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PCR核酸扩增仪PPT课件
合集下载
PCR专题 ppt课件

pre-denaturation-denature completely Denaturation annealing Elongation cycles:25-30
PCR reaction components and their functions
template:ssDNA, dsDNA mRNA needed to be RT as cDNA samples:from blood,sperm or any other tissue,from older forensic specimens, from ancient biological samples or in the lab. From bacterial colonies or phage plaques. DNA:very stable
Kary Mullis(1985)
发明过程 Mullis 在“偶然想出的聚合酶链反应”一文中 写到: “这种简单得令人惊奇,可以无限量地拷贝 DNA片段的方法是在不可想象的情况下,•即驾车 行驶在月色下的加利福尼亚山间公路上时想出来 的”。 发展过程: 开始使用大肠杆菌•DNA聚合酶Klenow片段, 该酶不耐热,每次加热变性DNA后都要重新补加。 耗时、费力、易出错。耐热DNA聚合酶的应用使 得自动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理 --------- 定量原理
•理想的PCR反应: • X=X0*2n •非理想的PCR反应: • X=X0 (1+Ex)n • • • • n:扩增反应的循环次数 X:第n次循环后的产物量 X0:初始模板量 Ex:扩增效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理 --------- 定量原理
PCR process
Principle of PCR
PCRPPT课件

13
第一步叫“变性”,把样品加热到94-96℃一到
数分钟,让DNA模板变性变成单链。 第二步叫“退火”,让样品的温度下降到50-
65℃一到数分钟,引物就可以结合到模板上去。
14
TATTCGGGCTTTCCAAGCAACTAG.......GATCTATCCAACGGCTAGGCATTT ataagcccgaaaggttcgtt
重复上述的三步循环反应,PCR扩增产物量将呈 指数积累。
由于经过一个循环反应合成的产物又将成为下一 个循环反应的底物,经过n次循环反应后,特 异性靶DNA的拷贝数将扩增2n倍。
11
假定我们要研究的DNA双链两端的序列是:
TATTCGGGCTTTCCAAGCAACTAG........... GATCTATCCAACGGCTAGGCATTT........... ...........ATAAGCCCGAAAGGTTCGTTGATC ...........CTAGATAGGTTGCCGATCCGTAAA
5
6
DNA的性质
▪ DNA变性:DNA分子在热、酸碱或一些化学试 剂条件下由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
▪ DNA的复性:变性的DNA两条互补单链,在适 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链的过程为复性。
▪ 核酸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的,具有互补关系 的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 异质双链的过程。
7
DNA 热变性及复性
2
特定基因的扩增方法
▪ 通过体外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到高拷贝数 的质粒载体分子上并转化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在 体内随着载体分子的大量复制,目的基因的拷贝 数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增。
▪ 在有些外界环境因子的胁迫下,真核生物的有关 细胞被诱发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导致相应的保 卫基因产生明显的扩增。
第一步叫“变性”,把样品加热到94-96℃一到
数分钟,让DNA模板变性变成单链。 第二步叫“退火”,让样品的温度下降到50-
65℃一到数分钟,引物就可以结合到模板上去。
14
TATTCGGGCTTTCCAAGCAACTAG.......GATCTATCCAACGGCTAGGCATTT ataagcccgaaaggttcgtt
重复上述的三步循环反应,PCR扩增产物量将呈 指数积累。
由于经过一个循环反应合成的产物又将成为下一 个循环反应的底物,经过n次循环反应后,特 异性靶DNA的拷贝数将扩增2n倍。
11
假定我们要研究的DNA双链两端的序列是:
TATTCGGGCTTTCCAAGCAACTAG........... GATCTATCCAACGGCTAGGCATTT........... ...........ATAAGCCCGAAAGGTTCGTTGATC ...........CTAGATAGGTTGCCGATCCGTAAA
5
6
DNA的性质
▪ DNA变性:DNA分子在热、酸碱或一些化学试 剂条件下由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
▪ DNA的复性:变性的DNA两条互补单链,在适 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链的过程为复性。
▪ 核酸分子杂交:两条来源不同的,具有互补关系 的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 异质双链的过程。
7
DNA 热变性及复性
2
特定基因的扩增方法
▪ 通过体外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到高拷贝数 的质粒载体分子上并转化到适当的受体细胞,在 体内随着载体分子的大量复制,目的基因的拷贝 数也得到了有效的扩增。
▪ 在有些外界环境因子的胁迫下,真核生物的有关 细胞被诱发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导致相应的保 卫基因产生明显的扩增。
实验四 PCR扩增目的基因课件PPT

engineering of DNA
• 等位基因序列变化的分析 Analysis of allelic sequence
variations
2021/3/10
16
PCR反应中的成份
1. 引物:PCR反应产物的特异性由一对上下游引物所 决定。引物的好坏往往是PCR成败的关键。
引物设计和选择目的DNA序列区域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分子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molecular biology
实验四 PCR扩增目的基因
2021/3/10
1
实验二 PCR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过程; 2.了解PCR引物设计原则;学会设计PCR引物 ; 3.了解PCR的优化环节,学会如何优化PCR。了
6
3. PCR管内加好上述试剂之后要充分混合,然后离心数 秒,放入PCR仪上。
4. 编辑PCR反应程序,完成后启动PCR仪, 电泳。
PCR完成后,取5μl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 电泳分析,检查反应产物及长度。
2021/3/10
7
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2021/3/10
8
[注意] 1. PCR非常灵敏, 操作应尽可能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 2. 吸头、离心管应高压灭菌, 每次吸头用毕应更换, 不要
• PCR是模拟体内DNA复制条件,应用DNA聚合酶 反应,特异性扩增某一DNA片段的技术。
• 体外程序化的DNA合成技术。
devised by Kary Mullis in 1983
Mullis, K.B. (1993)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62 (4) 56-65.
PCR技术ppt课件

组成:50mM KCl 10mM Tris.Cl (pH 8.4) 1.5mM MgCl2
Mg2+是Taq酶活性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 低。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 特异扩增,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 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
(六)PCR反应标准体系
五、PCR的反应条件控制
(一)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1、变性温度与时间 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最
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93℃~94℃lmin足以 使模板DNA变性,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 影响。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PCR产物完 全变性,就会导致PCR失败。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 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 对结合;
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 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 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AFLP
兼并引物PCR
巢氏PC
免疫-PCR(immuno-PCR) 反向PCR
MSP甲基化特异 PCR
(一)温度梯度PCR
1、概念: 通过对复性温度比引物的Tm值低2-
10℃的范围内进行系列PCR预实验来 对复性条件进行优化.
温度梯度PCR
Thermal Image of 45-65°C Gradient
联合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T) 与PCR,可用于检测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中少于 10个拷贝的RNA模板。 2、RNA扩增包括两个步骤: (1)在单引物的介导下和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 成RNA的互补cDNA (2)加热后cDNA与RNA链解离,然后与另一引 物退火,并由DNA聚合酶催化物延伸生成双链 靶DNA,最后扩增靶DNA
Mg2+是Taq酶活性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 低。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 特异扩增,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 活性,使反应产物减少。
(六)PCR反应标准体系
五、PCR的反应条件控制
(一)PCR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1、变性温度与时间 变性温度低,解链不完全是导致PCR失败的最
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93℃~94℃lmin足以 使模板DNA变性,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活性有 影响。此步若不能使靶基因模板或PCR产物完 全变性,就会导致PCR失败。
2、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 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 对结合;
3、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 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 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 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AFLP
兼并引物PCR
巢氏PC
免疫-PCR(immuno-PCR) 反向PCR
MSP甲基化特异 PCR
(一)温度梯度PCR
1、概念: 通过对复性温度比引物的Tm值低2-
10℃的范围内进行系列PCR预实验来 对复性条件进行优化.
温度梯度PCR
Thermal Image of 45-65°C Gradient
联合逆转录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RT) 与PCR,可用于检测单个细胞或少数细胞中少于 10个拷贝的RNA模板。 2、RNA扩增包括两个步骤: (1)在单引物的介导下和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 成RNA的互补cDNA (2)加热后cDNA与RNA链解离,然后与另一引 物退火,并由DNA聚合酶催化物延伸生成双链 靶DNA,最后扩增靶DNA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③引物的延伸:在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2℃)下, 以dNTP为原料,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从引物的 5’→3’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 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7
模板:模板核酸的量与纯化程度,是PCR成败与否的关键 环节之一。传统的DNA纯化方法通常采用SDS和蛋白酶K 来消化处理标本。SDS的主要功能是: 溶解细胞膜上的 脂类与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并解离 细胞中的核蛋白,SDS 还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蛋白 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质,特别是与DNA结合的组蛋白,再 用有机溶剂酚与氯仿抽提掉蛋白质和其它细胞组份,用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6
酶浓度:催化PCR反应约需酶量1ul(总反应体系为100ul时), 浓度过高可引起非特异性扩增,浓度过低则合成产物量减少。
dNTP的质量与浓度: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等摩尔配 制)。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就会引起错 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的产量。dNTP能与Mg2+结 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低。
12
反向PCR的不足:
①需要从许多酶中选择限制酶,或者说必须选择一种 合适的酶进行酶切才能得到合理大小的DNA片段。这 种选择不能在非酶切位点切断靶DNA;
②大多数有核基因组含有大量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 而在YAC或Cosmid中的未知功能序列中有时也会有这 些序列,这样,通过反向PCR得到的探针就有可能与多 个基因序列杂交。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7
模板:模板核酸的量与纯化程度,是PCR成败与否的关键 环节之一。传统的DNA纯化方法通常采用SDS和蛋白酶K 来消化处理标本。SDS的主要功能是: 溶解细胞膜上的 脂类与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并解离 细胞中的核蛋白,SDS 还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蛋白 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质,特别是与DNA结合的组蛋白,再 用有机溶剂酚与氯仿抽提掉蛋白质和其它细胞组份,用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6
酶浓度:催化PCR反应约需酶量1ul(总反应体系为100ul时), 浓度过高可引起非特异性扩增,浓度过低则合成产物量减少。
dNTP的质量与浓度: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等摩尔配 制)。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就会引起错 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的产量。dNTP能与Mg2+结 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低。
12
反向PCR的不足:
①需要从许多酶中选择限制酶,或者说必须选择一种 合适的酶进行酶切才能得到合理大小的DNA片段。这 种选择不能在非酶切位点切断靶DNA;
②大多数有核基因组含有大量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 而在YAC或Cosmid中的未知功能序列中有时也会有这 些序列,这样,通过反向PCR得到的探针就有可能与多 个基因序列杂交。
PCR 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个体识别与亲子鉴定 GMO
学习交流PPT
31
PCR应用类型
一、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
不 对 称 PCR 的 目 的 是 扩 增 产 生 特 异 长 度 的 单 链 DNA。PCR反应中采用二种不同浓度的引物,PCR结 果产生大量单链DNA。因PCR反应中使用的二种引物 浓度不同一步法,因此称不对称PCR,此法产生的单 链DNA可用作杂交探针或DNA测序的模板。
学习交流PPT
33
RT-PCR图解
学习交流PPT
34
• 三、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
•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因未知序列端添加同
聚物尾,人为赋予未知基因末端序列信息,再用
人工合成的与多聚尾互补的引物作为锚定引物,
在与基因配对互补结合后进行PCR扩增。
学习交流PPT
35
四、反向PCR (inverse PCR, IPCR)
学习交流PPT
18
PCR条件的选择
引物:PCR反应成功扩增的一个关键条件在于正确设计寡核苷酸引物,所 选择的引物序列决定了PCR产物的大小、位置、扩增区域的Tm值等。
• 引物设计的长度一般为15-30个碱基,引物长点,反应的特异性相对好, 引物太长,扩增退火时被引发的模板数相对越少,影响反应效率。引 物短点,它退火结合到靶DNA上形成供DNA聚合酶结合的稳定双链模板 的速率越大,引物太短,则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影响。
• 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 是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 增条带。
• 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 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对而导致PCR失败。
PCR原理ppt课件

1. 长片段DNA的PCR扩增 常规PCR长度为2kb以下。 长片段PCR扩增存在的问题: (1)随着扩增片段的延长,扩增效率降低 (2)高温会损坏模板DNA和PCR产物 (3)高温下其他二价离子的存在会促进DNA的裂解 (4)长片段DNA分子的变性比短片段困难,DNA聚合
酶与模板DNA的趋近和接合变得困难 (5)错配碱基的掺入导致DNA聚合酶的作用不能正常发
4)PCR 反应液的配制 最后加入 DNA 聚合酶。
早期的 PCR 仪没有带加热的盖子,要求在反应液上覆 盖一层矿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热启动(hot start)PCR操作方式可较好解决非特异性 扩增的问题。
5、反应体系
总体积
50-100 l
①缓冲液
②dNTP(底物)
③引物
④模板
⑤DNA聚合酶
①缓冲液:提供合适的PH值和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10mM Tris·HCl ( pH8.3-9.0),1.5mM MgCl2, 50mM K+
⑤DNA聚合酶: 最常用的是Taq 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5℃。
Pfu DNA聚合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具有 3‘-5’ 外切
活性的 PCR 酶,目前为止错配率最低的高温DNA聚合酶。
酶量增加使反应特异性下降;酶量过少影响反应产量。
6.PCR技术的特点 1)高度的灵敏性
PCR产物每轮循环增加一倍 30轮循环
2)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RAPD )
使用随机选择的核苷酸作为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在较低 的复性温度下(36℃)进行PCR。由于非特异性引物与模板上的多 个位点结合而不是与某一限制性位点特异性结合,因此经过PCR 扩增反应后可以产生多个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可以将上述多个 PCR反应产物分离,这样多态性的产物通常称为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RAPD)
酶与模板DNA的趋近和接合变得困难 (5)错配碱基的掺入导致DNA聚合酶的作用不能正常发
4)PCR 反应液的配制 最后加入 DNA 聚合酶。
早期的 PCR 仪没有带加热的盖子,要求在反应液上覆 盖一层矿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热启动(hot start)PCR操作方式可较好解决非特异性 扩增的问题。
5、反应体系
总体积
50-100 l
①缓冲液
②dNTP(底物)
③引物
④模板
⑤DNA聚合酶
①缓冲液:提供合适的PH值和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10mM Tris·HCl ( pH8.3-9.0),1.5mM MgCl2, 50mM K+
⑤DNA聚合酶: 最常用的是Taq 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5℃。
Pfu DNA聚合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具有 3‘-5’ 外切
活性的 PCR 酶,目前为止错配率最低的高温DNA聚合酶。
酶量增加使反应特异性下降;酶量过少影响反应产量。
6.PCR技术的特点 1)高度的灵敏性
PCR产物每轮循环增加一倍 30轮循环
2)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RAPD )
使用随机选择的核苷酸作为PCR反应体系中的引物,在较低 的复性温度下(36℃)进行PCR。由于非特异性引物与模板上的多 个位点结合而不是与某一限制性位点特异性结合,因此经过PCR 扩增反应后可以产生多个PCR产物。经凝胶电泳可以将上述多个 PCR反应产物分离,这样多态性的产物通常称为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ification polymorphic DNA,RAPD)
PCR原理及其操作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4
① 变性温度与时间:
• 一般93℃~94℃,1min足以使模板 变性
– 若低于93℃则需延长时间 – 但温度不能过高,因为高温环境对酶的
活性有影响。
精选PPT课件
35
② 退火(复性)温度与时间:
• 退火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重要 因素
• 退火温度与时间,取决于引物的长度、 碱基组成及其浓度,还有靶基因序列 的长度
①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扩增跨度: 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
③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 G+C 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 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④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的 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 复性时间一般为30~60s,足以使引 物与模板之间完全结合
精选PPT课件
37
③ 延伸温度与时间:
• 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70~75℃之间 – 常用温度为72℃ – 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
• 延伸反应时间:根据待扩增片段长度而定 – 1Kb以内的DNA片段,延伸时间1min(足够) – 3~4kb的靶序列需3~4min – 扩增10kb需延伸至15min
• 在一般的 PCR反应中,各种NTP浓 度为200µmol/L时,Mg2+浓度为 1.5~2.0 mmol/L为宜;
•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
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
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
引物 酶 dNTP 模板 Mg2+
6
2020/9/29
6
PCR 循环 – PCR技术的原理
第一步 – 加热变性
7
PCR 循环- PCR技术的原理
第二步 – 引物与模板DNA分子退火
8
PCR 循环- PCR技术的原理
第三步 - 引物延伸
9
PCR技术的原理
第1个 PCR 循环完成后 ——得到两个拷贝的靶序列
24
2020/9/29
24
PCR扩增时, 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
25
2020/9/29
25
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
26
2020/9/29
26
❖ 每扩增一条DNA链,
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
27
2020/9/29
27
2020/9/29
PCR.swf原理flash
28 28
❖ Ct值的含义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 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16
2020/9/29
16
17
2020/9/29
17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
❖ 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 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 Ct值越小。
❖ 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 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 对数,纵坐标代Ct值。
❖ 5.方便、快速、准确 FQ-PCR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 有非常严密的数学理论支持。
32
2020/9/29
32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普通定性PCR扩增仪 ❖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
33
PCR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 PCR核酸扩增仪: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做体 外的大量扩增
❖ PCR核酸扩增仪工作的关键是:温度控制
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 荧光本底信号,荧光域值的缺省设置是 6-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 倍,即:
threshold = 10 × SDcycle 6-15
15
2020/9/29
15
Ct 值的定义
❖ 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有一个很重要 的概念 —— Ct值。
❖ C代表Cycle,循环次数。t代表 threshold,阈或界限之意。
实时荧光定量PCR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1.特异性强
FQ-PCR具有引物和探针的双重特异性, 故与传统的PCR相比,特异性大为提高。
❖ 2.灵敏度高
灵敏度可达到102拷贝,线性范围可到达 102 -108拷贝。一般来讲临床标本中病 原体的数目为0-1010/拷贝。
30
2020/9/29
10
PCR技术的原理
循环数 扩增产物量 (2n)
1
21=2
2
22=4
3
23=8
4
24=16
5
25=32
6
26=64
20
220=1,048,576
30
230=1,073,741,824
30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 量PCR技术是在普通PCR技术基础上 增加了实时荧光指示系统。
34
PCR扩增仪的控温方式
控温方式
水浴锅控温
压缩机控温
半导体控温
离心式空气 加热控温
35
普通定性PCR扩增仪
❖ 按照变温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水浴式PCR扩增仪 变温金属块式PCR扩增仪 变温气流式PCR扩增仪
36
普通定性PCR核酸扩增仪 ——水浴式PCR仪
一般由三个不同温度的水浴槽和机械臂组成。
30
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3.重复性
FQ-FCR结果相当稳定,同一标本的 CT值相同,但其产物的荧光量却相 差甚大。因为域值设置在指数扩增 期,在此阶段,各反应组分浓度相 对稳定,没有副作用,CT与荧光信 号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31
2020/9/29
31
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4.污染率小 全封闭的体系,有效地减小污染的 机率。
18
2020/9/29
Hale Waihona Puke 18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 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 拷贝数。
19
2020/9/29
19
20
2020/9/29
20
TaqMan荧光探针
❖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 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 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 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 团。
采用半导体传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 水浴温度的测量、显示和控制
并经计算机控制由机械臂完成样品在每个水浴槽的 置放以及槽间的移动。
特点:变温快、时间准、温度均一,但仪器体积较 大,自动化程度低,控温不稳定,目前国内应用较 少。
37
普通定性PCR核酸扩增仪 ——变温金属块式PCR仪
21
2020/9/29
21
❖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 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 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 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荧光基团和 淬灭荧光基团分离。
❖ 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 形成完全同步。
22
2020/9/29
22
23
注: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 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 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 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 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2
2020/9/29
12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
引物 酶 dNTP 模板 Mg2+
探针
13
2020/9/29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14
荧光域值(threshold)的设定
PCR 核酸扩增仪
1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核酸扩增仪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掌握梯度PCR仪和原位PCR仪的功能和特点。 ❖ 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的种类及特点。 ❖ 掌握PCR技术的原理;PCR扩增仪的种类;荧光实
时定量PCR(RQ-PCR)技术原理。
2
内容提要
第一节 PCR扩增仪工作原理 第二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性能指标、操作规
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第四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临床应用
3
第一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 PCR技术的原理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
4
PCR技术的原理
❖ PCR技术的本质是核酸体外扩增
加热使双链DNA解开螺旋,在退火温度条件下引 物同模板DNA杂交,在Taq DNA聚合酶, dNTPs,Mg2+和合适pH缓冲液存在条件下延伸 引物,重复 “变性→退火→引物延伸”过程至 25~40个循环,呈指数级扩大待测样本中的核酸 拷贝数。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
引物 酶 dNTP 模板 Mg2+
6
2020/9/29
6
PCR 循环 – PCR技术的原理
第一步 – 加热变性
7
PCR 循环- PCR技术的原理
第二步 – 引物与模板DNA分子退火
8
PCR 循环- PCR技术的原理
第三步 - 引物延伸
9
PCR技术的原理
第1个 PCR 循环完成后 ——得到两个拷贝的靶序列
24
2020/9/29
24
PCR扩增时, 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
25
2020/9/29
25
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
26
2020/9/29
26
❖ 每扩增一条DNA链,
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
27
2020/9/29
27
2020/9/29
PCR.swf原理flash
28 28
❖ Ct值的含义是: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 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16
2020/9/29
16
17
2020/9/29
17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
❖ 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 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 Ct值越小。
❖ 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品可作出标 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 对数,纵坐标代Ct值。
❖ 5.方便、快速、准确 FQ-PCR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 有非常严密的数学理论支持。
32
2020/9/29
32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普通定性PCR扩增仪 ❖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
33
PCR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 PCR核酸扩增仪: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做体 外的大量扩增
❖ PCR核酸扩增仪工作的关键是:温度控制
PCR反应的前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作为 荧光本底信号,荧光域值的缺省设置是 6-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 倍,即:
threshold = 10 × SDcycle 6-15
15
2020/9/29
15
Ct 值的定义
❖ 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有一个很重要 的概念 —— Ct值。
❖ C代表Cycle,循环次数。t代表 threshold,阈或界限之意。
实时荧光定量PCR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1.特异性强
FQ-PCR具有引物和探针的双重特异性, 故与传统的PCR相比,特异性大为提高。
❖ 2.灵敏度高
灵敏度可达到102拷贝,线性范围可到达 102 -108拷贝。一般来讲临床标本中病 原体的数目为0-1010/拷贝。
30
2020/9/29
10
PCR技术的原理
循环数 扩增产物量 (2n)
1
21=2
2
22=4
3
23=8
4
24=16
5
25=32
6
26=64
20
220=1,048,576
30
230=1,073,741,824
30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
1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 量PCR技术是在普通PCR技术基础上 增加了实时荧光指示系统。
34
PCR扩增仪的控温方式
控温方式
水浴锅控温
压缩机控温
半导体控温
离心式空气 加热控温
35
普通定性PCR扩增仪
❖ 按照变温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水浴式PCR扩增仪 变温金属块式PCR扩增仪 变温气流式PCR扩增仪
36
普通定性PCR核酸扩增仪 ——水浴式PCR仪
一般由三个不同温度的水浴槽和机械臂组成。
30
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3.重复性
FQ-FCR结果相当稳定,同一标本的 CT值相同,但其产物的荧光量却相 差甚大。因为域值设置在指数扩增 期,在此阶段,各反应组分浓度相 对稳定,没有副作用,CT与荧光信 号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31
2020/9/29
31
荧光定量PCR的特点
❖ 4.污染率小 全封闭的体系,有效地减小污染的 机率。
18
2020/9/29
Hale Waihona Puke 18因此,只要获得未知样品的Ct值,即 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 拷贝数。
19
2020/9/29
19
20
2020/9/29
20
TaqMan荧光探针
❖PCR扩增时在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 加入一个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该探 针为一寡核苷酸,两端分别标记一 个报告荧光基团和一个淬灭荧光基 团。
采用半导体传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 水浴温度的测量、显示和控制
并经计算机控制由机械臂完成样品在每个水浴槽的 置放以及槽间的移动。
特点:变温快、时间准、温度均一,但仪器体积较 大,自动化程度低,控温不稳定,目前国内应用较 少。
37
普通定性PCR核酸扩增仪 ——变温金属块式PCR仪
21
2020/9/29
21
❖ 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 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 PCR扩增时,Taq酶的5’-3’外切酶 活性将探针酶切降解,荧光基团和 淬灭荧光基团分离。
❖ 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 形成完全同步。
22
2020/9/29
22
23
注: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 号被淬灭基团吸收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 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 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 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12
2020/9/29
12
PCR反应体系的组成:
引物 酶 dNTP 模板 Mg2+
探针
13
2020/9/29
13
实时荧光定量PCR
14
荧光域值(threshold)的设定
PCR 核酸扩增仪
1
教学基本要求
❖ 掌握核酸扩增仪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掌握梯度PCR仪和原位PCR仪的功能和特点。 ❖ 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的种类及特点。 ❖ 掌握PCR技术的原理;PCR扩增仪的种类;荧光实
时定量PCR(RQ-PCR)技术原理。
2
内容提要
第一节 PCR扩增仪工作原理 第二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性能指标、操作规
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第四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临床应用
3
第一节 PCR核酸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 PCR技术的原理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
4
PCR技术的原理
❖ PCR技术的本质是核酸体外扩增
加热使双链DNA解开螺旋,在退火温度条件下引 物同模板DNA杂交,在Taq DNA聚合酶, dNTPs,Mg2+和合适pH缓冲液存在条件下延伸 引物,重复 “变性→退火→引物延伸”过程至 25~40个循环,呈指数级扩大待测样本中的核酸 拷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