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总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少年闰土》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郑:zhèng(郑重、郑国、郑州)拜:bài(拜年、祭拜、对拜)租:zū(收租、租房、出租)厨:chú(厨师、下厨、厨房)毡:zhān(毡帽、毡布、如坐针毡)羞:xiū(害羞、怕羞、羞涩)撒:sǎ(播撒、撒种、撒谷子)缚:fù(束缚、绑缚、作茧自缚)猬:wèi(猬集、小刺猬)伶:líng(伶仃、伶俐、伶人)俐:lì(伶牙俐齿、口齿伶俐)窜:cuàn(窜改、逃窜、东跑西窜)多音字正:zhēng(正月)zhèng (正常)撒:sǎ(撒种)sā(撒谎)供:gòng(供词)gōng(提供)近义词郑重——慎重讲究——重视允许——许可盼望——希望熟识——熟悉伶俐——机灵希奇——稀罕无端——无故凶猛——厉害一望无际——无边无际反义词郑重——轻率讲究——随便允许——禁止熟识——生疏凶猛——温顺伶俐——笨拙新鲜——陈旧危险——安全理解词语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尊敬并求保佑。
值年: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时,每户轮流负责准备,轮到谁准备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弶:一种捕捉鸟兽的工具。
明晃晃:光亮闪烁。
许下愿心:即许愿。
迷信的人对神佛有所祈求,许下某种酬谢。
秕谷: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潮汛:一年中定期的大潮。
句子解析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
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与修复作用(综述)

王雨菡,陈 莲,张培珍,等.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与修复作用(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24,52(5):19-2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05.003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与修复作用(综述)王雨菡1,2,陈 莲2,张培珍1,王振江2,3,林 森2,唐翠明2,3,罗国庆2,3,钟建武2,李智毅2,王 圆2(1.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3.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 摘要: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对粮食安全与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植物修复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生物修复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根系分泌物是利用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的关键物质,是植物与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在植物响应污染物胁迫及污染修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研究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响应与修复作用,揭示两者动态协同作用机制,对深入了解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过程与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归纳梳理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因素与现有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多种草本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响应与主要修复机制,以及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并对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根际微生物协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过程存在的难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与展望。
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数量均发生显著变化;根系分泌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主要包括活化与固化;根系分泌物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形成的重要因素,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也具有一定调控功能,两者互作在土壤重金属的消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粱功能成分单宁的研究进展

专题论述 2021.4高粱功能成分单宁的研究进展南怀林 曹雄梁晓红刘 静张瑞栋王颂宇(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032200)摘要:笔者综述了高粱品种含单宁情况、单宁的功能,以及不同地域、土壤肥水、栽培模式对高粱单宁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高粱单宁含量及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单宁;高粱资源;地域;土壤肥效;栽培模式;功能高粱是世界上五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叫具有抗旱、耐涝、耐瘠、 高产等特点,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旱作农 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叫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高粱籽粒多用于酿酒,而籽粒中单宁的 含量对酒的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单宁在酿酒 过程中通过微生物作用产生丁香酸和丁香醛等芳香 味化合物,增加了白酒的风味,使中国白酒具有独 特的色、香、味,同时还能够在发酵过程中抑制有 害微生物,提高出酒率[3]遥高粱籽粒中的单宁属缩合 单宁,对人和动物无害,在生物系统中,可作为金属离 子螯合剂、蛋白质沉降剂和生物抗氧化剂,具有较好 的收敛、止血、抗氧化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铁笔 者就近年来有关对高粱单宁含量及功能性的研究进 了综述。
1高粱品种资源含单宁情况朱志华等[5]对“十五”期间存入国家种质库的532份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分析表明,单宁含量范围 为(1.16±0.62)%,变幅为0.01%~2.64%,变异系数为 53.87%。
于纪珍等问对中国历年推广的71份杂交种 单宁含量的分析表明,单宁含量范围为(0.95±0.44)%, 变幅为0.10%~1.81%,变异系数为46.42%遥毛祥等[7] 对5种酿酒高粱单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矛 六号高粱的单宁含量最高,为0.70%;大高粱、宜宾红 皮糯高粱、泸州红皮糯高粱的单宁含量次之,分别为 0.63%,0.61% ,0.50% ;美国高粱单宁含量最低,为 0.28%。
陈淑等[8测定不同类型的高粱单宁含量表明,糯高粱单宁含量最高,平均为1.56% ;黑壳高粱单宁 含量平均为1.14% ;红壳高粱单宁含量平均为1.02%曰黄壳高粱单宁含量平均为0.94%曰白高粱单宁含量很低,平均为0.80%,最低为0.30%。
中国通史 第12集 知识点

1、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
2、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
3、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
4、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
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
5、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
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中国通史》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认识,显示出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
在编纂体例上,借鉴吸收了中国古代多种史书体裁的形式,创立了“新综合体”,每卷分为“序说”、“综述”、“典志”、“传记”四大部分,涉及文献资料、研究现状、典章制度、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等;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力图全面、立体、系统地展现中国从原始时期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全貌。
华北平原冬小麦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研究

足 时, 有利 于根 系生长 , 使 表层根 系增 多, 根干物 质增加 ; 土壤 水分亏缺 时 , 则相 反。轻度 干旱有利 于 中下层根 系的延伸 生长。
冬 小麦的根 长密度与根重 密度 的相 关 系数 呈显著的正相 关, 根 系粗度 随土壤深度的增加 而减 少。
关键 词 : 根 系分布 ; 根 长; 根 长密度 ; 根 重 密度 ; 根 系粗 度
C h i n a p l a i n [ J ] . J o u r n a l o f Me t e o r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 2 0 1 4, 3 0 ( 5 ) : 8 3—8 9 .
华北 平原 冬 小 麦 根 系在 土壤 中的分 布 研 究
摘 要: 小麦根 系在土壤 中的分布是 准确 量化植被 与气候相互作 用不可缺 少的参数 , 也是 小麦生产的科 学管理和节水农 业
发展 的重要 科学依据 。利 用中国气象局 固城 生 态环境与农业 气象试验站 大型根 系观测 系统, 观 测冬 小麦 “ 济麦—2 2 ” 的根 系参
数, 对根长 、 根 长 密度 、 根 重密度和根 系粗度在 土壤 中的垂 直分布进 行分析 。结果表 明 : 在 垂 直方 向上 , 冬 小麦的根 量 ( 根 长和
朝阳地区谷子产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

土保持 研究 院 、 阳市 高新技 术研究所 、 朝 双塔 区农
收 稿 日期 : 0 0 1 —2 2 1 一 00
业技术 推广 中心等科研 单位加 大谷子 品种选育 力 度 , 年 都 推 出 几 个 谷 子 新 品 种 投 入 到 生 产 中去 ; 每
以 低 山 丘 陵 为 主 , 地 多 , 地 少 , 田 多 , 浇 地 坡 平 旱 水
市 政 府 高 度 重 视 谷 子 产 业 开 发 , 在 朝 阳 地 区 召 已 开 3次 全 国 性 小 杂 粮 经 验 交 流 会 及 商 务 洽 谈 会 。 目前 , 地 区 已成 为 闻 名 全 国 的 优 质 绿 色 小 杂 粮 该 生 产 基 地 和 杂 粮 产 品 集 散 地 , 名 的 朱 碌 科 小 杂 著 粮 一 条 街 , 坐 落 在 建 平 县 朱 碌 科 镇 , 有 2 5家 就 拥 1
Ad a c s i u y o o o i a v r nm e t Ev l to l v n e n St d f Ge l g c lEn i o n o u i n Ru e
H UANG i g W U a g y n YAN n J n 。 Xi n - u , Ha
( .Sce e Col g o Lion n c ia Un v r iy,Fux n, a ni g 23 0 1 inc l e f a i g Te hn c l e i e st i Lio n 1 0 0;2 .Re ou c s re ad n Envr me En i e i g ion nt g ne rn Cole e f l g o Lion n Te hn c l a ig c ia Uni e s t v r iy,Fux n,Lio ng i a ni
立体农业间、套、复、轮作倒茬技术综述

套种 ,一般 把 几种作物 同 时期播 种叫 做间 作 ,不同时 期播 种的 叫套种 。问作
套 种 是我 国农 民 的传 统经 验 ,是 农业 生产 上 的一 项 增产 措 施 。
1 2 间作 方式 .
根据 充 分 用地 结合 养地 的 原 则 :一般 以粮 食 作物 间作 为主 ,我 县 主 要 以玉 米为 主作物 和黄 豆 、绿豆等 问作 ,通过 不 同种类作 物植 株高 、矮 ,根 系 深浅 ,喜光 与耐 阴 ,成 熟早 晚 ,直根 与 须根 的搭配 ,可 以充分 利用地 力和 光
间作 、套作 、复种要 因地 制宜 ,根 据不 同作物 和品种 适宜 配置 ,同时要 提 高机 械 作业 水 平 ,不能 延 时 。
2 作物 问作 套种 复种 的意 义
2 1 作物 间作 、套种 复种 的意 义 .
间作 可提 高 地 利用 率 , 由问作 形成 的 作 物复合 群 体 可增 加对 阳光 的截
[ 键词] 关 作物 问作 套作 复作 轮 作 [ 中图分类 号] P 0 T 35 [ 文献 标识码】 A [ 章编 号】0 9 9 4 ( 0 8 2 ( 文 l 0 — 1 X 2 0 )1 b)一0 7 - 2 0 9 0
1 作 物 间,套 .复种 的好 处
1 1 间作 套种 在 一块 地 上按 照 一定 的行 、株距 占地 的 宽 窄 比例种 植 几种 庄 稼 叫 间作
滩村 在西 瓜地 问 作玉米 ( 米点 播 l米 1穴 ,每 穴留双 苗 播在 沟 内) 玉 ,效益
很好 ,西 瓜收获 后 ,灌 至 1 —— 2水 ,玉 米效 益很 好 ,亩产 2 0公斤 以上 , 0 有 的农 户问作 的 是油 葵 。
取 与吸收 。减少 光能 的浪费 ,同时 ,两种 作物 间作可 产生 互补作 用 ,如 宽窄
农业生物技术(doc10)(1).doc

农业生物技术中国人口众多且还在不断增长,人均农业用地有限,缺少水和其他资源,植物经常遇到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到2030年,粮食产量必须增加30∽50%才能使年产量达到6.4亿t。
因此,在未来30∽40年农业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是一个非常紧迫的头等大事。
有几个因素可以影响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科学和生物技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从而提高生产率:改良作物品种、改善采后处理以及减少干旱和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从1960年到1985年,通过植物育种学家的努力已经培育出得到极大改良的品种。
然而在最近10年间,品种改良的速度大大减慢。
这是由于可利用的种质资源是有限的,且植物育种工作者在开展无缘杂交育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种间不亲和的障碍。
仅仅依靠传统育种技术,在品种改良方面似乎已不能取得足够的进展,另一方面,农业生物技术最近已得到极很大的发展,预计今后30年在品种改良中将会取得极大的进展。
在中国消费的所有食物中70%以上来自于禾本科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梁、黑麦和谷子)。
因此,本文将简要综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禾本科粮食作物产量的可能性。
1996年中国的粮食总产据估计为4.9亿t。
其中水稻的产量最多,接近1.6亿t。
Evenson等(1996)对世界水稻产量的增长进行了估计.他分根据现有知识,估计了水稻产量从1994年到2020年可能的增长幅度(表 4 .11.1)。
*Evenson博士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1994年5月之前的。
而在1994∽1997年期间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有许多未预计到的新的发现和发展,未来的20年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
因此,作物产量的实际增长率可能比表中所列的数据高得多。
**通过减少损失来增加产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到2020年预计全世界水稻产量可增长56%。
如果中国可以达到估计增长值的2/3,即37%,并且其他主要禾谷类作物也能增长同样的幅度,则不用增加农药与肥料用量就足以为中国人提供足够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谷子的生长发育
• (一)种子萌发与出苗 • 谷子发芽的适宜温度15~25℃、最低温度6℃、 最高温度30℃。谷子种子发芽需水较少,吸水 约 占 种 子 重 量 的 25% 。 适 宜 的 发 芽 含 水 量 为 30%~35%,种子发芽最适宜的土壤田• 谷子为须根系,由出生根与次 生根组成。种子萌发时,首先 长出一条种子根(胚根)既初 生根,初生根再生侧根。初生 根入土较浅、一般为20~30cm, 深的可达40cm以上,向四周扩 展,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幼苗 生长。幼苗4叶时,主茎地下 6~7节处发生次生根,入土深度 可 达 100cm 以 上 , 水 平 分 布 达 40~50cm,主要分布在30cm耕层 内。
• 开花授粉后,子房开始膨大,胚乳和胚同时发育, 进入子粒灌浆期。子粒灌浆分为三个时期;① 缓慢增长期,开花后的一周之内,灌浆速度缓慢, 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穗总重量的20%左右;②灌浆 高峰期,开花后7~25d,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穗总 重量的65%~70%。③灌浆速度下降期,开花25d 后,灌浆速度锐减,子粒进入脱水过程,干物质 积累量仅占全穗总重量的10%~15%。
• l.穗的结构穗为顶生穗状圆锥花序,由穗轴、 分枝、小穗、小花和刚毛组成。主轴粗壮,主 轴上着生1~3级分枝。小穗着生在第3级分枝上, 小穗基部有刚毛3~5根。每个小穗内有2两个个 颖片,内有两朵小花,上位花为完全花,下位花 退化。 • 由于穗轴一级分枝长短不同,以及穗轴顶端分 叉的有无,构成了不同穗型。常见的穗型有纺 锤形、圆筒形、棍棒形、鞭形、鸭嘴形和龙瓜 形等。
(五)茎的生长
• 谷子茎直立,圆柱形。茎高60~150cm,茎节数 15~25节,少数早熟品种有10节。基部4~8节密 集,组成分蘖节。地上6~17节节间较长。节间 伸长顺序由下而上逐个进行。下部节间开始伸 长称拔节。初期茎轩生长较慢,随着生育进程 生长加快,孕穗期生长最快,1日可达5~7cm。
(六)幼穗分化形成
(四)养分
• 据测定,每生产子粒100kg,一般需要从土壤中 吸 收 氮 素 2.5~3.0kg 、 磷 素 1.2~1.4kg 、 钾 素 2.0~3.8kg,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0.8。 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不 同。出苗至拔节需氮较少,占全生育期需氮量 的4%~6%;拔节至抽穗需氮最多,占全生育期需 氮量的45%~50%;子粒灌浆期需氮量减少,占全 生育期需氮量的30%以上。
三、谷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谷子喜温,要求积温1600~3000℃。种子发芽最 低温度6~8℃,24~25℃时发芽最快。从出苗至 分蘖适宜的温度为20℃。拔节至抽穗是营养生 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适宜温度为22~25℃。 从受精到子粒成熟,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温度 为20~22℃,特别是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低于20℃ 或高于23℃,对灌浆不利,特别在阴天、低温和 多雨的情况下, 延迟成熟,秕谷增多。
表1 几种主要粮食8种必须氨基酸含量(mg/100g)比较
粮食 小米 大米 蛋氨酸 301 147 色氨酸 184 145 赖氨酸 182 286 苏氨酸 338 277 苯丙氨 酸 510 394 异亮氨 酸 405 258 亮氨酸 1205 512 缬氨酸 499 481
玉米
小麦 高粱米
149
140 253
78
135 —
256
280 233
257
309 337
407
514 661
308
403 463
981
768 1520
428
514 567
二、谷子生产概况与种植区划
• (一)谷子生产概况 • 谷子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早在六七千 年前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就大量种植,殷 商时期已是人们的主食。谷子在世界上分布很 广,主要产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中亚等 地,以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尼泊尔、俄罗 斯、马里等国栽培较多。
谷子栽培
第一节
概述
• 一、谷子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谷 子 (Setaria italica(L.)Beaur V.) 属 禾 本 科,黍族,狗尾草属,古称粟,是我国主要栽培作 物之一。 • 谷子耐旱、耐癖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很 好的抗旱作物;子实外壳坚实,能防湿、防热、 防虫、不易霉变,可长期保存。
(二)谷子种植区划 •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种植方式,全 国谷子产区划分为四个栽培区。 • .东北春谷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东部。地处北纬40-48,海拔20-400m。无霜期 120-170d, 年 平 均 气 温 12~16℃, 降 雨 量 400~700mm。 • 华北平原夏谷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地处北纬33~39之间的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在 50m 以 下 , 无 霜 期 150~250d 。 年 平 均 气 温 12~16℃,年平均降雨量400~900mm。
2.幼穗分化过程
• (1)生长锥未伸长期。生长 锥未伸长,仍保持营养生长 时期的特点。基部是最初的 叶原基,顶部为光滑元色的 半球形突起,长宽比1:1。 • (2)生长锥伸长期。当谷苗 长出12~13个叶片时(春谷, 中晚熟品种),茎顶端生长点 开始伸长,长度大于原来半 球形突起时的宽度。生长锥 伸长时间约12d。
[三]光照
• 谷子为短日照作物。日照缩短促进发育,提早 抽穗;日照延长延缓发育,抽穗期推迟。谷子一 般在出苗后5~7d进入光照阶段,在8~10h的短日 照条件下,经过10d即可完成光照阶段。不同品 种对日照反应不同,一般春播品种较夏播品种 反应敏感,红绿苗品种较黄绿苗反应敏感。 • 谷子的净光合强度较高。一般为25~26mg/dm2h, 二氧化碳补偿点和光呼吸比较低。
• 在幼穗分化初期遇到干旱即‘胎里旱‘,会影 响3级枝梗和小穗小花分化,减少小穗小花数目; 穗分化后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 期遇到干旱,则会使花粉发育不良或抽不出穗, 造成严重干码,产生大量空壳、批谷。从受精 到子粒成熟阶段,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 的30%~40%,是决定穗重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 时如遇干旱则影响灌浆,批谷增多,严重减产。
• (3)枝梗分化期。植株长出15~16片叶时,在伸 长的生长锥上出现6排乳头状的突起,而后逐渐 发育成为1级分枝。1级分枝原始体膨大呈三角 形的扁平圆锥体,在扁平圆锥体上出现互生两 行排列的2级分枝原始体突起。在2级分枝原始 体上,以垂直方向分化出第3级分枝原始突起。 枝梗分化约需13d,枝梗分化期是决定谷子穗码 大小、小穗与小花多少的关键时期。
(三)分蘖 • 幼苗4~5片叶时,地下2~4个茎节上开始发生分 蘖。分蘖多少与品种和栽培条件有关。分蘖性 强的品种分蘖可达10个以上。
(四)叶的生长
• 谷子叶为长披针形。叶由叶片、叶舌、叶枕及 叶鞘组成,无叶耳。一般主茎叶为15~25片,个 别早熟品种只有10片。基部叶片较小,中部叶 片较长,长20~60cm,宽2~4cm,上部叶片逐步变 小。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条件下,单叶数目及 叶面积亦有变化。
第二节
谷子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一、谷子的生育进程 • 谷子生育进程包括三个生长阶段,即营养生长 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和生殖生 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指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拔 节期为止,春谷为45~55d,夏谷为22~30d;营养 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指从拔节到抽穗期为 止,春谷为25~28d,夏谷为18~20d;生殖生长阶 段指抽穗期到子粒成熟期,春谷为物~60d,夏谷 为42~50d。
(五)土壤
• 谷子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黏土、砂土都可种 植。但以士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较 丰富的砂质壤土或黏质壤土最为适宜。谷子喜 干燥、怕涝,尤其在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过多, 容易发生烂根,造成早枯死熟,应及时排水。谷 子适宜在微酸和中性土壤上生长。
第三节
谷子的产量形成与品质
• 一、谷子的产量形成 • (一)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谷子一生干物质积累可分为三个阶段:出苗至 拔节为营养生长阶段,光合产物用于形成根、 茎、叶和叶鞘。根的数量和重量增长很快,茎 和叶生长较慢。
• (4)小穗分化期。当植株长出16~17片叶时,在3 级分枝顶端长出乳头状的小穗原基。这些小穗 原始体在分化中发生变化,一种是小穗原始体 继续膨大,分化成为小穗;另一种是小穗原始体 不再继续膨大,而是延长,发育成刚毛。此时期 如遇干旱,小穗原始体的膨大就要受到影响。
• (5)小花分化期。植株长出17~18片叶时进入小 花分化期。每个膨大的小穗原始体分化出两个 小花原始体,最先分化的一朵小花(下位花),只 形成外稃与内稃,为不完全花,只有靠上方的第 二朵小花(上位花),继续分化。出现1个外稃、 1个内稃、3个花药和羽毛状分枝柱头及子房, 为完全花。小穗和小花分化大约需1Od。花药 分化成花粉母细胞,经四分体发育成花粉粒。 此期对外界条件反应敏感,干旱、低温都会引 起雌雄态发育不完全,增加不孕花。
• 内蒙古高原春谷区包括内蒙古、河北省 的张家口地区、山西省的雁北地区。地 处 北 纬40-48。海 拔 150m 以 上。 无 霜 期 125~140 。 日 照 时 数 14h 以 上 。 年 平 均 2.5~7℃,年降雨量250mm。 • 黄河肿中、上游黄土高原春夏谷区包括 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 地处北纬30-40,海拔600~1000m,无霜期 150~200d,日附照时数14h左右,年平均气
(七)抽穗开花与子粒形成
• 谷子从抽穗开始到全穗抽出,需要3~8d。一般 主穗开花期为15d左右,分蘖穗开花7~15d。开 花第3~6d进入盛花期,适宜温度为18~22℃,相 对湿度为70%~90%。每日开花为两个高峰,以 6~8时和21~22时开花数量最多,中午和下午开 花很少或根本不开花。每朵小花开放时间需 70~140min。
三、谷子的起源与分类
• 谷子起源于我国。据对西安半坡遗址、磁山遗 址、裴李岗遗址等出土的大量炭化谷子考证, 谷子在我国有5000~8000年的栽培历史o • 依据生育期划分,早熟类型(春谷少于110d,夏 谷 70~80d) 、 中 熟 类 型 ( 春 谷 111~125d, 夏 谷 (81~91d),晚熟类型(春谷125d以上,夏谷99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