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舰

威海定远舰定远舰夜景“定远”舰景区,位于山东省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威海市的城区繁华地带,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
历史上的“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武备强大、防护完善,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舰”,见证象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
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定远舰是清政府花费近170万两白银向德国订造的一艘战舰,是当时世界海军中罕见的大型铁甲舰,其装甲厚,吨位大,炮火重,利于防御,号称“第一铁舰”。
该舰由德国伏尔锵造船厂制造,1883年11月28日下水。
1894年9月17日,以“定远”、“镇远”为首的北洋水师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域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进行了一场决战。
“定远”舰中弹159发,“镇远”舰中弹220发,“定”、“镇”二舰的装甲和炮塔护甲上的弹坑没有超过102毫米的,显示出二舰的顽强生命力。
1895年2月5日凌晨,“定远”舰在威海保卫战中,遭日本海军鱼雷艇袭击,丁汝昌下令趁军舰尚未沉没前驶往刘公岛南面搁浅,利用舰炮,增强东口的防御力量。
丁汝昌被迫撤离“定远”,移驻“镇远”指挥。
10日下午,丁汝昌、刘步蟾命令用水雷将搁浅的“定远”炸毁。
复制的“定远”号纪念舰,主要由岸上与舰上两大部分组成,军舰本身,完全依据历史资料按1:1比例进行复制建造,最大程度再现了历史原舰的风采。
舰上各种武器装备一一复制,齐全逼真,许多著名的历史场景也都纷纷还原再现,如临其境。
军舰内部,围绕“定远”舰、甲午海战布置了2层主题展馆,并有选择的复原再现了一批“定远”舰内历史生活场景。
景区内还设有北洋海军历史陈列、三维环幕影院、模拟互动海战游戏等参观、游览项目,合力营造了一座能切身感受历史,走进百年前铁甲巨舰生活的独特人文景观。
登上这艘战舰,恍若跨越时空,百年往事历历在目,甲午英雄的故事、铁甲巨舰的雄风、黄海大战的惨烈、亚洲第一的强国梦都将在这里与您相会.昂首静泊在威海湾畔,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定远”,龙旗猎猎、身未动威先行,仿佛蓄势待发,将要继续那未尽的航程。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长崎事件:⼤清对⽇外交的最后荣光今天是2019年9⽉9⽇这是馒头说第 383 篇⽂章就在上周,有⼀条新闻:北洋舰队“定远”号沉船遗址确认提“定远”号,必想起甲午海战总是能勾起国⼈⼀段屈辱的回忆但是,这艘曾经的“不沉”铁甲舰也见证过⼀段晚清对⽇本的最后强硬11886年8⽉1⽇,⽇本的长崎港。
港⼝的码头上,聚集了不少⽇本的民众,熙熙攘攘,指指点点。
⼀种难以形容的情绪,正在酝酿。
因为在他们眼前出现了四艘巨⼤⽆⽐的战舰——并不是他们⽇本海军的军舰,⽽是到访的⼤清帝国北洋舰队的四艘战舰:排⽔量7340吨的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排⽔量7340吨的铁甲舰“镇远”号;排⽔量为2440吨的防护巡洋舰“济远”号;排⽔量为1280吨的炮舰“威远”号。
“定远”号。
“定远”号和“镇远”号为清朝委托德国建造的7000吨级的⼀等铁甲舰,是“姐妹舰”。
两艘军舰于1881年开⼯,1884年竣⼯,定远舰花费约140万两⽩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银。
这两艘军舰当时号称“亚洲第⼀巨舰”,为北洋舰队主⼒舰。
⽇本民众从没有看到过像“定远”号和“镇远”号那样巨⼤的铁甲舰,因为当时⽇本海军最强⼤的三艘主⼒舰,都只是3000吨级的。
所以,在那些难以名状的情绪中,有惊奇,有叹服,有担忧,有恐惧,有嫉妒,甚⾄,还有愤怒。
⾃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本迅速崛起,国⼒⼤⼤增强,俨然已成为东亚唯⼀能与传统“⼀哥”中国争锋的强国。
虽然在1884年试图挑战中国权威的的“甲申政变”受挫(详见延伸阅读【⼀】),但到了1885年,福泽谕吉在他的那篇著名短⽂《脱亚论》中已经明确指出,要和中国乃⾄亚洲划清界限——⽇本应该放弃曾经尊崇的中国思想和儒教精神,⼤⼒吸收学习西⽅⽂明。
长期以来,⽇本⼀万元纸币上印的头像⼀直是福泽谕吉。
他当时的思想在⽇本影响深远,被称为是⽇本“近代第⼀教育家”,他曾主张与东亚落后的“恶邻”绝交,并且赞同战争是⽇本崛起的机会。
据最新消息,⽇本的⼀万元纸币将在2024年启⽤新⼈物头像涩泽荣⼀(被称为⽇本“资本主义之⽗”),取代福泽谕吉。
假设它们遭遇了—近代战舰比拼:定远号VS富士号

假设它们遭遇了—近代战舰⽐拼:定远号VS富⼠号历史没有假设,但总会让后⼈浮想联翩,作为⼀个铁甲舰和战列舰的军迷,对于近代那些有名的军舰假设能⾯碰⾯实战⼀场,那就真的太痛快了。
因此现在只能通过数据来进⾏兵推,勉勉强强抚慰⼀下⾃⼰的内⼼。
定远级铁甲舰作为北洋舰队的旗舰,从1885年回国之后就⼀直担着“远东第⼀巨舰”这个头衔,知道1897年⽇本的富⼠级战列舰回国,才打破它的“远东第⼀”的记录。
因此这次兵推就拿两艘都曾经担当“远东第⼀巨舰”头衔的军舰来作对⽐。
⾸先看看定远舰,定远舰建造于1881年,服役于1885年,服役后⼀直担任北洋舰队的旗舰。
排⽔量为:7144吨,满载排⽔为:7355吨,舰长94.5⽶;宽18⽶;吃⽔5.9⽶;航速14.5节,装备双联装305毫⽶克虏伯⼤炮2座,150毫⽶炮2门,57mm速射炮 2门,47mm速射炮 2门,37mm炮8 门,14吋⽔上鱼雷发射管 3门,鱼雷艇 3艘,撞⾓1座。
定远号再看看它的对⼿,富⼠号战列舰。
富⼠号战列舰建造于1894年,服役于1897年,是⽇本当时最⼤的战舰。
排⽔量12,533吨;舰长114⽶;宽22.3⽶;吃⽔8.1⽶;航速18.3节;装备305毫⽶双联装炮2座;152毫⽶炮10门;47毫⽶炮24门;450毫⽶⽔上鱼雷发射管1门,⽔中鱼雷发射管4门。
配有撞⾓。
富⼠号武器⽐对:定远主炮:305毫⽶25倍径克虏伯⼤炮(4门)富⼠主炮:305毫⽶40倍径阿姆斯特朗⼤炮(4门)什么是倍径:由於管狀⽕炮的彈頭在炮管內受到推進藥產⽣的氣體作⽤時間愈⾧,炮⼝初速愈⾼,能量愈⼤,彈道也較為平伸,對射程也有正⾯的影響,因此理論上炮管的⾧度愈⾧愈好。
再⽐較兩⾨同⼝徑的⽕炮的威⼒時,倍徑的⼤⼩是⼀個很好的參考依據。
倍徑愈⼤表⽰炮管愈⾧。
(来源:维基百科)定远主炮的威⼒:305毫⽶25倍径炮,炮⼝初速500⽶/秒,穿甲弹325千克,开花弹292千克,炮⼝穿甲厚度490毫⽶,有效射程7800⽶。
亚洲第一巨舰:“定远”级铁甲舰

亚洲第⼀巨舰:“定远”级铁甲舰坞修中的镇远舰、可见其舰艏⽔线下带有翼⼑的锋利撞⾓、也可感受到该级铁甲舰⼲舷之低。
1885年回国时的“定远”张帆航⾏以便节省燃煤。
⼤东沟海战前"定远"级铁甲舰拆除部分设施:炮罩、吊杆、⽊制舢板,以避免弹⽚在炮罩内反弹造成⼆次杀伤,避免炮弹击中舢板后⽊削横飞。
拆除风筒以免将⽕引⼊机舱、并割去飞桥两翼、拆除飞桥右前和左后2具梯⼦、减轻主炮发射时对飞桥结构的震动。
满载煤⽔补给后可以看到“定远”级⼲舷之低。
上图:⽇本俘获后“镇远”的改装线图、可以看见后桅杆附近新增设的炮台。
下图:北洋海军时期采⽤维多利亚涂⾊的“定远”舰。
“定远"舰⼯⼚编号100、“镇远”舰⼯⼚编号112。
“定远”开⼯于1881年3⽉31⽇、于同年12⽉28⽇下⽔、1883年5⽉2⽇完⼯;“镇远”开⼯于1882年、并于1882年11⽉28⽇下⽔、1884年3⽉完⼯。
“定”“镇”2舰均由德国伏尔铿船⼚(STETTINER MASCHINENBAU A.G.VLCAN)建造、设计师:鲁道夫*哈克、他和负责督造的刘步蟾都堪称“定远之⽗”。
1885年7⽉3⽇和“济远”舰⼀起从德国基尔港起程回中国、“定远”级铁甲舰和“济远”号穹甲巡洋舰设计时都是带有风帆设备的、3舰回国时为节省煤炭及靠港补给、都采⽤过风帆动⼒航⾏,“定远”级舰回国后不久就对前桅杆进⾏改造、使前桅杆变成今天⼈们看到的有上下2个桅盘的⼤桅,济远舰设计是及回国时是3根桅杆的、回国后也改造成单桅杆形式。
回国后:驾舰来华的洋员不久就回国了、“定远”管带:刘步蟾、“镇远”管带:林泰曾。
1888年12⽉17⽇北洋海军成军后“定远”舰被指定为北洋海军的旗舰、成为海军提督丁汝昌的⼤督船。
舰体总长94.5⽶,不含舰艏撞⾓的舰长91⽶,总宽18⽶,舱深8.4⽶,吃⽔6⽶,⼲舷2~2.4⽶,标准排⽔量7144吨~7220吨,正常排⽔量7335吨,满载排⽔量7670吨,续航⼒4500海⾥/10节,载煤600-1000吨,“定远”设有3台发电机,“镇远”只有2抬。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Stettiner Vulcan AG)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Ironclad)。
简介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二舰于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而定远则同时为北洋水师旗舰。
排水量7,000吨的定远与姊妹船镇远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装甲厚12至14吋,主要武装为四门12吋口径的主炮。
定远、镇远二舰不但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服役时更是当时远东最大型的军舰。
二舰为甲午战争初期的黄海海战内日军海军集中打击的对象,二舰中弹极多,但因其铁甲坚固而只受一般破损,俱未失去战斗力。
后来北洋水师退入威海卫以自保,定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鱼雷艇击中,被迫搁浅。
最后被陆上由日军占领的炮台击中后自沉。
而镇远则因触礁受损,最后投降编入日本海军。
建造背景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
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加快建设海军。
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当中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负责守卫京师,故此获得优先集全力建造。
北洋海军最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购舰,1879年起先后购入六艘排水量400吨、配有一门11吋口径主炮的炮舰,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及镇边。
这些炮舰为木船外包钢壳,称之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御但不具远洋作战能力。
之后李鸿章再向英国购入排水量为1,350吨,10吋口径主炮2门的巡洋舰两艘,即为超勇及扬威,两舰于1881年年中完工并于年底驶回中国服役。
建造经过在超勇及扬威在建造的同时,李鸿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购买两艘铁甲舰。
同年中,派徐建寅、李凤苞到英国及德国,考察海军以及购舰。
徐、李在德国参观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及其制造的萨克森级(Sachsen class)铁甲舰,与及克虏伯公司(Krupp)及其火炮。
2023年中考历史考点梳理课件-第九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向西方学技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2)向西方学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3)向西方学制度: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三民主义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中 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向西方学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 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2)中国同盟会。 ①成立背景: 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_章__炳__麟__ _邹__容__
_陈__天__华__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警世钟》
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得到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②成立:_1_9_0_5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_东__京__成立同盟会。 ③政治纲领:“_驱__除__鞑__虏__,恢复中华,_创__立__民__国__,平均地权”。 ④总理:孙中山。 ⑤机关报:《_民__报__》。 ⑥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⑦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 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前期创办近代_军__事__工__业__。(安庆内军械所、_江__南__机__器__制__造__总__局__、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创办_民__用__企__业__,以辅助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等) (3)建立新式海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4)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水师解说词

CCTV《北洋水师》解说词第一集海上危机1874年6月日本以一次渔民冲突中清政府袒护台湾为借口,派出几艘商船秘密出发,阴谋占领台湾。
清廷急派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率领福建省“安澜”、“伏波”等几艘近代化兵舰前往台湾。
乘坐商船而来的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了大清国的舰队,迫于清军威力,惊慌的日军逃离了台湾。
美国联合英国和法国,名义上是调停,实际上却是帮助日本一起向清政府施压。
在三国的支持下,理亏的日本竟然让清政府赔偿军费50万两。
在与日本签订赔款条约后的第六天,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愤然上奏清廷,强调了海防问题的急迫性。
清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在当天就发布上谕,令沿海沿江各省督抚们在一个月内将各自的讨论意见上奏朝廷。
一场关于“海防战略”的大讨论随即展开。
限期一个月的海防大讨论,在拖延了大半年后,于1875年5月由恭亲王总结后上奏朝廷。
然而,圣旨下来后,内容却大大出乎恭亲王的预料。
皇上决定成立南、北洋水师,两支水师齐头并进。
不久后,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被任命为南洋通商事务大臣,而李鸿章被任命为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他们都兼办各自的海防事宜。
李鸿章和沈葆桢都是当时洋务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也是清政府大臣中较早放眼世界的有识之士。
但身处朝野政治旋涡中心的恭亲王更加清楚,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朝廷中还有着共同的政治对手——“清流派”。
“清流派”名字虽然清新淡雅,但作风却异常犀利。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派”成了“清流派”的眼中钉。
在这其中,李鸿章更是首当其冲。
清流派对李鸿章购买外国军舰一事关心异常,这使得李鸿章更加小心谨慎,惟恐被人抓住把柄。
然而,在“洋务派”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儿。
虽然表面上李鸿章与沈葆桢同属洋务,共同抗击清流,但私下却也因为彼此的利益明争暗斗。
两人斗争的焦点是清政府决定分配给南北洋水师共同使用的,每年约400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
而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和林则徐言传身教的沈葆桢,有着良好的君子风度,李鸿章正是利用他的这一优点,大耍政客手腕,在长于权术的李鸿章周旋之下,海军经费大部分被北洋水师所用,沈葆桢的南洋水师仅拿到了很少的部分。
“打捞”定远舰

“打捞”定远舰百余年后的威海卫。
海面波澜不惊,定远号铁甲舰如王者归来。
“这是按1:1的比例复制的”,甲板上,年轻漂亮的导游顶着炎炎烈日,面无表情,声音职业。
游客们或颔首,或仰望。
船的最高处,大清龙旗猎猎,似蓄势待发,与对面的刘公岛遥遥相望。
周围大小船只进进出出,犹俯首帖耳。
“现在回过头去看,定远、镇远买的时候还是当年最牛的,吨位不是很大,但设计是最新颖的”,说起定远舰,海军史专家陈悦带着掩盖不住的自豪。
2003年,江苏人陈悦受聘前往威海,全面参与了定远舰复制工程,“其实这在当时有点像概念车,过了某个时期就不流行了。
可它们毕竟是铁甲舰,那个年头,整个东亚就这么两艘。
”“‘定远’神秘失踪了”“最初产生复制定远舰的念头,是因为《凤凰周刊》2000年的一次策划。
”陈悦说。
彼时,该刊为成功打入内地市场,决定找一个很好的噱头。
这之前,凤凰卫视协同亚洲飞人柯受良飞越黄河的成功案例,给他们提供了借鉴。
权衡再三,他们决定“打捞定远舰”。
他们找到了曾经的沉船处。
一百多年前,定远舰就从这里伴随着枪炮声、哀嚎声,在漫天蔽日的硝烟里,沉没海底。
清王朝的统治者惊惶错愕,他们曾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北洋水师身上,认为这艘一度让邻国闻风丧胆的庞然大物,能够维系帝国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1880年,清政府经过几次考察、谈判后,决定从德国人手里买两艘军舰。
虽然国运已现败象,但清帝国仍然拥有雄厚的财力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一时间成为各国争相取悦的对象。
美国外交官何天爵说:“整个文明世界都情愿把武器卖给它。
”而为打响自己的品牌,德国人铆足了劲,给中国军舰用上了最好的材料和技术。
德国首相俾斯麦甚至特别指示船厂:“卓越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的订货具有重大意义。
”4个月后,清政府又订了一艘同样型号的铁甲舰——“镇远号”。
五年后,定远、镇远两舰诞生。
前者标准排水量7220吨,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功率6200匹马力,航速14.5节。
姊妹舰镇远功率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远级铁甲舰
“定远”级铁甲舰(steel battleships)单舰造价620万马克(折合37万英镑),由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
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同级“镇远”舰下水;“定远”、“镇远”两舰于1884年竣工,定远舰花费约140
万两白银,镇远舰花费约142万两白银。
当时的英国大使威尔玛就指出,这两艘铁甲舰在当时的价格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德国政府出于一方面刺激重工业,一方面增加德国在远东的政治影响力,而拿下这个订单。
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镇远”舰首任管带林泰曾,继任管带杨用霖。
定远级铁甲舰有两艘,分别为定远号及镇远号。
定远号是清朝海军北洋水师的战舰之一,其同型舰为镇远号。
与镇远号一样,定远号同样是清廷向德国订购的战舰之一,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为大清国北洋舰队的主力舰。
在造舰合约中,原本订明除舣装外在完工后运付中国,但受中法战争影响,德国需保持中立,所以在战争结束后才运付。
定远号于1885年10月服役,并成为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旗舰。
“定远”,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
定远和镇远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
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吨或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7300马力,航速14.5节(“镇远”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
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6.6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4.8mm),305炮座装甲厚304.8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2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363人,管带为总兵衔。
定远级装备有德国克虏伯305mm1880式后膛炮4门(左舷右舷各一座双联装炮塔,水压动克虏伯150mm1880式后膛炮2门(每门炮重4.75吨, 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57mm哈乞开斯机关炮2门、47mm哈乞开斯机关炮2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14吋(356.6mm)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此外两舰各装备舰载鱼雷艇2艘,分名为“定一”“定二”、“镇一”“镇二”,排水量15.8吨,艇长19.5米,110匹马力,航速15节,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炮、2具14英寸鱼雷发射管(艇艏左右各一),4艇在威海卫保卫战后期都随同“左一”逃跑,“定一”在威海西海岸搁浅,被日艇拖出后,在阴山附近海面被风浪击沉;“定二”、“镇一”逃至烟台附近搁浅,后自毁;“镇二”被击中在刘公岛铁码头附近沉没,后被日军捞起编入日本舰队,改名为“第二十八号”。
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据推测是为铁甲舰例行上油,以防锈蚀,当时因中国尚无可以容纳铁甲舰的船坞,所以只得前往日本),“定”、“镇”二舰的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
13日、15日中国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购物与日本人发生争斗,造成多人死伤,后在中国的外交、军事压力和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以互赔损失告终,史称“崎案”。
两舰均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定远”舰右主炮塔305mm口径巨炮首发第一炮,但是这第一炮的后坐力竟使脆弱失修的定远舰舰桥当场震坍,丁汝昌从舰桥上跌落负伤,日旗舰松岛舰320mm口径炮塔被定远150mm口径舰炮击中,两名日军炮手负伤。
接着,定远舰又连中松岛舰,日本舰队改变了战法,集中火力攻打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日舰摧毁了定远舰的信号装置,破坏了旗舰与其他军舰的联络手段。
然后北洋舰队信号手人数不足,加上各舰信号理解能力不可靠,各舰行动不能一致。
15时5分,定远舰中弹舰腹起火,致远舰为了保护旗舰在旗舰前方迎敌,造成被日舰围攻。
定远舰得以顺利灭火,而致远舰受到重创。
15时30分,“镇远”舰2发炮弹命中日旗舰松岛4号炮位,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大爆炸,松岛舰一片火海,失去作战能力,旗舰移至日本自造的桥立舰。
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
二舰又参加了其后的威海卫保卫战,1894年11月14日“镇远”舰在进港时因不慎触礁受伤,又由于旅顺船坞被日军攻占而无处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于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杀。
“定远”舰于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内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次日“定远”舰被自爆,2月17日“镇远”舰被日军掳去编入日本舰队仍名“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曾参加日俄战争及明治33年在神户举行的海上观舰式大校阅,1898年被定为二等战列舰,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舰,1911年4月1日除籍做为武器靶舰,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指挥舱中的陈设炮、大清海疆图等交付日海军部纪念馆保存,所遗铁锚、铁链被日本政府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以此羞辱中国人。
抗战胜利后日海军部精品陈设均被美军缴获,其中“镇远”舰指挥舱陈设炮、海疆图、日本海军部甲午海战胜利图片以及日本投降签字照片文本等重要文物现均收藏于美国亚洲文化学院历史博物馆,其余受尽屈辱的“镇远”舰遗物于1947年由招商局“飞星”和“隆顺”轮船分两批接回祖国。
大东沟海战后,北洋海军退守威海卫军港,在后来威海保卫战中,定远舰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成重伤搁浅,定远舰只能充当浮动炮台,同时被击沉的还有装甲巡洋舰来远号和北洋水师练习舰威远号,在被偷袭后,定远舰用舰艉150毫米克虏伯副炮还击,击毁了日军前来偷袭的“第九号”鱼雷艇,这也是甲午海战中唯一被北洋水师击沉的日军军舰。
最后丁汝昌下令由北洋海军自行炸毁定远舰,以免资敌,最终定远舰的残骸被攻占了威海卫的日军拆卸带回日本。
在福冈有一座“定远馆”,是用定远舰的遗物建成的,这也是定远舰现存遗物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另外,在佐世保海军公墓中保存有一枚定远舰305毫米主炮的炮弹。
而定远舰的同级姊妹舰镇远舰于1894年11月14日进港时不慎触礁受伤,又由于旅顺船坞被日军攻占而无处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因此引咎自杀。
镇远舰之后在刘公岛被原先的大副后来的管带杨用霖修复好,于1895年2月17日被日军缴获,屈辱地编入了日本海军,部分将领曾经计划将“镇远”自沉,但怕惹怒日本人,后来只好作罢。
“定远”舰复原图
被俘的“镇远”舰
被炸沉前的“定远”舰
克虏伯75mm舢板炮
被俘后进入旅顺船坞修理的“镇远”舰
加入日本海军的“镇远”
“定远”级铁甲舰改造方案
一、武备改造
1、向德国克虏伯公司订购8门全新305mm L/25 1880式克虏伯后膛炮(每舰4门),将旧炮拆除,作为要塞炮,另外订购305mm黄色烈性炸药高爆开花弹1440发。
2、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4门152.4mm L/40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每舰2门),将各舰艏艉2门150L/35 1880式克虏伯后膛炮拆除,作为要塞炮,另购152.4mm黄色烈性炸药高爆开花弹2000发,新造152.4mm黄色烈性炸药高爆开花弹3200发。
3、拆除舰载鱼雷艇及辅助器材,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8门119.38mm L/40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每舰4门,左右舷各2门),安装在原鱼雷艇及辅助器材处。
另造119.38mm黄色烈性炸药高爆开花弹8000发。
4、将2门57mm哈乞开斯机关炮改为2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
二、动力改造
将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改为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将8座圆形锅炉改为8座高式燃煤锅炉,将动力加至8000马力,最大航速16节。
三、舰体改造
将部分旧装甲换装新装甲,在尾部水线下方增添101.6mm铁甲,加固舰桥、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