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蒙脱石成岩作用
储层成岩作用_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滞流型
无动力来源和 流体流动,为正常
压力平衡状态
能量流为主, 伴随着物质流
无水循环 无机酸为主 成岩反应慢
温度、pH、Eh 及离子浓度
二、主要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的基本要素决定了可能发生的各种成岩作用。 流体性质与矿物成分决定矿物是溶解还是沉淀。可以说, 成岩过程是孔隙的形成与消亡的交替过程。因此,依据成 岩作用对孔隙影响,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系统与外界只存在 周期性的流体交换, 异常高压形成幕式
交换
物质流为主, 伴随着能量流
封闭性水循环 有机酸为主 选择性反应
压力、温度及 有机质丰度
物质流为主, 伴随着能量流
开启性水循环 大气水为主 选择性反应
pH、Eh及 离子浓度
能量流为主, 伴随着物质流
半封闭性水循环 有机酸为主, 成岩反应活跃
超压力带 与有机质丰度
③影响孔隙流体和岩石的反应方向:因为化学反应的平 衡常数受温度控制,温度的变化势必引起反应的变化。在 一种温度下,一定的成岩反应可以形成次生孔隙,在另一 种温度下可能形成自生矿物而堵塞孔隙。
④古地温控制下有机质成岩演化序列:有机酸对矿物颗 粒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重要途径之一。有机质随温度的 变化衍生出不同的化学成分,而不同化学成分的有机酸对 矿物的溶解则明显不同。
压力关系示意图
(四)流体
储层中所见到的自生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沉积盆地 内大量溶解物质所造成。成岩期间储层中存在着不同成分 的孔隙流体,这种流体是重新分配矿物的动力学条件。因 此,其化学成分和活动程度对成岩作用起着很重要的控制 作用。具体来说,孔隙流体一般包括孔隙水、油和气,孔 隙水的影响最突出。
第二节 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
一、成岩作用的基本要素
第十二章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其与沉积物的根本区别就是是否经过固
结。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
沉积岩中已知的矿物达160种以上,而组成岩石的90%以上的矿物只
有20余种,最常见的是氧化物、硅酸盐、碳酸岩以及盐类矿物等。主
要矿物包括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白云母、方解石、白云石和粘 土矿物。
二、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形成时受到当时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控制, 具有各种颜色。其颜色主要决定于它的矿物成分和沉积时的古地理 环境,这是沉积岩命名的依据之一。例如,岩石中含有少量的Fe203,
第十二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主要内容
1、成岩作用 2、沉积岩的特征 3、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沉积岩
4、外生矿床
5、外力地质作用小结
第一节 成岩作用
在外动力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物,一般处于表生条件下(常
温、常压、富氧等),此条件下沉积物疏松、多孔、富水。经过成岩
作用,松散的沉积物多转变成为坚硬的岩石,与当初的物理性质已有 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是成岩作用造成的。因此,成岩作用是由松 散状态的沉积物转变成坚硬岩石的过程,可以分为:压固脱水、胶结、 重结晶作用、微生物及有机质作用等四种基本方式。
的表面常发育有刀砍纹构造。原生白云岩是干热气候条件下的咸水湖
或海相环境下的产物。
第四节 外生矿床
一、矿石与矿床 1.矿石:在当前生产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利用的、含有有用矿物 的岩石称为矿石。 2.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质量和数量上满足当前开 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的富集地段。
第四节 外生矿床
者称为水平岩层;纹层倾
斜者称为斜层理;相互交 错者称为交错层理;在一 个层内碎屑颗粒粒径由下 向上逐渐变细称为递变层 理。 层理的基本术语和主要类型
dc指数应用

一、基本概念:(一)静水压力:由垂直的液柱重量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静水压力或流体静压力。
静水压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液柱的高度有关,而与液柱的形状、大小无关。
计算静水压力的公式为:P H≈0.01ρ·h式中:P H-静水压力,兆帕;ρ-液体平均密度,克/厘米3;g-重力加速度,9.80665米/秒2;h-液柱高度,米。
静水压力梯度:指单位液柱高度静水压力的变化。
是与深度无关的量,其大小完全取决于液体的密度。
用下式表达:G H= P H/h≈0.01ρ式中:G H-静水压力梯度,兆帕/米。
为方便对各种压力进行比较,常用等效液柱的流体密度来表示:G H= 100P H/h=ρ式中:G H-静水压力梯度,克/厘米3。
静水压力梯度受液柱中溶解的固体和气体的浓度以及温度梯度的变化和差异的影响。
(二)上覆岩层压力:某处地层的上覆岩层压力是指覆盖在该地层之上的岩层骨架和孔隙中流体的总重量造成的压力,又称为地静压力。
P0=0.01∑i=1nρbi·△H i式中:P0-上覆岩层压力,兆帕;ρbi-△H i段的岩石体积密度,克/厘米3;△H i–ρbi所对应的深度间隔,米。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是指单位岩柱高的压力,又叫地静压力梯度。
即G0= P0/H式中:G0-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兆帕/米;H-某层的垂直深度,米。
H=∑i=1n△H i。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实际是所论及深度以上的平均岩石体积密度。
它随深度而增大。
上覆岩层压力梯度的精度是影响计算地层压力和破裂压力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准确地确定它。
除上述的理论计算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三)地层压力:作用于岩层孔隙内流体上的压力叫做地层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或地层孔隙压力,用P f表示。
在含油气地层被称为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
P f=0.01ρf·h式中:P f -地层压力, 兆帕;ρf -地层流体密度,克/厘米3;h-指定深度以上的静液柱垂直高度,米。
蒙脱石(Montmorillonite)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蒙脱石(Montmorillonite)又称微晶高岭石或胶岭石。
Ex(H2O)4{(Al2-x,Mgx)2[(Si,Al)4O10](OH)2}【化学组成】上式中E 为层间可交换阳离子,主要为Na+、Ca2+,其次有K+、Li+等。
x 为E 作为一价阳离子时单位化学式的层电荷数,一般在0.2~0.6 之间。
根据层间主要阳离子的种类,分为钠蒙脱石、钙蒙脱石等成分变种。
在晶体化学式中,H2O(结晶水或层间水等)一般都写在式子的最后面,但在蒙脱石中,H2O 写在前面,表示H2O 与可交换阳离子一起充填在层间域里。
E 与H2O 以微弱的氢键相联形成水化状态,若E 为一价离子,离子势小,形成一层连续的水分子层;若E 为二价阳离子,形成二层连续水分子。
这表明水分子进入层间与层格架(单元层)没有直接关系。
水的含量与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有关,可多达四层。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C32h-C2/m;a0=0.523nm,b0=0.906nm,c0=0.96~2.05nm 之间变化。
如钙蒙脱石层间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水分子层时其c0 值分别为0.6nm、1.25nm、1.55nm、1.85nm、2.05nm;β近于90°。
TOT 型,二八面体型结构。
【形态】常呈土状隐晶质块状(图G-45),电镜下为细小鳞片状。
图G-45 蒙脱石晶体集合体【物理性质】白色,有时为浅灰、粉红、浅绿色。
鳞片状者{001}解理完全。
硬度2~2.5。
相对密度2~2.7。
甚柔软。
有滑感。
加水膨胀,体积能增加几倍,并变成糊状物。
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及阳离子交换性能。
热分析:在80~250°C 之间出现第一个吸热谷,脱去层间水和吸附水。
一般钠蒙脱石脱水温度较低,且为单吸热谷,钙蒙脱石脱水温度较高,并出现复合谷。
第二个吸。
准噶尔盆地异常高压特征_成因及勘探意义

准噶尔盆地异常高压特征、成因及勘探意义查 明 张卫海 曲江秀石油大学(华东)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02028)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60007)部分研究成果前 言异常高压与油气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已发现世界上许多含油气盆地发育了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异常高压系统,它们不仅特征、形成背景不同,而且对油气的影响和作用也相异。
研究一个盆地异常高压的特征、成因及主控因素,总结其与油气的内在关系,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近几年在盆地腹部的侏罗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以及盆地南缘的下第三系相继钻遇了异常高压层,并在与高压有关的层段获得了高产商业油气流或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发现,为在盆地复杂地区寻找新的油气储量拓宽了勘探思路。
准噶尔盆地发育的异常高压不仅其特征、成因上具有典型性,而且对油气的形成、运聚、成藏、保存和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文在分析异常高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其成因、主控因素,阐明异常高压在该盆地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异常高压的基本特征根据异常压力系统封闭与开启的相对状态,可将其分为4类①。
准噶尔盆地目前发现的异常高压系统主要有两类,即“顶封滞排型异常压力系统”和“滞排型异常高压系统”。
1 盆地腹部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主要发育“顶封滞排型异常高压系统”,其典型特征是:(1)压力系数高。
马桥凸起三工河组埋深4554~5254m,压力高达60.8~89.62MPa,压力系数为1.34~1.71;莫2井八道湾组压力系数最高达2.05;陆南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压力系数达1.42~1.52。
(2)超压带顶部有致密封隔层。
致密封隔层是高压的重要标志,它也是形成异常高压的一个重要条件。
封隔层主要由富含钙质、硅质和铁质的泥岩组成,如盆参2井高压封隔层的碳酸盐含量高达25%以上,岩性硬脆。
封隔层附近具明显的声波时差异常,压力梯度高达1.92MPa/100m,与上覆正常压力段呈突变关系(见图1)。
成岩作用

温度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可以影响矿物结晶的地球化学性质、综合剂的电离化OH(的活度、矿物的溶解度以及溶液的流动性。压力可影响矿物的溶解度,埋藏较浅时,一般只发生机械的压实,而埋藏较深时,则可能出现化学的压实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矿物的转化趋势是趋向分子体积较小的变种。
生物的生机活动(如细菌的活动)可改变介质的Eh值、pH值,促使沉积物发生变化。还可提供某些物质,如脱硫细菌的作用可分解出H2S,参与形成硫化物。腐殖质在溶解不溶性盐类释出金属离子、溶解矿物和硅酸盐、延迟金属的沉淀、对金属的螯合作用、阳离子的交换、表面吸收等方面,起很大作用。
成岩作用和后生作用的方式 包括下列各种:①压实作用,指在上覆沉积物不断加厚而使负荷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松散沉积物变得比较致密,体积减小,其中水含量减小。机械的压实不伴有化学反应,化学的压实作用伴有颗粒间或颗粒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及新
生矿物的形成。沉积物经压实后,孔隙度减小,结构与构造发生变化。如出现颗粒的定向性、压溶结构和次生加大结构等②水化作用,指矿物与水结合成为含水的矿物的作用,反之即脱水作用(CaSO4?2H2O)与(CaSO4)间的转化是这一作用的典型例子。沉积盆地的沉积大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因此最初阶段发生的水化作用,是普遍的现象。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沉积物(岩)固结程度的增强,逐渐会发生脱水的作用。③水解作用,指矿物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分解的作用。水起着盐基的作用,并提供氢氧离子。大多数均可发生水解,这与水介质的pH值有关,矿物水解过程中可有金属阳离子的游离。随着pH值的变化,矿物可以朝着水解方向进行,也可朝着去水解方向进行。④氧化与还原作用,这一作用与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的阶段有关。大陆环境及广海环境的沉积物表层常发生氧化,而停滞的闭流盆地沉积物常处于还原环境。在同生阶段,正常的沉积常处于氧化或弱氧化环境(海解阶段、陆解阶段),在成岩期和后生期变为还原及弱还原环境。⑤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水中呈离解状态的H(和OH(与遭受变化的矿物中的离子可以发生交换反应。水电离而产生的H(,能置换矿物中的碱金属离子。在成岩、后生阶段,和类矿物等,都可进行离子交换或离子吸附作用。最容易被吸附的首先是H(和OH(,以后就是阳离子Cu(、Al(、Zn(、Mg(、Ca(、K(、Na(和阴离子S(、Cl(、SO当H(或OH(离子被吸附后,吸附剂就带有自由电荷。例如,粘土矿物常与盐基离子结合而带负电荷,因此,粘土矿物能从海水中或溶液中吸附许多稀有金属。某些矿物吸附一些离子或进行离子交换之后,即转变为另一矿物。⑥胶体陈化作用,是指胶体脱水、过渡为偏胶体,最后形成稳定的自生矿物的过程,-玉髓-的变化即是其例。重结晶是后生作用中极常见的现象,在压力增大(或伴有温度的升高)的情况下,变化的趋势是缩小体积,及矿物变为分子体积较小的变种。⑦交代作用,是发生在已固化的沉积岩内对已有矿物的一种化学的替代作用,在化学上它是保持晶形不变的情况下的沉淀转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后生期和表生成岩期。经交代后常造成某些矿物的假象。⑧结核,是在矿物岩石学特征上(成分、结构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包体,它可以产生在成岩的各个阶段,通常是化学的或生物化学的产物。⑨自生矿物的形成,在成岩期和后生期,会形成与各时期的介质条件相平衡的自生矿物,有一些是阶段的标志矿物。如成岩期的莓状、、、鳞绿泥石等;后生期的赤铁矿、、次生沸石、次生碳酸盐
2009级石油地质基础考试题A、B卷含答案(最终)

《石油地质基础》考试题(A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矿物2、胶结物3、交代作用4、沃尔索相律5、标准化石6、二次运移7、油气藏8、凝析气9、地质构造10、圈闭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1、碎屑岩胶结类型有、、、。
2、与地质时代单位代、纪、世对应的地层单位是、、。
3、生储盖组合类型、、、。
4、中生代形成的地层有。
(1.5分)5、在矿物的摩氏硬度计中,硬度等级为3,5,7的矿物名称分别是、和。
6、下列沉积特征代表何种相标志?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煤层;低角度交错层理;海绿石;黄铁矿。
7、岩石变形阶段有、、。
8、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
9、大陆边缘包括、、。
10、根据碎屑颗粒大小可将碎屑岩分为、、三大类。
根据岩石的层理厚度可将粘土岩分为、两大类。
根据岩石的矿物组成成分,可将碳酸盐岩分为、两大类。
三、选择题(带“*”者有2至3个正确答案,其余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1分,共计18分)1、大陆架是指水体深度的海域。
A.小于200m B.200~1500m C.1500~3500m D.大于3500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莫霍界面是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B.软流圈的物质是流体状态;C.古登堡界面的深度是984km;D.地球软流层之上的固体部分为岩石圈。
3、欲在某地区钻一口深度4500m井,若该地区地温梯度是3℃,年平均气温为20℃,预计井底温度为。
A.135℃;B.155℃;C.115℃;D.60℃。
4、成岩作用是指使松散的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的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A.沉积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B.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变质作用C.沉积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D.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5、根据岩浆岩矿物结晶系列,若某岩石中主要暗色矿物是角闪石,则主要浅色矿物是。
A.酸性斜长石;B.中性斜长石;C.基性斜长石;D.正长石6、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由此而形成的岩石成为变质岩。
蒙脱石的功能主治

蒙脱石的功能主治1. 蒙脱石的概述蒙脱石是一种自然矿物质,属于硅酸盐类矿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叶柱石,具有层状结构。
蒙脱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交换性能,常用于医药、化妆品和环境工程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蒙脱石的各种功能和主治。
2. 蒙脱石的功能蒙脱石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吸附、清洁、调节、保湿、抗菌等。
2.1 吸附功能蒙脱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等。
它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2 清洁功能蒙脱石可以用于清洁皮肤和毛发。
当蒙脱石与水混合时,它会形成一种软膏状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清洁毛孔,使皮肤干净清爽。
2.3 调节功能蒙脱石可以调节皮肤和毛发的pH值,帮助恢复皮肤和头发的健康状态。
它可以吸附过多的油脂和污垢,同时保留皮肤和头发的天然湿润度,使其保持柔软和光泽。
2.4 保湿功能蒙脱石具有良好的保湿功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保持肌肤的水润度。
它可以防止皮肤因水分蒸发而干燥,同时减少水分流失,保持肌肤水嫩和弹性。
2.5 抗菌功能蒙脱石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和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减轻疼痛和瘙痒,促进伤口愈合。
3. 蒙脱石的主治3.1 蒙脱石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蒙脱石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
蒙脱石可以吸附胃酸,减轻胃部不适。
另外,蒙脱石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它可以吸附皮肤表面的有害物质,减少炎症和瘙痒。
3.2 蒙脱石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蒙脱石在化妆品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备面膜、洁面乳、洗发水等产品。
蒙脱石可以清洁皮肤和毛发,调节皮肤和毛发的水油平衡,保湿和抗菌。
它可以使肌肤清爽细腻,头发柔顺光泽。
3.3 蒙脱石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蒙脱石在环境工程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净化水质和废水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