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要素及安全超高计算(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_50286-2013)

合集下载

坝顶超高计算程序

坝顶超高计算程序

正确取1.5米
30.76552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
2%,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13%
地震涌浪高度m0.5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5.2.3:确定
地震区土石坝的安全超高时应包括地震涌浪高
度,可根据设计烈度和坝前水深,取地震涌浪
高度为0.5~1.5m。

达旗地震烈度为七度
Kp
积频率为5%的爬高值R 5%。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
宜取13%
累积频率宜取
R0

1%
的爬高值R5%。

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宜取2%,对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13%。

2016年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试题含答案

2016年版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试题含答案

《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年版)试题答案及小结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100题,每题空格全答对得1分)1、《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年版),共涉及 98 项标准,共有 614 条强制性条文。

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等方面。

2、水文测验河段应设立保护标志。

《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L443-2009规定在通航河流进行测验时,应按规定设置明显的测量标志。

3、水文测站设施建设应分别满足防洪标准和测洪标准的要求。

如河道湖泊上的水位站的防洪标准为高于50有误,未注意到题中河道湖泊关键字)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过程中所依据的基本资料、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环节、采用的各种参数和计算成果,应多方面分析检查论证成果的合理性。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低水延长,应以断流水位控制。

5、《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规定,整治河段的灌溉标准应以表示,并应符合经审批的灌溉规划。

(见P15 3-2-2条,答错未注意到题中灌溉关键字)6、土基上的通航建筑物勘察应对地基的沉陷、湿陷、抗滑稳定、渗透变形、地震液化等问题作出评价。

7、水闸及泵站勘察应查明水闸及泵站场址区的地层岩性,重点查明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红黏土、冻土、石膏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分布范围、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

8、《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规定钻孔竣工验收后应按技术要求进行封孔。

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2004规定,施工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内容:与原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和结论有较大出入的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

基坑可能出现的管涌、流土或大量涌水。

10、水利水电工程物探,环境γ辐射防护应以正当化、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的综合防护为原则,摒弃阀值的观念,避免不必要的照射。

11、《农田水利规划导则》SL462-2012规定,在血吸虫病疫区及其可能扩散影响的毗邻地区,农田水利规划应包括水利血防措施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7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7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78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2.12.25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78号
•【施行日期】2013.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578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86-2013,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7.2.4、7.2.5、10.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2年12月25日。

海堤设计波浪计算有关问题探讨

海堤设计波浪计算有关问题探讨

q 2gH 03 ∞(H 0 L0,h H 0,h c H 0 )
(1)
式中:q 为平均越浪量;H0 为有效波高的等效深水波高;h 为塘身高度;L0 为深水波长。 图表的适用条件:海堤堤前坡度 i=1/10 或 i=1/30。H0/L0=0.012、0.017、或 0.036。
(2)SPM 法 计算越浪量的 SPM 公式为:
(3)行政审查有一定难度。由于上两条原因,尤其是第二条原因的存在,会给工程项目的审 批带来一定的难度。 3.2 《导则》推荐的计算波浪爬高方法及其优越性
针对广东省以往海堤设计波浪爬高计算的具体特点,《导则》在编制时把国内外应用相对成熟 的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导则》规定在计算时以 利用不规则波波浪要素作为计算输入波浪要素,并提出针对不同的计算要求应采用不同波高累积 频率来进行计算,《导则》中对单坡、带平台的复式坡、带防浪墙的单坡、采用工程措施护面的海 堤、堤前种植有防浪林、堤前有压载或设置潜堤等不同情况下的波浪爬高计算均给出了计算公式。 《导则》推荐爬高公式的原则为:
64
高度难以达到,而且其沉降量一般较大,从而造成投资的增大。因此,结合广东省海堤建设的特 点和国内外建设海堤的经验和最新理念,在进行《导则》编制时,提出了广东省海堤建设以允许 越浪量来控制堤顶高程的方法。 4.2 越浪量计算 4.2.1 影响越浪量的因素
影响越浪量的因素非常多,主要有海堤断面的结构型式、堤顶高程、堤前水深、堤前波浪要 素、堤前地形、临海侧边坡坡度、风速、风向与海堤轴线的夹角以及堤的透水性等。
(1)实用性不是很强。这些公式主要是基于规则波基础上进行试验统计而得到的公式,对于 不规则爬高来讲其实用性不强,且计算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波浪要素及安全超高计算(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_50286-2013)

波浪要素及安全超高计算(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_50286-2013)

3.5 1 1.5 2 2.5 3 3.5 4 5 护面类型
KΔ -----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 Kp----- 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
β ----- 风向与坝轴法线夹角 tmin----- 风浪稳定时最小风时
计算公式区
0.45 gF 0.0018 0 .7 2 gH V gd 0 . 13 th 0 . 7 th 2 0 .7 V2 V gd 0 . 13 th 0 . 7 2 V 0 .5 gT gH 13 .9 2 3 .45 V V gt min gT 168 V V 1 当m 1.5 ~ 5.0时;
光滑不透水护面(沥青混凝 混凝土或混凝土板 草皮 砌石
hm L m 1 m2 2 当m 1.25时; R P K K W K P R 0 hm 3 当1.25 m 1.5时。
RP
K KW K P
2 d L th 2 L
e KV F cos 2 gd
2
gT 2
β (°) 0 15 20 30 40 50
滑不透水护面(沥青混凝土)
凝土或混凝土板


填两层块石(不透水基础)
填两层块石(透水基础)
脚空心方块(安放一层)
0.55 0.4 0.38
60
0.76
脚锥体(安放二层)
工字块体(安放二层)
辅助计算区 假设 L 2.305 计算 L 1.139 ΔL 1.166
Kv值
辅助计算区
V/(gd)^0.5 3 3.049
0.43845
名词解释区 V------计算风速 H------平均波高 L------平均波长 Kw------经验系数 F-----风区长度 T-----平均波周期 e-----风雍水面度 m-----坡度系数 d-----水域平均水深 A-----安全超高 K-----综合摩阻系数 R0、Rp----波浪爬高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方案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方案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GB50286—2013替代GB50286—98与原规相比,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容包括:(1)增加第2章术语、第12章安全监测设计。

(2)第3章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补充毕肖普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3)第6章中增加堤基垂直防渗的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修改了筑堤材料与填筑标准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取消了“1、2级堤防堤顶超高值不应小于2.0m”的规定。

(5)第9章中增加抗倾稳定计算的容。

(6)第13章中增加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工程管理围和保护围、工程运行管理的容。

(7)附录E中增加堤基的排水减压沟、防洪墙底部渗流计算的容。

E.7双层地基渗流计算E.7.5堤基排水减压沟的沟半顶宽b≤0.3T(T为透水层厚度)、沟深S≤0.3T时,可采用半理论半经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可按下列方法具体计算。

1排水减压沟的正、反对称流态如图E.7.5所示。

E.7.5排水减压沟这一套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式是由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吴世余专家提供的,全文为《小断面排水减压沟的渗流计算》,刊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

排水减压沟的理论计算就是吴世余专家推导的,见《多层地基和减压沟井的渗流计算理论》(水利,1980年)。

因理论计算太复杂不宜作为规的附录,特请吴世余专家为本规推导了一套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式,计算简便并有足够的精度,适用于所有常见的各种沟型。

这套计算式中的公式(E.7.5/1)附加渗径长度计算为经验的,其余计算式均为理论计算。

公式(E.7.5/1)和理论计算比较,dp的相对误差平均为±2%,最大为±7%,绝对值差最大为0.03T;dn的相对误差为±2%,最大为±9%,绝对值差最大为0.01T。

详细比较结果见《小断面排水减压沟的渗流计算》(《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

冲刷、波浪要素及安全超高计算

冲刷、波浪要素及安全超高计算

1.286883119
2.09629力加速度g
θ
9.81
行近流速U
4.82
54.00
行近水流水深H0
6.47
数据输入区域
k1
k3
0.88
(Um Uc)0.75 gHO
1.03
1.00
0.08
LD H0
1.12
公式 计 算 区
冲刷深度hs
23.78
冲刷深度hs
24.60
40。
1.50
1.75
粘性土当量粒径 (cm) 粘土及重念壤土 1 4
8 10
50。 2.00
6 圆砾 1.2
7 卵石 1.5
8 漂砾
2
粘土及重念壤土 1 4
8 10
轻粘壤土 0.5 2
8 10
黄土 0.5
2
3 6
60。 2.25
70。 2.50
80。 2.75
90。 3.00
冲刷深度计算表
守恒连续方程,公式如下:
v12 ) 2g
; ;
据断面数据,流量,逐 。 公式计算:
; 积,m2;
‰)。
糙率n 比降J
0.045 0.012
起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
0
0
0
刷深度计算)
计规范》(GB50286-2013)附录D.2.2平行于岸坡水流冲刷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1
)7
10 H
00605
d 0.72 50
河 段 的 平 均 局 部 水 头 损失 系 数 ;
L 上 下 游 相 邻 两 端 面 间 距。
已知下游初始断面的流量、水位,根据断面数据,流量 段向上游计算断面水位。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替代GB50286—98与原规范相比,本次修订得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增加第2章术语、第12章安全监测设计。

(2)第3章堤防工程得级别及设计标准,补充毕肖普法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3)第6章中增加堤基垂直防渗得内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修改了筑堤材料与填筑标准内容。

(4)第7章堤身设计中取消了“1、2级堤防堤顶超高值不应小于2。

0m”得规定、(5)第9章中增加抗倾稳定计算得内容。

(6)第13章中增加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工程运行管理得内容。

(7)附录E中增加堤基得排水减压沟、防洪墙底部渗流计算得内容、E、7双层地基渗流计算E、7。

5堤基排水减压沟得沟半顶宽b≤0。

3T(T为透水层厚度)、沟深S≤0。

3T时,可采用半理论半经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可按下列方法具体计算。

1排水减压沟得正、反对称流态如图E.7.5所示。

E.7。

5排水减压沟这一套半理论半经验得计算式就是由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吴世余专家提供得,全文为《小断面排水减压沟得渗流计算》,刊于河海大学《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排水减压沟得理论计算就就是吴世余专家推导得,见《多层地基与减压沟井得渗流计算理论》(水利出版社,1980年)。

因理论计算太复杂不宜作为规范得附录,特请吴世余专家为本规范推导了一套半理论半经验得计算式,计算简便并有足够得精度,适用于所有常见得各种沟型、这套计算式中得公式(E.7.5/1)附加渗径长度计算为经验得,其余计算式均为理论计算。

公式(E.7、5/1)与理论计算比较,dp得相对误差平均为±2%,最大为±7%,绝对值差最大为0.03T;dn得相对误差为±2%,最大为±9%,绝对值差最大为0.01T、详细比较结果见《小断面排水减压沟得渗流计算》(《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年第4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m/s)F(m)d(m)m β(°)K ΔA(m)6200 2.20760.80.5H(m)T(s)t min (s)L(m)Kv Kp R 00.039
0.876
354.868
1.198
1.012
1.640
1.24
A B C 假设 L 计算 L ΔL V/(gd)^0.5
0.05897
0.18244
1.43295 1.198
1.198
0.000
11.2921.511.52K Δ-----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β-----风向与坝轴法线夹角 2.5K p -----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
t min -----风浪稳定时最小风时33.545
光滑不透水护面(沥青混凝混凝土或混凝土板草皮砌石
抛填两层块石(不透水基础抛填两层块石(透水基础)
四脚空心方块(安放一层)四脚锥体(安放二层)扭工字块体(安放二层)
L------平均波长e-----风雍水面度K-----综合摩阻系数Kw------经验系数
m-----坡度系数
R0、Rp----波浪爬高
计算公式区
护面
KΔ)
V------计算风速F-----风区长度d-----水域平均水深H------平均波高T-----平均波周期A-----安全超高L 值 辅助计算区
Kv 值 辅助计算区
名词解释区
堤防高程计算 (莆田试验公式)
单变量求解
(体(值 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