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交网络的课题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交网络(SNS)对大学生的社交心理的影响调查报告摘要:基于六度分离理论的社交网络诞生以来,迅速发展繁荣,并吸引了大批的用户。社交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线下生活的更完整的信息流转移到线上进行低成本管理,即将传统的人际交往注入网络平台,这让使得虚拟社交越来越与现实世界的社交出现交叉,从而对人们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社交心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络(SNS)异军突起,成为继E-Mail、BBS、博客之后的又一深受网络用户喜爱的网络交流平台。该技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所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建立起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亮点,在年青人中广受青睐。作为新生代网民的在校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的广大用户群体,潜移默化地接受来自社交网络的影响。因此,社交网络时代的来临不可避免地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交心理,对社交网络的研究也随即成为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查为问卷调查,以通过网络发放电子问卷为主,同时将问卷放在网络平台上,供网友填写。此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以我校即某某大学学生为主,并有涉及到网络上的随机的网友,调查对象以大学生为主体,涉及到各个年级。

此次问卷调查,剔除废卷,最后得到100份问卷,其中大一30人,大二43人,大三27人,男生50人,女生50人。

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用通过网络随机的选择,并由“滚雪球”式的方式选择了调查样本。对于样本的选择,并把男女比例控制在一比一,其中,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的调查人数控制在大致相

同的人数范围内。

数据统计分析运用epidata和spss17.0版本的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概述

此次调查,我们以大学生的上网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上网行为习惯的调查,来看出在网络社会中的社会交往的行为方式的特点和网络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带来哪些影响。我们从上网时间和目的、网络上与陌生人交往的方式、网络上对自身真实信息的保护程度、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等方面入手,来研究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行为方式,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怎样和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的影响。

二、概念界定

1、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SNS是基于六度分割理论下的经典注脚之一,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六度分割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通过一个实验最终得出的结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即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是社会性网络(Social Networking)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如著名的网站facebook,它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人方便地认识熟人的熟人,迅速地建立起人际网络。因此可以说,社交网络(SNS)依据

六度分割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

2、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社会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人的本质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此相适应,社会交往可以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两性交往。社会交往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交往的主体和客体、交往力、交往关系、交往的意识、交往的需要和交情等。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交往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具体的、社会的、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使用社交网络对于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

1、网络中的真实信息

在网络社会交往中,必然会涉及到个人的信息,那么,现在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78%的学生选择了会在特定的网站上使用真实的个人信息,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认为的特定网站多指人人网、空间等,而人人网是有原先的校内网更名而来,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者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这样就保证了

注册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对于类似于人人网的这样的社交网络,大学生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其可靠程度较高,安全性较好。而这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真实信息保护程度还比较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网络世界中,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仍然较强,并没有丧失自主性。同时也反映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各种信息并存,有些很难辨别其中真伪,这就引发了很多人很少相信网络上的信息,同时,也不会把自己的信息放到网上,以此来保护自己。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网络上信息的真实性存在质疑。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其信息量大,这既是一优点,也是一个弊病。人们对于在网络里的交往的可信度不高,这其实也就制约了在网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缺乏信任的基础。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每个人只是通过文字、符号来与对方交流沟通,所以,在屏幕的另一端是谁,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都无从知晓,那么戒备心自然加强。

2、网络中的信任程度

网络人际交往处在一种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来实现的虚拟的现实中。网络社会,不仅仿造现实社会的形态和模式建造,而且营造出一种完全虚拟的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不仅如此,网络还通过计算机操作平台和网络终端将全球联结成一个“地球村”,使网络人际交往达到交往的全球化。在网络上人际交往,必然会涉及到信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于人际交

往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人们也会十分注重这个问题,那么,在虚拟世界中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当问及到,你觉得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相比时,66%的人选择了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要复杂(如图1)。

3、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各种聊天沟通的工具和方式,如QQ 、MSN 、博客、微博等等方式,这些不同的沟通方式,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其人际交往,是以数字和符号构成的,是一种人机交流。面对只是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屏幕,人际关系到底是拉近了还是疏远了?在我们调查之后发现,当问及到,

你觉得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相比时,66%的人选择了网络世界中的人际关系要复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