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基础:成语运用中的语法错误方法

中考语文基础:成语运用中的语法错误方法

中考语文基础:成语运用中的语法错误方法成语运用中的语法错误方法一、与句中的词语语义重复例1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例2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受人推崇,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

例1中的“遍体鳞伤”和“浑身”语义重复;例2中“相形见绌”的“见”就有“显示”“显现”的意思,和句中的“显得”语义重复。

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当例1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

“漠不关心”一词指“态度冷淡,不关心人民疾苦”,它一般只作谓语,而在本句中却作定语来修饰“官员”,使用不当。

例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艺术界几十位名家风格各异的签名。

“龙飞凤舞”形容笔势秀逸而生动活泼,是一个形容词性的短语,而句中却误将它当做一个动词性短语充当了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签名”。

实际上它应该是对“签名”的补充修饰,可以说成“艺术界十几位名家风格各异的签名龙飞凤舞”。

三、选用的句式不当有很多的成语一般只能用在否定句中,不能用于肯定句,如果用在肯定句中就是误用。

例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指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

但它一般用于否定句,不能用在肯定句中。

例2尊敬的朋友,亲爱的同学,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你们。

“无时无刻”其意义虽然是“时时刻刻”,但用在这个肯定句,就要说成“时时刻刻”,而用在否定句中,则应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们”。

经常用在否定句中的成语还有一概而论、一蹴而就、同日而语、等闲视之、混为一谈、等量齐观、相提并论、鹿死谁手等。

四、不当拆分造成误用成语的意义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随意地拆分,会造成运用的错误。

例1他在学校里整天不学无术,学习成绩当然一塌糊涂。

“不学无术”指“既没有学问,又没有本领”。

其中的“学”是指“学术”,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学习”。

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

中考语文知识点大全一、字词积累。

字词就像是语文大厦的基石,基础打牢了,后面的学习才能更顺利。

(一)字音。

在中考中,字音题常常会考查一些容易读错的字。

比如说“莘莘学子”的“莘莘”,很多同学容易读错,正确的读音是“shēn shēn”,不能读成“xīn xīn”。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注意那些容易混淆的读音。

像“狡黠”的“黠”,读音是“xiá”,而不是“jié”。

(二)字形。

字形题主要考查错别字。

例如“再接再厉”,有的同学可能会写成“再接再励”,这就是错误的。

还有“迫不及待”,不能写成“迫不急待”。

我们平时在写作文或者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词语。

词语的考查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等。

比如“相得益彰”这个成语,意思是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我们可以这样用:“这幅画和这个房间的装修风格相得益彰,显得格外和谐。

”而“相形见绌”则表示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例如:“在这些优秀的作品面前,我的作品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二、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虽然在中考中不会单独作为一个大题来考,但它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中。

(一)词性。

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比如说“桌子”是名词,“跑”是动词,“美丽”是形容词,“一个”是数量词,“他”是代词。

“很”是副词,“在”是介词,“和”是连词等等。

(二)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比如在“可爱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个句子中,“小花”是主语,“摇曳”是谓语,“可爱的”是定语,修饰“小花”,“在微风中”是状语,修饰“摇曳”,“轻轻”是补语,补充说明“摇曳”的状态。

(三)病句修改。

病句类型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例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中考语文句子成分的搭配与语法分析

中考语文句子成分的搭配与语法分析

中考语文句子成分的搭配与语法分析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句子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单位。

句子由各种成分组成,每个成分都承担着不同的语法功能。

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成分的搭配是我们解析句子、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

本文将从句子成分的搭配和语法分析两个方面对中考语文中常见的句子成分进行探讨。

一、主语和谓语的搭配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基本构成部分,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状态的拥有者,而谓语则是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需要保持一致,即主谓之间的人称、数和时态要一致。

例如:1. 李明喜欢运动。

主语“李明”和谓语“喜欢”在人称上一致,表示李明是喜欢运动的。

2. 她们正在唱歌。

主语“她们”和谓语“正在唱”在人称和数上一致,表示她们正在进行唱歌的动作。

二、定语和被修饰词的搭配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或限定的成分,被修饰的词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

在搭配时,定语与被修饰词之间要保持一致,包括词性、人称、数、时态等。

例如:1. 一本有趣的书。

定语“有趣的”与被修饰的名词“书”在词性和数上一致。

2. 他搬来一个新家。

定语“一个新”与被修饰的名词“家”在数上一致,表示他搬来了一个新的家。

三、宾语和动词的搭配宾语是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所要说明的人或物,它在句子中常常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宾语与动词的搭配要注意动宾关系、语态、时态等方面的一致。

例如:1. 她喜欢吃水果。

宾语“水果”与动词“吃”构成了动宾关系。

2. 昨天我们被老师表扬了。

宾语“老师”与动词“表扬”在语态上保持一致,说明我们被老师表扬。

四、状语和句子的搭配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全句或者补充说明情况的成分。

状语与句子的搭配要注意修饰的对象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1. 他们高兴地笑了起来。

状语“高兴地”修饰动词“笑”,表示他们以高兴的心情笑了起来。

2. 忽然,一阵大风刮来。

状语“忽然”修饰全句,表示在这个时刻突然出现了大风。

综上所述,句子成分的搭配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本文是关于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感谢您的阅读!中考语文语法知识知识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法知识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同时强调,不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的教学。

从中考试卷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法知识的内容。

具体有以下几种考察形式。

一、排序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江西)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B.①⑤④②③C.④①③⑤②D.④⑤③①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综合阅读能力,在做题时,根据语法知识可以很容易找到做题的切入口,理清段落之间的层次与关系。

第③句,“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然而”表示转折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明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是写膜,而且写的内容要与“耐压性非常强”形成转折关系,很容易找到①句,写膜的“薄”与“轻”。

第⑤句“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中,“也”表示并列关系,说明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是写膜的优点。

第②句中“此外”,其实也起到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也是写膜的优点,但写得比较简单,按从主到次的顺序应该在⑤句后面。

2.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写序号即可)(沈阳)①但有了梦想而不去拼搏,那梦想也将是海市蜃楼,望梅止渴。

②梦想是生命的花蕾,没有梦想的人生,将会失去目标,失去动力。

③因此,对于前行者来说,坚强踏实的脚印就是对梦想最有力的诠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②①③[答案解析]会很容易发现①③句的句首都有关联词。

①句中的“但”表转折,②句是从没有梦想的角度去阐述,而①句是从有梦想而不去拼搏的角度去阐述,形成了转折,两句的关系结合得比较近。

语法知识系列专题六_句子的语气——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14张PPT)

语法知识系列专题六_句子的语气——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14张PPT)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③这事你真的不管? 作答,或用点头、
④你昨天迟到了,是吗? 摇头回答。
(2)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 么、怎样”等)和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 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来表明 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作出答复, 句子往往用升调。
例如: ①今天谁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图书馆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综合练习
1.请指出下列句子语气的类型,并说明 “啊”的表达作用。 (1)办这种事可不容易啊。
陈述句,表示解释、提醒。
(2)吃啊!您别客气。
祈使句,表示催促、嘱咐。
(3)你说的是谁啊?
疑问句,表疑问,使语气缓和。
(4)桂林的山水多美啊!
感叹句,表示赞美、感叹。
(5)你要千万保重啊!
祈使句 ,表示嘱咐、提醒。
按照语气表达的不同,可以把常用的 语气词分为四组:
1.陈述——的 了 呢 罢了 啊 2.疑问——吗 呢 啊 3.祈使——吧 了 啊 4.感叹——啊
1.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 述语调的句子叫陈述句。句子结尾用句号 或省略号。
例如: ①明天要下雨。 ②我紧张得心都要蹦出来了。 ③您今天精神挺好的呢。 ④他说了不回家的。 ⑤事情本不是这样嘛。

6.任 何 理 解 都 只能 是个体 的理解 ,但个 体毕竟 是与群 体相通 的,所 以个体 的理解 中也有 普遍性 。理解 作为现 实的行 为具有 通向实 践的品 格,艺 术品正 是通过 理解走 向现实 ,并在 生活中 发挥作 用的。 不是别 的,正 是理解 擦亮了 艺术品 的生命 之光。

语法知识系列专题六_句子的语气——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14张PPT)

语法知识系列专题六_句子的语气——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14张PPT)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2)表示请求、劝阻。包括请求、敦促、 商量、建议、劝阻等。
例如:①大爷,您请进来坐吧。 ②快说呀,为什么不说呢?说吧。 ③快点!你可以再快一点吗?
4.感叹句:带有浓厚感情的句 子叫感叹句。表示快乐、惊讶、悲 伤、愤怒、恐惧等浓厚的感情,一 般用降调。
例如: ①哇!这衣服真漂亮! ②哎哟!你还真自以为是! ③唉,真没办法呀! ④为幸福的明天干杯!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象征 。
例如: ①昨天玩得高兴不高兴? ②你买的东西便宜不? ③你根本就没看过书,是不是? ④你有没有告诉他真正的原因?
3.祈使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 句子叫祈使句。
(1)表示命令、禁止。带有强制性,常不 用主语、语气词,结构简短、语调急降而且很 短促,否定句用“不准、不许、别”等。

语文版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之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窍门

语文版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之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窍门

语文版中考语文短语结构类型及判断窍门短语结构类型一、并列短语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类型⑴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名词短语)⑵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动词短语)⑶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形容词短语)⑷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名词短语)⑸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三斤五两(名词短语)2、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工厂农村我你他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

⑴时间顺序:春、夏、秋、冬⑵大小顺序:省、市、县⑶年龄顺序:老、中、青⑷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⑸语言习惯:男女老少金银铜铁油盐酱醋3、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例如:姐姐和我(名词+代词)勤劳勇敢不怕苦(形+形+代)二、偏正短语1、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⑴定+中(名、代),如:(祖国)大地(一朵)茶花(前进)的步伐⑵状+中(动、形),如:[很]好看[独立]思考[慢慢]地走2、旧语法:“的”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志。

新语法:统一为“的”。

三、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动词+宾语。

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例如:消灭敌人放下包袱丢下它发展生产进行斗争骗取信任恢复平静爱热闹下决心有幽默感像珍珠四、述补短语A、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例如:看清楚、去一趟、拿起来、引在脑子里、跑得快、走的急五、形补短语B、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漂亮极了六、主谓短语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主语可以回答谓语“谁”、“什么”;谓语可以回答主语“怎么样”结构形式:A名+动B名+形C代+动D代+形例如:觉悟提高思想解放阳光灿烂心情舒畅特殊主谓短语:名词做谓语。

例如:今天星期三明天国庆节他中等身材七、复指短语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

语法知识系列 专题四句子成分划分——河北省名师推荐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26张PPT)

语法知识系列 专题四句子成分划分——河北省名师推荐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共26张PPT)

7.划分句子成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鲁班 是 我国 古代 春秋 主语 谓语 定语 定语 定语
一位 定语
著名的 建筑 工匠。
定语
定语 宾语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 灾害的规律。
全世界的 科学家们 都

(定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一般是“什么人”或“什 么事物”。主语中心语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也有数词、 动词、形容词、短语作主语的情况(介宾短语不能作 主语)。
例如:1.长妈妈‖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金黄的)珍珠。 2.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 (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 3.(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4.(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状语位于动词、形容词的前面,用来修饰、 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5.“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我的眼
帘。”一句中的主语中心语是: ( B )
A . 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 B . 面容 C . 周总理
6.选出对下面一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 B )
一轮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 A.句子的谓语中心语是“升起来”。 B.“从东方”在句中充当状语。 C.“鲜红”是定语,“起来”是宾语。 D.“一轮”和“冉冉”都是状语。
2.兵法城的东南角‖有一个小亭子。
3.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