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知

自人类存在以来,我们一直就面临着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困扰,并由此促使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加深对疾病和健康认知的深度和全面性。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还在不断探索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当前,我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更细致了,对疾病的分类定义更详尽了,对病因的阐述更深入了,但我们好像并没有真正解决多少疾病和健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困扰。甚至可以说,现代医学科技似乎让我们的生命周期延长了,但我们的生命质量在每况愈下,我们面临的健康与疾病问题也在日益增多。诚然,这与我们当今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诸如环境污染、食物和水源污染等因素有关,但难道我们医学界就不要承担一点责任吗?本文拟对健康与疾病的认知作简要探讨,希望能引起社会尤其是医学界的思考。一、健康的概念

首先是健康的生命观。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在自然界的活动中充满了争斗,若失去健康便无法生存,因此那时候的健康即等同于生命。

随后为健康的疾病观。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人类才有可能去消除和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周期。因此,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以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也就是说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把有疾病定义为不健康。这种健康的疾病观有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神灵医学疾病观。认为生命是神灵所赐,疾病则是神灵的惩罚。人们认为疾病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与人体是两种实体关系。人之所以患病,是因为鬼神缠身,或者因为人失去生命之本源。因此治疗疾病多占神问卜,或者是医巫混杂。这实质上是一种本体论的疾病观。其二是自然哲学疾病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医学逐渐脱离了巫术的羁绊,人们开始形成了自然哲学的疾病观。即引用了发生、发展和转归等哲学概念来解释疾病,例如疾病是因为身体诸多元素失衡所致,或是“气”发生紊乱而产生。像我国传统医学就有阴阳五行说,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等。其三是自然科学疾病观。强调的是疾病是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害作用的反应,是机体功能紊乱的表现。

进入20世纪中叶后,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频繁的应激(Stress)、快速的节奏,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人不堪重负,这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社会等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逐渐建立了心身统一的健康观,亦即全面的健康观。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种认识是现代人对健康概念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更新,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状况的反映,同时还必须是心理活动正常、社会适应完满的综合体现。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主办的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布的《渥太华宪章》[1]对健康进行如下定义:“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强调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以及个人躯体的能力。”“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健康定义的一种飞跃式认知,从另一个视角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甚至从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来又有人提出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生态系统健康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个体、公众、环境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以更远、更大视角关注着整个系统的演化。健康的概念也因此从人、动物、植物、公众、环境走向了所有的生命存在形式,甚至是非生命的机械、桥梁。

二、疾病的概念

对于疾病本质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同的回答[2]。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所谓疾病就是这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而几乎同时代的中国医学经典医籍《黄帝内经》则提出:“偏阴偏阳谓之疾”,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及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的不断积累,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1682~1771年)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其后不久的法国毕夏(1771~1802年)则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1821~1902年)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甚至断言“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那时他把时代搞错了”。以上所述大致是人类医学史长河中关于疾病本质的最有影响的几种观点,概况起来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变化方向:

疾病解剖学概念:疾病的本质是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疾病的生理学概念:疾病是恒定稳态的破坏,健康是体内环境的恒定或稳定;疾病的生化遗传学概念:疾病由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差错(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所致;疾病的病因学概念:是特殊病因引起的异常生命过程;疾病的生态学概念: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灵活性(adaptive flexibility)不能面对改变了的环境;心理学方向:疾病的本质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的产物,即身心关系的失常;社会学方向:疾病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文明病”(disease of civilization),“情景病”(situational disaese)等,同时还与文化背景有关,出现了“生物文化”的概念;系统论方向:疾病是调节代偿机制的破坏从而使机体定态丧失(loss of the steady state);系统论控制论疾病观:疾病是低熵(有序)稳态的破坏,从而是熵(entropy)的增加和机体自由能的减少(负值)。

近二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在又有人认为所谓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即疾病新概念——基因病和分子医学。分子医学的疾病观:疾病是某一层次或各层次形态和功能(包括其物质基础——代谢)的异常,归根结蒂是某些特定蛋白质结构或功能的变异,而这些蛋白质又是细胞核中相应基因借助细胞受体和胞中信号转导接收信号后作出应答(表达)的产物。基因及其调控正常与否实质上是决定身体健康或疾病的基础。基因病:基因在有序调控机制下的表达是人类健康的前提,人体细胞应答异常以及很多人类疾病的重要分子基础是该机制的失调。基因病还被分为单基因病(mono-gene disease或single gene disorder)、多基因病(polygenic disease或multigene disease)、获得性基因病等。目前细胞和基因学说尤其重要,它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代表了现在的主要思想倾向,似乎很少有人对其正确性产生疑问。

综上,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给疾病一个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疾病可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症状是疾病所引起的患病动物主观感觉异常;体征是医生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者机体上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社会行为异常是患者有目的的(语言和)行为发生异常。

三、社会发展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前面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演化中就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知渐趋深入与完善。从而为维护健康、祛除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卫生部部长陈竺2010年9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为73岁,与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