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作者:方俭昌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4年第14期

【摘要】当前,电子政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巨大作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电子政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电子政务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发展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掌握和支配信息的能力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本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培育之下,历经几十载发展,目前已初见成效,并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依靠互联网这一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当前通信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开发应用,优化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及行为模式,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散的藩篱,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管理水准和服务质量,为公众建立起更为公正、透明、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兴起,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步入起步阶段。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这一浪潮推动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历经办公自动化阶段、“金字工程”阶段、“政府上网工程”阶段,最终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

2.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2.1.1 中央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电子政务建设伊始便得到国家的重视,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重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总理担任组长,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国家对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倚重。在随后不到三年时间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先后通过了“建设信息化政府要先行”的重要决策、《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任务。

在国家强有力的扶持和保障之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顺利。电子政务建设“金”字工程也由最初的“三金工程”扩充发展为12个工程,覆盖各个领域,这对于完善政府部门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自1999年起,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建立门户网站,很多县、市、区都建立起自己的政府网站,这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政府间信息资源共享,联通办公系统,密切各部门职能,从而为公众提供便民服务。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吸纳各行各业、广大民众进入“网络社会”,借助“政府上网工程”为政府和民众搭建一座桥梁,进而完成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的华丽转身。

2.1.2 社会对电子政务产生高度认同感,其发展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电子政务已被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和接纳,成功取得了政府、企业和广大民众的一致认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自2003年起,电子政务发展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很多制约因素逐渐消失,对电子政务的法律保护日渐加强,其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方面有望取得进展。此外,国家于2003年颁布《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旨在推动和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队伍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为电子政务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1.3 技术、市场、学术有力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IT产业飞速发展,其与电子政务之间的互动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有利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市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于电子政务中软件、硬件及信息服务的采购支出比重日趋提高,从而有效拉动了IT产业的需求,为其带来巨大商机。

此外,学术界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部分学者从国情出发,将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学、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相结合,建立起不同的电子政务理论模型,为我国电子政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参考。另外,部分学者通过法律、经济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剖析电子政务方面问题,丰富和扩充了民众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

2.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虽然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不足,总体水平偏低。电子政务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央和地方、发达和落后省份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县级以下地区发展最为薄弱;电子政务标准化程度及规范化程度不够,安全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效能评估、安全监督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有待优化,与民众的互动性差,“数字鸿沟”现象严重;政府各部门间办公缺乏有效联系,资源共享及整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办公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技术支持薄弱。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未来发展应继续侧重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服务,积极吸纳新技术,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

3.1 坚持以民为本,倡导电子民主,加强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为了方便群众,让群众能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尽快解决矛盾,因此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民为主,以便民爱民为宗旨。为了更好的解民意、听民声、体民情,电子政务必须加强民主建设,倡导电子民主,让群众拥有参与权、享用权、话语权甚至是决策权。不单单是向群众提供信息、宣传政务,更要提升政府网上办事的能力和效率,加强与民众间的互动,在对外宣传、服务民众的基础之上,正确的引导网络民情民意,有力监督网络文化环境。

3.2 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杜绝“信息孤岛”

电子政务要加强信息、服务、业务方面的有效整合,建立起灵活的网络化电子服务。一方面要对政府的服务项目、业务范围、服务渠道进行整合,让民众能够享受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务。同时,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应加强业务沟通,跨越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鸿沟,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削减冗余信息,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从而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3 提高服务意识,为民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提高为民服务意识,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只需通过政府的一个综合办公网点就可以解决问题、办完事情。

3.4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培训力度

电子政务的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对于专业人才有着极严格的要求,然而政府中从事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很多人员缺乏必要的技术及知识,难当大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以获取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非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必须的技能,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增砖添瓦。

我国电子政务历经几十年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于加速政府体制改革、提升办公效率、加强政府与民众间联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电子政务在其发展过程也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需要政府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力度,为打造更加科学、民主、透明的政府服务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