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阅读试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

(2)可爱者甚蕃蕃: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

(4)无案牍之劳形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3.【甲】【乙】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4.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

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

(2)以为

..顺流下矣()

(3)棹.数小舟()

(4)湮.于沙上()

2.翻译下列句子。

(1)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

(2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三)古诗阅读理解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赏读并完成题目。

(1)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2)“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之情。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的深刻人生哲理。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1)造化钟神秀。

(2)阴阳割昏晓。

3.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4.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

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6.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眷泥更护花。

7.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8.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10、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馨:德行美好

(2)可爱者甚蕃蕃:多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靠近玩弄

(4)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绿色的青苔爬上了台阶,使台阶变成绿的;青青的绿草映入眼帘。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泥所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3.【甲】【乙】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乙】文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俗流沉、志洁行廉、坚守节操的人生志趣。

4.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所以我欣赏它。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