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Excel 2003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建立、保存以及关闭工作薄等操作。

2、学会新建工作表操作。

3、掌握对工作表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工作表的新建、更名、复制、设置工作表标签颜色。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室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辅旧引新

师:在上节课里,我们已经对电子表格有了一定认识,对单元格的操作也有一定的掌握,今天我们来学习工作表的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新课

1、启动Excel 2003。

2、选定单元格

师:如同在Word 中对文字进行处理时必须选定文字或文字块一样,在Excel 中向表格内输入数据,对表格进行编辑、修饰等操作前,也必须先选择操作对象。

师:Excel 工作表中有成千上万个单元格,每次只能在当前单元格中输入数据。那么如何才能选定一个单元格,或者是单元格区域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页“做一做”中的前四步。

生:阅读并练习。(老师巡视并指导)

生1(演示):选定单个单元格和选定连续单元格区域。

生2(演示):选定连续的多行和连续的多列。

师:如何选定多个非连续单元格。选定A1单元格,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依次单击选定其他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生: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并指导)

3、选定工作表

师:工作区下面一行是工作表标签栏,其中显示了该工作薄所包含的工作表的名称。新建的工作薄中默认有3个工作表,每个工作表对应的标签分别为Sheet1、Sheet2和Sheet3。单击Sheet2或Sheet3,如果标签显示为白底黑字,且工作表名称下面有一条下划线,就表明此工作表是当前工作表。你试试看。

生:学生练习。

3、对工作表进行操作。

师:出示自制的工作表。你想亲自作这样一个工作表标签吗?下面我们来学习。

师:演示工作表的更名。在sheet2单击右键,选择重命名,当标签内容变成反色显示时,输入新名称“八年级”并按回车。

师:下面请同学们将Sheet1、Sheet2、Sheet3分别改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生:练习(老师巡视并指导)

师:工作表的插入。教师边说学生边操作。

工作表右击—插入—新建—确定。(要求学生自主插入3个工作表并进行更名)

师:工作表的调序。教师边说学生边操作。

将指针移到“九年级”标签上,并按住鼠标左键将“九年级”标签拖动到“七年级”前,松开左键即可。

师:复制工作表

在移动的同时,按住Ctrl键即可。

师:工作表标签颜色

在工作表标签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工作表标签颜色”。

(三)、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顾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针对Excel工作表中的基本操作进行了讲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5.3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工作表的编辑和美化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利用Excel所提供的各种公式和函数,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本节课的基本概念

(1)公式的概念:公式就是由用户自行设计并结合常量数据、单元格引用、运算符等元素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算式。

(2)函数的概念:Excel 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它有特定的语法结构,特殊的参数要求,以及特定的计算值返回。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练习,能够熟练地掌握Excel中的SUM()、AVERAGE( )、IF()、MAX()、MIN()、COUNTA()和COUNTIF()函数的运用。

2、能力方面

公式和函数的输入;能了解表格中的错因并改正,能结合数学内容理解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并能灵活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中公式和函数运算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会Excel公式、函数的编写和运用

2、难点:Excel公式、函数的综合运用,制作相关的实验报告

课前准备:

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制作好相应的教学课件,分析学生学情,

构建知识链,设计“素材”。将“素材”预先分发给学生,使得学生对即将学习

的知识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并可以自己操作实践。

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

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

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

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思考回答引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能投入到课

堂中来,明确新课

的目标及任务。

公式和函数的概念讲解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和结构,并介绍公式

里面的运算符及运算符的优先级,(结合已有

的数学知识讲解)

听讲及记

使学生了解本次课

所学内容的相关基

础知识

公式的输入和函数的运用1.讲解及演示公式的输入方法

2.讲解及演示函数的插入方法和直接输入

的方法

听讲,观看

及思考并

回答问题

让学生初步掌握函

数及公式的运用方

几个常用函数介绍

分别介绍SUM()、AVERAGE( )、IF()、

MAX()、MIN()、COUNTA()和COUNTIF

()函数的运用。并结合相关的例子讲解。

听讲记忆

观看思考

让学生了解本次课

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函数及其使用方法

上机操作

在教室里走动,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上机操作要求及素材

见附件1、附件2。

根据老师

提供的素

材,完成实

验要求

让学生学以致用,

当场体验函数的功

能,并加深学生对

本次课学习的印

象。

上机结果展示

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发现操作较好

的,请其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

思考,讨论

并回答问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