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对唾液成份的选择性结合

变形链球菌对唾液成份的选择性结合
刘天佳
【期刊名称】《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1(9)2
【摘要】本文研究了吸附于羟基磷灰石表面的唾液成份促进变形链球菌粘附的能力。
结果表明:下颌唾液明显地促进了 S.mutans,S.cricetus 和 S.rattus 菌株的粘附,而对 S.sobrinus 菌株的粘附无影响。
实验菌株对层析分离的各唾液组分的粘附也展示了明显的差异。
本实验结果说明变形链球菌与唾液成分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不同唾液成份促进了不同变链菌株的粘附,提示不同的变链菌株具有不同的粘结素,它们粘附到实验性唾液膜的不同受体上。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刘天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0.2
【相关文献】
1.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粘附机理的研究Ⅰ、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粗提方法的比较 [J], 詹玲;张静仪;等
2.变形链球菌对唾液获得性膜粘附机理的研究Ⅱ、变形链球菌表面粘结素的筛选和分离纯化 [J], 詹玲;傅明德;等
3.唾液对变形链球菌Mutans和变形链球菌Sobrinus粘附的影响 [J], 潘志红;罗
宗莲
4.含C型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1抗体的唾液膜对两种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 [J], 罗宗莲;邹静
5.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对唾液变形链球菌和牙菌斑的影响[J], 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杨锦波;刘建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唾液链球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作用的发酵条件优化

唾液链球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作用的发酵条件优化于亚男;吴正钧;韩瑨【摘要】为提高唾液链球菌BD3900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量的抑制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碳源种类、蔗糖浓度、接种量5个因素对BD3900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16 h、培养温度34℃、蔗糖浓度1 g/100 mL.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后,BD3900代谢产物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相比优化前提高了10%,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变形链球菌生物膜中不溶性胞外多糖的产生.%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metabolites of the strain BD3900 inhibiting the S.mutans biofilm formation,the inhibition rate of biofilm formation by Streptococcus mutans was used as indexes.The effects of the cultiv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the carbon resources,the concentration of sucrose and the inoculum amount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ptimal cultivation conditions were composed of a cultivation period of 16 h,a cultivation temperature of 34 ℃,and a sucrose concentration of 1g/100 mL.Under the optimized cultivation conditions,the inhibitory ability of the strain BD3900 on the formation of S.mutans biofilm was increased by 10%,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before optimization.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inhibiting of S.mutans biofilm formation by the strainBD3900 was probably decreasing the insoluble exopolysaccharides synthetization.【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7(033)010【总页数】6页(P34-38,51)【关键词】唾液链球菌BD3900;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量;培养条件;不溶性胞外多糖【作者】于亚男;吴正钧;韩瑨【作者单位】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6;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436;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436;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研究院,上海20043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龋齿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儿童和成人中的慢性口腔传染病,其成因与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在牙齿表面的定殖有着密切的联系[1]。
金合金和钴铬合金与变形链球菌黏附的关系

E ] 张常 然 , 武 军 , 忠 敬 , . 甲 型 H1 s 张 廖 等 N1流 感 感 染 的 临 床 特
点分析.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9 1 (3 :1 83 8 . 2 0 ,9 2 ) 3 8— 19
咳 嗽 、 痰 、 痛 、 力 等 。大 多 预 后 较 好 , 少 数 病 例 病 咯 咽 乏 但 情重 , 其 是 并 发 肺 炎 的 重 症 患 者 , 展 迅 速 , 现 呼 吸 尤 进 出
衰竭 、 脏 器 功 能 损 伤 , 重 者 可 导 致 死 亡 。 多 严
甲 型 H1 N1流 感 病 毒 其 实 是 一 种 混 合 体 ,集 中 了 猪 流 感 病 毒 、 流 感 病 毒 和禽 流 感 病 毒 的 特 征 。这 种 病 毒 是 A 人 型 流 感 病 毒 , 带 有 HI 亚 型 猪 流 感 病 毒 毒 株 , 含 有 携 N1 包 禽 流 感 、 流 感 和人 流 感 3种 流 感 病 毒 的脱 氧 核 糖 核 酸 基 猪 因 片 段 ,同时 拥 有 亚 洲 猪 流 感 和 非 洲 猪 流 感 病 毒 特 征 。这 次 引 发 甲型 HI N1流 感 的是 禽 流 感 和 人 流 感 经 过 洗 牌 效 应产 生 的 新 病 毒 。不 同 的病 毒 HI 相 遇 后 交 换 基 因 ,变 N1 异 为 新 型 的混 种 病 毒 ,因 此 人 类 对 其 缺 乏 免 疫 力 , 得 此 使 次 猪 流 感 疫 情 的 波 及 范 围 和 后 续 影 响 较 大 。 病 毒 的 攻 击 性 、 体 免 疫力 的 个 体 差 异 和 人 类 从 对 抗 各 种 流 感 中 所 获 人 取的综合抵抗力都是决定这次疫情状 况的决定性因素 。由
热敏环境培养的变形链球菌菌株与唾液SIgA的免疫反应

热敏环境培养的变形链球菌菌株与唾液SIgA的免疫反应聂敏;边专;樊明文;胡萍;孟柳燕;刘加荣【期刊名称】《上海口腔医学》【年(卷),期】2006(15)3【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环境培养变形链球菌后,与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免疫反应性。
方法:从20例志愿者口腔中收集牙菌斑,分离临床变形链球菌,生化实验和PCR鉴定临床变形链球菌的血清型,随机引物多聚酶联反应(AP-PCR)鉴定基因型。
每种基因型菌株分2组培养:实验组42℃厌氧培养;对照组37℃厌氧培养。
用改良唾液收集器无菌收集非刺激性下颌下腺、舌下腺唾液,免疫印迹分析每位志愿者的唾液SIgA与自身临床菌株和参考菌株的免疫反应性。
结果:20例成人共检出21种不同基因型的C型变形链球菌。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变形链球菌与唾液SIgA的免疫印迹无显著差异,仅个别杂交带的密度强弱有改变。
同一个体的唾液SIgA对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出现不同的免疫印迹带;同一参考菌株与不同个体的唾液SIgA有不同的免疫印迹。
结论:人群口腔变形链球菌存在多种基因型,具有遗传多样性;变形链球菌存在多种抗原成分,可以与唾液SIgA发生免疫反应,并具有个体差异;虽然变形链球菌在热敏环境中有热休克蛋白的产生,但是与唾液SIgA没有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较弱。
【总页数】5页(P285-289)【关键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变形链球菌;热休克蛋白;唾液;免疫【作者】聂敏;边专;樊明文;胡萍;孟柳燕;刘加荣【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武汉大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1【相关文献】1.氟环境下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rpl基因的差异表达 [J], 张琦;赵洪岩;张志民;张红;李文月;超博;杨瑶瑶2.酸性环境下唾液分泌型IgA对变形链球菌免疫反应的体外研究 [J], 聂敏;范华俐;樊明文;胡萍;刘加荣;边专3.氟环境下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ciaH、eno和pykF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 [J], 张琦;赵洪岩;张志民;张红;李文月;超博;杨瑶瑶4.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黏附率☆ [J], 闫文娟5.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表面的黏附率 [J], 闫文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环境响应性的银纳米颗粒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作用

口腔环境响应性的银纳米颗粒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作用汪宇;黄昊文;刘欣;薛皖秋;曹颖【期刊名称】《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年(卷),期】2024(33)2【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淀粉有机模板的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该AgNPs在口腔龋损酸性微环境中响应性释放,通过杀灭病原菌抑制生物膜形成和破坏已成熟生物膜的双重抗菌能力,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绿色稳定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银前驱体,使用一锅法制备得到淀粉负载的AgNPs。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对AgNP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菌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探究其抗菌能力、使用结晶紫染色探究其抑制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细菌活死染色探究其破坏成熟生物膜能力。
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显示的特征峰和透射电镜图像均表明成功合成了均匀分散在淀粉模板的球形Ag NPs,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模板酶解后释放Ag NPs,对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P<0.001),而未经α-淀粉酶作用的淀粉负载的Ag NPs则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晶紫染色结果和细菌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表明,淀粉负载的AgNPs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形成生物膜和破坏成熟生物膜的作用。
结论使用简单的一锅法绿色合成的淀粉负载的Ag NPs,能在口腔中α-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释放,杀灭变形链球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同时还能破坏成熟的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总页数】8页(P74-81)【作者】汪宇;黄昊文;刘欣;薛皖秋;曹颖【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及其植入物表面抗菌改性的应用2.纳米银溶胶对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及耐氟株抗菌性的研究3.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氢键作用构建温度-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4.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抗菌作用的研究5.负载EGCG和葡聚糖水解酶的纳米囊泡构建及其对变形链球菌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形链球菌UA159磷酸蔗糖变位酶基因功能丧失菌株的构建

i f e h t h s o . mua s UA1 9 wa u si td fr r ss n e e o p ci o cn Co cu i n:T e p m— m r d t a ep m fS t tn 5 s s b t ue o e it tg n f s e t my i . t a n n l so h s
gY,Pe i g Un v ri kn iest y,Be n 0 0 g 1 0 81, Chia n
【 bt c】 be i : o nc e hsh— gr u sgn (s ) uo t nm u n sa A5 A s at O jcv T okh o o uam t e ee pm otfh g o e f.m t s ti U 19 r te k t p p s a e e oS a r n
【 摘要】 目的 : 构建 变形链球 菌 U 19 A5 磷酸蔗糖变位酶基 因(hsh— gr u eg e p ) po os a m t n , s 功能丧失菌株 , p u a e s m
为进一步研究 变形链 球菌 pm功能做准备 。方法 : 变形链球菌 U 19pm内部上 、 s 将 A 5 s 下游 2段序 列分别克隆至
维普资讯
实用 口腔医学杂志( r t tm t ) 0 8Jn2 ( ) JPa o a 12 0 a , 1 cS o 4
・ 9・ 6
变 形链 球 茵 U 19磷 酸 蔗糖 变 位酶 基 因功 能丧 失 菌株 的构 建 A5
段 劲 刘筱 娣 郭 丽 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T e rc mbn n ls d w s t n fr e n o S mu a s UA1 9 b a u a r n fr a in a d a t i t a s d t h e o i a tpa mi a r s m d i t . a o tn 5 y n t r lt s m t i oi W u e o a o o n n b c s s re h o i v rn f r a t. Ac o d n o te p i cp e o o l g u e o i a in,a ll x h n e b t e c e n t e p st e ta s m ns i o c r i g t h rn i l fh moo o s r c mb n t o l e i e c a g ewe n c t e r c mb n n l s d a d S mua s U 5 sa h e e .Re u t : y P R a ay i a d s q e cn ,i wa o — h e o ia tp a mi n . t n A1 9 wa c iv d s l B C n l s n e u n i g t sc n s s
变形链球菌gtfs在不同蔗糖浓度下的差异性表达

s c o e T e e p e s n lv l o t B, D e e i c e s d i % s co e i oh sr i s I u r s . h x r s i e es fgf o A, C, w r ra e 1 n n u r s n b t t n . n2% s c o e h x r s in a u r s ,t e e p e so lv l f甜f C, e e d c e s d a d gf s ic e s d i h tan w ih p o u e e sEP . t D we e d c e s d e eso B, D w r e r a e n t wa n r a e n t e sri h c r d c d ls S gf A B, r e r a e a d gf C e e i c e s d i h s an w ih p o u e r E S Co c u i n n t A, w r n r a e n t e t i h c r d c d mo e P . n l so r T e e p e s n l v l f gf rm h x rsi e e o o t f s 0
N r p/ omct ( E )。 。 。 l om l N r oo 1+ f N t l 。 nI r t C _ mc
—
De l
R 1Q a ty为 目的基 因在 样 品与 对 照 品 间 表 e. u ni t
萄糖 的 T Y培养 基 ( 照组 ) 含 1 及 2 蔗糖 的 P 对 、 % % T Y培 养 基 ;7 厌 氧 培 养 1 h 离 心 , 上 清 液 。 P 3℃ 6; 弃
在蔗 糖依 赖 性粘 附 中的动态 表 达知之 甚少 。有报 道
抗变形链球菌卵黄免疫球蛋白

抗 变 形链 球 菌 卵 黄 免 疫 球 蛋 白
周 艺 综 述 : 立 英 审 校 俞
( 复旦 大 学 附属 华 山 医院 , 海 2 0 4 上 0 0 0)
[ 摘 要] 龋 病是 一 种细 菌感 染 引 起 的疾 病 变 形链 球 菌被 证 明是 最 主 要 的致 龋 菌 。用 被 动 免疫 方
S e i c e g y l m m uno l bu i f a t t e o o c s m ut n p cf g o k i i g o ln o n iS r pt c c u a s
ZH OU Yi
( ah nh si l f l t u a nvri ,h n h i 0 0 0, hn ) Hu s a o t f i e t F d n U i s y S a g a 0 4 C ia pa a ad o i e t 2
险 , 预 防 龋 病 方 面 有 良好 的 l 前 景 。 ;卯 黄免疫 球 蛋 白 (g ; 体 ;免疫 IY) 抗 [ 图号 ]R 8 . 中 70 2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 0 5— 5 3(0 2)9— 5 4— 3 10 2 9 20 0 0 1 0 『 体 牙髓 牙 周病 学杂 志 ,0 2 l ( ) 5 4 牙 20 ,2 9 :1 ]
Abta t D na cr si adsaecue ym co i a oe s n ldn tpoocs tn , hc e src ] etl ai s i s asdb irba p t gn ,ic igSr tccu a sw ihi t e e l h u e mu sh
随 着 耐 药 菌 株 的 逐 步 增 多 , 生 素 治 疗 的有 效 抗 性 在 逐 步 降低 , 以有 必 要 找 出一 种 抗 生 素 的替 代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