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鉴别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养猪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致病原是伪狂犬病病毒,一旦发病就会导致母猪流产或者出现产下死胎的情况。
成年猪感染该病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但是却会导致猪群内其他猪感染;如果是刚刚出生的猪仔感染该病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死率可高达95%。
本文就针对猪伪狂犬病的发病症状以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特征该病常年发生,特别是猪产仔期,一般都是从将要分娩的母猪猪舍开始出现感病猪的。
发病猪大多在15日龄左右,一旦发病易死亡,死亡率随着病猪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猪伪狂犬病的转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病猪的唾液、乳汁和尿液等,感病猪一般都是通过受损的皮肤以及呼吸道粘膜传染的,如果妊娠的母猪感染该病病毒就会经过胎盘入侵到胎儿体内,使得新生猪仔患病。
2病原体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体是猪伪狂犬病病毒,它是一种孢疹病毒。
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唯一宿主,一旦有猪染病,整个猪群都会感染该病,如果有出生仔猪感染此病则致死率很高。
3病理变化从病死仔猪的结果来看,猪的眼睑、眼结膜都表现出明显的充血,上呼吸道会出现明显的水肿情况,特别是扁桃体和喉咙处尤其严重。
另外,猪的肺部充血严重,心包积液及心内膜都有明显的点状出血,肝表面出现坏死灶,全身淋巴结也有明显的肿胀,脾胃可见多发性坏死灶,中央呈现灰白色,四周有红色晕圈。
4诊断实验室诊断一般要经过三步,分别为动物接种实验、细菌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在进行动物接种时首先应当取病猪的脑组织、淋巴和脾,磨碎之后加入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浓度为10%的悬液,然后分别加入1000ug的青霉素和链霉素,经过离心沉淀之后取上层液将其注射到家兔体内,仔细观察之后再记录现象;细菌学检测则是要取经过动物接种实验之后的病料,培养2~3d之后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察发现有没有细菌,之后再取患病猪的淋巴、脾等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接种,如果内脏、淋巴的细菌培养结果和图片染色镜检的结果都呈阴性,则可确定为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则是通过伪狂犬病ELISA试剂盒来进行检测,之后再利用猪细小病毒乳胶凝集试剂进行检测,最后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的结果和实验室诊断的结果来对病猪进行诊断。
一例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如果被检样本的阻断率≤30%,该样本被判为阴性, 无猪瘟抗体存在;被检样本阻断率>40%,该样本被判 为阳性,有猪瘟抗体存在;如果被检样品阻断率在 30%
收稿日期:2018-05-01 作者简介:滕金玲 (1971-),山东莒南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实验室检测的研究,E-mail:sdlytjl@
2.2 猪瘟病毒抗原检测
猪瘟 病毒抗 原 检测 试 剂盒 采用 美 国 (IDEXX) 的 ELISA 检测试剂盒。使用前,所有试剂和微量包被反应 板在 22℃室温下放置 2 小时,并通过轻轻涡旋、旋转混 匀。整个试验过程严格操作程序,且不同的样本和试剂 使用不同的吸头。 2.2.1 判定方法
阳性对照 OD 的平均值 (1.000) 与阴性对照 OD 的 平均值 (0.085) 之差为 0.915,大于 0.150;阴性对照 OD 的平均值为 0.085,小于 0.250,试验成立。计算 S-N 值,即样品 S (OD450 nm) 与阴性对照 N (OD450 nm) 的平均值之差。被检样本 S-N 值≤0.100 判为阴性;被 检样本 S-N 值>0.300 判为阳性,即为感染猪瘟;被检 样本 0.100<S-N 值<0.300,判为可疑。 2.2.2 检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院 S852.65+1
文献标识码院 B
文章编号院 1673-4645(2018)08-0055-03
1 21 头母猪,产后 20 日龄左右仔猪出现 腹泻、高热、偶有呕吐或盲目运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 效,同窝死亡率达 100%,怀疑患有伪狂犬病。后又出 现 3 窝发病,养猪场主电话求诊。通过了解情况得知该 猪场未做任何疫苗免疫,之前生产状况稳定。
猪场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及净化思路

猪场伪狂犬病的鉴别诊断及净化思路作者:郑行泉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8期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多以发热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发生,减少农民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猪伪狂犬病也是优先防治的国内动物疫病之一。
所以当地动物疫控中心以福州市某规模猪场作为一个试点,用于探索研究猪伪狂犬净化方案对规模化种猪场净化的应用效果。
1 发病情况猪伪狂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冬季和春季发病率最高。
猪是该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
在自然条件下,猪伪狂犬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
最近几年,随着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养殖效益提高的同时,猪伪狂犬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升高趋势。
有效控制该种疾病发生,对促进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有着很大帮助。
近几年冬春交替季节,我区疫控中心偶有接到养殖场负责人反映其饲养母猪出现屡配不孕,即使成功妊娠,后期易流产,同时仔猪短期内容易出现大批量死亡,神经症状明显。
经现场勘查发现,养殖户周围环境卫生较差,有老鼠出没,空气流通性差,死亡仔猪多出现角弓反张等明显神经症状。
母猪无明显病症,胎龄7胎。
2 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发病情况和现场勘查结果,初步怀疑为猪伪狂犬病。
首先在猪场,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猪伪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
空气传播是伪狂犬病毒扩散的最主要途径,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
另外,精液是传播方式之一,许多规模猪场因引进带毒公猪或带毒精液,而导致群体母猪感染,引起妊娠失败等一系严重后果。
该病爆发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但其他季节也有发生。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哺乳仔猪对此病最为敏感,病死率可达100%,15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下痢、呕吐,呼吸困难,后期出现共济失调、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程不超过7天,最终衰竭而死。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详解某猪场猪伪狂犬的病例治疗过程及其预防措施近几年来,伪狂犬发病已无明显季节性,发病率升高,已成为除蓝耳病以外危害母猪繁殖性能的第二大传染病。
该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易被临床诊断忽略,延误治疗,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因此,做好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对提高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来说意义重大。
现兽医师根据其临床病例和查阅诸多资料后整理出以下关于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临床诊断要点:母猪:临床症状不明显。
主要引起引起母猪顽固性不发情,母猪流产。
伪狂犬病引起的流产在母猪妊娠各期均会发生,但以妊娠前期和妊娠中期最易发,且多为木乃伊胎和死胎。
仔猪:主要危害3-7日龄新生仔猪,可谓“九死一生”。
病猪多呈现出体温升高,出现神经症状,如头后仰、口吐沫、四肢泳动。
四肢软而无力,多见于后肢,眼睑肿大,拉黄色稀粪(用抗生素类药物无效)。
保育猪:少数发生,死亡率低。
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状,猪歪头。
2. 剖检病变:发病仔猪的解剖病理变化有:肝、脾出现黄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点;脑膜出血;肾脏点状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
注意和猪瘟的鉴别诊断:猪瘟表现为新生仔猪肾脏不仅有点状出血,且肾脏凹凸不平;扁桃体大面积的出血坏死。
3 治疗与预防:根据新联大实施的猪场伪狂犬净化系统方案,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开出以下治疗和预防方案:(1) 2000斤饲料添加:倍能佳或食达旺 1袋氟奇康泰 2袋替妙 6袋连用7天清热散 1袋<联毒克 3袋如果采食量下降请酌情添加,如有病毒感染请添加> (2) 使用疫苗对伪狂犬病进行防控:免疫接种:●后备猪应在配种前实施至少2次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2次均可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
●经产母猪应根据本场感染程度在怀孕后期(产前20-40天或配种后75-95天)实行1-2次免疫。
母猪免疫使用灭活苗或基因缺失弱毒苗均可,2次免疫中至少有1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产前20-40天实行2次免疫的妊娠母猪,第一次使用基因缺失弱毒苗,第二次使用蜂胶灭活苗较为稳妥。
猪伪狂犬病

PRV主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
gE基因是PRV的一个主要的毒力基因,可影响病 毒在细胞间的扩散,对病毒侵染神经系统也具 有重要意义,是PRV从视网膜、嗅觉上皮细胞、 三叉神经节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所必需的。gE基 因在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gB基因是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 依赖于和不依赖补体的中和抗体。
(3)定期野毒感染阳性率的监测:已有多家 兽医防疫部门采用ELISA诊断试剂盒对猪场 送检血清进行监测,可以容易地追踪在实施 猪场的净化程序后猪群中阳性率的变化。
(4)引种监测和隔离检疫:只引进伪狂犬病 阴性种猪是保证成功控制和净化猪场伪狂犬 病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对引种猪进行隔离检 疫,并进行疫苗接种。
五、病理变化
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
扁桃体、肝和脾脏常可见散在的白色坏死 点 肺可见水肿,同时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流产胎儿脑可见出血点,肾和心肌出血, 肝和脾有白色坏死点 组织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 化脓性脑膜炎
脑充血、水肿
肾脏散在针尖状出血点
肺脏呈现轻微水肿,散 在分布有点状出血与黄 白色坏死灶。
4、妊娠母猪: 发热、咳嗽、精神不振 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中后期), 流产、产死胎发生率高达50%,生下弱 仔,表现呕吐、痉挛,角弓反张,很 快死亡(24-36h) 伪狂犬病还可以引起种猪不育症。母猪 不发情、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有反 复配种数次都屡配不上,耽误了整个配种 期。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表现 不育、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疫
四、临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6天,短者36h,长者达10d。 猪应年龄的不同,发病后症状和死亡率有很大 的不同,但一般不会出现奇痒。 1、2周龄的哺乳仔猪 表现为最急型 死亡率达100% 症状 发热(41-42℃),厌食,精神不振 大量流诞,间有呕吐、腹泻 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既而出现神经症状,发抖,共济失调,间 歇性痉挛,后躯麻痹,倒地四肢划动,昏睡衰 竭,24-36h死亡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段时 间 ,进 行 血清 检测 ,并 做好 免疫 工作 。
提 高饲 养 管理 水 平 ,严 格搞 好 环 境 卫 生 和消 毒
工作 ,杜绝 病 菌传 人 猪 场 ,同时 加 强灭 鼠工作 。 因为
老 鼠是重要 的传染 源
外 来 病毒 人侵 。
做好 抗 体水 平 监
: ,
对抗 体 水 平低 的猪 只
某 猪 场 饲 养 母 猪 20多头 ,2009~2010年 分 别 从 外 地 购 进种 公 、母 猪 3批 ,2010年 7月发 现 多 窝 哺乳 仔 猪 出现 震 颤 ,不 能 吮 乳 ,继 而 卧 地 不 起 ,四肢 作 游 泳 状 ,2~3天 内死 亡 ,15日龄 内 的 仔 猪 全 部 发 病 ,随 后全 部死 亡 ,死 亡率 达 100%。 15日龄 以上 的仔 猪也 发病 ,死 亡 率 为 60%左 右 ,有 4头母 猪 流 产 ,占分 娩 数 的 22% ,死 胎 、木乃 伊 胎 、弱仔 明 显增 长 多 ,当 时 曾 用 多种抗 生 素治 疗 均无 效果 ,经 济损 失严 重 。
兽 医 临 床
猪 伪 狂 犬 病 的 诊 断 及 防 治 措 施
张 娟 玉 (江 苏省 滨海 县 陈涛 乡多种 经 营服务 中心 224562)
猪 伪 狂犬 病 是 严 重 危 害养 猪 业 健 康 发 展 的 主要 疫 病之 一 。随着 养猪 业 的快 速发展 和 流通 频 繁 ,本病 已成为 生猪 常 见 的传染 病 。近年 来 ,我 乡先后 有 3个 猪 场感 染 猪 伪 狂犬 病 ,现 将 有关 该病 的 流行 发 病 及 防 治情 况论 述 如下 。 1发 病情况
怀孕 母 猪 流产 、木 乃伊 胎 、死 胎 、产弱 仔 。母 猪 流 产前 后 ,大 多无 明显 的 临 床症 状 ,有 的仅 有 一 过 性 发 热 ,且 无 论是 头 胎母 猪 还是 经 产母 猪都 可 能发 病 。 3病 理变化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兽医学论文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张永忠/ 重庆市铜梁区大庙畜牧兽医站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的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
猪伪狂犬病的危害更是已经超过猪瘟,成为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大敌,是OIE 法定报告的B 类动物疫病,也是我国法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
成年猪多数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则多发生流产、死胎现象;新生仔猪除表现发热和神经症状外,部分还表现为呕吐、腹泻症状。
近几年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多个省(市)的猪场均呈暴发流行趋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不可忽视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每年给养猪业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猪伪狂犬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 一) 发病情况2014 年11 月,铜梁某养殖场养殖的繁殖母猪8 头出现产死胎、早产、流产和产弱仔的现象,怀孕的母猪在怀孕一个月之内流产了4 头,还有2头产了木乃伊胎,有2 头产的仔有死胎,产出的弱仔一般在一周内全部死亡。
存活下来的5 只仔猪有抽搐、身体发抖、后肢僵直等表现。
同时还有2 窝12 头哺乳期的仔猪,出现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后死亡8 头。
保育猪也有16 头发病,死亡10 头,但育肥猪和生产公猪没有发病的。
( 二) 临床症状日龄小的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5℃~41℃)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口角有大量泡沫或流出唾液,呼吸困难,眼睑和嘴角水肿,呕吐或腹泻,后肢僵直,部分仔猪还出现肌肉震颤,抽搐,四肢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哺乳期的仔猪症状较刚出生的仔猪症状较轻些,但也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短促,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伴有呕吐和腹泻,四肢僵直( 尤其是后肢) 全身发抖、行走困难,也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
母猪一般很少死亡,主要表现为产下弱仔、死胎、木乃伊胎或流产,流产前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但流产后症状会减轻。
( 三) 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可见肺水肿;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点;肾脏有很多针尖状出血点;心内膜有出血点、心包液增加;眼结膜水肿、潮红;鼻咽部充血;扁桃体水肿;咽喉部及其淋巴结明显水肿并有坏死病灶;有神经症状的猪剖检后发现有明显的脑膜充血和水肿,脑骨髓液也有增加。
猪伪狂犬病图片

猪伪狂犬病:死胎
.
1
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2)
左
右
新生仔猪死亡 左:1日龄仔猪死亡 右:3日龄仔猪死亡
.
2
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3)
上:新生仔猪死亡时 尖叫、四肢作划 水状
下:新生仔猪腹泻、 死亡
.
3
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4)
↘
病猪站立不稳、行动摇 摆、四肢张开
病猪出现神经症状:作 划水运动或圆圈运动
病猪腹泻
.
4
伪狂犬病
新生仔猪转圈
.
5
猪伪狂犬病的内脏病变
脑组织充血、出血
肝脏白色坏死灶
①
肾脏针尖状出血点
②
③
.
6
猪伪狂犬病
病猪软脑膜充血, 其下脑沟内积有 出血性水肿液。
病猪横卧于地,
作“划船”动
作。
.
病猪呈抽搐症状, 角弓反张。
7
猪伪狂犬病
肺脏呈现淤箅及轻微水肿, 散在分布有点状出血与黄 白色坏死灶。
上:接种部位发痒,家 兔啃咬接种部位
下:接种部位被咬伤、 出血
.
13
猪伪狂犬病
肺的白色坏死灶
.
14
山羊
伪狂犬病
.
15
山羊
伪狂犬病
.
16
伪狂犬病
乳胶凝集试验结果
.
17
伪 狂 犬 病 PCR 诊 断
M12 34
1-4:病料中PrV 的扩增产物
M:Marker
.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肺脏散在分布 点状、片状出 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鉴别
根据疾病的临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
行实验室检查。同时要注意与猪细小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猪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弓形虫及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母猪
繁殖障碍相区别。
分离
病毒分离鉴定病毒的分离是诊断伪狂犬病的可靠方法。患病动物的多
种病料组织如脑、心、肝、脾、肺、肾、扁桃体等均可用于病毒的分
离,但以脑组织和扁桃体最为理想,另外,鼻咽分泌物也可用于病毒
的分离。病料处理后可直接接种敏感细胞,如猪肾传代细胞(pk一l5
和ibrs一2)、仓鼠肾传代细胞 (bhk一2l)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
接种后24~72小时内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若初次接种无细胞病
变,可盲传3代。不具备细胞培养条件时,可将处理的病料接种家兔
或小鼠,根据家兔或小鼠的临诊表现做出判定,但小鼠不如家兔敏感。
分离到病毒后再用标准阳性血清做中和试验以确诊本病。
切片
组织切片荧光抗体检测取患病动物的病料如脑或扁桃体的压片或冰
冻切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其优点是快速,在几小时内即可获得
可靠结果,对于新生仔猪,其敏感性与病毒分离相当,但对于育肥猪
与成年猪,该法则不如病毒分离敏感。
pcr
2
pcr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利用pcr可从患病动物的分泌物如鼻咽拭子
或组织病料中扩增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基因,从而对患病动物进行确诊。
pcr与病毒分离鉴定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同
时检测大批量的样品,并且能进行活体检测,适合于临诊诊断。
血清学
血清学诊断多种血清学方法可用于伪狂犬病的诊断,应用最广泛的有
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间接
免疫荧光等。其中血清中和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都是最好的,并且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法定的诊断方法。但由于中和试验的技
术条件要求高、时间长,所以主要是用于实验室研究。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同样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3~4h内可得出试验结果,
并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品,广泛用于伪狂犬病的临诊诊断。另外,近
几年来,乳胶凝集试验以其独特的优点也在临诊上广泛应用,操作极
其简便,几分钟之内便可得出试验结果。
鉴别
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鉴别诊断方法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
础上应用的-类诊断方法。由于prv中存在多个非必需糖蛋白基因,
缺失这些基因的病毒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失基因所编码的糖蛋白,但
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将这种基因缺失标志疫苗
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因此,可通过血清
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苗猪区分开来。目前,缺
失疫苗缺失的糖蛋白基因主要为ge和gg基因,也有缺失gc、gb基
3
因的。针对缺失的糖蛋白已利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等表达系统的表达产
物建立了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ge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g
一elisa、gc一elisa、gb一elisa以及 ge一lat(乳胶凝集试验)、gg、lat
等,实验证实这些方法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临诊检测,同
时乳胶凝集还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已有ge一elisa、
gg一elisa和ge一lat、gg一lat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