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侦破实录】杨虎城将军被秘密杀害始末

合集下载

西安事变后军统对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监视

西安事变后军统对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监视

西安事变后军统对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监视作者:曾德刚来源:《百年潮》2017年第06期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蒋介石结束内战,一致抗日,此事件即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宋子文、宋美龄、端纳等人的协调下,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由国内战争走向全面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国家与民族走向,同时也改变了张、杨两人的命运。

事变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南京,旋即被送上军事法庭审判,实施软禁,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人身自由几十年之久。

杨虎城被撤职,1937年6月被迫“出洋考察”,失去对军队的统率权。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爆发,杨虎城电蒋要求回国抗日遭拒。

1937年11月底,杨虎城由法国经香港回国准备参加对日作战,被军统诱捕囚禁,先后在南昌、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关押。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前,杨虎城一家被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台北“国史馆”藏“戴笠史料”全宗中,有西安事变类,其中关于张学良部分为戴公遗墨——西安事变类第1卷,杨虎城部分为戴公遗墨——西安事变类第2卷。

记录有戴笠对负责监视张学良、杨虎城的特务人员所作的指示,亦有戴笠向蒋介石汇报张、杨言行的报告,从中可了解西安事变后一段时期内张、杨二人的命运波折。

张学良抑郁患病,蒋对张未赶尽杀绝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由南京转往浙江溪口软禁,军统特务刘乙光负责对张学良的监视。

9月13日,张学良得知两日以来军事战况不佳,心情烦闷,赋诗一首:“山居经四季,最好是清秋。

气爽风和畅,登高尽兴游。

”此诗与张被囚禁及战事不佳情境不相称,张学良可能借此诗纾缓难以抑制又无法言说的苦闷忧愁。

9月19日为中秋节,张在妙高台饮酒大醉,兴奋异常,回招待所途中高歌《义勇军进行曲》,狂呼打倒法西斯帝国主义,拥护领袖抗战到底,国民党万岁,领袖万岁等口号,并说你们不要以西安事变责我,西安事变是我要领袖成为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人物,假使没有我张学良,领袖是不能平安返京等语。

一百个中国大案侦破纪实01

一百个中国大案侦破纪实01

一百个中国大案侦破纪实01:新中国第一个杀人狂解密新中国第一刑事大案27年后当地仍封锁案件详细信息而当地的村民还是谈案色变2011年3月16日,陕南商洛市的王墹(音:jiàn)村春光明媚。

57岁的张彩娥带着小孙孙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

"一晃,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张彩娥对记者说,不知道杨峪河畔的那些冤魂们是否已经重新投胎做人。

1985年,陕西省商洛地区商县杨峪河乡(现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王墹村村民龙治民与妻子共同在家中谋害48人案发。

近年来,这起特大杀人案不断被网友提起。

去年年底公开出版的《陕西省志·公安志》,也首次刊出了"杀人魔"龙治民的照片。

那么,龙案是如何发生,又有哪些警世意义呢?案发27年后,记者赶赴西安和商洛,调查案件中的隐秘细节。

寻找失踪者1983年—1985年,在商县各乡出现怪事。

一些外地打工归来或者上城买东西的农民,离奇失踪。

到1985年5月,向公安部门报告的失踪者就有37人之多。

刘湾乡叶庙村40多岁的杜长英就是其中之一。

1985年5月16日,他起了个大早,跟哥哥一起去城里赶集给猪买豆饼。

两人分手后,杜长英却再也没有回家,家人四处寻找。

5月27日黄昏,哥哥杜长年再一次从城里寻觅回来。

路过县造纸厂时,他找到出纳员、表弟侯义亭,说了杜长英十余天未回家的事。

侯愣怔了片刻,叫道:"哎呀!"神色变得严峻起来:两天前,有名男子拿一张金额1.85元卖麦草的条子来领钱,条子上的名字却是杜长英。

侯问那人怎么回事,那人说杜欠他钱,一直赖着不还,他在街上堵住杜,杜把这借钱的条子给了他。

5月28日,经侯义亭辨认,领钱人是44岁的龙治民。

杜长年等人随即扭住龙,要带他去派出所。

僵持不下的时候,一黑脸小伙上前,说也正找这人。

黑脸小伙是另一支寻人队伍的成员。

1985年元月11日,上官坊乡某村副支书姜三合等人从西安做活回来,在西关车站打算回家,碰到个头矮小的龙治民。

说不尽的西安兵谏:影响了整个历史走向

说不尽的西安兵谏:影响了整个历史走向

说不尽的西安兵谏:影响了整个历史走向说不尽的西安兵谏:影响了整个历史走向字号:小大核心提示:自延安会谈后,张学良说到做到,从南京到洛阳、自洛阳到西安,对蒋介石哭谏、苦谏,的确是做了一系列逼蒋的文章。

怎奈蒋氏顽固不化,亲自赶赴西安,调兵遣将,进一步加紧了“剿共”的步伐,加紧了、强化了“剿共”机器的运转。

在蒋介石到了西安,张学良被逼得焦头烂额而无路可走之时,杨虎城向他郑重地提出了兵谏的建议。

也就是说,是杨虎城破题之后,张学良才产生了对蒋介石实行兵谏的念头。

西安兵谏之所以说不尽,一是题旨重大,用外国史学家的话讲,“影响了一个大国的整个历史走向”,属于中国命运接续存亡的一个转捩点;二是涵盖复杂,涉及中华民族诸多阶层何去何从的前途和命运。

正如毛泽东1937年所说的那样,没有西安兵谏及其和平解决,中国大地上“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将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由此也许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的损害”。

■抓蒋西安兵谏第一个决定性的目标是抓蒋,抓住蒋介石,也就抓住了牛鼻子。

而抓蒋念头的产生与形成,不可能凭空而降,而是有一个逐渐演进发展的过程。

蒋介石消灭共产党的决心,早已形成。

在漫长艰难的岁月里,以死抗争的共产党人面对强大凶恶的对手,只能采取反蒋的斗争方针。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与周恩来在延安天主教堂里秘密会谈之后,共产党采纳了张学良的建议,从“反蒋抗日”转为“逼蒋抗日”。

这实质上是将逼蒋的重担移到了张学良的肩头。

红军作为蒋介石“剿灭”的对象,要逼迫蒋介石抗日,在实际上是困难的。

自延安会谈后,张学良说到做到,从南京到洛阳、自洛阳到西安,对蒋介石哭谏、苦谏,的确是做了一系列逼蒋的文章。

怎奈蒋氏顽固不化,亲自赶赴西安,调兵遣将,进一步加紧了“剿共”的步伐,加紧了、强化了“剿共”机器的运转。

蒋介石转身杀出的回马枪,反而将张学良逼到了无可转圜的田地。

这个时候,张学良深感无奈而痛苦,但在心底尚未萌生兵谏的意念。

韦拔群被害案是这样侦破的

韦拔群被害案是这样侦破的

发表于2015-5-24 13:24 作者熊红明杨子健原题《拔哥的故事——韦拔群被害案侦破记》1932年10月19日凌晨,中共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惨死在了叛徒的枪下!老红军写信报冤请求侦破“拔哥”被害案1960年初,一封来自革命老区东兰的信,摆在了自治区公安厅厅长钟枫的案头,写信的人是老红军战士、时任东兰县副县长的杨正规。

杨正规在这封信中说,全国都已经解放10年多了,当年杀害韦拔群烈士的凶手却依然逍遥法外。

他请求公安部门派人缉捕凶手,早日为革命烈士报仇。

曾任红军第三军团保卫局执行部干事的钟枫看到这封信后很生气。

当时,东兰县归百色专区管辖,他立即打电话责问百色专区公安处的负责人:“解放都10多年了,怎么还没抓到人?”钟枫要求百色专区公安处立即组织人员,展开破案。

对于来自公安厅的破案命令,百色专区公安处和东兰县公安局却显得很为难。

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叫嚣反攻大陆最猖狂的时候,地方公安部门应对反革命和国民党特务分子的任务很重,抽不出人手去追查谋害韦拔群的凶手。

于是,百色专区公安处向公安厅打报告,请求公安厅选派破案经验丰富的侦查人员到东兰破案。

樊恒荣,1960年时任公安厅看守所所长,解放后一直在公安系统工作,有丰富的刑事侦查经验。

经过研究,公安厅领导决定派他到东兰破案,任务就是追查当年谋害韦拔群的凶手的下落,将他们捉拿归案。

“20多年前的案件,侦破起来很不容易,我们决定从国民党内部开始寻找线索,而韦拔群被害时的国民党县长徐家豫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樊恒荣告诉记者,接到任务后,他和同事李柏枝、覃祖坤立即到南宁茅桥监狱,把徐家豫提出来,押回公安厅看守所审问。

1932年初,徐家豫是东兰县的国民党县长。

根据国民党军官举证,在韦拔群被害后的第三天,徐家豫就和国民党军长廖磊在东兰江平召开民众大会,他会上公开威胁说:“谁还不出来自新的话,就要将他们的家属扣押到县城,要彻底将革命人员挖出来。

”徐家豫还布置江平的民团“要查清户口,令革命干部家属在午后来自新”。

杨靖宇将军牺牲之谜

杨靖宇将军牺牲之谜

抗战名将系列之-杨靖宇将军牺牲之谜1940年2月的一天,一队日军来到伪满蒙江公医诊疗所,他们带来了一个托盘,让院长洪宝源对托盘里的东西进行化验。

那是一个人的胃,由于长期饥饿已经萎缩得变形了。

洪宝源检查发现,这个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一些没消化完的草根和几团看得出形状的棉花。

当时一个在场的日本人说,这是“匪贼杨靖宇的胃”,洪宝源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

他知道,一个深受东北老百姓爱戴的英雄,一个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山林之王”的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牺牲了。

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家公祭在吉林省通化市举行,公祭的对象就是杨靖宇将军。

到今年,杨靖宇将军牺牲已经整整65年了。

当年,他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总司令,在得不到正面战场一点支援的情况下,在敌后孤军奋战,对抗强大的关东军与伪军。

今天的人们对杨靖宇将军吃草吞雪抗战至死的故事依然耳熟能详。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杨靖宇将军究竟是怎么牺牲的?日本人究竟为什么要解剖他的遗体?让我们跨越时空,回到那个寒冷的冬天,一起见证杨靖宇将军最后的那一段日子。

1932年11月,由于南满游击战争的形势非常不利,杨靖宇奉中共哈尔滨省委之命来到南满领导对日武装斗争。

杨靖宇树立军威的第一仗,是打伪军头子邵本良。

邵本良原本是土匪出身,曾经加入过东北军,后来归顺日军,成了最受重用的一支伪军,在南满民愤极大。

当时的老百姓都把邵本良的部队叫“大尾巴兵”。

抗联史专家卓昕说,邵本良对南满的地理相当熟,据说夜间行路也能辨清方向。

邵本良的士兵在冬天身后拴一张獾子皮,遇到雪地可以獾子皮放到雪地上坐下来,不得病。

杨靖宇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敌人,很鬼。

为了迷惑杨靖宇,邵本良给部下写了封交代自己部署情况的信,然后故意让杨靖宇得到。

但是杨靖宇将计就计也写了封信,详细交代了自己的攻击目标,又故意让邵本良截获。

邵本良中计布下包围圈,严阵以待。

没想到杨靖宇声东击西直捣他的老巢。

杨虎城

杨虎城

西安事变经过
经张,杨两将军和中共代表团 与南京方面谈判,迫使蒋介石 接受了“停止内战,连共抗日” 的基本主张,事变得以和平解 决。从而结束了十年内战,促 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形Biblioteka 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局面奠定了 基础。
张学良和杨虎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变扣押蒋介 石后,宋子文日记记述的时间从20日抵达西安当天“探 路”开始,到25日蒋介石获释离开西安为止。日记用英 文写成,为打字稿,其中要点和人名均为中文亲笔手写, 共15页
西安事变经过
石旁的石隙中,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西安事变时的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 主张的通电,提出: 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 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结果
1936年 西 12月 安 12 日 事 变
西安
在中国共产党 的努力下,西安 事变得到和平 解决.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原因
蒋介石的“安内攘外”
让少帅心生不满。 为了东北军的前途和 顺应西安大学生爱国 的响应,和不满蒋介 石的杨虎城扣押蒋介 石在华清池。
西安事变经过 关于杨虎城部分



1935年4月,蒋为削弱张学良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但却 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 1936年4月,张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 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 日”的协议。这时,中共的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 东的约书来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 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张学良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 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向蒋面谏,却遭到蒋拒谏。蒋介石令 张学良、杨虎城立即进陕北红军,否则将其所部分别调往福建、 安徽。

王以哲将军为什么会被枪杀 王以哲是被杀主要责任者是谁

王以哲将军为什么会被枪杀 王以哲是被杀主要责任者是谁

王以哲将军为什么会被枪杀王以哲是被杀主要责任者是谁本文导读:消息传来,举国哗然。

主流舆论皆是谴责张杨二人叛上作乱,更有人以为是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唆使。

其实张杨二人可能行事鲁莽,但却是为了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杨虎城宣布撤梢“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这多少有点另立政府的意思吧?作为少帅爱将的王以哲是这个军委参谋团的主要成员。

12月17日,西北抗日联军军委会决定成立援助绥远抗战的第一军团,其实是想离开西北这个地方,免得被中央军干掉。

王以哲出任副军团长,准备北上绥远抗战。

扣了蒋介石容易,但是如何处置是个难题。

杀了?关着?放了?这不是纨绔少帅和职业军人杨虎城能解决的问题。

最后,在国内各方力量的介入下,也包括莫斯科方面的介入下,12月25日,经过多方面的谈判协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在被扣14天后安全返抵南京。

原本事情到此为止应该算是圆满,有惊无险!但是,少帅为人率性天真,竟然陪着蒋介石回了南京。

老蒋不是什么谦谦君子,是个容易记仇的老男孩,你丫关我,老子也也关你,娘希匹!结果一下飞机,少帅就成了笼中鸟。

张学良被扣押了,还在西安的王以哲则自然成了东北军的领袖。

王以哲等根据张学良的电文,26日首先撤销了对蒋介石嫡系陈诚等高级军官的监视,恢复了他们的自由。

27日早晨就把被扣的南京政府军政领手人员先放回南京。

第二日又放回了70多架战斗机及500名空勤人员。

老蒋关着张学良,也怕东北军闹事,调了30个师进入潼关,大兵压境,以防东北军造反。

另外一方面,南京军事法庭又请出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将军做法官,公审张学良,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辛亥革命元老李烈钧少帅成罪人了!?西安那边炸了锅!东北军内部意见不一致,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王以哲、何柱国等为首的高级将领,主张先服从南京政府的命令,避免与中央军相时峙,从渭南前线撤军,而后要求释放张学良。

另一派以应德田、孙铭九为首的中下级军官则主张要蒋介石先放人回来,然后再撤军,否则不惜一战。

【刑事案件侦破实录】循线追踪武鸣警方速破“6·29”案

【刑事案件侦破实录】循线追踪武鸣警方速破“6·29”案

循线追踪武鸣警方速破“6·29”案为偿还赌博高利贷,一男子盯上了开“黑的”的出租车司机黄某,通过诱骗,该男子抢走了黄某的小车,将其杀害后碎尸抛于荒郊。

就在他准备逃跑之际,被闻讯而来的专案组民警抓获。

随后,与此案有关的其余4名犯罪嫌疑人逐一落网。

昨日上午,武鸣县公安局向媒体通报了“6·29”抢劫杀人碎尸案。

6月27日下午,家住武鸣县太平镇的黄某开着春节前购置的新车到武鸣县汽车站载客。

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有生意。

”黄某和对方谈好价格后,到指定的商铺门前接租车男子。

上车后,黄某发现租车人是之前租过自己车的“阿三”。

一路上,阿三不断找话题与黄某聊天,两人聊得十分开心。

天色渐黑时,黄某载着阿三来到武鸣县陆斡镇。

在一处长满杂草的平房前,黄某停下了车。

阿三下车后一再邀请黄某进屋休息,黄某一进屋,阿三马上反锁大门。

这时,黄某才发现屋里有两名男子。

3人一拥而上,将黄某绑在一张椅子上,将其手机和车钥匙搜了去。

28日早上,黄某见3人都出去了,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呼救。

这时从外面回来的阿三为避免事情败露,残忍地杀害了黄某。

7月2日,阿三将黄某尸体肢解后丢弃到村后山。

自从黄某6月27日开车离家后,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

29日下午,黄妻怀疑丈夫可能遭遇不测,向武鸣县公安局报案。

接警后,武鸣县公安局马上成立“6·29”专案组展开调查。

经过民警几天的细致走访和排查,犯罪嫌疑人阿三进入警方视野。

7月3日晚,民警迅速进村摸排,获知几天前阿三家曾飘出恶臭味。

民警来到阿三家时,家中空无一人。

阿三家虽然被清洗过,但地板上仍留有血迹。

侦查中,民警发现阿三曾在武鸣县某旅馆出现。

7月3日晚,民警秘密包围该旅馆,连续伏击近40个小时,但没有发现阿三的踪影。

经查,阿三有打麻将赌博的习惯。

7月5日晚11时,民警在某小区一间十分偏僻的小麻将馆里发现了阿三,迅即将其擒获。

专案组民警连夜审讯犯罪嫌疑人覃某(阿三),他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虎城将军被秘密杀害始末
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四川省重庆市。

1936年12月25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

蒋介石迫于全国的抗日形势,不敢撕毁协议,但蒋介石对国民党东北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和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一直怀恨在心。

当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后,即遭囚禁,而对远在西北的杨虎城则先迫令他辞职,然后又以所谓“特派专员”的身份,将杨虎城将军逐放到欧洲、美洲去调查军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一场全民族的抗战由此拉开了序幕。

这时,身在异国他乡的杨虎城将军心潮激荡,热血沸腾。

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国,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之中。

当时,有外国朋友对杨虎城将军说,蒋介石反复无常,对西安事变怀恨在心,必然会暗算你,劝杨虎城不要回国,但杨虎城将军坦然地表示,宁使蒋介石负我,不能使我负国家和民族,个人利害关系,我从来不计较,我回到祖国,为的是愿当一兵一卒,亲自上前线刺杀敌人。

但是,如果别人不让我上前线,把我杀了,我也问心无愧,对得起家乡的父老。

蒋介石得知杨虎城将军要回国的消息,立即电告军统特务头目戴笠赶到南昌市,当面指示戴笠逮捕杨虎城将军。

戴笠又马上召集了一批特务,制定了截捕杨虎城将军的周密计划。

至此,杨虎城将军从1937年12月2日在南京被囚禁到1949年9月17日,被秘密杀害,关押长达12年之久。

是谁下命令杀害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小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桂以及随从宋绮云全家的。

执行这个命令又是谁?1949年11月30日,重庆市解放后,第二野战军保卫处处长刘国部着手调查杨虎城将军的下落,从参与逮捕到当时在重庆市渣滓洞站岗放哨的11名特务警察中,了解到杨虎城将军被杀害的一些线索,即着手发掘,于12月1日发现了杨虎城将军的遗体。

当时遗体已经开始腐烂,经在重庆市的原十七路军官兵辨认证实是杨虎城将军的遗体。

1950年3月18日,保卫处长刘国部又抓获了前国民党军统保密局西南特区中将区长徐远举、少将副区长周养浩。

经过长达3年的审讯、调查、核实和取证,终于揭开了杨虎城将军被囚禁和被秘密杀害过程的详细经过以及内幕。

出身贫苦农民之家投身军旅生涯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清朝光绪十九年十月十九日)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南乡甘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小名长久,村里人称杨久娃。

父亲杨怀福,农闲时帮乡里人做木工,帮补家计。

母亲孙一莲,家庭主妇。

1903年7月,杨长久在甘北村读了两年私塾。

1911年10月22日,陕西辛亥革命爆发,杨长久参加了泰陇复汉军隶属于张云山部向枝山的向字营,驻扎地乾州城,杨长久改名杨忠祥。

1916年3月,陕西省整编军队,杨忠祥被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合团第一营任营长。

1917年陕西靖国军成立。

杨忠祥改名为杨虎城,任靖国军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

1931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七路军总指挥。

多次劝蒋介石抗日无效会同张学良实行兵谏
1936年秋冬之际,是蒋介石统治登峰造极的时候。

在国际上,蒋介石取得了英、美等国巨额的经济援助及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支持。

在国内,蒋介石以惯用的分化收买手段,很快解决了“两广事变”,同时,迫使政敌汪精卫出国。

特别是在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之后,蒋介石感到红军和各地方反蒋势力已不能对他的统治形成直接的严重威胁。

用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共匪与军阀之势力,已不足为中国之患。

”尽管如此,蒋介石丝毫也没有放慢内战的步伐。

在“两广事变”平息之后,蒋介石便立即将大军北调,竭尽全力地策划和准备进行新的“剿共”战争。

11月11日,蒋介石在洛阳庆祝五十大寿,并发表了他的以《思亲报国》为题的文章。

国民党借此机会,在全国各地大搞所谓“祝寿献礼”。

与当年吴佩孚在洛阳庆祝五十大寿的“八方风雨会中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11月17日,蒋介石亲自飞往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