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磷矿石及磷化工
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磷酸盐工业品种多,主要有磷酸钠盐、钙盐、 钾盐、铵盐、锌盐、锰盐、铝盐等,生产技术相对 比较简单,应用又比较广泛。从目前世界磷酸盐工 业市场消费情况看,尽管磷酸盐洗涤助剂和清洁助 剂受到禁磷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占据 工业市场消 费 的 50% 左 右, 仍 然 是 工 业 磷 酸 盐 的 重要品种。而食品级磷酸盐等专用磷化学制品的应 用将日益广泛,大有发展前途 (如表2所示)。
又如,美国 Monsanto公 司 是 全 球 最 大 的 草 甘 膦 除 草 剂 生 产 企 业, 以 色 列 ICL 公 司 是 世 界 上 最 大的磷系 阻 燃 剂 生 产 企 业, 荷 兰 Thermphos公 司 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药物用磷酸盐制造企业,日本 化学 工 业 公 司 (Nippon Chemcal Industrial Co., Ltd.) 和罗莎 (ROSA) 公司则是全球 最 大 的 高 纯 电子级磷酸生产企业。 1.2.3 多 联 产、 一 体 化 和 循 环 化 的 特 点 正 越 来 越 凸现出来
Key words:phosphochem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strategy;fine phosphates;speciality organophosphorus chemicals
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大 量消耗并日渐枯竭,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可持 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加之,全球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产业处于转型时期,这对于全 球磷化工的发展产 生 着 深 刻 的 影 响, “国 际 化、 精 细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已成为世界磷化工发展的 主旋律。我国磷化工产业如何顺应世界磷化工发展 的潮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 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磷化工产业创新求进、稳中 有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
磷化工产业链

磷化工产业链1 磷化工产业链概述磷化工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磷矿石、硅酸盐等原料,生产磷酸盐化合物,从而制造肥料、医药、食品添加剂等产品的产业链。
磷是重要的有机元素,对于植物、动物、人类生命的生长发育、骨骼、牙齿的形成等都有重要作用。
2 磷化工产业链的主要环节磷化工产业链包括磷矿开采、磷酸盐生产、氢氟酸生产、磷酸盐制造、肥料、医药、食品等下游加工等环节。
其中,磷酸盐生产和氢氟酸生产是磷化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3 磷酸盐生产磷酸盐生产是磷化工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磷酸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硫酸法和烧结磷酸法。
其中,硫酸法是主要的生产方法。
硫酸法通过化学反应将磷酸矿石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然后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制得不同类型的磷酸盐产品。
4 氢氟酸生产氢氟酸生产是磷化工产业链的另一个核心环节。
氢氟酸主要用于磷酸盐生产中的脱硬化和精制,是磷酸盐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学试剂。
氢氟酸的生产主要通过含氟矿石和硫酸反应得到。
5 磷化工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磷化工产生的磷酸盐产品是肥料、医药、食品及其他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其中,肥料是磷酸盐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磷化工产业链还涉及到医药工业,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等是制造钙剂所必需的成分。
6 磷化工产业链的环境问题磷化工产业链存在着重要的环境问题,磷酸盐生产和氢氟酸生产产生的含磷废水、含氢氟酸废液等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在磷化工产业链的发展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
我国磷化工产业 标准

我国磷化工产业标准一、磷矿采选标准磷矿的采选是磷化工产业的基础。
我国有丰富的磷矿资源,采选标准主要包括磷矿的开采、选矿、运输、储存等环节。
相关标准涉及磷矿质量标准、采矿方法、选矿技术要求、矿渣处理与利用等。
二、磷化工产品标准磷化工产品是磷化工产业的核心,包括磷酸、磷酸盐、磷化物等。
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有相应的标准。
标准涉及产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使用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
三、磷肥产品标准磷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磷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也有相应的标准。
标准规定磷肥的养分含量、粒度、水份、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效果。
四、磷石膏利用标准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和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磷石膏的利用标准包括其处理技术、产品质量、应用领域等方面,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磷化工设备标准磷化工产业需要使用各种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的制造、使用、维护都有相应的标准。
设备标准涉及材料要求、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安全防护等方面,以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六、磷化工安全标准磷化工产业涉及到许多危险品和高温高压等危险工艺,因此安全标准至关重要。
安全标准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安全、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七、磷化工环保标准磷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环保标准涉及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理等环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八、磷化工能耗标准磷化工产业是能源消耗较高的产业之一,能耗标准的制定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能耗标准涉及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节能措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以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九、磷化工产品检验标准为了保证磷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包括取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规则等方面,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磷矿石行业分析报告

磷矿石行业分析报告磷矿石是指含有磷元素的非金属矿物,是生产磷肥和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本文将从定义、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行业政策文件、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现状、行业痛点、行业发展建议、行业发展趋势前景、竞争格局、代表企业、产业链描述、SWTO分析、行业集中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报告。
一、定义:磷矿石是指含磷的非金属矿物,如磷灰石、磷酸蚀石、磷铁矿、辉石、菱镁矿等。
二、分类特点:根据磷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可以分为磷酸盐矿和磷酸盐岩两大类,其中磷酸盐矿又分为磷灰石、磷钙石等。
磷矿石是含磷的非金属矿物,常规开采方法是露天采矿、地下采矿、选矿加工等。
三、产业链:磷矿石产业链主要包括采矿、加工、磷酸盐产品制造、磷肥制造、化学品制造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磷矿石产业在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步成为全球主要磷矿产品的生产国之一。
我国现有磷矿储量约为33.8亿吨,分布在江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其中云南和四川拥有较大的磷矿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磷矿石产业正向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2016年,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磷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统筹规划、促进资源整合、鼓励技改、优化布局、强化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磷矿石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六、经济环境:磷矿石是化学肥料和化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随着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肉类产量、工业生产等需求的增加,磷矿石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同时,外部环境如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等的上涨也对磷矿石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七、社会环境: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强化,生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保障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八、技术环境:磷矿石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先进的水平。
中国尤其是云南省以及中冶集团等企业在绿色采矿、循环利用、减排控制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内磷矿资源概况

第十一章:国内磷矿资源概况11.1 资源状况我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04年7月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公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磷矿资源储量为18.91矿石亿t,基础储量为39.02矿石亿t,如果按2003年的开采水平计算,我国现有磷矿资源储量和储量基础静态保证年限分别为68a和141a。
我国磷矿资源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相对集中在湖北(5.14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7.19%)、贵州(5.0亿t,占全国的26.45%)、云南(3.55亿t,占全国的18.77%)和四川(1.15亿t,占全国的6.1%),四省合计占全国磷矿储量总量的78.51%。
另外磷矿资源较多的省还有湖南(0.9亿t)、山西(0.62亿t)、青海(0.57亿t)以及江西(0.56亿t)等。
我国磷矿富矿(P2O5含量大于30%)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五省,其中贵州和云南两省的磷矿质量最好、储量也最多,两省富矿储量占到全国富矿总储量的80%以上。
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富磷矿储量为4.75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22.5%;基础储量为7.78亿t,占全国总量的19.19%;资源量和资源储量分别为3.3亿t和11.08亿t,分别占全国的2.59%和6.6%。
我国伴生磷矿比较少,共有伴生磷矿区8处,截止到2003年底,伴生磷矿储量55.7万t(P2O5),基础储量105.3万t,资源量800.4万t,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和河南五省。
正是由于我国磷矿资源分布不均匀和矿石质量的差异,形成了我国“南磷北运,西磷东调”的局面,长距离的运输和较高的运输费(包括各种运杂费),给磷肥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成本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现有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和云、贵等主要磷矿省份的资源开发。
另外我国富磷矿仅能维持我国使用10~15a,因此,磷矿已被列为我国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20种矿种之一,为我国的战略性矿产资源。
重磅调研:磷化工调研见闻之湖北磷矿企业?(一)

重磅调研:磷化工调研见闻之湖北磷矿企业(一)为深入磷化工行业的研究,东亚前海化工团队前往国内主要磷矿产地湖北进行了实地调研。
基于我们的研究、调研成果,以及公开信息,我们从湖北磷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企业构成、磷矿政策、安全环保、未来发展等角度,深入剖析湖北省的磷产业发展情况。
整理了以下调研见闻。
1.湖北省磷矿资源分布1.1.湖北省矿产资源情况概览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仔细梳理了湖北省磷矿资源的分布情况。
并根据李红梅等在《湖北省构造演化与成矿规律探讨》中的研究,得出湖北省矿产资源情况:湖北省大地构造主体位于华南板块,涉及3个二级构造单元:华北板块南缘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复合造山带、华南板块北缘南秦岭-大别中生代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在漫长的构造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初始陆壳(结晶基底)形成(太古宙-古元古代)、扬子克拉通基底形成(中元古代—青白口纪)、大陆裂解增生及统一大陆形成(南华纪-中三叠世)和陆内盆山演化(晚三叠世-第四纪)等阶段,形成了不同种类不同成因类型的矿产,成矿强度也存在差异。
湖北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产明显。
据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查明资源储量矿产91种,铁、铜、磷矿、岩盐、石膏、水泥用石灰岩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探明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根据矿体产状及控矿构造特征,将人为分割的矿产地进行了整合。
经过全面清理,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已探明储量矿床有1418处,大中型矿床461处,其中能源矿产有8处,金属矿产92处,工业矿物类非金属矿产129处,岩石(土)类非金属矿产151处,水气矿产81处。
矿产资源的集中度方面,湖北省矿产资源地域集中度较高,其中磷矿主要分布于保康-神农架-宜昌地区及钟祥地区。
1.2.湖北省磷矿资源的形成过程李红梅等研究指出,针对湖北的磷矿资源而言,其主要的成矿时代集中在震旦纪以及寒武纪之中。
震旦纪:我国重要的成磷期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生了全球性大规模成磷事件,早震旦世陡山沱期既是亚洲地区重要成磷时期之一,也是我国的重要成磷期之一,磷矿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台,构成鄂湘黔成矿带。
磷化工

一、黄磷理化性质黄磷,英文名:YEUOW PHOSPHORUS,分子式:P4,分子量:123.89。
外观为黄色腊状固体,相对密度1.82(20℃),熔点44.1℃,沸点280℃。
不溶于水,溶于液碱、苯、乙醇、甲苯、易溶于二硫化碳。
易燃,在34℃即自行燃烧。
最高允许浓度:0.03mg/m3。
化学特性:与卤素、氧能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或氧化物。
用途:用于生产热法磷酸、三化氯磷、三氯氧化磷,五硫化二磷等磷化合物及供制造敌百虫,甲铵磷,杀虫眯、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和灭鼠药的原料等。
预防:操作时应穿戴劳保,车间岗位配有2—5%硫酸铜溶液,生产系统应密闭,环境应通风,岗位应备有盛满清水池,包装黄磷时严格按规程操作。
应急处理:黄磷燃烧时应立即用清水扑灭,防止溅散;磷烧伤皮肤时,立即浸入清水中,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再用1—2%CUS04溶液冲洗烧伤处,经现场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口服黄磷中毒时立即用0.2%硫酸铜洗胃,同时禁忌脂肪食物和牛奶。
消防措施:黄磷包装岗位应配备清水阀门和消防阀门,出现黄磷燃烧时用水冲射,防止溅散,待火熄后,必须对燃点进行清理,防止再燃。
仓贮:铁桶盛装,桶身应绝对不漏,黄磷浸没于水中。
应与易燃品、易爆品、氧化剂、硫磺、素、强酸和氧气隔离,远离热源和火种。
每桶净重200KG±1kg。
运输:包装铁桶应绝对不漏,防止震动、摩擦、严防铁桶倒放、严禁铁桶内缺水。
严禁与其它货物混装运输。
二、磷矿分布黄磷是一种极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化工、农药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国的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共有黄磷生产厂上百家,生产装置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四省,云、贵、川三省黄磷生产能力超过全国80%。
由于黄磷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对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所以发达国家将黄磷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国内主要的黄磷厂家:襄樊高隆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贵阳浩杰工贸,云南五矿新化,嘉兴嘉化物流,丹江口磷化工,中德磷业出,葛洲坝磷化工,湖北荆湘化工集团公司,湖北兴发,四川林辰集团,川投电冶,麟山黄磷厂,安达磷化工,开阳县磷城磷化工,息烽磷矿,贵州开磷,白马黄磷厂,黔能天和。
考察磷矿石加工车间及 -回复

考察磷矿石加工车间及-回复考察磷矿石加工车间及生产流程磷矿石加工车间是磷化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场所之一。
本文将从车间的组成、设备配置、生产流程等多个方面,一步一步详细回答。
一、车间的组成磷矿石加工车间一般由原料处理区、破碎磨矿区、浮选分离区、筛分分类区、干法选矿区、湿法选矿区、尾矿处理区等多个功能区域组成。
下面将对这些区域进行详细介绍。
1. 原料处理区:用于磷矿石的初步处理,包括清洗、除杂等工序,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适应后续加工的要求。
2. 破碎磨矿区:主要进行矿石的破碎和磨矿操作,通过对矿石的进一步细化,提高磷酸盐的暴露度和可选性。
3. 浮选分离区:利用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的浮选剂将磷酸盐矿物与其它矿物进行分离。
在该区域进行矿石的浮选操作,选出高品位的磷酸盐浓缩矿。
4. 筛分分类区:对浮选分离得到的矿石进行粒度筛分和不同级别的分类,以得到符合产品要求的不同规格的磷酸盐矿石。
5. 干法选矿区:对矿石中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离。
主要包括电磁选、重力选等方法,以提高磷酸盐的品位。
6. 湿法选矿区:通过化学反应、沉淀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杂质去除,得到高品位的磷酸盐浓缩矿。
7. 尾矿处理区:用于处理湿法选矿产生的尾矿,通常通过沉淀、过滤、干燥等工艺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设备配置磷矿石加工车间通常配备有破碎机、球磨机、浮选机、磁选机、离心机、压滤机、干燥机等多种设备。
1. 破碎机:用于将原始矿石破碎成适合后续加工的粒度。
2. 球磨机:用于对矿石进行细磨,提高矿石的暴露度和品位。
3. 浮选机:利用浮选剂实现矿石的浮选分离,将磷酸盐矿物与其它矿物分离开来。
4. 磁选机:用于对磁性矿物进行磁选分离,去除磁性杂质。
5. 离心机:用于进行尾矿的脱水处理。
6. 压滤机:用于对浆料进行脱水处理,获得固体矿渣。
7. 干燥机:用于对湿法选矿产生的湿矿渣进行干燥处理。
三、生产流程磷矿石加工车间的生产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粗碎、细碎、浮选、干法选矿、湿法选矿和尾矿处理等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磷矿石及磷化工 1. 磷化工行业简介 磷化工包括磷肥和磷酸盐两个子行业。世界上磷矿石的消费结构中约70%左右用于农业,其余的用于提取黄磷、磷酸及制造其他磷酸盐系列产品。磷除了在农业中用作磷肥、含磷农药、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以外,在洗涤剂、冶金、机械、选矿、钻井、电镀、颜料、涂料、纺织、印染、制革、医药、食品、玻璃、陶瓷、搪瓷、水处理、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日用化工、造纸、弹药、阻燃及灭火等方面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纯度及特种功能磷化工产品在尖端科学、国防工业等方面被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等。由于磷化工产品不断向更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在尖端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中的应用,使磷化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磷化工产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磷矿:资源稀缺性体现,价格高企 2.1世界磷矿供需驱紧,价格上升 世界磷矿资源分布集中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世界磷酸盐岩经济储量180亿吨,基础储量500亿吨(经济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35美元/吨的磷矿,基础储量是指开采成本低于100美元/吨的磷矿),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亚洲、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以上集中分布在摩洛哥、美国、南非、约旦和中国。按基础储量摩洛哥位居第一位,中国居第二位,美国居第三位。目前世界上共有30多个国家生产磷矿,生产能力约为1.72亿吨,产量约1.38亿吨。主要生产国有美国、摩洛哥、中国和俄罗斯,四国的产量约为总产量的67.6%。 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世界磷矿供给减少,而磷化工产业对磷矿的需求较大,未来国际磷矿石的供需趋紧。 2.2 国内磷矿石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 磷矿资源分布集中,丰而不富 中国磷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资源总量仅次于摩洛哥,位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有磷矿产地447处,其中大型72处,中型137处,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资源总量127.32亿吨,其中基础储量40.54亿吨,基础储量中可采储量只有21.11亿吨,中国磷矿资源虽然较多,但是可利用的基础储量仅占资源总储量的24%,而难以利用的资源量占76%,可开采矿只能采至2020年。 中低品位矿多,富矿少。我国磷矿平均品味16.95%,P2O5大于30%的富矿储量只有10.69亿吨,仅占总储量的8.12%,绝大部分磷矿属中低品位矿石,而且80%左右是沉积型胶磷矿,需经选矿富才能作为高浓度磷酸盐的原料。P2O5大于30%的富矿工业储量集中分布在5个省份,所占比例分别为:云南35.86%;贵州45.52%;湖北9.87%;四川6.82%;湖南1.91%。湖北富矿储量的96%集中在宜昌磷矿,其一级品夹在上贫矿和下贫矿之间,厚度约1.7m,虽可采取选择性开采,但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难保证,而且会造成资源严重损失;云南富矿采出品位达到30%以上的只有滇池地区磷资源,而滇池富矿大都是风化矿,需要擦洗脱泥处理;贵州富矿的97%在开阳磷矿和瓮福磷矿,其中富矿地质品味P2O5仅稍高于30%,采出品位约28%,MgO含量还远远超出酸法制肥料的要求,仍要选矿。因此,从应用看,国内采出品位大于30%、可以直接供酸法至肥用的真正富矿资源要在开阳磷矿,加上息烽磷矿合计地质储量不足3亿吨。 分布集中,地理分布不均衡,运输不便。贵州、云南、湖北、四川和湖南5个省份拥有的磷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75%。查明资源储量中P2O5品味30%以上的富矿石储量几乎全都集中这5个省内,主要分布在以下8个区域:云南滇池地区,贵州开阳地区、瓮福地区,四川金河——清平地区、马边地区,以及湖北宜昌地区、胡集地区、保康地区。尤其是贵州开阳,33%品味以上优质矿的储量占全国优质矿储量的78%,然而,我国北方和东部地区可供利用的磷矿资源很少,从而形成南磷北运,西磷东运的格局。磷矿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运输和利用不便,以上5省除宜昌濒临长江之外,云南和贵州都是内陆高原,运输极为不便。 未来富矿供应趋紧,中低矿将成主流 目前由于小矿众多,导致回收率只有50%。随着资源紧张,资源向大型矿山企业集中,回采率有可能提高,到目前大矿正规开采的75%~80%水平。据此对我国磷矿资源可利用年度估算。全部利用现有的富矿(P2O5≥30%)资源以现有格局,在回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大矿80%,小矿50%),则仅能利用到2014年,中低品味矿则可利用到2088年,但成本要提高40~50元/吨。 资源稀缺,磷矿整合,价格上涨 为改变磷矿开采的混乱局面,具有丰富磷矿资源的省份(云贵鄂)纷纷出台各项措施,整顿磷矿开采秩序,保护磷矿资源。如云南省出台一系列政策保护磷矿资源,在采矿规模上规定:2008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15万吨/年的矿山予以关闭,2010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50万吨/年的矿山予以关闭;2004年湖北省颁布实施了《湖北省磷矿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磷矿开采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对磷矿石(粉)实行准运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年开采规模小于10万吨、不综合利用中低品味磷矿的矿山限期三年整改,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责令关闭。通过各项措施,国内磷矿石资源整合初见成效,目前云南省70%的磷矿资源掌握在云天化集团,云南石化集团及南磷集团三家企业;湖北省关闭了139处磷矿山,全省磷矿山总数由2000年的284家减少到145家。随着磷矿资源的整合,小磷矿的乱开采局面得到抑制,小磷矿企业被迫关闭,磷矿石采选的集中度得到提高,磷矿资源向大企业集中。 随着小企业被关闭,磷矿石供应量减少,作为磷矿石的最大消费领域:磷肥对磷矿的需求旺盛,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开采成本和供应的共同作用下,磷矿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贵州息烽磷矿为例,目前该公司30%品味的磷矿石车板价已达320元/吨,32%品味车板价为340元/吨,2011年30%品味的价格不到300元/吨,其他地区的磷矿报价均有所上涨,因此具有稀缺性的磷矿,未来将保持高位运行。 2. 磷肥行业主要细分产品 磷肥按生产工艺可分为酸法和热法两大类,也可按溶解性质分为水溶性磷肥,枸溶解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包括中性柠檬酸铵、碱性柠檬酸铵和柠檬酸溶性磷肥。因柠檬酸也叫枸橼木酸,故称枸溶性磷肥。酸法磷肥是用无机酸的化学能分解磷矿,并转化成可被作物吸收的水溶性磷或枸溶性磷。分接磷矿用的无机酸有硫酸、磷酸、盐酸和硝酸,生产的磷肥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沉淀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硝酸磷肥等。热法磷肥是用热能分解磷矿,在高温条件下,熔融或烧结,使磷矿中的磷转化橙黄磷、水溶性或枸溶性磷酸盐。热法除可制取黄磷外,主要产品有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等。1998年我国的磷肥总产量达662.9万吨(以P2O5计算),其品种和产量如下: 由国产磷肥的品种构成看,过磷酸钙和镁磷肥仍旧是国产磷肥的主要品种。重过磷酸钙已经行程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对这一高浓度磷肥的施用还不习惯,销路不畅,有的重钙厂已转向生产磷酸铵和三元复合肥。磷酸铵的生产,包括国内开发的料浆法磷酸一铵工艺和从国外引进的大型磷酸二铵工艺,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硝酸磷肥因工艺流程较长,对磷矿要求高,国内只有一家大型工厂和一家中型工厂生产,没有继续发展。关于磷酸铵和硝酸磷肥,我们将在复混肥中叙述。 过磷酸钙:它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的磷肥,也是最早生产的化肥,在1842年建厂生产,一个半世纪以来长盛不衰。近年来因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它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过磷酸钙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用硫酸分解磷矿制造而成,其中磷的主要成分是一水磷酸一钙,Ca(H2PO4)2.H2O,有少量的游离酸和次生的磷酸铁铝化合物。它的副成分是无水硫酸钙(石膏),可占重量的50%左右,其他还有少量氟硅酸和水分。产品色泽与磷矿原料有关,一般呈灰色或淡黄色粉状,含P2O5 12%~20%。从理论上讲,一水磷酸一钙应全部溶于水,但由于磷矿中的杂质,可能使部分水溶磷退化成枸溶磷,并有次生的磷酸铁、铝、镁化合物,这部分磷只能溶于碱性柠檬酸铵。因此,国家规定用碱性柠檬酸铵浸提过磷酸钙中的磷符合实际情况。过磷酸钙中大约有5%的游离酸,使PH降至3左右,具蚀性和吸湿性。另外,过磷酸钙中还含有12%(10%-16%)的硫,23%(16.5%~28%)氧化钙,在补充土壤硫、钙营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重过磷酸钙:用磷酸分解磷矿制成,它的有效成分也是一水磷酸一钙和少量游离酸,基本不含石膏。由于磷矿和磷酸带来的杂质,也含有少量铁、铝、,镁的磷酸盐。成品是灰色或灰白色粉状,含有效磷(P2O5)42%-46%,是过磷酸钙的二倍或三倍,故又称三料过磷酸钙。因粉状产品易吸湿结块,工业上多将其制成粒状,以改善物理性状,便于输运和施用。钙镁磷肥:它是一种热法生产的枸溶性磷肥。主要生产原料为磷矿、助熔剂(蛇纹石、橄榄石等)和燃料(无烟煤、焦炭等),按一定比例从炉顶加入高炉内,将炉内物料加热到1450℃以上的高温熔融,出料时用高压水流喷射,使骤冷并破碎成细小的玻璃状物,经干燥、磨细即为成品,通常呈深灰、灰绿或墨绿色粉末,物理性状良好,不吸湿,不结块,碱性反应,但没有腐蚀性。它是由磷、硅、钙和镁为主要成分构成的玻璃体,无明确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产品含P2O5 14%~18%,90%以上可溶于2%的柠檬酸中,一般认为其有效成分是a-Ca3(PO4)2。钙镁磷肥还含有Mg015%(8%~20%),CaO27%,SiO220%,而且90%以上可溶于2%柠檬酸中,是中量营养元素的一个补充来源。生产钙镁磷肥对磷矿的要求较低,即使不适宜生产过磷酸钙的含铁、铝、镁杂质较多的中低品味磷矿也可使用,助熔剂来源广、且价格低廉,也是生产钙镁磷肥的一大优点。在今后磷肥生产中,发展高浓度磷复肥是方向,但根据我国国情,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应当保留、提高和适当发展,而不是应当淘汰的品种。 托氟磷肥:将磷灰石和石英粉等配料混合,在回转窑炉或旋风炉中加热到>1400℃,通以水蒸气,磷灰石中的氟行程氟化氢逸出,生成a-Ca3(PO4)2,90%以上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产品为褐色和浅灰色粉末,一般含P2O5 14%~18%, 高的可达30%,含氟(F)<0.2%,微碱性,不吸湿,不结块,是枸溶性磷肥,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 磷酸二钙:也成沉淀磷肥,由盐酸分解磷矿生成磷酸和氯化钙,再加入石灰乳或石灰石悬浮液,生成一水磷酸一钙,进一步产生二水磷酸二钙沉淀(CaH2PO4.2H2O),为白色粉末状结晶,含P2O5 21%~27%,可溶于中型柠檬酸铵溶液。纯净的磷酸二钙也可作饲料添加剂。 其他枸溶性磷肥还有钢渣磷肥,钙钠磷肥等,在我国很少生产和施用。 难溶性磷肥主要有磷矿粉。我国磷矿的特征不仅以中低品位为主,而且大多选矿困难。为了把一些工业中较难利用的磷矿用于农业,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为主,做了大量磷矿粉农用的研究工作,并发表有专著。结果说明,磷矿粉直接施用,必须磷矿、土壤、作物三者配合适当,才能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