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作品——网络评论评析

合集下载

网络新闻评论作用

网络新闻评论作用


3、获取传播效果更加快速。传播效果 的及时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受众反应 的及时性和效果的可统计性。在网上,当 你发表评论完的瞬间,你评论的后面就会 有很多跟帖,网民即时发表自己对该议题 的看法和认识,阐述他们各自的看法,也 有些人可能在网上跟你做即时讨论和辩论。 要检测你发表的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的好 坏,一方面看点击率;另一方面,你也可 以通过与受众的交流和讨论获取他们对你 的看法和意见,从而做出判断。
1、网络评论的集纳性。网络新闻评论拥有跨时空、 超文木、大容量、强互动的魅力,与传统媒体评论相比成 为一个全新概念。
2、网络新闻评论载体和栏目的多样性。 到目前为止,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网络新闻评论专栏,它主要是指网 民在网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有一定的长度, 能独立成篇,就像报纸的言论专栏。这类 评论文章是网民通过浏览网络媒体事件说 理,提出一些看法。如新华网的“集点网 谈”。不过,一般在栏目下面通常还会有 很多子栏目,新华网的“焦点网谈”栏目 下设有“新华视点”“媒体集萃”、“时 事评点”、“国际观察”、“焦点跟踪”、 “信息反馈”、“图说热点”、“网评” 等。
二、网络评论的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目前在网站上存在形式多表现为 三种:新闻即时跟帖评论,这是网络评论中最具有 特色的,它反应迅速,一般短小精悍;新闻论坛评 论即BBS,上面的新闻评论,论坛中的评论具有选 题广泛的特点,下面一般还设有子论坛,受众可按 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进入;网页新闻评论,这种评 论就是一个标题链接着篇幅较长的署名评论的 WEB页面,一般是针对一条新闻所发评论。根据 帖子的来源还可以做以下归类,一是网站转载报纸 或者其他媒体上面的评论,其一就是代表网站观点, 并且由专人撰写在网站上发表的评论;第三种就是 网友的署名评论和匿名的一句话评论、跟帖。

网络新闻作品——网络评论评析

网络新闻作品——网络评论评析

网络评论作品评析——《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是感动还是残忍?》一、标题评析首先,标题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感动,二是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恰巧可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标题提出的问题,在正文给予了解答,新闻核心得到了突出。

其次,此标题的信息量是充足的,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另外,这个标题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新意。

而最基本的是,作为好的标题,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主题评析首先,协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所有街道的红绿灯处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一对小姐妹并且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孩子充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主题选取的角度很新鲜很特别,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其次,由这对小姐妹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在看到她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这对小姐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真的如照片上笑的那么幸福么?用反问的方式,用感动和残忍这样的字眼,易引起读者的深思。

再次,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揭示“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这一现象的不合理,引发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思考和怀疑,最后重申了保护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否定了某些人作秀的价值观。

从主题上看,这篇网络评论的定位是比较合理和成功的。

三、导语评析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引发新闻话阅读的最活跃因素。

这则新闻导语是采用了引语式导语,开篇截取了《东方今报》的报道,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首先引用了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随后提出质疑,并引出了新闻评论。

本条网络评论的导语比较简单,直截了当,可以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视线。

四、结构评析新闻结构是指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

它包含新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过程中的过渡与照应,以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

这篇网络评论作品从结构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引用《东方今报》的新闻原文,这是作者所要评论的事实载体;第二,采用疑问的方式,引出对新闻现象的评论;第三,讲述作者自己的感受,并由此入手展开评论;第四,作出总结。

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范文

新闻评论范文篇一:2019年作文素材时事评论集锦2019年高考作文素材:最新时事评论集锦警惕?撞翻变道车?的快意近日,一条交通事故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激烈讨论。

视频显示:3月5日,广东东莞中堂大桥一辆大众轿车强制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

对于这起事故,舆论一波三折,讨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3月21日《南方日报》)。

你强行变道,我霸气撞飞——这是网友对相关视频给出的?阅读理解式?答案。

胡乱变道,胆子不小,发生事故,该负全责。

舆情发生逆转的是?撞翻变道车?的车主在微信群发出了惊人之语:该大众朗逸已经是他撞过的第7辆车。

?一般都是别人全责才会撞上去,否则不会撞。

之前开比亚迪S6时,已经撞了2辆凯美瑞,2辆锐志,1辆CRV,1辆RAV4,全是完胜,没有输过一次。

?随后,东莞交警成立专案组,重新启动调查。

结论还是认定大众车负全责,因不存在斗气开车的事实行为。

通常,面对强制变道,大多车主尽管深恶痛绝,但为了保证驾驶安全,除了紧踩刹车、打轮躲避,似乎也无计可施。

而今,比亚迪车主据说不仅两次成功阻止大众车主强行变道,还给这个不守规矩者一个大教训——被撞翻车四脚朝天,这让饱受多年塞车之苦者拍手称快。

此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更近乎为?马路侠客?光荣加冕。

变道引发意外,好在没有性命之虞,四脚朝天似乎活该。

不过,有两点需要厘清:一是从法理而言,道路交通法规定,违反禁止标线强行并线的,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只是,?变道车辆必须避让直行车辆?,不代表直行车辆可以罔顾前车人身安全而?以暴制暴?。

换言之,在风险因素瞬息万变的马路上,?撞翻变道车?的后果是不可预估、不可控的。

如果我们放纵了?直行可以撞变道?的逻辑,法律就算正义,也是面目狰狞的正义。

当然,若是果真故意撞车,已经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就不是?全责?那么简单了。

也就是说,法律从来就没有支持过?对方违法在先,撞了白撞?的说法。

二是从道义来说,以如此方式惩戒强制变道车辆,不仅游走在人性边缘,也是不折不扣的丛林逻辑。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分析——以网易新闻评论为例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分析——以网易新闻评论为例

网络监 管 的难 度大 ,造 成一 些 网评
色。 “ 盖 楼” 回 复是 网易 论 坛 的经 典 , 言辞偏激辛辣、缺乏理性的态度,看 问 指 一个 网友 发布 评 论后 ,别 的网友 对 于 题 的角度 有 失偏 颇。信 息 的真实 性 和舆
他 的言 论依 次 回复 ,并且 首个 评论 和 被 论 的权威 性 遭受 质疑 ,必须 引起 高度 的 它 吸 引的评 论 聚集在 一起 ,避 免发 言数 重视 。网易新 闻评论的 自由度较为广泛 , 要 想 发挥 新 闻评论 的 巨大作 用 ,必 量多 的时候观 点被 分散 。 要对 其新 闻评 论 的所有 信息 严密 全 面地
吸 引 了不少 网民跟 帖 ;而 以 “ 摸 着石 头 过 河” 为题 的评 论也 反 复 出现 ,是 网络
甚至评论 的角度是否 准确 , 都会直接影响
高手刷 屏 的结果 。 网易 借助 这些 跟 帖批 网易新 闻在 长期 发 展 中 ,获 得 了 良 评 该事 件没 有做 到完 全公 平 ,在这 样 的
信息 ,它的存在 形态分为两种 。 第 一 种 ,是传 统 新 闻评 论 的延 续 ,
是 网络 媒体 对 新 闻事件 的看法 、观点 和 帖是 当前 网络 舆论一个 重要 的表 达手段 , 3 . 1 媒体 评论 的观点 出现偏差 ,权 意 见 ,这 种形 态 包 括 即时新 闻评 论 和延 网易首个新 闻跟 帖是在 2 0 0 3年 ,在许 多 威 性 和 导 向性 不 足
须 充 分 了解 网 络评 论 的特点 。而 网络 新 2 . 2 聘 请热 门网评人 员发表 合乎 时 监控 ,肯定 会有 一 定程 度上 的困难 ,因 闻评论 既吸 收传统媒体 新 闻评论 的优点 , 宜 的新 闻评 论 此在舆论 的引导 上就会显得相 对无序化 , 又同互联 网技术相结合形 成 了自身特色 。 热 门 的 网 评 人 员 可 以 是 各 界 社 会 学 导 向 性 和 权 威 性 不 足 。 首 先 , 网 络 新 闻 评 论 具 有 连 续 动 态 者 、传统 媒体 的编辑 或记 者 等。 网易评 3 . 2 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质疑 性 的特 点。其 次 ,网络 新 闻评 论具 有交 论 的范 围广 泛 ,不 仅反 映 与分析 广 大 网 《 洛杉 矶 时报 》著名 媒体 评 论家戴 互 性 和 参与 性 。再次 ,网络新 闻评 论 具 民都 能 看到 的表 面现 象 ,还更 为深 入地 维 ・ 萧指 出 : “ 网络新 闻的报道速度 已经 有 更 强 的时 效 性。最 后 ,网络 评论 具有 反 映 了不 同行 业 、不 同层 次 的人 关 注不 对新 闻的准确性和新 闻的职业道德提出挑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评论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评论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评论分析作者:张箫月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11期摘要:网络评论从初期通过连续动态的网络评论反映公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到中期多元化的网络评论影响着社会舆论的走向,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再到后期接近真相的网络评论不断出现,将已有的舆论反转,最终揭露事件的真相,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

这不难看出网络评论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作用机制是不容小觑的。

但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网络评论仍有不足,如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原创性;议程设置功能削弱;网络评论质量参差不齐等。

关键词:网络评论;社会热点事件;舆论第一章网络评论在事件中的总体表现第1节网络评论是舆情的风向标1.针对事件做连续动态的评论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媒体已不再局限于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也成为公众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主要渠道。

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形成媒体对受众关于事件的舆论引导。

“罗一笑事件”因惊人的反转成为大众关注焦点,社会舆论持高不下。

随着网民的关注度飙升,网络上纷纷发表对该事件的评论,人民日报发表《真相,你也给我站住!》、搜狐教育发表评论《我只相信我看到的“真相——”罗一笑事件之我见》等文以客观及时的评论引导受众对事件的正确认识。

2.接近真相的评论反转舆论在互联网的平台上,网络受众通常会用论坛跟帖、发表微博等方式对社会热点进行网络围观,其本质是一种新兴的社会舆论形式。

社会舆论也随着开放交互的网络评论而变化,不管是媒体或社会权威人士,还是普通网民,都能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

在“罗一笑事件”中,社会舆论的反转有两次:第一次是经过网友的爆料和相关单位的证明,使温情感人的救女故事变成欺骗大众感情的手段,急转直下的事态发酵了社会舆论。

第二次是经过微信公众号“深圳客”转载邓飞的文章,客观还原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改变了社会舆论的传播路径。

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处理,有责任感的媒体有义务用权威性的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将网民盲目和不合理的舆论方向转向客观和理性,这也是具备开放、交互特性的网络评论能够成为合理控制社会舆情的方式之一。

网络评论要准确把握好时度效——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网络评论要准确把握好时度效——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声屏世界2023/6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网络评论是专家和大家的共同事业。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空间,海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汇集、交换和传播。

网民通过网络发表观点、表达意见,去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从PC 端过渡到移动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成为网络评论三大接触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手机接触网络评论的用户比例达到93%以上。

网络评论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特点明显。

网络空前拓展了话语表达空间,网民可以任意发言,各抒己见。

但同时因为缺乏自律、自我约束和社会责任感,不假思索,少数网民还基于游戏好玩或者借机发泄的心态去评论,意气化情绪太浓,甚至存在一些超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言论。

越是浅阅读时代,越要赋予评论思想高度;越是意见多元,越需要思想引导,突出价值引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评论提供的是思想,彰显的是价值”。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更是利器。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评论员”的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勇敢扛起评论大旗,把握好时度效,抢占舆论先机,主动设置议题,抢先发声、善于发声,旗帜鲜明地表达立场,观点和态度,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网络正能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抓住时机,先声夺人,抢占舆论制高点“时评就是围绕‘时’字作文章”,要“让时评与新闻如影随形”。

网络评论大都随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而随时刊播。

有时为抢占先机,还早于新闻报道播发,目的是用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

新华社要求“新华时评”及时、随时、即时发表评论。

新闻评论怎么写

新闻评论怎么写

新闻评论怎么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新闻评论(范文)《大鱼海棠》为何与优秀失之交臂自7月8日上映一周以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让国产动画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赴你十二年之约”“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有好作品可以看”——在片方的“情怀”式宣传之下,《大鱼海棠》被寄予厚望。

然而,在其正式搬上大银幕后,票房可观,口碑却毁誉参半。

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失望,落差之间,《大鱼海棠》与“优秀国产动画电影”这一称号失之交臂。

即便如此,《大鱼海棠》所引发的种种讨论却引人深思。

显然,《大鱼海棠》正是试图凭借“中国风”来跻身“优秀国产动画”的行列。

可贵的努力和探索足以让其摘取“良心之作”的头衔。

在动画电影行业,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和以吉卜力工作室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一个构筑了庞大的童话世界,一个横跨儿童与成人观影群体,对动画电影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年来,许多国产动画对以上两种模式进行拙劣模仿,粗制滥造的创作让观众频频失望。

而《大鱼海棠》在吸收国外动画创作与制作优点的同时,饱含了中国动画人的匠心。

创作团队在国画、敦煌壁画中捕捉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特征,反复推敲一只凤凰或一团火焰的运动轨迹,影片中一个3秒钟的镜头制作周期长达一个月……可以说,该片在美术创作上追求细腻与精致的匠心,正是国产动画所稀缺的。

此外,符合电影工业逻辑的制作流程与生产机制,也为影片注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

然而,精美的画面却不是成为“优秀国产动画”的全部理由。

上映后,《大鱼海棠》的剧情与人物引发了井喷式吐槽。

整部电影引经据典,精致的美术场景仿佛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绮丽大门,但人物与剧情却没有呈现出更深刻丰富的世界,这导致片中众多文化符号都变成了浮光掠影,甚至被批评为“华而不实”。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大鱼海棠》与“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失之交臂的原因,或许可以在《庄子》中找到答案。

影片立意的“中国风”只停留在美术审美的层面,剧情与人物都没有体现出真正的东方哲学。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
潘琳琍
【期刊名称】《新闻世界》
【年(卷),期】2024()4
【摘要】网络新闻评论因良好的时效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与传统的新闻评论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为网络评论带来倍增效率和生产革命的同时,也让网络新闻评论面临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挑战。

作为主流媒体,需要牢牢巩固舆论主阵地,认真研究网络评论的受众心理、传播规律,找准网络评论的流量密码,让舆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这是主流媒体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潘琳琍
【作者单位】合肥日报传媒集团(合肥日报社)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
2.网络新闻评论的“微”力量——浅析微博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
3.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
4.当前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与互动
5.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与互动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评论作品评析
——《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是感动还是残忍?》一、标题评析
首先,标题使用了两个关键词,一是感动,二是残忍,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恰巧可以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标题提出的问题,在正文给予了解答,新闻核心得到了突出。

其次,此标题的信息量是充足的,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另外,这个标题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也具有一定的新意。

而最基本的是,作为好的标题,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提升了新闻评论的价值。

二、主题评析
首先,协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所有街道的红绿灯处都会有他们的身影,但是由一对小姐妹并且年龄只有八岁的小孩子充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于读者来说这个主题选取的角度很新鲜很特别,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其次,由这对小姐妹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在看到她们所造成的影响的同时,这对小姐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真的如照片上笑的那么幸福么?用反问的方式,用感动和残忍这样的字眼,易引起读者的深思。

再次,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揭示“8岁小姐妹上路当协警”这一现象的不合理,引发人们对这一做法的思考和怀疑,最后重申了保护少年儿童的重要性,否定了某些人作秀的价值观。

从主题上看,这篇网络评论的定位是比较合理和成功的。

三、导语评析
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引发新闻话阅读的最活跃因素。

这则新闻导语是采用了引语式导语,开篇截取了《东方今报》的报道,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首先引用了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随后提出质疑,并引出了新闻评
论。

本条网络评论的导语比较简单,直截了当,可以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视线。

四、结构评析
新闻结构是指新闻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

它包含新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过程中的过渡与照应,以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

这篇网络评论作品从结构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引用《东方今报》的新闻原文,这是作者所要评论的事实载体;第二,采用疑问的方式,引出对新闻现象的评论;第三,讲述作者自己的感受,并由此入手展开评论;第四,作出总结。

文章整体结构做到了具有逻辑性,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五、报道角度评析
记者需要多向思维,对一件事正面报道不合适,就换个思路,从侧面或反面,上面或下面来思考,常常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最终点石成金,使新闻报道焕发生机与活力,网络评论也是如此。

8岁小姐妹上街当协警,各大媒体都是一片赞扬之声,感动社会,感动众人,为文明交通奉献自己的力量,被网友评为“省会最美双胞胎”。

面对旧的新闻线索,作者再去发表扬之声只会是“炒冷饭”,唯有换个角度才能标新立异。

这篇评论报道中记者独辟蹊径,从保护小女孩儿的人身安全考虑,着手评论。

8岁姐妹花,自己都还只是个孩子,自己的人身安全都还需要监护人的保护,在横冲直撞的马路上当协警,维护交通安全,那么她们的安全又有谁来保护?通过综合分析和考量,记者就找出了不一样的新闻价值,一篇角度新,有深度的网络评论作品就诞生了。

六、表现手法评析
整篇文章以议论的手法来表现,把议论当做手段,通过议论表达观点,在议论中注入了作者的感情,既对一对年仅8岁得小女孩做协警做出了评价,同时也对这件事反应的背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质问的方式表现了作者的观点和愤
怒之情,议论是新闻表达的辅助方式,以少、短、精卫标准,议论与抒情结合在一起,二者在新闻作品中交相呼应,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感染读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