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风情》

课题论文

题目:侗族的民俗风情

学院:药学院专业:09级制药工程1班姓名:马海迪学号:222009329210054 课程班级:2班编号:111

侗族概述: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剑河、三穗、镇远、铜仁、江口等县(市)和玉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等侗族自治县及绥宁、会同、黔阳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融水、罗城、环江等自治县。此外湖北省的恩施、宣恩、咸丰等县(市)还有数万人。

侗族是我国南方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侗族自称为“金”(jieml)或“更”(geml)、或“干”(gaeml),这是因方言不同致。内部有“金绞”(jieml jaox)、“金坦”(jjieml tanx)和“金佬”(jieml laox)等支系。“洞人”或“侗家”则是汉族对侗族的称呼。

侗族在旧中国至秦汉之际,属于“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支系,隋唐时被称为“僚”,有的史书称之为“峒僚”或侮称为“蛮僚”。唐宋时期,中央封建王朝在侗族先民居住的地区建立羁縻州、县、峒,这里的侗族先民被称为峒民。从起,有的学者将今湖南沅江流域的侗施行先民称为“仡&”或“仡伶”。这显然是侗族自称的汉语反切音的记录。明代,“峒民”、“峒人”或“洞蛮”就逐渐成为侗族的专称。清代则多称为“峒民”、“洞家”或“洞苗”有的泛称为“苗”。时代,已明确称为“洞人”、“洞家”、“洞民”或“洞族”。解放后,统称为侗族。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侗水语支。原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习俗:

侗族,也流行着“抢新娘”的风俗,它是结婚时一定要举行的一种仪式。

男家的“抢新娘”的队伍都是些年轻人,男女都有,什么礼品都不带,倒带了些绳索扁担,真象个“抢”的样子。

到了女家的寨子,女家大门紧闭,灯火全无。这里是高寒山区,虽是深秋天气,夜晚却寒气袭人,他们有的去叫门,有的就把女家吊脚楼下的柴草,整捆整捆地背到大门前,烧起了熊熊大火。

新娘到男家以后,夜晚与男方对一夜歌,第二天清早又与随来的伴娘回去了,和其他地区一样也要等到“三年上,种年下”,才回到男方坐家。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出生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节庆: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

正月初一,这一天根据侗族习俗,女人不得早起床,要等男人出去游玩回来,倒茶烧香敬祖先,外面有男小孩喊拜年后,女人才可起床,但不能走家串寨,必须等男人或房族喊吃油茶后,女人才能进入别家。这天早晨,男的到村头路口听雀叫,回来后打一丫树枝插在神龛上,如果大家听到的是鹊雀先叫,这一年就是好年成;听到的是乌鸦叫,这一年就不吉利。这一天不准骂人,不准扫地,大人不准打小孩,全家和睦相处。

二月二,这天是修桥补路节,各家将煮好的粑粑和酸味冻鱼,挑到桥上去敬桥。这天可随着砍别人的树子来架桥,别人也不会骂,若要骂,就是意味着越骂越发财。

三月三,这一天,报京侗族要集中到报京大寨集会三天三夜,开展唱歌、踩芦笙等活动。三月三是农忙即将来来的时候,青年男女互相用歌勉励:"三月三,工也要做,花也要攀,一来做工来养老,二来攀花少年玩。"

清明节与汉族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忌讳正清明不挂清,"三月清明不在前,二月清明不在后",择吉日统一一天挂清,若清明节遇二月前就在前,三月就在后。

四月八,这天家家都要煮黑糯米饭。从山上采两种黑米饭树叶,磨烂浸水,沉净后,滤出两种黑黄色液汁,浸泡糯米,待糯米变成黑色,再与白糯米混合在一起蒸熟,即可食之。

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汉族大致相同。这天家家门上、神龛上,都要挂菖蒲、艾叶、吃粽粑,并将菖蒲、艾叶、雄黄、大蒜碾碎浸水,洒在屋前屋后,防止蛇类动物进屋。用大蒜瓣浸泡水中,取出用针线串起做成项链,挂在小孩脖子上,减病消灾。

六月六,这天各家都要杀鸡宰鸭到自家成片的田坝上敬神土地。从古至今,报京侗族凡是自家成片的田坝里都用三块石头砌成一个土地庙,每逢六月六都要敬奉,其意是"保佐百般顺遂,五谷丰登"。六月份除六月六之外,还有"吃新"、"吃公酒"节,这两个节日也很讲究。"吃新"节定于本月逢卯日进行,各家备有酒肉、糯米饭,请嫁出的姑娘和外出的亲人回来团聚。饭前,先到田中取来稻蕊(也称来包),剥开后,将稻蕊放在糯米饭碗里,每人一份,便进美餐。"吃公酒"节,在吃新节后十三天进行。相传很早以前,报京有一老人到外地买水牛,吃新节这天来赶到过节,大家在喜庆吃新节时,挂念老人,就将过节所吃的酒肉等待老人回来再吃,一直等了十三天,老人才回来,全家十分高兴,又重新摆起酒席,与老人一起聚餐,敬称"

吃公酒",一直沿袭至今。

七月半,侗族过七月半是在古历七月十三这天,俗称"鬼节"。这天晚上,家家都在门前摆上酒肉,烧香烧纸送鬼。说是这天有些死于外地的野鬼,他们的祖宗不许他们的阴魂进屋。阎王在这天派他们外出找吃,只能在这一天,他们才得吃。所以,在这个节日里,不准走亲访友,更不准带小孩外出,以免碰到鬼,各家老少都在自己家过节。

九月九为重阳节,侗族人民这天开展斗牛活动,提前一两天选好斗牛场地,并通知各村寨,有斗牛的都拉到斗牛场来。两方商订好后,将牛牵进场斗架。这一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

新婚节

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

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