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新闻5班梁雯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费尔巴哈认为,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主子,只能做自然的奴隶;黑格尔说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子;达·芬奇说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孙子,只能做自然的儿子;郭沫若说艺术家既不能做自然的儿子,更不能做自然的孙子,而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这四个思想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的主张征服自然,有的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的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从自己的角度剖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字:人与自然的关系费尔巴哈黑格尔达·芬奇郭沫若

一:费尔巴哈认为,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主子,只能做自然的奴隶

评析:从总体上说,费尔巴哈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①自然界: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是“非产生、非创造”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

②自然界变化的原因,它的存在和变化使自身原因.

③时空与物质关系: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形式

④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⑤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他说:“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关系只是这样;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存在只能为存在所产生。”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

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有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维有是一自然界为内容、凭借身体和思维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凭着人的本质来认识自然界,实际上不过是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因而是完全可能的。

所以费尔巴哈认为人只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驾驭于自然之上,如果做自然的主子就会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会受到自然的谴责。

二:黑格尔说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子

评析: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

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

所以黑格尔认为人类是艺术家,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但是必须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现黑格尔辩证统一的精神。

三:达·芬奇说艺术家不能做自然的孙子,只能做自然的儿子

在文艺复兴早期,人们盲目地接受传统观念,崇拜古代权威和古典著作。人们学习科学知识也只是学习象《圣经》一样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只相信文字记载。达·芬奇反对经院哲学家们把过去的教义和言论作为知识基础,他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学习,到自然界中寻求知识和真理。他认为知识起源于实践,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说“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实践应以好的理论为基础”。达·芬奇提出并掌握了这种先进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科学方法去进行科学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达·芬奇比之文艺复兴时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领

域更广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把艺术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达芬奇认为艺术家画的东西不是艺术家要求大自然定的,大自然也不能控制艺术家的画笔,但艺术家可以跟着大自然的步伐去创造、绘画。

四:郭沫若说艺术家既不能做自然的儿子,更不能做自然的孙子,而应该做自然的老子。

“自然之子”郭沫若则倾向心于呼唤自然的力量,更强调社会政治变革的力量。泛神论者心中,自然与人原本是“天人合一”的,因此,在郭沫若那里,自然的力量是自然力本身,同时又是社会变革力量的象征。十七、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初期那种否认神是自然界的创造主、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是神的泛神论,才能够给郭沫若以较大的影响。显然,郭沫若作为一个受过近代科学教育的人,不可能真正相信世界上有什么“神”。他自己就明白地表示过:“泛神便是无神。”

郭沫若在1924年曾撰文《整理国故的评价》,以唯物史观发表自己对研究和整理国学的看法。他曾在《跨着东海》中阐明自己研究中国史的宗旨:“我主要是想运用辩证唯物论

来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自然也就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反过来说,我也正是想就中国的思想、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历史,来考验辩证唯物论的适应度。……”

所以郭沫若觉得人类必定要做宇宙的中心,征服自然,呼唤自然的力量,进行社会变革。

在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重新进行深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命题。我们以往接受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要征服自然。人对生产力的共识——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但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共识并不是我们人类的最佳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重新作一审视。那么,人与自然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我们应从人类和各国的历史和实践中得到启示。我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总体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经历以下三个方面:

论据:一:依赖阶段,以自然为本——人在自然之下人和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一样,都起源于自然,又都依赖于自然。大约在300-----400万年以前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

人类。但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清,所以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对于自然只是处于一种依赖阶段,并且任由自然摆布。

等到人类到了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奴隶社会,出现了新的耕作技术;随着城市的出现,冶金、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在封建社会,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铁器,开采有色金属。但这毕竟是有限的,人类仍对自然要进行依赖。

总的来说,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依赖阶段,并且无所超越。

二:征服阶段,以人为本——人在自然之上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正向新的阶段发展。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阶段,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定胜天。人一定能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

20世纪以来,大工业的发展更把人工自然扩展到空前的范围,引起了资源短缺、森林破坏、耕地减少、土地沙漠化、生物物种灭绝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濒临可能自我修复的极限,人类所直接面对的生态系统正在朝向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

三:协调发展阶段,伙伴与朋友——人在自然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