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ppt

合集下载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

小麦栽培技术PPT课件
制肥料的施用。 3)拔节-开花是一生中吸肥的最高峰,必须适当增加肥
料供应量,以巩固分蘖成穗。 4)开花后,要维持适量的氮、钾营养,提高后期光合生
产量,提高粒重。 5)运筹方式: a. 强筋、中筋小麦生产中氮肥可采用基肥:追肥为5:5 的运筹方式。 b. 弱筋小麦宜采用基肥:追肥为7:3的运筹方式。 c. 磷、钾肥提倡40%-70%的基施,30%-50%在倒4叶-倒5 叶追施。
2021/5/21
5
40%
35%
30%
吸氮 量占
25%
总吸 氮量
20%
的百 分比 15%
10%
N
5%
0% 分蘖-越冬始 越冬期 期
返青期 拔节-开花期 开花后 生育期
图1 小麦的吸氮特性
2021/5/21
6
40%
35%
30% 吸磷
量占 25%
总吸 磷量
20%
的百 15% 分比
10%
P
5%
0% 分蘖-越冬始 越冬始期- 拔节-开花
氮 越冬期: 5%
拔节——孕穗开花阶段: 占30-40% (吸肥最高峰)
分蘖——越冬始期:10% (第1个吸肥高峰)
越冬始期——拔节期: 20%

拔节——开花期最多:40%(吸肥最高峰)
开花后:20%
分蘖——越冬始期:10% (第1个吸肥高峰)

越冬始期——拔节期: 40%
拔节——孕穗开花,占50% (吸肥最高峰)
第三节 小麦栽培技术
一、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 二、小麦需肥特性与合理施肥 三、小麦需水特性与灌排技术 四、 各生育阶段的技术措施
2021/5/21
1
一、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

《小麦栽培》课件

《小麦栽培》课件
《小麦栽培》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小麦栽培的过程和技术,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生 动的图像,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小麦栽培的知识。
小麦栽培的概述
了解小麦的起源、历史以及栽培的重要性,探讨小麦在全球以及其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
重要性与作用
2
新技术应用
介绍现代农业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和影响。
3
可持续发展
讨论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结论和问题解答
总结小麦栽培的关键要点,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小麦栽培的 兴趣和思考。
详细介绍小麦在全球粮食 供应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性。
栽培的意义
探讨小麦栽培的意义,包 括对农民和农业发展的积 极影响。
小麦的生长环境要求
掌握小麦的生长环境要求,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土壤需求
温度和湿度
介绍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 pH值等要求。
讨论小麦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范围,以及气候变化对小麦 的影响。
收割时机
介绍小麦的收割成熟标志和最佳收割时机。
收割方式
讲解小麦收割的机械化方式和手工收割的优缺点。
贮藏条件
详细说明小麦的贮藏温度、湿度和防虫防潮的方法。
小麦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分析小麦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市场需求、新技术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1
市场需求
探讨全球小麦需求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
小麦的病虫害防治
探讨主要的小麦病虫害,以及预防和治理这些病虫害的方法。
病害防治
介绍常见的小麦病害,如锈病 和白粉病,以及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
讲解常见的小麦害虫,如蚜虫 和镰刀虫,以及防治方法。

小麦栽培 .ppt

小麦栽培 .ppt

(二)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发展
小麦是四川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 目前,四川小麦的发展对策是,适当调
减种植面积,优化小麦布局,逐步实现 小麦生产产业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 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建立简化高效 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小麦的优质、高 产、高效。
作物栽培学各ww论w.t—hem小eg麦aller栽y.co培m
1381 2614451
2364
2765 855
2522 12042703
2936.7 3194.1 3541.4 3738 12894148..93 12981834..94 2921.8 3075.3 2886 2665.3
49年 57年 65年 78年 80年 85年 90年 95年 00年
单产 (kg/ha)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类型: 1) 春性型:0-12℃ ; 5-15 d 2)半冬性型:0-12℃ ;15-35 d 3) 冬性型:0 – 7℃ ; > 30 d 4)强冬性型:0 – 3℃ ;40-45 d
2、感光阶段类型: 1)迟钝型: 8-12h ; 16 d(南方春性品种) 2)中等型: > 12h ; 24 d (半冬性品种) 3)敏感型: > 12h ; 30-40 d (冬性、北方春性品种)
作物栽培学各ww论w.t—hem小eg麦aller栽y.co培m
二 、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1 种子活力– 发芽率、发芽势 发芽率=(7d内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3d内发芽种子数/供势种子数)100% 2 品种特性– 休眠期的差异 3 环境因素—

小麦高产模式_控失肥推广课件(PPT39页)

小麦高产模式_控失肥推广课件(PPT39页)

全国各地推行控失肥在小麦上的使用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1.1 .1321. 1.13 Wedne sday, January 13, 202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07:02: 4407: 02:44 07:02 1/13/ 2021 7:02:44 AM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1年1月 13日星 期三7 时2分4 4秒07 :02:4 413 January 2021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 7时2分 44秒上 午7时 2分07: 02:44 21.1. 13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1.1 .1321. 1.130 7:020 7:02: 4407: 02:44 Jan-2 1
2、整地(机械深耕): 统一进行机械深耕,土壤耕作层由过去的15厘米增加到25厘米,
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显著改善。 (1)打破犁底层,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抗倒能力; (2)把秸秆翻压到土壤底部,可以显著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 (3)减轻杂草、病虫危害; (4)提高抗旱、耐涝能力。
深耕机械在大田作业
宽幅播种效果:种子分散开,分布均 匀,减少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
播幅宽8厘米
老百姓俗语: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4、合理施肥:
小麦需要的营养元素十七种
碳、氢、氧、氮、磷、钾、硅、钙、镁、硫、铁、锰、锌、铜、
氯、硼、钼等
N
Cl
S
Mo
Mg
Cu
B Fe
Mn
Zn
Ca K
CP
H
O
临界期:此时对养分需要量并不大,但要求很迫切。 如果缺乏此种营养元素,就会明显抑制植物正常的 生长。以后再补充,也不能补救。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指植物需要养分最多,且施肥 能获得最大效应的时期,及时供应,增产效果明显。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作物栽培学小麦》课件

中国是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国 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东 北和西北地区。
小麦的分类和品种
01
小麦可根据籽粒大小、皮色、粒 形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普 通小麦、硬粒小麦、黑麦和蓝粒 小麦等。
02
中国小麦品种繁多,根据不同地 区和种植环境,可分为冬小麦和 春小麦两大类,每类又有多种不 同的品种。
小麦的种植环境
小麦也是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 之一,为啤酒提供特有的香味
和口感。
小麦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营养价值
小麦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具有很高的 营养价值。
食用方法
小麦粉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面食,如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也可用于烘焙食 品,如面包、蛋糕等。
小麦在饲料和工业上的应用Leabharlann 病虫害识别化学防治
了解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和危害特 点,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 操作,避免造成药害和残留超标。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 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和生态。
04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的产量构成和影响因素
05 小麦的加工和利用
小麦的加工技术和产品
01
02
03
04
面粉加工
小麦通过磨粉机研磨成面粉, 根据细度和用途不同,可生产
出不同等级的面粉。
面包制作
面粉是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 通过添加酵母、水和糖等,经
过发酵和烘烤制成面包。
面条制作
小麦粉加水搅拌成面团,经过 擀面、切条等工序制成各种面
条。
小麦啤酒
总结词
小麦的产量构成主要包括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 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最主要的因素。影响因素包括种植密度 、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小麦栽培》PPT课件演示教学

《小麦栽培》PPT课件演示教学
社会价值
小麦的栽培和加工涉及到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为 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生态价值
小麦作为一种绿色植物,具有固 碳释氧、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 境等作用。
文化价值
小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 基础之一,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 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
02 小麦生长环境及 适应性
06 小麦品质改良与 优质高产栽培技 术
品质改良的途径和方法
选用优质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产量高、 品质优的小麦品种。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需肥规律, 科学制定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
用率。
精细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 和草害控制,确保小麦生长健壮。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
水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水分是小麦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小麦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过多
或过少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缺水会导致小麦生长缓慢,叶片 干枯,产量降低;水分过多则可 能导致根系窒息,叶片发黄,易
倒伏。
不同生长阶段的小麦对水分的需 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拔节 期至抽穗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
期。
光照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不同 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低温会延缓小麦生长,甚至导致冻害;高温则会加速小麦生长,但可能导致蒸腾作 用过强,水分失衡。
日温差对小麦生长也有影响。较大的日温差有利于小麦积累干物质,提高产量和品 质。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 播种期,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合理的 种植密度,提高群体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地力不仅可直接满足小麦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而且在改良土壤、提
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增强小麦抗旱能力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结构,保证持续增产的必要措施。 有机肥施用量每亩应在1,500~2,000公斤以上,结合秋翻施入。
3.重施种肥
①小麦穗分化具有早、快、短的特点,即生殖生长和营 养生长重叠时间长;②春季气温低,土壤中养分释放慢;
四 、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
• 目标:争取出 苗早、全、齐、 匀,为壮苗增 蘖打基础 • 措施:选用良 种、处理种子、 适时播种、补 苗追肥
播种出苗
目标:协调营养 与生殖、个体 • 目标:促根长 与群体的生长 叶、促发分蘖、 关系,巩固分 保苗越冬 措施:早施苗肥、 蘖成穗、增加 可孕花数,壮 冬灌防旱、镇 秆防倒。 压 措施:施好拔节 孕穗肥,春灌 防渍,水肥调 控加化控防倒 伏。 分蘖越冬 拔节孕穗
(二) 根系的生长
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初生 根(又叫胚根、种子根)和次 生根(又叫节根、不定根)组 成。在种子发芽时先长出一条 主胚根,随后在胚轴基部两侧 长出l-2对初生不定根。初生 根的数目,一般多为3-5条。 次生根在主茎和分蘖的基部节 上长出,一株小麦次生根数目, 多的70-80条,少的10多条, 因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 异。
二、培肥地力,重施种肥 1.需肥规律
① 每100kg籽粒需N 3kg,P2O5 1~1.5kg,K2O 2~4kg,3:1:3。 ②吸收高峰:拔节~开花 ③利用率N30~50%,P2O510~20%,K2O40~50%。
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地力不高,施肥不足,肥料配合不当是影小麦增产的又一关键问题。
③施足种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不仅能促进分蘖和次生
根的生长,而且有利于穗的分化发育和形成大穗、是春 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④种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为
佳,吸收量N∶P∶K约为3∶1∶3,一般施尿素7.5~
10kg/亩,磷12.5~15kg/亩,可以满足需要,一般不缺 K,具体要视土壤情况而定。
三、清选种子,提高播种材料品质
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
1、感温阶段类型: 1) 春性型:0-12℃ ; 5-15 d 2)半冬性型:0-12℃ ;15-35 d 3) 冬性型:0 – 7℃ ; > 30 d 4)强冬性型:0 – 3℃ ;40-45 d 2、感光阶段类型: 1)迟钝型: 8-12h ; 16 d(南方春性品种) 2)中等型: > 12h ; 24 d (半冬性品种) 3)敏感型: > 12h ; 30-40 d (冬性、北方春性品种)
(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意义
1、引种— 北种南引可能无法抽穗 南种北引早熟低产 2、 确定播期— 冬性早播利于增产 春性早播易受冻害 3、 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冬性强的分蘖力强, 春性强的分蘖力弱。 4、 确定高产水肥方案—适度增加水肥供应可延缓 温、光反应时间,春化时间长分蘖增多,延缓光 周期反应增加小穗小花数。
五、合理密植,正确确定播量
要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措施,掌握合理密度,一般可
在400~600万株/公顷,土地瘦薄可多些,反之可少 些。
六、加强田间管理
1、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
累,促进根系发育。
2、拔节期浇水并及时松土可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
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
限<19 ℃
3、光照
4、肥料
光强增大分蘖力增强
N、P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
5、品种
6、措施 播种深度、中耕调节
( )
四 穗 分 化 过 程
影幼穗分化的因素
1、光照
2、温度
短光照可延长小穗小花的分化期
光强不足易造成不孕小花 5 ℃ 以下持续期较长,花粉发育不良
5-10 ℃穗分化期延长,利于形成大穗
3、水分 (临界期)田间持水量以70%为宜,水分不足将缩短穗分 化期导致穗小粒少,结实率低。 4、肥料 充足的N肥能促进幼穗分化延长分化期, 配合P肥可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数
(五)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
1、开花、授粉 ①温度 10℃< 下限;最适18 - 20 ℃ ;上限<30 ℃ ②空气湿度 70-80%为宜, <30% 影响受精结实 ③水肥 此期代谢旺盛,需要充足水肥供应 2、籽粒形成与灌浆 ①温度 12℃< 下限;最适20 - 22℃;上限<25℃ ②光照 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库小 灌浆时光照不足—源小 ③水分 75%为宜;水少或多----籽粒空秕 ④肥料 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 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
清选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纯度,保证种子清洁、 整齐、饱满、发芽率及发芽势高,以保证播量 准确、播深适当、出苗率高,苗齐、苗壮,为 高产打下基础。
播前还要进行种子处理,或晒种,有利于防病 虫害。
四、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①小麦早播虽然从播种到出苗的时期较长,但种子能在较低的温
度条件下缓慢吸水萌动,胚根比胚芽生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 好,入土深,抗旱和吸肥能力增强; ②早播还可以延长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较多,分蘖成穗率较 高,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形成大穗; ③早播能提早成熟,减轻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减轻病 害; ④在干旱地区,早播可以利用早春较好的土壤墒情,提高出苗率。
避免麦黄水。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 重仍在增加,品质指标逐步提高,在蜡熟末期收获,籽
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
用联合收割机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七、对小麦弱苗的促壮措施
1、缺氮弱苗。首先,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
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1/2,即为缺氮弱 苗。用同样的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六叶与第二、三分蘖的长势情况。 其次,看小麦生长是否缺位。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不足所致, 每亩应补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5公斤。 2、缺磷弱苗。主要看叶片色泽和根系发育情况。麦苗缺磷症状是叶尖呈 紫红色,整个叶片无光泽,次生根少而短。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亩施(穴
目标:防早衰贪 青,增粒数粒 重。 措施:抗旱防涝、 根外追肥、防 治病虫
蜡熟末期最适全 收获; 曝晒将籽粒水 分降到12.5% 以下,趁热收 入仓库。
开花结实
收获与贮藏
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
1 播期与播量:推迟播期,蛋白质含量增加,面粉拉力 增大 ;播量大于7.5Kg时增大播种量品质提高,产量 下降。 2 施肥: N:施N量增加品质提高,在生育后期追肥效果较好, 高蛋白含量≠高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间的临界关 系(16%) P:对N蛋白质积累无不利影响,但使产量提高、降低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总量有所提高)。 K:使氨基酸向籽粒运输及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的速 率加速
S:土壤缺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 此时增施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 3 灌水: 灌水可增加产量和蛋白质总量, 但蛋白质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 时,浇水可导致根系早衰,影响产量和品 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浇水较好。
4 收获时期: 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 籽粒蜡熟期收获最好。在蜡熟末期、即籽 粒水分在30%以上时收获比较适宜。
(三)分蘖
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生物 学特性之一。分蘖不仅 直接构成单位面积穗数, 提高产量,而且具有自 动调节能力,以协调个 体与群体的矛盾。 分蘖俗称“发蔸”,可 分为胚芽鞘分蘖和分蘖 节分蘖,而分蘖节分蘖 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分蘖的因素
1、温度 2、水分 3-4 ℃ < 下限;最适13-18 ℃ ;上 田间持水量以70-80%为宜
影响根系的因素 1、温度 2 ℃ < 下限;最适15-20 ℃ ;上限<30 ℃ 2、水分 田间持水量以60-70%为宜 3、光照 根冠比随光强增而上升 4、肥料 N、P、K配合施用能促进根系生长 偏施N肥叶蘖过旺,根系生长减弱 5、土壤通透性 CO2或H2S等还原性产物积累过多可造成 根系中毒。
麦苗稳健生长。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 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3、后期(开花—成熟) 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
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 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
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
施或条施)过磷酸钙30公斤。
3、缺钾弱苗。主要看叶片的柔软程度。叶软而卷曲,叶色发暗,沿叶脉 有白色条纹,为缺钾症状。可亩施硫酸钾5—7.5公斤,或喷施0.3—0.4%
磷酸二氢钾液50公斤,连喷两次。
4、缺水弱苗。常因麦田底墒不足或漏水漏肥造成。一看小麦心叶,缺 水时心叶不长或生长很慢,通常称为缩心苗。二看小麦叶尖有无“吐水” 现象,如早晨太阳未出时无“吐水”现象,则缺水。补救方法是及时灌水, 且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或尿素5公斤。 5、深播弱苗。表现为小麦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通常 是看小麦的地中茎,若地中茎很长,且第四叶出现时无分蘖,即为深播弱 苗。对这类苗可亩施碳铵15公斤,结合灌水,促壮增蘖。 6、板结弱苗。雨中或雨前抢种的麦田,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麦苗根短 而不下扎,分蘖生长缓慢,叶、蘖不能同伸,水稻田的麦苗根系呈铁锈色。
(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1、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粒 重,三者协调提高可获高产。 2、生产条件下的小麦是一个群体,密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个
体的营面积、生长发育状况、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而且也
改变了整个群体内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个体的生 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
3、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发育好坏及产量的高低,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