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核酸的结构
核酸组成与结构

第20页/共147页
核酸的一级结构
知识点5
1. 定义:硷基的排列顺序 ⑴ 骨架链:糖-磷酸链(R-P) ⑵ 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 ⑶ 侧链:碱基 ⑷ 方向:5’P末端 → 3’-OH末端
2. 核苷酸的连接 3. 核酸分子结构表示法
第21页/共147页
AMP, GMP, UMP, CMP 脱氧核苷酸:
OH OH
dAMP, dGMP, dTMP, dCMP
第16页/共147页
体内重要的游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多磷酸核苷酸:NMP、NDP、NTP
NNHH2N2H2
O OO OO O
NN N
NN N
HO PHOO PHPOOOPP POO OCCHHC22OHO2ONN N NN N OH OHOH OOHHOH
第6页/共147页
图3-1 核酸分子的组成
知识点 1
磷酸(P)
核酸
水解 单核苷酸 (B-R-P)
水解
核苷水解 戊糖(R,dR)
(B-R)
碱基(B)
第7页/共147页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戊糖 碱基 核苷: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碱基生成的糖苷 核苷酸:核苷与磷酸形成的磷酸酯
第8页/共147页
达。某些病毒RNA也可作为遗
传信息的载体。
第4页/共147页
核酸的化学组成
1. 元素组成 C、H、O、N、P(9~10%)
2. 分子组成 —— 碱基(base):嘌呤碱,嘧啶碱 —— 戊糖(ribose):核糖,脱氧核糖 —— 磷酸(phosphate)
第5页/共147页
§1 核酸的组成单位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缠绕1.75圈 约140~160bp
60bp
核心颗粒 2 (H2A·H2B ·H3 ·H4 )
染色质纤维
人类46条染色体的DNA总长可达 1.7m,经过螺旋化压缩,实际总 长只有200nm。
中心法则 (Central Dogma)
Replication
Reverse transcription
OH
HN
HCH3
H
H
ON
H
胸腺嘧啶 thymine
(T)
DNA
胸腺嘧啶 (T)
腺嘌呤 (A)
鸟嘌呤 (G)
胞嘧啶 (C)
RNA
尿嘧啶 (U)
(二)戊糖
HOH2C5’ O OH
4’
1’
3’ 2’
OH OH
β-D-2-核糖
核糖 (Ribose) 构成 RNA
HOH2C5’ O OH
4’
1’
3’ 2’
(2)碱基互补配对:AT配对(两个氢键), GC配对(三个氢键);碱基对平面垂直纵轴 (3)右手双螺旋:螺距为3.4 nm,直径为2.0 nm,10.5 bp/圈
(4)表面功能区: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 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5)维持结构稳定的力量:氢键维持双链横向 稳定,碱基堆积力维持螺旋纵向稳定
脱氧 d
碱基 A G T C U
磷酸基数目 M D T
磷酸 P
• DNA、RNA组成异同
DNA与RNA在组成成份上略有不同:
DNA
RNA
磷酸 碱基
戊糖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D-2脱氧核糖(dR)
磷酸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尿嘧啶(U)
生物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生物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 )参考答案:瓜氨酸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 )参考答案:氢键3.将PI为6的蛋白质放在PH为8.6的溶液里,该蛋白质带( )参考答案:负电荷4.造成蛋白质分子在280 nm 处有吸收峰的最主要氨基酸是 ( )参考答案:色氨酸5.构成人体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 )参考答案:L-α氨基酸6.下列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参考答案:生物碱;高温;极端pH;重金属盐7.下列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选项包括( )参考答案:a-螺旋;b-转角;无规则卷曲;b-折叠8.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一、二、三、四]结构。
( )参考答案:错9.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中,每螺旋一圈需要[10个氨基酸残基]。
( )参考答案:错10.当氨基酸在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为零时,[氨基酸的pH为氨基酸的pI]。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核酸的结构单位是()参考答案:核苷酸2.连接核酸结构单位的化学键是()参考答案:磷酸二酯键3.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正确说法是()参考答案:DNA双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4.某DNA分子含30%的胸腺嘧啶,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参考答案:20%5.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参考答案:tRNA6.核酸具有特殊的紫外吸收光谱,其吸收峰波长在()参考答案:260nm7.DNA的热变性是()参考答案:DNA双螺旋解链8.体内存在的两种环核苷酸是()参考答案:cGMP;cAMP9.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些核苷酸含量较高()参考答案:dCMP;dGMP10.核酸链的方向性是从3′端开始到5′端结束。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部分是()参考答案:酶蛋白2.以下关于同工酶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null3.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为()参考答案:4Km4.Km值与酶-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关系是()参考答案: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5.下列描述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是()参考答案: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6.有关酶原的正确阐述是()参考答案:酶原被激活后才有催化活性;某些酶以酶原形式存在对机体有保护作用;酶原没有催化活性;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7.下列关于单底物、单产物反应中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当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快速增加,两者呈正比关系;若出现底物饱和时,增加酶浓度可以加快酶促反应速度;当底物浓度继续升高时,反应速度增加的趋势逐渐缓和8.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酶的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外;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9.关于酶化学修饰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这类酶大都具有无活性(低活性)和有活性(高活性)两种形式;这种调节是由酶催化引起的共价变化;这种调节是酶促反应,具有放大作用10.酶的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生物化学 第13章 核酸结构

Cytosine Thymine Uracil
Adenine
Guanine
Phosphate
Nitrogenous base
Pentose sugar
HOCH2
OH
HOCH2
OH
HO
H
Ribose (in RNA) Doxyribose (in DNA)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
6、核苷酸的衍生物
OH
2´ H (O)H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核苷酸
4、核苷酸 nucleotide
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作为DNA或RNA结构单元的核 苷酸分别是5′-磷酸-脱氧核糖核苷和5′-磷酸-核糖核苷。
O
HO P OH2C O B OH
O
HO P OH2C O B OH
OH OH
OH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3、mRNA一级结构的特 点
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有一段长达200个核 苷酸左右的聚腺苷酸(polyA) ,5’-末端有一个 甲基化的鸟苷酸,称为“帽子结构” 。
问题: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多聚( )
三、DNA的高级结构
1953年,J. Watson 和F. Crick 在前人研 究工作的基础上,根 据 DNA 结 晶 的 X- 衍 射图谱和分子模型, 提出了著名的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并对 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作 出了科学的解释和预 测。
(三)多聚核苷酸
多聚核苷酸是通过核苷酸的5’-磷酸基与 另一分子核苷酸的C3’-OH形成磷酸二酯 键相连而成的链状聚合物。
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称为DNA 链;
由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则称为RNA链。
核酸化学知识点总结

核酸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核酸的化学结构1. 核酸的基本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又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碱基分为嘌呤和嘧啶两类,嘌呤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包括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或尿嘧啶(U)。
糖分为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RNA中的糖为核糖,DNA中的糖为脱氧核糖。
核苷酸是由碱基和糖组成的核苷,再与磷酸结合形成核苷酸。
2. 核酸的二级结构核酸的二级结构是指单条核酸链上碱基序列所具有的空间结构。
DNA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DNA链通过氢键相互缠绕形成。
RNA分子没有固定的二级结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双链结构。
3. 核酸的三级结构核酸的三级结构是指单条核酸链在立体空间上所呈现的结构。
DNA分子呈现出右旋的螺旋结构,RNA分子则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结构。
4. 核酸的四级结构核酸的四级结构是指多条核酸链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结构。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核酸分子可以形成四级结构,并参与到一些生物学过程中。
二、核酸的功能1. 遗传信息的储存与传递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分子储存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RNA分子则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参与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
2. 蛋白质合成核酸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DNA分子在转录过程中产生mRNA,mRNA再通过翻译过程将基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3. 调节基因表达在一些生物学过程中,核酸可以通过转录调控、剪接调控和甲基化调控等方式来参与到基因的表达调节中。
4. 氧化磷酸化核酸分子参与到细胞内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释放出磷酸来提供细胞内化学能量,并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
三、核酸的合成1. DNA的合成(DNA合成)DNA的合成是DNA聚合酶在DNA模板的引导下,将合适的脱氧核苷酸三磷酸酶与新合成的核甙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使DNA链不断延长的过程。
DNA合成是细胞分裂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核酸的结构

(四)核苷酸的衍生物
(1)ATP (腺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
• 生物体内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一种核苷酸衍生物。
NH2
N
N
O O- P
O-
O O- P
O-
O O- 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三磷酸腺苷 (ATP)
ATP的性质
• 是重要的能量转换中间体
• ATP含两个高能磷酸键: 水解时 可释放大量自由能, 推动体内各种需能反应。
核不均一RNA
RNA组学: 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
类、结构和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 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 状 态 下 snmRNAs 的 表 达 具 有 时 间 和 空 间特异性。
三、DNA的高级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已知核酸的化学结构
碱基组成分析 Chargaff 规则:[A] = [T] [G] [C]
真核生物mRNA的共价结构
帽子结构
功能
帽子结构:识别翻译起始 polyA:维持mRNA的稳定性
(2)原核细胞mRNA
原核生物mRNA为多顺反子,无修饰碱基。 多顺反子mRNA(polycistronic mRNA):一条 mRNA链上有多个编码区
mRNA的功能
★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3、rRNA一级结构特点
嘧啶嘧啶55甲基胞嘧啶甲基胞嘧啶55羟甲基胞嘧啶羟甲基胞嘧啶二氢尿嘧啶二氢尿嘧啶44巯尿嘧啶巯尿嘧啶都是基本碱基的都是基本碱基的化学修饰型化学修饰型ohohd核糖d2脱氧核糖胞嘧啶核苷尿嘧啶核苷鸟嘌呤核苷腺嘌呤核苷ohhoohohohohchhh22oohh22oo碱基碱基磷酸磷酸戊糖戊糖核苷键核苷键对dna为h11三
第13章核酸的结构与性质

二、核酸的种类及分布
核酸(nucleic acid): 以核苷酸(nucleotide)为基本组成单位携 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真核生物DNA 90%以上分布于细胞核,其余分布于核外如线 粒体,叶绿体,质粒等。原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结构,DNA 存在于称为类核的结构区。每个原核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每个 染色体含一个双链环状DNA。
(4)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 nm,每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的高度)为3.4 nm。螺旋表面形成 大沟(major groove)及小沟(minor groove),彼此相间排列。小沟较浅;大沟较深,是蛋 白质识别DNA碱基序列的基础。
4-硫尿嘧啶
(ψ)
5-羟甲基胞嘧啶
3-甲基胞嘧啶
5-甲基胞嘧啶
2)戊糖(pentose)
HOH 2C O OH HH
H
H
OH OH
HOH 2C O OH HH
H
H
OH H
HOH 2C O OH HH
H
H
OH OCH 3
β -D-核糖 β -D-2-脱氧核糖 β -D-2-O-甲基核糖
3)磷酸
2、核苷酸的形成
1)戊糖与碱基依靠糖苷键连接成为核苷(nucleoside)
NH 2
N
N
9
N
N
HOH 2C
O
1'
H
H
H
H
OH
OH
腺嘌呤核苷 (adenosine)
NH 2
N
HOH 2C H
生物化学(第三版)第十二章 核酸通论 核算的结构课后习题详细解答_ 复习重点

第十二章核酸通论提要1868年Miescher发现DNA。
Altmann继续Miescher的研究,于1889年建立从动物组织和酵母细胞制备不含蛋白质的核酸的方法。
RNA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Hammars于1894年证明酵母核酸中的糖是戊糖。
核酸中的碱基大部分是由Kossel等所鉴定。
Levene对核酸的化学结构以及核酸中糖的鉴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的“四核苷酸假说”是错误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阻碍了核酸的研究。
理论研究的重大发展往往首先从技术上的突破开始。
20世纪40年代新的核酸研究技术证明DNA 和RNA都是细胞重要组成成分,并且是特异的大分子。
其时,Chargaff等揭示了DNA的碱基配对规律。
最初是Astbury,随后Franklin和Wilkins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DNA分子结构,得到清晰衍射图。
Watson和Crick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说明了基因结构、信息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得到广泛的实验支持。
Crick于1958年提出了“中心法则”。
DNA研究的成功带动了RNA研究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20世纪60年代Holley 测定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序列;Nirenberg等被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3类DNA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在DNA重组技术带动下生物技术获得迅猛发展。
将DNA充足技术用于改造生物机体的性状特征、改造基因、改造物种,统称之为基因工程或遗传工程。
与此同时出现了各种生物工程。
技术革命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的面貌,并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
在此背景下,RNA研究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功能RNA,冲击了传统的观点。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生物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工程。
这一计划准备用15年时间(1990-2005年),投资30亿美元,完成人类单倍体基因组DNA3×109bp全部序列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碱基 (base)
• 碱基分两类:嘧啶碱和嘌呤碱。 • 1.嘧啶碱 嘧啶碱是母体化合物嘧啶的衍生物。
2. 嘌呤碱
应用X光衍射分析法已证 明了各种嘌呤和嘧啶的三 度空间结构。 嘌呤和嘧啶环很接近平面, 但稍有挠折。
3. 稀有碱基
• 除了5种基本的碱基外,核酸中还有一些含量甚少的碱基, 称为稀有碱基。稀有碱基种类极多,大多数都是甲基化 碱基。tRNA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可高达10%。
三股螺旋DNA
K. Hoogsteen
1963
通常是一条同型寡核苷酸与寡嘧啶核苷酸 - 寡嘌呤核苷酸双螺 旋的大沟结合:
oligo(Py) : oligo(Pu)—oligo(Py/Pu)
★当DNA的一段寡嘧啶(寡嘌呤)构成镜像重复时可 以形成三股螺旋(铰链DNA,hinged DNA , H-DNA)
糖的C1与嘧 啶碱的N1
糖的C1与嘌 呤碱的N9
规律:
• (1)核苷中的戊糖为呋喃型的D-核糖或D-脱 氧核糖,糖苷键均为β —糖苷键。
• (2)对嘧啶核苷来说,糖的C1与嘧啶碱的N1 相连;对嘌呤核苷来说,糖的C1与嘌呤碱的N9 相连
• (3)应用X射线衍射法已证明,核苷中的碱基 与糖环平面互相垂直。
嘌呤——次黄嘌呤 I;N6、 N6-二甲基腺嘌呤m26A; N1、 N2 、 N7 –三甲基鸟嘌呤 m31,2,7G 嘧啶——5-甲基胞嘧啶 m5C ; 5-羟甲基胞嘧啶 hm5U ;二氢 尿嘧啶 DHU
二、核苷
• 核苷是一种糖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之间 以糖苷键相连接。一般称之为N—糖苷键。核酸 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β —糖苷键。
三、 核苷酸
核苷中的戊糖羟基被磷酸 酯化,就形成核苷酸。核 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HOCH2 H H OH O H H OH H OH H
碱基 OH
HOCH2 H
O
碱基 OH
H H
D- 核 糖
D-2- 脱 氧 核 糖
核糖核苷酸 2’、3’或5’-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3’或5’-脱氧核糖核苷酸
第二节
核酸的共价结构
• 一、核酸的共价结构也就是核酸的一级 结构,通常是指核酸的核苷酸序列。 发现过程:
1. 核酸的酸碱滴定曲线显示,在核酸分子中的 磷酸基只有一级解离,它的另两个酸基必定 与糖环的羟基形成了磷酸二酯键。由此可见, 核酸中的核苷酸以磷酸二酯键彼此相连。
2.使用特殊的磷酸二酯酶水解核酸的磷酸二酯 键。(牛脾水解5’—羟基形成的磷酸酯键;蛇毒 水解3’—羟基形成的磷酸酯键 )
(6)两条核苷酸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相 连系;根据对碱基构象研究的结果,A只能与T相配
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相配对,形成3个氢键。
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依据
• 1. 已知核酸化学结构和核苷酸键长和键 角的数据。 • 2.对DNA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证实。 • 3. Chargaff规则 的提出
• 真核生物的mRNA都是单顺反子,5’端有帽子 (cap)结构,然后依次是5’非编码区、编码区、 3’非编码区,3’端为多聚腺苷酸(polyadenylic acid,poly(A))尾巴。其分子内有时还有极少 甲基化的碱基。
5′帽子
m7Gppp-
密码子
AUG GUG …………… UAA
3′polyA
• 1. tRNA结构特点: • tRNA通常由73至93个核苷酸组成,相对 分子质量都在25 000左右,沉降常数为 4S。含有较多稀有碱基,可达碱基总数 的10%~15%。 • 沉降系数:指在单位离心力的作用下粒 子的沉降速度,以svedberg表示,简写 为S,单位为时间,1S = 1×10-13 s
Chargaff规则(1950年总结)
• (1)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 • (2) 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G=C。 • (3) 含氨基的碱基(腺嘌呤和胞嘧啶)总数等于含 酮基的碱基(鸟嘌吟和胸腺嘧啶)总数,即 A+C=G+T。 • (4) 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 A+G=C+T。 所有DNA中碱基组成必定是A=T,G=C,这一 规律暗示A与T,G与C相互配对的可能性,为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提供了重要 根据。
二、DNA的一级结构
• • • • • • • 1.定义 一级结构指核酸的核苷酸排列序列。 2.特点: (1)碱基组成:A、T、C、G,戊糖为脱氧核糖。 (2)各核苷酸之间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 (3)DNA无分支链,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 (4)各物种的DNA基因组结构特点不同
1. 细菌(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特点
重叠基因
三、RNA的一级结构
• 一级结构共同特点: • (1)碱基由A、U、C和G组成,另外还有一 些稀有碱基 • (2)戊糖不是脱氧核糖,而是核糖 • (3)组成RNA的核苷酸也是以3 ’ 5’—磷酸二 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所以也是无分支线型多 聚核苷酸 • (4)RNA种类多,结构差异大 主要种类为tRNA, rRNA, mRNA。
三、DNA二级结构类型
• DNA的结构可受环境条件(相对湿度、溶液的盐 浓度、离子类型、有机溶剂等)的影响而改变。 • A型:相对湿度75%制得的DNA纤维结构;右手 螺旋。 • B型:相对湿度92%制得的DNA纤维结构;右手 螺旋(Watson and Crick的结构)。 • C型、D型:相对湿度44~46% , 60% 制得的 DNA纤维结构;右手螺旋 • Z型:左手双螺旋;
• DNA的类型
类型 A 结晶状态 相对湿度75% DNA钠盐 相对湿度92% DNA钠盐 d(GCGCGC) 螺距 (nm) 2.8 碱基距离 (nm) 0.256 每圈 bp数 11 旋转 方向 右手
B Z
3.4 4.44
0.34 0.37
10 12
右手 左手
P489表13-6 三种类型DNA的比较
• 2. rRNA结构特点: • 细菌的rRNA有5S、16S和23S三种, • 哺乳动物的rRNA有5S、5.8S、18S和28S 四种, • rRNA核苷酸数一般100多个bp ,少数有 稀有碱基
3. mRNA结构特点: • 原核生物以操纵子作为转录单位,产生多顺反子 mRNA(一条mRNA链上有多个编码区),5’端和3’端 各有一段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 • 原核生物mRNA,包括噬菌体RNA,都无修饰碱基。
第13章 核酸的结构
NH2 N
N
N H
N
核酸的组成
核酸 基本 结构 单位
水
核苷酸
解
磷酸 核苷
核糖 脱氧核糖
戊糖 碱基
嘌呤AG 嘧啶CTU
戊糖
核酸的分类就是根据所含戊糖种类不同而分为核糖
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 嘌 呤 碱 腺嘌呤(adenine) 鸟嘌呤(guanine) RNA 腺嘌呤(adenine) 鸟嘌呤(guanine)
• 连续、无内含子,功能相关的基因组成操 纵子,有共同的调控序列,很少有重复序 列。 • 内含子(intro):真核生物的基因通常是 断裂基因,保留在成熟RNA中的序列称为 外显子(exon),插入的非编码序列称为 内含子。
• 操纵子:指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协调单 位,包括在功能上彼此相关的基因及其 调控部位,调控部位由启动子和操纵基 因(阻遏蛋白结合区)所组成。
(2)GTP (鸟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
• 生物体内游离存在,核酸合成的前体,也是 一种高能化合物 • 具有类似ATP的结构 • 主要是作为蛋白质合成中磷酰基供体 • 在许多情况下, ATP 和 GTP 可以相互转换
(3)cAMP 和 cGMP
cAMP 3’,5’环腺嘌呤核苷一磷酸 cGMP 3’,5’-环鸟嘌呤核苷一磷酸 ——细胞间信使 • cAMP 和 cGMP 的环状磷酯键 是一个高能键: pH 7.4 时水解 能约为43.9 kJ /mol,比 ATP 水解能高得多。
连接方式:3’,5’ 磷酸二酯键
蛇毒
牛脾
核酸一级结构的简写形式
(1)竖线式,用竖线代表戊糖,B为碱基,P为磷 酸基;原则上5’端在左侧,3’端在右侧,磷酸二酯 键的走向为3’ 5’。 A G C T G B 3`-OH P P P P P 戊糖 5`
C
P
P
3`
OH
(2)文字式:……pApCpTpG…… …….pA-C-T-G…… 或 5′ AGCTGC 3′
生物体内游离存在核苷酸主要是5’-核苷酸
核苷酸
酯键
5` 4` 3` 2` 1`
碱基连接(核苷键)
(对DNA为H)
八种核苷酸
腺嘌呤 A AMP dAMP 鸟嘌呤 G GMP dGMP 胞嘧啶 C CMP dCMP 尿嘧啶 U UMP 未发现 胸腺嘧啶 T 未发现 dTMP
RNA DNA
• M/单,D/二,T/三;P-磷酸(都表示5’磷酸) • RNA的名称为单/二/三苷酸, DNA在单/二/三前加脱氧两字(d表示)。 如AMP称腺苷一磷酸(或腺苷酸) dAMP称为脱氧腺苷一磷酸(脱氧腺苷酸) • 稀有核苷酸与上类似
2.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特点
• 断裂、有内含子、功能相关基因不形成操纵子, 调控序列所占比例大,有大量重复序列。例如: 人的基因组大小为3.2X109 bp,但编码蛋假基因
基因外区域
外显子 内含子
3. 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 基因组较小,但十分紧凑,有的基因是重 叠基因。 • 重叠基因:指调控具有独立性,但部分使 用共同基因序列的基因。
嘧 啶 碱
胞嘧啶(cytosine) 胞嘧啶(cytosine) 尿嘧啶(uracil) 胸腺嘧啶 (thymine) D-2-脱氧核糖 磷 酸 D-核糖 磷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