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骨科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骨科体格检查是一项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骨骼和关节健康状况。

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关节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骨科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主诉患者主诉为关节疼痛、僵硬或其他骨骼相关问题。

二、病史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家族病史等。

三、一般检查1. 观察患者的体型、姿势和步态,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2. 量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

3. 检查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瘀伤、皮疹等症状。

4. 检查淋巴结,评估是否肿大。

四、关节检查1. 检查患者的主要疼痛部位,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2. 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度。

3. 检查关节的肌力和肌肉紧张度。

4. 进行关节特殊试验,如Meniscus压痛试验、Lachman试验等,以评估特定关节的损伤。

五、脊柱检查1. 检查患者的脊柱姿势和曲度。

2. 评估脊柱的活动度和稳定性,包括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

3. 检查脊柱的肌力和肌肉紧张度。

4. 进行特殊脊柱试验,如直腿抬高试验、Spurling试验等,以评估脊柱相关病变。

六、神经系统检查1. 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疼痛和温度感觉。

2. 检查患者的肌力和肌肉张力。

3. 进行神经系统特殊检查,如Tinel征、Phalen征等,以评估神经损伤。

七、辅助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以下辅助检查:1. X射线检查:用于评估骨骼结构和关节病变。

2. CT扫描和MRI检查:用于更详细地观察骨骼和关节的内部结构。

3. 血液检查:用于评估炎症指标、风湿因子等。

4. 骨密度检查:用于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八、诊断与治疗根据骨科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做出相应的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九、随访与预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随访计划,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脊柱特殊体检1.上臂牵拉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on sign: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

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麻木感,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为阳性,见于颈椎病。

3.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 sign及加强试验Bragard sign: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度~70度始感腘窝不适。

本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抬高到60度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其阳性率约为90%。

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

4.健肢抬高试验(Fajersztajn征):直腿抬高健侧肢体时,健侧神经根袖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动。

从而使患侧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受到限制而引起疼痛。

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

检查时病人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5.仰卧挺腹试验:病人仰卧,作挺腹抬臀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患肢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

6.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

此方法用于检查L2~3和L3~4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7.屈颈试验(linder征):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两下肢伸直,此时坐骨神经已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然后向前屈颈而引起患侧下肢的放射疼痛为阳性。

骨盆特殊体检1.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阳性:医生双手交叉撑开两髂嵴,此时两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凑合得更紧贴,而骨盆的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骼系统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可以确定骨骼系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科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关节活动度检查、神经功能检查、特殊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一、外观检查1.1体型和姿势:医生首先观察患者的体型和姿势,了解是否存在明显的异常。

例如,患者是否有明显的驼背、弯腰或偏斜等情况。

1.2步态:医生观察患者的步态,检查是否存在异常的行走方式。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跛行、踮脚行走或摇摆步态等。

1.3皮肤变化:医生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有异常变化,例如红肿、瘀斑、破损或疤痕等。

这些变化可能与骨骼系统的病变有关。

二、关节活动度检查2.1活动度:医生检查患者各个关节的活动度,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等。

通过观察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受限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问题。

2.2关节稳定性:医生通过特定的手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例如前后抽拉、侧方抽拉和旋转等。

这有助于评估关节的结构完整性和韧带的稳定性。

2.3关节疼痛:医生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疼痛,并观察患者在活动时是否有疼痛反应。

这有助于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例如关节炎、韧带损伤或软骨磨损等。

三、神经功能检查3.1感觉:医生检查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和温度感觉等。

通过刺激特定的区域,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感觉是否正常。

3.2肌力:医生检查患者的肌力,通过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神经问题。

3.3反射:医生检查患者的反射,例如膝反射、跟腱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等。

通过观察反射的强度和速度,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问题。

四、特殊测试4.1特殊体位测试:医生让患者采取特定的体位,例如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等,以评估特定部位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4.2压痛测试:医生通过轻压特定的部位,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反应。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培训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培训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遵循原则
全面系统 按顺序检查:视、触、动、量、听、特殊检 查 充分显露 两侧对比 反复检查 轻柔到位 准确测量 检查局部血运和固定(夹板石膏、牵引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骨折的体征
视:肿胀、畸形、皮下淤血、淤青、 触:压痛、触痛、叩击痛、挤压痛、骨擦感 动:活动受限,反常活动 量:短缩 听:骨擦音、弹响、捻发音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侧卧屈伸试验
又称重力试验。患者侧卧,被检查肢体在上、医生托住病人的大腿,让其膝关节作伸屈活动,若出现弹响,表明内侧半月板损伤;若膝关节外侧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样的方法,被检查的肢体在下作伸屈活动,出现弹响为外侧半月板损伤,出现膝关节内侧疼痛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研磨提拉试验
又称阿波来(APler)征。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医生用小腿压在患者大腿下端后侧作固定,在双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纵轴方向施加压力的同时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有疼痛或有弹响,即为阳性征,表明外侧或内侧的半月板损伤;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而引起疼痛,表示外侧副韧带或内侧副韧带损伤。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关节活动度
中立位的概念:中立位0度法(伸直位) 关节活动的方向:? 记录方法:如肘关节活动度:0°(伸) 135 °(屈) 伸屈受限怎么记录?:在缺失度数前加“-”号表示伸直差的度数,屈曲差的度数即屈曲的实际度数 脊柱活动记录方法: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
患者屈肩90度,伸肘旋后位,作前臂抗阻力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 (2)

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骨骼系统的疾病和损伤。

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1. 骨骼外观检查1.1 骨骼形态:观察骨骼的整体形态,包括骨骼的长度、曲线和角度等。

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角度。

1.2 骨骼畸形:检查是否存在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1.3 骨骼变形:观察是否有骨质疏松、骨折或者关节畸形等。

2. 关节功能检查2.1 关节活动度: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2.2 关节稳定性: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等。

2.3 关节疼痛:观察关节是否存在疼痛、肿胀或者红肿等症状。

3. 肌肉力量检查3.1 肌力测试: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如肩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力量测试。

3.2 肌肉张力:检查肌肉的张力,如四肢的肌肉张力是否正常。

3.3 肌肉痉挛:观察是否有肌肉痉挛或者僵硬的现象。

4. 神经功能检查4.1 感觉检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

4.2 运动检查: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如肌肉的协调性和运动的灵便性。

4.3 反射检查:观察患者的反射活动,如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5. 步态检查5.1 步态分析:观察患者的步态,包括步态的稳定性、步幅和步伐等。

5.2 行走姿式: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式,如是否有跛行或者踮脚行走等异常现象。

5.3 步态异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步态异常,如外展步态、跛行等。

6. 特殊测试6.1 压痛检查:用手指或者其他工具对疼痛区域进行轻压,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

6.2 稳定性测试:检查关节的稳定性,如踝关节的先后抽屉试验、髋关节的稳定性测试等。

6.3 拉伸测试:评估骨骼或者肌肉的柔韧性,如腿部的伸展测试。

总结:通过骨科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骼系统状况,包括外观、功能、力量、神经功能、步态以及特殊测试等方面。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骨科医生在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功能和病理状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骨骼结构检查1.1 骨骼外观检查:骨科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骨骼外观,包括骨骼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等。

异常的外观可能与骨折、畸形或者肿瘤等相关。

1.2 骨骼稳定性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骼稳定性,包括关节的稳定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通过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骼的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者韧带损伤等问题。

2. 功能性检查2.1 关节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和外展等。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限制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者关节炎等问题。

2.2 肌肉力量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肌肉的收缩力和抗阻力能力。

通过检查肌肉力量的减弱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者神经损伤等问题。

2.3 平衡和协调性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包括站立平衡和步态平衡等。

通过检查平衡和协调性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或者平衡系统的问题。

3. 疼痛评估3.1 疼痛程度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以判断疼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2 疼痛位置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触摸和压痛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位置和触摸反应,可以判断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理情况。

3.3 疼痛的放射性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放射性,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与神经根压迫或者放射性病变等有关。

4. 神经系统检查4.1 神经感觉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感觉和疼痛感觉等。

通过检查神经感觉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01
确保环境安静、舒适, 避免外界干扰。
02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注 意保暖和隐私保护。
03
与患者进行沟通,说明 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04
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 反应,及时询问并记录 异常情况。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项目
颈部检查
颈部活动度
神经检查
观察颈部是否能够正常左右转动和前 后倾斜。
评估颈部神经的功能,如喉返神经、 膈神经等。
治疗建议
根据诊断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 等。
预后评估
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预测疾病的 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提醒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提高诊疗效果和安全性。
THANKS
神经检查
评估腰部神经的功能,如坐骨神 经、腰骶干等。
髋部检查
髋部活动度
观察髋关节是否能够正常屈曲、伸展、内收和外展。
髋部触诊
检查髋部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异常肿块。
神经检查
评估髋部神经的功能,如股神经、坐骨神经等。
膝部检查
膝部活动度
观察膝关节是否能够正常屈曲和伸展。
膝部触诊
检查膝部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异常肿块。
神经检查
评估肘部神经的功能,如尺神经、 正中神经等。
腕部检查
腕部活动度
观察腕关节是否能够正常 屈曲、伸展、侧偏和旋转。
腕部触诊
检查腕部是否有压痛、肿 胀或异常肿块。
神经检查
评估腕部神经的功能,如 桡神经、尺神经等。
腰部检查
腰部活动度
观察腰部是否能够正常前屈、后 伸、侧弯和旋转。
腰部触诊
检查腰部是否有压痛、肿胀或异 常肿块。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课件

踝关节及足部视诊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破损、瘢 痕等。
检查足部姿势,如有无足下垂、内翻、 观察步态,判断是否存在疼痛或功能障
外翻等。
碍。
踝关节及足部触诊
轻触踝关节周围,检查是否有压痛、肿胀或骨擦 感。 触摸足背动脉,了解血液循环情况。
触诊足部骨骼,了解骨骼形态和位置。
踝关节及足部特殊检查
检查踝关节活动度,判断是否 存在僵硬或畸形。
膝关节触诊
触诊膝关节周围肌肉紧张程度,判断有无炎症或损伤。 触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检查有无压痛或异常活动。
触诊半月板,检查有无压痛或弹响。
膝关节特殊检查
前抽屉试验
检查前交叉韧带的完整性。
后抽屉试验
检查后交叉韧带的完整性。
麦氏征
检查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研磨试验
检查膝关节软骨损伤。
06 踝关节及足部体格检查
触诊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检查 其感觉和运动功能。
肘部特殊检查
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患者屈肘,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另一手握前臂对抗屈曲,如出 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腱炎。
肱三头肌抗阻力试验
患者伸肘,检查者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抵住肘后对抗伸展,如出 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肱三头肌腱炎。
前臂旋前旋后试验
患者屈肘90度,前臂旋前旋后,如出现疼痛或受限为阳性,提示 肱骨外上髁炎或肱骨内上髁炎。
04 髋关节体格检查
髋部视诊
观察双下肢长度是否等长 检查髋部皮肤是否正常,有无红肿、淤斑、色素沉着等
检查髋部肌肉是否对称,有无萎缩或肥大
髋部触诊
触诊腹股沟区有无压痛、肿块或 异常活动
检查髋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度,判 断是否存在肌肉痉挛或炎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