2,..., m, j 1,2,...p)
D(X)= E[X-E(X)]2
Cov(X,Y)=E[(X-E(X))(Y-E(Y))]
(3) 构造相关系数矩阵
x1,x1 x2 ,x1
...
xm
,
Hale Waihona Puke x1x1 ,x2 x2 ,x2
页岩油赋存状态与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第17卷第3期2017年1月 1671 —1815(2017)03-0136-09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7 No. 3 Jan. 2017©2017 Sci. Tech. Engrg.石油、天然气工业页岩油赋存状态与资源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陈小慧(长江大学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武汉430100)摘要由低熟-成熟页岩生成并原地滞留或经极短距离二次运移至致密夹层中的页岩油,以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等形式 赋存于各类微孔隙、夹层或裂缝中。
页岩油资源量可采用成因法、类比法和统计模型法进行静态估算,也可根据页岩油开发 过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资源动态评价;但因目前开采技术影响,页岩油中吸附态烃类难以获取,因而,页岩油中可动烃类的评 价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页岩油赋存状态资源评价可动烃中图法分类号T E122.1;文献标志码A1页岩油概念与分布页岩油(shale oil) ,20 世纪 20 年代 AAPG Bulletin 中的“shale oil”是指将油页岩经过热解、加氢或热液溶解作用提炼得到的人造石油[1],现在广义页岩油既包括页岩中的石油,还包括由页岩排出并运移至紧邻的致密储集岩中的石油[2_4];而狭义的页 岩油,则为储存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的石油资源,页岩既是生油岩也是储集岩,为原地滞留石油[1’5]。
目前大多认为页岩油是成熟或低成熟烃源岩已生成 并滞留在页岩地层中或经极短距离运移至夹层中的 石油聚集[6,7],本文将沿用广义页岩油概念。
因此,页岩既是生油岩,也是储集岩;而且泥页岩层系中致 密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也为页岩油的储 集岩[8’9]。
页岩油主要形成于有机质演化的“液态 窗”阶段(办值〇.7% ~2.0%),未经过或只具有初 次运移或只经过极短暂的二次运移[2’8],可赋存于 泥页岩基质微孔隙、夹层及裂缝中[7],主要储集于 纳米级孔喉(50 ~300 nm)[1°^12]和裂缝系统中,多 沿片状层理面或与其平行的微裂缝分布[6]。
油页岩(精美)

大学大学大 学 矿物成分(无机成分)
油页岩中矿物主要来源于同沉积的陆源碎屑物和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中国陆相油页岩中的主要矿物以石英、长石、黏土矿物、方解石、菱铁矿和黄 铁矿最为常见, 其中, 石英多为陆源碎屑石英, 偶见有化学沉积成因石英。无机成 分的粒级一般为粘土和粉砂。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成分)
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岩石, 主要由藻类及一部分低等生物遗骸或高等植物 残体演化而成,干酪根是组成有机质的主体, 主要由C、H、O、N和S等元素组成。 与煤相比,C/H更低(小于10),N、S含量高。
物理性质
中国陆相油页岩颜色为黑色—灰黑色、褐黑色、黑褐色、灰褐色、 棕褐色、褐黄色或灰色—深灰色, 一般富矿油页岩比贫矿油页岩颜 色深, 且光泽也相对较强。油页岩一般为暗淡光泽、油脂光泽或沥 青光泽, 参差状或贝壳状断口, 致密块状构造。油页岩质地细腻, 密 度较碳质页岩轻, 干燥的油页岩密度只有1.3~ 1.8 g /cm3, 具有弹性, 坚韧而不易破碎, 用指甲刻划呈光滑条痕, 火烧冒烟,并带有浓烈的 沥青味。
大学大学大 学
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由不同来源有机质形成的干酪根,其性质和生油气潜能差别 很大。干酪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Ⅰ型干酪根(称为腐泥型):以含类脂化合物为主,直链烷烃很多,
多环芳烃及含氧官能团很少,具高氢低氧含量,它可以来自藻类沉积物,也可 能是各种有机质被细菌改造而成,生油潜能大,每吨生油岩可生油约1.8kg。
Ⅱ型干酪根(称为混合型):氢含量较高,但较Ⅰ型干酪根略低,
为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含中等长度直链烷烃和环烷烃较多,也含多环芳烃 及杂原子官能团,来源于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生油潜能中等,每吨生油岩 可生油约1.2kg。(根据主次关系,把混合型进一步划分为腐殖腐泥型(Ⅱ 1) 和腐泥腐殖型(Ⅱ2))
油页岩资源评价

Sw eden
Russi a
K azakhs tan
Uzbe kist an Ge o rg ia Ar me n ia Az erbaija n T urkmeni s t an Kyrg yz sta n
T a jiki st an Kur i l Isl a nds
60°
Al e uti an Isla nd s(USA)
Mon golia
N .K ore a
Gree c e
T un i si a
Turkey
C ana ry I sl a n d s (Sp.)
Moro cco Algeria
Syria Cy p. L e b. Ira q Isra el Jordan Kuwait
S . Kore a
J a pan
年份
据杨虎林,2009
4
提纲
一、油页岩资源评价思路 二、油页岩资源评价方法
三、油页岩资源评价参数
5
一、油页岩资源评价思路
评价思路
6
一、油页岩资源评价思路
评价思路
野外地质调查 露头 剖面 探槽 钻井 室内分析测试 资料分析 资源评价 依据利用目标,分层 系、分深度、分品位 查明资源分布。
Fa lk land Is lands (Isl a s M al vin a s) (a dm. by UK, c l ai med by Ar g enti na ) Î le s Croz e t (Fran c e) South Geo r gia (a dm . by UK, c l ai me d by Arge nt ina)
0°
60°
Fra nz Josef Land Nov a ya Z eml ya
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

氯仿沥青“A” (%)
界限1 界限2 0.1 0.3 0.1 0.4 0.2 0.7 0.1 0.4 0.25 1 0.2 0.6 0.4 1.1 0.5 1.6 0.1 0.6
0.1 0.4
不同指标判别相矛盾时,以TOC为准
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
不同级别页岩统一划分方案
级别 Ⅰ Ⅱ Ⅲ
TOC,% >2.0
①测井曲线处理 ②砂岩薄夹层统计 ③目的层顶、底埋深、 成熟度等值图编制 ④目的层温、压、油 粘度、密度等值图编 制 ⑤目的层泥页岩成熟 度、类型、丰度评价 ⑥建立泥页岩层系地 球化学剖面编制 ⑦联井剖面图编制
①利用“三分性” 建立页岩油分级评 价标准 ②”A”的轻烃校正系 数确定 ③S1的重烃补偿系 数确定 ④分级标准表编制
步骤
有机非均质性模型标定窗口
导入曲线处理结果及实测TOC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
步骤
④模型标定 B.曲线分析; C.模糊匹配,在给定深度范围内查找实 测TOC与计算TOC误差最小值所对应 的深度,达到实测TOC深度匹配的目的; D.模型标定,优化出叠合系数并得出 TOC计算值与相应的幅度差值,为模型 参数的确定做准备; E.计算及成图; F.保存。
①利用“三分性” 建立页岩油分级评 价标准 ②”A”的轻烃校正系 数确定 ③S1的重烃补偿系 数确定 ④分级标准表编制
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
①泥页岩分级厚度 等值图 ②TOC/S1/”A”分级 等值图 ③S1/”A”分级强度图 ④泥页岩油资源分 级汇总表
提纲
1. 资料收集及整理 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 4. 基础图件编制 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 6. 建议提交成果
油页岩评价

油页岩资源评价包括油页岩质量评价、油页岩资源量评价及油页岩开发利用经济价值和效益评价。
油页岩质量评价时,其关键参数包括含油率(ω)、灰分(A g)、发热量(Q g DW)、全硫含量(S g Q)等。
油页岩含油率是指油页岩中页岩油所占的质量分数,是界定油页岩矿产资源概念的指标,也是油页岩品位评价的关键参数。
并依据含油率大小,将油页岩资源分为低、中、高3个品级:3.5%<ω≤5%、5%<ω≤10%、ω>10%。
含油率越高,油页岩品位越好。
灰分是指1 g油页岩分析样品在800±10℃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余的残渣重量。
它既是区别高含碳油页岩与煤资源的关键指标,又是衡量油页岩质量的参数。
该参数越低,油页岩的质量越好。
当高含碳油页岩的灰分产率≤40%时,则归为煤炭资源系列的含油煤。
为避免油页岩样品因含水程度的差异而使灰分测试数据发生改变,所以油页岩灰分值采用无水干燥样为基准来度量,并用Ag表示。
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油页岩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全部热量,是评价油页岩作为工业燃料价值的重要参数。
一般,化验室测定发热量多采用环境恒温式氧弹热量计,用氧弹热量计测定的发热量叫作弹筒发热量(Q DT)。
,评价油页岩的工业燃料价值,要剔除酸的生成热。
从弹筒发热量中剔除酸的生成热后称之为高位发热量(Q GW)。
从高位发热量中减去水的蒸发潜热后则称之为低位发热量(Q DW),这是油页岩燃烧时真正可提供的热量。
油页岩评价时主要采用干燥基的低位发热量(QgDW)来衡量其工业燃料价值。
该参数越大,其工业燃料价值越高。
一般油页岩的低位发热量高于4.18 MJ/kg。
全硫含量是指油页岩中各种硫分的总和,它是评价油页岩利用时潜在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按照硫分的赋存状态可将油页岩中的硫分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
有机硫是油页岩中有机质内所含的硫;无机硫是无机矿物质中所含的硫,其主要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
它们在油页岩低温干馏或燃烧时将生成SO2等环境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