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面料论文
纺织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针织面料分析报告及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针织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容提要 --------------------------------------------------------2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61.1 原组织--------------------------------------------61.2 纬平针组织---------------------------------------------------61.3 罗纹组织-----------------------------------------------------61.4 双反面组织---------------------------------------------------71.5 经平组织-----------------------------------------------------71.6 经缎组织-----------------------------------------------------71.7 衬垫组织-----------------------------------------------------81.8 衬纬组织-----------------------------------------------------81.9 提花组织-----------------------------------------------------82.1 移圈组织-----------------------------------------------------9第三章针织面料介绍--------------------------------91.1 平机织物----------------------------------------------------10 1.3醋酸纤维针织面料----------------------------------------------10 1.4莫黛尔纤维针织面料--------------------------------------------10 1.5经编针织面料---------------------------------------------------11 1.6 纬编针织面料--------------------------------------------------11 1.7经编和纬编区别-------------------------------------------------12 第四章针织物的性能----------------------------------12 1.1脱散性---------------------------------------------------------12 1.2卷边性---------------------------------------------------------12 1.3延伸性---------------------------------------------------------13 1.4弹性-----------------------------------------------------------13 1.5 物理性--------------------------------------------------------13 1.6 缩水性--------------------------------------------------------15 第五章总结-----------------------------------------16参考文献---------------------------------------------18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1.1 原组织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课题研究论文: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78297 艺术理论论文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一、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与服装设计密不可分(一)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是服装设计创意的拓展在今天,纯粹的服装款式变化已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审美及穿着的要求,且目前市场上的服装面料呈现出低档化、陈旧化的状态,原创性的服装面料更是少而弱,这些都成为制约设计师创意才能的因素。
因此,服装面料的革新与再创造将为整个服装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同样,服装设计师们利用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来丰富和拓展服装设计的思路,突破服装设计的瓶颈,自然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二)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是服装设计灵感的完善过去很多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只停留在单一的款式与结构设计中,运用的设计手法也仅限于色彩的搭配、面料的对比设计,致使服装设计缺乏一定的视觉美感且显得单调乏味。
而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却能成为服装设计中效果最明显的手段之一,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处理后的服装面料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往往给设计师们带来新的设计灵感、新的设计动力。
他们开始学会从服装材料的艺术再造的角度去思考,把握其特殊的美感,并用审美的眼光对面料的材料、肌理和图案等进行开发和再造,不断完善自身的设计灵感,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中更多新的设计运用元素。
二、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是服装设计中三大要素的延伸设计(一)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改变了服装造型设计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和服装设计两者之间往往互相影响、互相弥补,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改变和丰富着服装造型。
同样的服装款式,如果采用不同的服装面料艺术再造如:抽褶、编结、镂空等手法,最终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将截然不同。
服装面料的艺术再造使服装的造型语言得到了极大丰富,也为服装造型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更多形式的表现手段。
使人们从视觉上重新认识了原本简单的服装造型,也充分体现了面料艺术再造所独有的魅力,独具匠心的服装面料艺术化处理对服装造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服装面料与化学

科普小论文——服装面料与化学一、服装面料的历史中国服装历史悠久,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工培育的纺织原料渐渐增多,制作服装的工具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服装用料品种也日益增加。
织物的原料、组织结构和生产方法决定了服装形式。
用粗糙坚硬的织物只能制作结构简单的服装,有了更柔软的细薄织物才有可能制出复杂而有轮廓的服装。
远古时期,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
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开始有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野生的纺织纤维,搓绩编织以供服用。
春秋战国时期,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
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
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
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
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大丰富。
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仅重49克,可见当时已能用桑蚕丝制成轻薄透明的长衣。
隋唐两代,统治者还对服装做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服装成为权力的一种标志。
日常衣料广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采用丝绸。
随着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响,如团花的服饰是受波斯的影响;僧人则穿着印度式服装“袈裟”。
现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着中国唐代的服装风格。
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宽衣大袖,外衣多为长袍。
明代主要以棉布为主。
清代盛行马褂、旗袍等满族服式,体力劳动者则穿短袄长裤。
近代,由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可供制作服装的织物品种和数量增加,促进了服装生产。
而服装生产已经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化学纤维面料进入到服装市场,为整个服装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服装面料的分类(按材料性质和造型特点分)服装面料是用各种纺织纤维通过纺、织、染、整等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
包括各种布匹、绸缎、呢绒及各种针织制品。
基于流行趋势下服装面料的研究—以科技面料为例

基于流行趋势下服装面料的研究—以科技面料为例一、科技面料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科技面料是一种通过科技手段对传统面料进行功能性改良的新型面料材料。
它具有优异的透气性、防水性、防晒性以及抗微生物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服装的功能性需求。
在时尚设计中,科技面料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装、户外装、休闲装等领域,为服装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和创新性。
以功能性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将科技面料与时尚设计融为一体,开发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服装款式。
运动装中的防潮排汗面料、户外装中的防紫外线面料以及休闲装中的抗菌面料等,都是科技面料在时尚设计中的成功应用。
这些面料不仅在外观上具有时尚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功能性的需求,使人们在穿着中既能感受到时尚的魅力,又能享受到舒适和便利。
二、科技面料的流行趋势随着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科技面料作为满足这一需求的一种创新材料,其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未来,科技面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多功能性:未来的科技面料将更加注重多功能性的设计,不仅能够具备防水、透气等基本功能,还能结合智能科技,实现温控、自洁等更多的功能,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对服装功能的需求。
2. 可持续性: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未来的科技面料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推动面料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智能化:未来的科技面料将更加智能化,能够与智能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更多的个性化功能,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带来更加智能化的穿着体验。
4. 定制化:未来的科技面料将更加注重定制化的设计,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服装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服装的追求。
三、科技面料的发展前景科技面料将继续在运动装、户外装、休闲装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和实用的服装产品。
随着科技面料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在高端时尚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时尚设计注入更多的科技感和未来感。
基于流行趋势下服装面料的研究—以科技面料为例

基于流行趋势下服装面料的研究—以科技面料为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面料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科技面料作为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服装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科技面料为例,从流行趋势的角度出发,探讨服装面料的研究。
科技面料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纺织技术和材料,以及结合了各种功能性技术的面料。
它具有多种优点,如耐磨、防水、透气、抗菌等特性,能够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和功能性。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备时尚性和美观性,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科技面料的研究与发展与流行趋势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科技面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面料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防蚊功能,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穿着体验。
随着人们对运动健康的关注度的增加,功能性面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透气排汗面料、防紫外线面料等,都是根据人们对健康和舒适性的追求而开发出来的。
科技面料的研究与发展是与流行趋势紧密相连的。
科技面料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
科技面料的研究需要涉及纺织、材料、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对于纳米面料的研究,需要涉及纳米技术、纺织工程、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透气排汗面料的研究,需要涉及纺织工程、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科技面料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才能够有更好的成果。
科技面料的研究还需要与时尚趋势相结合。
科技面料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功能性和舒适性,还要注重时尚性和美观性。
只有将科技面料与时尚趋势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金属纤维面料在时尚界大热,它既具备科技面料的功能性,又具备时尚面料的美观性,因此备受欢迎。
科技面料的研究需要与时尚趋势相结合,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服装选择。
科技面料作为服装面料中的一种,其研究与发展必然与流行趋势紧密相连。
科技面料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才能够有更好的成果。
服装面料对我们的影响(化学与社会小论文)

服装⾯面料料对我们的影响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摘要:绿⾊⾯料包括棉、⿇、丝、⽑、⽪等天然⽣态⾯料;识别布料最简单的⽅法是燃烧,做法是在抽下⼀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点燃,观察燃烧⽕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判断⾯料成分。
关键词:服装,⾯料,绿⾊,燃烧引⾔:在服装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选择?除去服装光鲜的外表,⼈们真正在意,真正关⼼的是什么?在这篇⽂章中,通过讲述服装⾯料中主要的添加剂成分,我国对化学品的检测⽅法,我们在⽣活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法,以及如何使⽤燃烧法和感官法鉴别服装⾯料,⼈们对服装⾯料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分析了服装⾯料对我们的潜在影响。
200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回销数量⼤增,将近有三⼗余万件中国⽣产的夹克从欧洲被退回,理由是夹克拉锁的有关⾦属含量超过了欧洲标准。
2005年4⽉7⽇,⼴州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在对20家企业的服装送检样品检验时,发现有2%的样品含有⾼致癌性物质联苯胺,其中两份样品分别超出国家标准限定值190倍和41倍。
以上两则报道,前者是不了解⽬前国际环境保护意识⾼涨,为了谋取不法利益⽽改良换药;后者则是为了改善⾐服外观质量,降低成本,吸引消费者 ,⽽添加了⼀些致癌性化学助剂。
有毒的服装对⼈体的伤害不亚于有毒⾷品。
⼀件服装从⾐料的成形到服装的制作过程中,“留毒”的机会随处可见。
因此我们必须提⾼警惕,选取⾐服时须万分⼩⼼。
1 服装⾯料中主要的有害添加剂1.1 芳⾹胺芳⾹胺为⾼沸点的液体或者低熔熔的固体,具有特殊的⽓味,其毒性很⼤,如苯胺可以吸⼊,⾷⼊或透过⽪肤吸收⽽致中毒,⾷⼊0.25ml就严重中毒。
β-萘胺与苯胺是引致恶性肿瘤的物质。
⼤多数染料是从煤焦油中提取出来的芳⾹胺类合成的。
1.2五氯苯酚又称防腐剂,在棉纤维浆料中常⽤作印花增稠剂。
在印花浆中加⼊增稠剂可以增⼤印花浆的粘度。
五氯苯酚具有⽣物毒性,它可造成动物畸胎和致癌。
1.3 甲醛甲醛是⼀种⽆⾊、有强烈刺激性⽓味的⽓体。
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

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功能性面料技术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遮体、保暖、防身,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型面料功能性向以人为本和环保原则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同时科技的进步为新型面料功能性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如利用织物加工工艺开发新型面料;利用天然纤维的功能性进行产品的开发;利用新材料科学技术开发功能性面料。
服装面料功能性发展趋势开发途径1、新型面料的新奇功能:千百年来,人类赋予服装的使命不外乎遮身御寒、美观时尚。
现如今,随着高新科技融入到服装面料后,各种具有新奇功能的服装已从幻想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力挽狂澜采用原料:40D尼龙低弹+TPU微孔膜复合拉毛针织布,表面光滑平整,抗起球,经过剥鳞处理,减小毡收缩,缩水率低,机洗后不发生变形,光泽度好,弹性优良,保暖性好,手感丰满,柔软舒适,适宜贴身穿着。
、技术:环保纤维,在提纯纺丝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天然纤维所有特性,它吸湿透气性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等特性。
反复洗涤,日晒也不失诸多保健功能,不易起球。
、染整:溢流染色,引用“绿色”染整工艺特点,应用无公害染化料,用水量少,排放的染色污水量少且易处理净化,耗能低,染色产品都是无害的“绿色”产品。
、功能:水蒸气分子直径为微米,雨水中直径最小的轻雾直径为20微米,毛毛雨的直径则高达400微米,能够制造出孔隙直径在水蒸气和雨水之间的薄膜,能实现既防水又透气。
特色:一种环保纤维,竹子有抗菌防紫处线特征,在纤维提纯过程中用高科技工艺保护具天然的抗菌抑菌,除臭和防紫外线物质,具有透气强、织物悬垂、丝质滑爽、染色鲜艳、抗菌、除臭、防紫外线、反复洗晒也不失诸多功能。
、特点:坚牢,耐磨,易洗,容易干,而且不易起皱,不变形等特征;质地细密、轻薄、布面柔软、滑爽、挺括,表面织纹清晰颗粒饱满,光泽莹润,有好的质感。
面料再创造服装设计论文-服装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面料再创造服装设计论文-服装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服装设计中面料再创造的意义服装是最能体现当季流行趋势的一种要素。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明显,面料再创造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的一个新方向。
它不仅与服装时尚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也体现了设计观念的转变。
面料再创造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其可以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的设计思路,充分发挥面料的可塑性,打造出一种全新体验的服装创作效果。
就社会生活层面来说,面料再创造可以让一些细碎的面料得到再次利用,实现了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面料创新的要求,可谓一举多得。
从服装公司的角度分析,旧材料再改造改变了原有服装材料的质感、观感和使用性能,实现了成本降低和服装产值增加的目的,而让服装变成了一种获取高利润的产品;从我国传统设计工艺的层面分析,面料再创造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工艺的内在精华。
2面料再创造的方法面料再创造的方法多种多样,使用概率较高的有印染、编织和刺绣,其中,最能够体现设计师创造力的是使用适当的手段对已有的面料进行二次艺术加工。
面料二次艺术加工的核心思想在于将面料的纹理、性能和样式等元素打散,之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纹理样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料再创造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加法原则加法是指运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将一些相同材质或者不同材质的材料组合成立体、和谐、有创意的服装面料的再创造方法。
加法能够实现强化服装表现力和渲染力的目的,为服装带来丰富、立体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加法原则的使用方式包括绣、印、染、绘、拼、贴、缝、堆和叠等。
2.2减法原则减法是指将原有的面料使用抽、烧、烙、磨、撕、剪等方式,将局部去除或者破坏,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肌理表达效果。
减法原则与加法原则表现出的风格完全相反——减法原则给人一种含蓄、简洁的感觉。
2.3变形法变形法是指在原本整齐、单一的基础面料上,用抽褶、皱缩、挤压等方式进行变形处理,赋予面料更加丰富多样的浮雕表现效果的一种再创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