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5.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处理

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处理(一)、概述恶心是指病人对胃部不适的主观感觉,通常伴有呕吐的欲望。
呕吐则是指通过口腔强迫性排除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的内容物。
在呕吐发作期间,临床常伴有:①呕吐发作前心动过速;②呕吐期间心动过缓;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③乏力或眩晕;④呼吸频率加快及呼吸深大等表现。
恶心、呕吐不但使患者感到不适及意志消沉,而且会引起厌食、营养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易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因为严重的恶心、呕吐,有20% 的患者需推迟治,30% 的患者拒绝进一步接受化疗,影响化疗的效果。
因此,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成为癌症化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呕吐的分类和相关因素1. 呕吐的分类:根据癌症患者在用药后呕吐发作的时间不同,将呕吐分为三类,其中急性呕吐临床最为常见,是抗呕吐治疗的重点。
(1) 急性呕吐: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多在细胞毒药物用后1-2小时内出现。
(2) 迟发性呕吐: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时发生的呕吐,有时可持续数日。
(3) 预期性呕吐: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的呕吐。
2. 呕吐相关因素:与癌症病人呕吐发生的相关因素很多包括抗癌药物及抗呕吐药物的应用、病人的特征、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非化疗药物性因素等,其中细胞毒性抗癌药物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化疗呕吐防治、研究的中心。
(三)、抗呕吐治疗的目的、原则和疗效判定标准恶心、呕吐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进行,对化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抗呕吐治疗的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改善生活质量,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
抗呕吐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应考虑下列几项原则:①预防性应用,即在呕吐发生之前应用抗呕吐药物,防止恶心、呕吐的出,而一旦发生呕吐,则作为治疗性应用抗呕吐药物效果欠佳;②对与呕吐发生的有关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抗呕吐药物及剂量,例如,化疗药物的致吐能力及剂量、患者的一般状况、年龄、经济承受力等,③恰当地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但要避免盲目地多个药物联用,以防止毒性加重,并非药物用得越多越好;④对抗呕吐药物的毒副作用,应预先进行充分估计,以利于及时处理;⑤对抗呕吐方案的应用进行严密、科学的观察研究,以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阿瑞匹坦在妇科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防治中的作用医学培训课件

大纲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概况 • 新一代止吐药物阿瑞匹坦 • 阿瑞匹坦用于妇科肿瘤化疗的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以子宫及卵巢癌多见
• 常见的妇科肿瘤包括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 卵管肿瘤等,以子宫及卵巢肿瘤多见 – 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居女性癌症发病第三位 – 卵巢癌: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 子宫内膜癌: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76 9 0
周期2 85.9 78
67 11 7
周期3 84.4 77
65 12 1
周期4 82.6 69
57 12 8
周期5 84.6 65
55 10 4
周期6 82.8 64
53 11 1
阿瑞匹坦方案使各周期无明显恶心比例超过50%
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 周期5 周期6
患者例数 85 78 77 69 65 64
阿瑞匹坦三联方案较二联方案 显著提高完全有效率21%
∆=21%
• 随机平行多对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052研究):521例接受含顺铂>70 mg/m2的化疗方案(顺铂 平均剂量 80mg/m2)的癌症患者,随机分组 ✓ 对照组(32mg昂丹司琼+20mg地塞米松 d1,8mg地塞米松 2次/日 d2-4) ✓ 阿瑞匹坦组(125mg阿瑞匹坦+32mg昂丹司琼+12mg地塞米松 d1,80mg阿瑞匹坦+8mg地 塞米松 1次/日 d2-3,8mg地塞米松 d4);
0/41
41/41(100%)
0/41
24/24(100%)
0/24
24/24(100%)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虽然药物治疗是控制恶心、呕吐的主要手段,但是有效的护理 也会在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恶 心、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1、评估 在给予护理措施之前,护士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史,通过患者以前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26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护理
肿瘤中心--刘畅
主要内容
• 一、概念 • 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分期 • 三、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 • 四、常用的止吐药 • 五、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护理
一、概念
恶心为上腹
部不适,紧迫欲吐的 感觉。可伴有迷走神 经兴奋的症状,如皮 肤苍白、出汗、流涎、 血压降
动过缓
四、常用止吐药物
5-羟色胺受 体拮抗剂
高治疗指数 止吐药
皮质类固醇 激素
NK1受体拮 抗剂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26
四、常用止吐药物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多拉司琼、雷莫司 琼、帕洛诺司琼。
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多拉斯琼预防急性呕吐更有效而对于延 迟性呕吐较差,而帕洛诺司琼对于延迟性呕吐更有效。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5、其他 患者应避免与已发生恶心、呕吐者同一房间;严格记录出入量,以
评估脱水情况,必要时查血电解质,及时补液保持水电平衡;患者发生 呕吐时给予帮助,取舒适体位,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整洁;保持口瘤患者应用抗癌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据 估计,接受联合化疗的患者75%可出现。随着化疗应用次数的增多, 发生频率亦不断增加,且程度加重。恶心、呕吐虽是自限性的,也很 少危及生命,但却是患者最恐惧的不良反应之一。反应严重时,可引 起脱水、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化疗的继续进行。如果及时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PPT课件

伊立替康 美法仑
更生霉素 柔红霉素
可编辑课件
环磷酰胺 替莫唑胺
7
级别
药物
静脉给药
低度催吐 阿米福汀≤300 mg/ m2
依沙比酮1
危险 IL-2≤1200万IU/m2
甲氨喋呤>50 mg/m2,
(呕吐发 卡巴他赛 生率10% ~
30%) 阿糖胞苷(低剂量)100~200 mg/m2 多西他赛
内脏传入系统: 胃复安(高剂量) 5-HT3受体拮抗剂
可编辑课件 Tortorice PV, et al. Pharmacotherapy. 1990;10:129-145.Navari RM. J Support Oncol. 2003;1:89-103.
4
2、CINV的临床类型
(根据呕吐时间分类)
可编辑课件
2
1、呕吐发生的机制
大脑皮层
延髓 小肠
化学诱导区 呕吐中枢
化疗药物
神经冲动传入至化学诱导区 和呕吐中枢
激活迷走神经和 内脏神经
释放神经递质
可编辑课件
细胞破坏
3
3
止吐药根据作用部位的分类
大脑皮质层: 大麻 苯二氮类药物
化学感受区: 吩噻嗪类 丁酰苯类 胃复安 5-HT3受体拮抗剂
呕吐中心: 抗组胺类 抗胆碱类
可编辑课件
27
NK-1受体拮抗剂
阿瑞吡坦 福沙吡坦
第一天
125mg,po 150mg,iv
第2-3天
80mg,po,qd -
NK-1 RA多为CYP3A4抑制剂,地塞米松为CYP3A4底物, 与NK-1RA联用时,地塞米松需要减量。罗拉吡坦例外。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之欧阳文创编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版)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罕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
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产生不合水平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城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克不及不终止抗肿瘤治疗。
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包管。
郑州年夜学一附院肿瘤科李醒亚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经常使用的预防药物和呈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
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安慰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安慰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安慰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安慰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阐扬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年夜麻素,其他还包含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阐扬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合的神经递质在不合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不同。
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
化疗招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年夜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

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王英伟?王国林?田玉科(共同执笔人/负责人)吴新民?吴震(共同执笔人)罗爱伦?俞伟锋?徐建国(共同执笔人/负责人)黄宇光?薛张纲目录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二、PONV的危险因素三、PONV评分四、PONV的发生机制五、抗呕吐药的分类六、防治PONV原则一、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不良影响近些年来虽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在全部住院患者中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仍有20%~30%,某些PONV高危患者其发生率达70%~80%,门诊手术患者约为30%。
PONV主要发生在手术后24~48h 内,少数患者可能持续达3~5天。
PONV导致患者程度不等的不适,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PONV的危险因素1、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烟者、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发生率高。
成年50岁以下患者发生率高。
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较低,术前有焦虑或有胃瘫者发生率高。
2、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阿片类药、硫喷妥钠、依托咪酯、氯胺酮、曲马多等增加PONV发生率。
容量充足可减少PONV发生率。
区域阻滞麻醉较全麻发生率低,丙泊酚TIVA较吸入全麻发生率低。
3、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PONVV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h以上的手术。
某些手术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胆囊切除术、神经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及视矫形术等,PONV发生率较高。
女性、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非吸烟、有PONV史或晕动病史是成人PONV的四种主要的危险因素,Apfel依此设计了成人PONV的风险度简易评分方法:每个因素为1分,评分为0,1,2,3和4分者,发生PONV 的分险性分别为10%,20%,40%,60%,80%。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护理PPT课件

四、常用止吐药物
• 高治疗指数止吐药 • 低治疗指数止吐药 • 止吐辅助药
四、常用止吐药物
高治疗指数止 吐药
5-羟色胺受体 拮抗剂
皮质类固醇激 素
NK1受体拮抗 剂
SUCCESS
THANK YOU
2020/10/2
四、常用止吐药物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多拉司 琼、帕洛诺司琼。
可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期间,常见于那些在以前的化疗 过程中呕吐控制不好的患者因为是条件反射所致,所以在某 些与化疗有关的情况下,如医院的环境或情境等均可触发呕 吐的发作。
三、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
1、化疗药物及其给药方式 常用的化疗药物根据催吐的强度分组,一般情况
下,化疗药物致吐性越高,发生恶心、呕吐的时间 越早。
四、常用止吐药物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虽然药物治疗是控制恶心、呕吐的主要手段 ,但是有效的护理也会在预防和减轻恶心、呕吐 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恶心、呕吐患 者的护理措施。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1、评估 在给予护理措施之前,护士应该先了解患者的病史,通
过患者以前的经历来预测或评估患者恶心、呕吐的可能性。 另外,护士应该详细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 2、给药时间:遵医嘱在化疗前半小时使用止吐药。 3、创造良好的心理、生理环境
护士需要时刻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无异味、无不良刺 激,可以指导患者聆听一些平静和缓、旋律慢且频率低的音 乐或者做渐进式肌肉放松、冥想、引导式想像等,主要目的 是减少不良刺激,预防化疗引起的或预期性的恶心、呕吐。Biblioteka 五、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护理
4、饮食原则及营养支持 (1)灵活掌握进食时间,化疗前1-2小时避免进食。 (2)选择碱性食物、固体食物或酸味食物有助于控制恶 心症状,少量多餐,每天4~6餐,避免进食易产气、含油 脂或辛辣的食物。 (3)细嚼慢咽促进消化。 (4)鼓励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热量的饮食,少量多次饮 水,避免一次大量饮水。 (5)如果营养严重失调且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酌情给予 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化疗时恶心、呕吐该怎么办

69·健康护理·化疗时恶心、呕吐该怎么办周亚作者单位彭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成都 611930化疗(chemotherapy)全称“化学药物治疗”,是指通过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化疗与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
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情。
不过化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及癌症等影响,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化疗为何会导致恶心、呕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受到年龄、性别、饮酒史、既往治疗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
简单来说可能涉及以下几种途径:①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直接抑制增殖旺盛的胃黏膜上皮,导致恶心、呕吐。
②血液中的化疗药物刺激肠道壁,导致恶心、呕吐。
其中烷化剂、重金属铂类、抗肿瘤抗生素类、抗代谢类药物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特别是顺铂。
③心理反应异常,例如伴有恐惧、焦虑以及既往有呕吐经历的患者,容易发生或者加重恶心、呕吐表现。
目前化疗仍然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虽然出现了比较有效的靶向药物,如易瑞沙、特罗凯、奥拉替尼等,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地位仍然较高。
不过不得不承认,不管是手术、放疗或者化疗都是一把双刃剑,化疗给癌症患者治愈带来希望的同时,需要承受着药物的巨大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头晕及肝脏损伤等。
二、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应该如何应对对于化疗患者来说,恶心、呕吐虽然可怕,但若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还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化疗期间应该重视采取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
每一个化疗患者都可能遇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那么,化疗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现象应该如何处 理呢?1. 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便于排除呕吐物,以免因为误吸导致呛咳,诱发窒息或是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
2. 呕吐之后温水漱口,擦洗面部,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化疗期间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少油腻且易消化的食物,坚持少量多餐,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补充机体与肿瘤组织的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美国NCCN指南(2014,V2),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ASMC)
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 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恶心的机制可能与呕吐不完全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神经通路,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常通常同时进行防治。 二、恶心呕吐的类型 按照发生时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1. 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 2. 延迟性恶心呕吐:多在化疗24小时之后发生,常见于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化疗时,可持续数天。 3. 预期性恶心呕吐: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之后,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
即发生的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预期性恶心呕吐往往伴随焦虑、抑郁,与以往CINV控制不良有关,发生率为18%~57%,恶心比呕吐常见。由于年轻患者往往比老年患者接受更强烈的化疗,并且控制呕吐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 4. 爆发性呕吐: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5. 难治性呕吐:在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接下来的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吐。
三、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 抗肿瘤药物所致呕吐主要取决于所使用药物的催吐潜能。一般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如不予以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参见表1。多种抗肿瘤药物的合并使
用时以及多周期化疗后,都有可能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表1 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
静脉给药 口服给药 高度催吐危险(致呕率>90%) 顺铂 阿霉素或表阿霉素+环磷酰胺(AC) 环磷酰胺≥1500mg/m² 卡莫司汀>250mg/m² 阿霉素>60mg/m² 表阿霉素>90mg/m² 异环磷酰胺≥2g/m² 氮芥 氮烯咪胺(达卡巴嗪)
丙卡巴肼 六甲蜜胺
中度催吐危险(致呕率30%~90%) 白介素⁃2 >1200-1500万IU/m² 阿米福汀>300mg/m² 苯达莫司汀 卡铂 卡莫司汀≤250mg/m² 环磷酰胺≤1500mg/m² 阿糖胞苷>200mg/m² 奥沙利铂 甲氨喋呤≥250mg/m² 阿霉素≤60mg/m² 表阿霉素≤90mg/m² 伊达比星 异环磷酰胺<2g/m² α干扰素≥1000万IU/m² 伊立替康 美法仑 更生霉素 柔红霉素 阿仑珠单抗 环磷酰胺 替莫唑胺 伊马替尼
低度催吐危险(致呕率10%~30%) 阿米福汀≤300mg/m² 白介素⁃2≤1200万IU/m² 卡巴他赛 阿糖胞苷(低剂量)100-200mg/m² 多西他赛 阿霉素(脂质体) 足叶乙甙 5⁃氟尿嘧啶 氟尿苷 吉西他滨 α干扰素500-1000万IU/m² 甲氨喋呤50-250mg/m²
卡培他滨 替加氟 氟达拉滨 沙利度胺 足叶乙甙 来那度胺 舒尼替尼 拉帕替尼 依维莫司 丝裂霉素 米托蒽醌 紫杉醇 白蛋白紫杉醇 培美曲塞 喷司他丁 塞替派 拓扑替康 硼替佐米 西妥昔单抗 帕尼单抗 曲妥珠单抗
轻微催吐危险(致呕率<10%) 门冬酰胺酶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 克拉屈滨(2⁃氯脱氧腺苷) 阿糖胞苷<100mg/m² 长春瑞滨 地西他滨 右雷佐生(右丙亚胺) 氟达拉滨 α干扰素≤500万IU/m² 贝伐珠单抗 苯丁酸氮芥 羟基脲 美法仑 硫鸟嘌呤 甲氨蝶呤 吉非替尼 索拉非尼 厄洛替尼
四、CINV的其他相关因素 化疗药物、方案和患者自身状况均可影响CINV的发生。化疗方案中化疗药物的自身催吐潜能在CINV中是最重要的因素;每一种药物的剂量强度、剂量密度、输注速度和给药途径等不同,其催吐潜能也不尽相同。
与CINV有关的患者自身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酒精摄入史、焦虑、体力状况、晕动病、基础疾病以及既往化疗的呕吐控制等。其中既往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控制是特别重要的因素,可能影响到当次化疗中发生预期性和延迟性呕吐。
与老年患者相比,年轻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的频率较高,呕吐更难控制。有长期和大量酒精摄入(每天100g酒精)的患者,呕吐控制较为有效。女性与男性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更高。在以上多种相关因素中,化疗类型、年龄较轻以及女性是发生CINV的独立风险因素。
五、CINV的治疗原则 1. 预防为主:在肿瘤相关治疗开始前,应充分评估呕吐发生风险,制定个体化的呕防治方案。如在化疗前给予预防性的止吐治疗;在末剂化疗后,接受高度和中度催吐风险药物进行 化疗的患者,恶心、呕吐风险分别至少持续3天和2天。因此在整个风险期,均需对呕吐予以防护。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主要用药方案见表2。
表2.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措施 催吐风险 急性 延静脉化疗 高度(致呕率>90%) 5-HT3RA+DXM+NK-1RA±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DX中度(致呕率30-90%) 5-HT3RA+DXM±NK-1RA±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5-低度(致呕率10-30%) DXM;甲氧氯普胺;丙氯拉嗪±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无轻微(致呕率<10%) 无常规预防 口服化疗 高度⁃中度 5-HT3RA±劳拉西泮±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无
低度⁃轻微 无常规预防 无
注:5-HT3RA:5⁃HT3受体拮抗剂;DXM:地塞米松;NK-1RA:NK⁃1受体拮抗剂;A: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选择性用于有胃部疾病的患者;b:NK⁃1受体拮抗剂仅选
择性用于的中度催吐风险的部分患者,例如卡铂≥300mg/m²、环磷酰胺≥600⁃1000mg/m²、阿霉素≥50mg/m²
2. 止吐药的选择:主要应基于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催吐风险、既往使用止吐药的经历以及患者本身因素。 3. 对于多药方案,应基于催吐风险最高的药物来选择止吐药。联合应用若干种止吐药能够更好地控制恶心和呕吐,特别是采用高度催吐化疗时。 4. 在预防和治疗呕吐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避免止吐药物的不良反应。 5. 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缓解恶心/呕吐,例如少吃多餐,选择健康有益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吃冰冷或过热的食物等。 6. 应注意可能导致或者加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的其他影响因素:部分或者完全性肠梗阻;
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高血糖,低钠血症等;尿毒症;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肿瘤或者化疗(如长春新碱),或者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心理因素:焦虑、预期性恶心/呕吐等。
证据及推荐等级 等 级 描 述 级别1 基于高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的共识 级别2A 基于低水平证据(包括临床经验),专家组有统一共识 级别2B 基于低水平证据(包括临床经验),专家组无统一共识(但无重大分歧) 级别3 基于任何水平证据但专家组存在较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