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4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6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9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

10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1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3工业用地定义: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

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第一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实施

2新石器时代:固定居民点形成。金属时代:城市出现。

3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4古代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5古埃及—“卡洪城” “卡洪城”是古埃及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6河南偃师商城的格局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建有多重城墙,宫城居中布局的先河。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是在周代。

7《周礼考工记》(战国)记载的周王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邺城”是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

8“唐长安城”是封建社会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的布局特点是:外形方正,中轴对称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街道平直,规整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居住里坊制。

9宋朝由里坊制走向了街巷制。废除夜禁,准许开夜市,拆除坊墙,临街设市肆,沿街建住房,形成了具有浓重商业气息的开放性城市。

10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曲线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中期阶段这一时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稳定阶段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各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分别为≤30%、30%~70%、≥70%。第二章

1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重要的“龙头”地位。主要作用是:

综合和协调的作用;控制和引导的作用。

2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从属法规、专项法、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的主干法

第三章

1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组织编制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编制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纲要及其他上层次法定规划。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 一般为20年

3分区规划属总体规划范畴。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分区规划的期限应和总体规划一致。(20年)大城市、中等城市可以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可以编制分区规划”。

4城市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的审批:城市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

5城市职能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a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b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c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

6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人口的概念:城市人口是指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

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一年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年内迁入城市的人口数减去迁出城市人口数

的净差值。

7我国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大、中、小三个档次。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

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

以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着重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8

类别名称用地指标(平方米/人)居住用地18.0~28.0工业用地10.0~25.0道路广场用地7.0~15.0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9.0

≥7.0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

9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10城市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共10大类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