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第3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24时计时法》(一)表格式教案

课 题 认识24时计时法(一) 课 时 第三课时 撰写人 郑晓光

教材分析 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中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渗透着时间和时刻不同含义的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使用24时计时法会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导学策略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索每个月的天数→巩固新知。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教学情景图。

导学流程设计:

复习→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课外练习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学生活动 个性处理

一、复习

平年一年有( )天、闰年一年有( )天;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二、教学新课(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4、 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5、老师讲解“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教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早晨6时,上午9时,中午12时)

指名回答 。

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组织学生猜测。

小组交流:观察钟面,说说钟面内圈的数、外圈的数字各表

教师启发引导观察钟面上的数字。 3、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示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个性处理

4、小结:一天共24小时,我们把这样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5、即时训练。

普通计时法:凌晨4时 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30分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3时 10时30分 12时 15时15分

19时55分 21时40分 23时43分

6、比较两种计时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的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的时数不同,要把时数加12就是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13时至24时的时数减去12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数,但要加上“上午、下午”等词语。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3页的“做一做”。

(连线后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做完后教师逐题讲评订正)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课外练习

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

学生练习,然后同桌在相互说一说。

合作交流: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并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同学。

板书设计 认识24时计时法

1日(天)=24时

24时计时法:时数加12,如 :下午4时( 4+12=16时)

晚上9时( 9+12=21时)

普通计时法: 时数减12,如:14时(14-12=2,下午2时)

19时(19-12=7,晚上7时)

【达标情况分析及教学心得】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