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下第一单元练习题

1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稀疏.(sū)杂.(zá)兴锄.(chú)豆B.卧剥.(bāo)亡.赖(wú)蛱.蝶(jiā)C.翁媪.(ǎo)相媚.好(mèi)徐.公店(qú)D.篱笆..(líba)茅檐.(yán)老翁.(wēng)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_____)未(_____)径(_____)菜(_____)宜(_____)味(_____)经(_____)彩(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的篱落(____)的小径(____)的儿童(____)的蝴蝶(____)的菜花(____)的树4.把下面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连一连。
绿树村边合草盛豆苗稀乡村四月闲人少青山郭外斜种豆南山下才了蚕桑又插田5.根据诗词标题,填一填,选一选。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杂兴”的意思是__________,“兴”在这里读________,我能用读这个音的“兴”字写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______),“村居”是(______)。
A.诗题B.词题C.词牌名D.副标题6.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语文同步习题精编·四年级下册关注凤凰易学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资源!2(2)“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①夜绩麻②,村庄儿女各当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ing bō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sì yuàn guī huàn nǚ2.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空”渲染出宁静淡远的氛围。
B.颔联上句是俯视:月照林间;下句是仰视:泉流石上。
C.颈联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
D.尾联表露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隐居山林的意愿。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6.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之情。
7.根据课文《枫桥夜泊》理解填空这首诗采用的写法,先写,然后追忆,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长相思》的作者是,人,是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在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以“”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
二、阅读与理解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XXX、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XXX、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练习题《古诗词三首》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一、看拼音写词语。
XXX XXX XXX XXX XXX què()()()()()XXX XXX XXX XXX()()()()()()xīn qìjí()二、多音字组词。
bó()sǎn()jiàn()XXX见pō()sàn()xiàn()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雾气笼罩的水中小块陆地。
()2、横斜突兀的树枝。
()3、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4、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4、默写《宿建德江》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六、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当真朗诵《宿建德江》,回覆题目。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练习题篇1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以下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浣:()2.随便春芳歇。
歇:()3.身向榆关那畔行。
畔:()4.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美丽。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共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靠河畔寺庙二、1.洗衣服 2.尽 3.边 4.声音嘈杂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好像充满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模糊的枫树和江中闪耀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随堂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随堂课时练习题(附答案)三首古诗词第一课时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德行、喜鹊、蝉鸣、稻子二、解释加点字。
1.日暮客愁新。
作者为思乡而忧愁不堪。
2.XXX近人。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靠近了人。
3.黑云翻墨未遮山。
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
4.望湖楼下水如天。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5.明月别枝惊鹊。
离别。
6.路转溪桥忽见。
同“现”。
三、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抒情。
第二课时一、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2.野旷天低树,XXX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二、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
XXX惊鹊,XXX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XXX林边,清风半夜XXX。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答:西江月。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答: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词中的“见”读什么音?答:jiàn。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答:明月、枝、鹊、路、溪桥、稻花、蛙声、星、雨、山、茅店、社、林、清风、夜、XXX。
词题是“西江月”,它的意思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路转溪桥忽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XXX林边”相同。
部编版四下《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下《古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中与乡村田园景色无关的一项是()A.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B.《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写初春时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C.《清平乐.村居》这首词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的田园景色。
D.《四时田园杂兴》最后一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3.关于本课的三首古诗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篱落疏疏一径深”的“疏”和“麦花雪白菜花稀”的“稀”,意思都是“稀疏、稀少”。
B.《宿新市徐公店》从景到人,由静到动,描写了农村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C.《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直接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三首古诗词都和乡村生活有关,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稀疏(sū)杂兴(zá)锄(chú)豆B.卧剥(bāo)亡赖(wú)蛱蝶(jiā)C.翁媪(ǎo)相媚好(mèi)徐公店(qú)D.篱笆(lí ba)茅檐(yán)老翁(wēng)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清平乐快乐B.最喜小儿亡赖逃亡C.四时田园杂兴兴奋D.溪头卧剥莲蓬剥削二、填空题6.乡村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古诗中体会一下吧!(1)放学放风筝: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下学种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耐心学垂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各首诗词赏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3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江枫/渔火/对愁眠C、姑苏/城外/寒山寺D、夜半/钟声/到/客船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巧妙有层次地表明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桥和枫桥;“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一“愁”字统帅全篇,动静结合,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3.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4.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3.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4.下列诗句运用互文手法写景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对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都是苏轼的作品,写作的地点都是杭州西湖。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主要写了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先雨后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先晴后雨。
D.两首诗都用了比喻的修辞,《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以人喻景,《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以景喻人。
6.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当年在纽约讲课________欢迎,所讲内容本属私人性质,不涉功利,没指望付梓。
若不是一帮读者爱屋及乌,央求当年听课的陈丹青掏出笔记,这些文字怕也见不了面,更不会洛阳纸贵。
老人家有耽佳句的________,又不会以辞害意,多有通透漂亮的妙论,使你醍醐灌顶;常常在了结一学术公案之后________,略近周作人笔下喝茶之意,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A.备受癖好谈笑风生B.倍受爱好谈笑风生C.备受癖好谈笑自若D.倍受爱好谈笑自若7.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于写景之中打发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练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tíngshāngūdú
()()
dòngtínghútánshuǐ
()()
jiùcéngānqīngluó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厌()庭()狐()累()暗()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6.《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7.《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__。
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
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
1.敬亭山孤独洞庭湖潭水旧曾谙青螺
2.庆(庆祝)廷(宫廷)孤(孤独)螺(田螺)谙(谙练)厌(厌恶)庭(家庭)狐(狐狸)累(积累)暗(黑暗)
3.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
和:和谐。
潭面:指湖面。
忆江南:词牌名。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4.(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5.(1)比喻潭面未磨的镜洞庭湖白银盘洞庭的君山青螺(2)湖光和秋月和谐、融和(3)秋夜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6.唐李白拟人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7.白居易江南对江南春天美丽景色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