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得慌”结构的语法化

合集下载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
框式结构是汉语文章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通常是由“开始、分析、结论、例证”这几个部分构成的。

框式结构的优点是在表达清晰、逻辑严密、条理分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使得文章更加富有说服力。

例如,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文章,可以按照如下的框式结构来展开:
1. 开始:引出话题,说明写作目的。

2. 分析:分析学习效率的问题原因和现象,讲述如何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学习上的常见问题。

3. 结论:总结提高学习效率的核心方法。

4. 例证:通过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来印证结论,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V得慌”则是汉语中的一种语法结构,用于对动词的程度进行描述。

它有时也可以用于对副词、形容词进行强调。

例如,“跑得慌”表明“跑”这个动作的程度非常大,表示非常急迫或紧张;“吃得饱饱的”则强调了“吃”这个动作的完全和充足。

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我们会说“学习得慌”,“努力得饿”,这些都是“V得慌”的用法。

总之,在语言的运用上,框式结构和“V得慌”的用法对于表达意思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情感。

_语法化_简介_文旭

_语法化_简介_文旭

《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年第3期47-48页,北京《语法化》简介文 旭 北京师范大学“语法化”(g 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于13世纪提出来的,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观点。

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就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不过,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却是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

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1912:133)。

近年来,语法化的研究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专著层出不穷,如Heine和Reh的《语法化与非洲语言的再分析》(1984);Heine等的《语法化:一个概念框架》(1991),以及Traugott 和Heine著的《语法化分析方法》(1991)等。

这些著作对于我们了解语言的演变、演变的途径与理据以及语法标记的来源都大有裨益。

P.J.Hopper和E.C.Traug ott著的《语法化》(Gramm 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本导读书,也是剑桥大学语言学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x xi+256页,共八章,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有关语法化当前研究状况的综观。

作者认为,普通的词和结构在某些上下文中会发展出语法功能的作用,并且一旦语法化,会继续发展新的语法功能。

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

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

书中大量实例说明,语言范畴往往是非离散的(non_dis-crete),即连续的,并认为历时解释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换句话说,共时变异(synchronic varia-tion)从历时的角度能得到最好的解释;语言变异的规律用语法化的观点能得到很好的说明。

语法化的研究打破了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长期分离的局面,把两者又重新给合起来。

程度评价构式“X的一批”研究

程度评价构式“X的一批”研究

程度评价构式“X的一批”研究作者:孙璐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12期摘要:新興网络程度评价构式“X的一批”主要是对X的性状程度的主观评价,与构式中的组成部分“一批”表示的数量义之间无任何关联,属于半填充式的图式型构式。

可以进入语块X 的多为形容词、少量的动词和名词。

该构式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语义上有加强程度之意。

本文对“X的一批”从来源、X的构成、“X的一批”的构式义和“X的一批”与“一批的X”的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X的一批” 主观评价一、“X的一批”构式的来源“X的一批”是由南京方言“X的一比”演化而来的。

人们在表达愤怒、抱怨、困扰甚至是喜悦、夸张等强烈情感时,通常会使用一些较为极端的字,所以“X的一比”更能表达说话者内心的强烈情绪而被人们使用。

“X的一批”最开始是作为网络用语流行起来的。

[ 1 ]二、X的类型根据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的定义,“X的一批”属于半固定的图式型构式,其中“X”为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空缺成分,“的”是结构助词,数量结构“一批”做程度补语,“的”和“一批”的位置已经固定化,产生了新的语义内涵,该构式的构式义是对“X”的程度评价。

X作为“X的一批”的话题焦点,具有评价性的特征。

[ 2 ]X在语音特征上多数为单音节,包括性质形容词、部分动词和名词。

(一)形容词绝大部分能进入到“X的一批”的形容词是单音节形容词。

例如:(1)终于搬完家了,累的一批,接下来还有无数个行李需要拆包收拾。

(2)我再也再也不会坐这里的出租,简直黑的一批。

(3)天天打雷下雨,还热的一批,不想待这地球了。

例(1)(2)(3)中的X都是单音节形容词,且大多数为性质形容词,具有程度特征,与“一批”构成“X的一批”后表达“很、非常”之义。

例(1)中“累的一批”就是表示非常累、特别累,是程度的递增,这表达了说话者对于某一事件的主观感受。

例(2)中“黑的一批”表示说话者认为出租要价非常黑,价格非常不合理。

英语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语法化的影响——以英语存现结构、被动结构、分句结构为例

英语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语法化的影响——以英语存现结构、被动结构、分句结构为例

英语句法结构的嬗变对语法化的影响——以英语存现结构、被动结构、分句结构为例一、引言句法结构是指词与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一个具体的句法结构通常称为一个结构体。

实词的虚化、句法的形成皆存在语法化的过程。

“语法化不仅表现在词类,也表现在句法结构或格式上。

句法结构或格式的语法化是指句法结构的改变、结构层次的变换、结构界限的丢失或重新划分等语法化现象。

句法结构语法化是句法演变的重要动因。

”(陈忠敏,2021)[1]P4二、英语存现结构语法化英语存现句的句法结构具有层次性。

存现句由“There”充当虚位主语,虚位主语的出现,使得实义主语后移,引起句法结构层次变换,简单句语法化为存现句。

(一)存现结构句法分析按照构式语法,存现结构由三个部分构成:存现处所、存现动词、存现主体。

英语存现句的基本形式:“There+V+NP +(PP)+(其他)”,结构中存在一个非重读的虚位成分“There”,在句中作引导词或者形式主语,谓语动词(V)通常是“be 动词或存现动词”;谓语动词后跟有“实义主语(Notional subject)或真主语(Real subject)”,即“NP”;实义主语之后通常跟有地点状语(Locative adverbial)或时间状语(Temporal adverbial),即“PP”。

[2]P331句法分析中,英汉存现句的存现处所词呈现极大的差异。

汉语存现句的基本结构为:“方位短语/时间短语+动词+主体短语”。

汉语存现句中,处所词是句子的主语,英语存现句中,处所词是句子的地点状语。

[3]P116英语存现句所处词不可缺少介词。

汉语存现句中的处所词大多不用介词,动词谓语句(非存现句)的处所状语多用介词。

[4]P28汉语处所词可由名词直接构成,也可由名词与方位词(里、外、前、后、上、下等)结合构成。

此外,处所词可单独出现作为汉语存现句的主语,也可与时间词结合同样可构成汉语存现句的主语,以此作为谈话题目时间上的内容补充说明,处所词与时间词成为句子其余部分叙述的内容的起点。

现代汉语论文-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浪潮中,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而个人却越来越追求个性.由此而导致语言开始开放、多元、复杂和多变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汉语新词汇的层出不穷.通过给原有旧词赋予新义以及积极吸收借鉴外来词与方言词等途径,现代汉语词汇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下面是搜素整理的现代汉语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现代汉语论文第一篇:汉语中V个Np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研究摘要: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V个Np结构,其中Np在语义上不是作为V支配、关涉的对象,而是作为V的结果情状,整体语义表示的是由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或动作发生后所呈现的情状。

[+非可控性]、[+变化性]、[+致使性]是该结构主要的语义特征。

其中V多为不及物动词,Np丧失了名词的指称性,功能上大多已经陈述化,为无指性体词。

V个Np结构功能上有凸显结果、描摹性状,显现高程度极大量义,非合意意外结果态特征。

该结构主要的生成机制是转喻与隐喻模式和语言表达的主观性需求。

关键词:V个Np结果义结构; 句法特征; 情状功用; 生成机制;The Feature, Function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he Result Semantic Structure of V 个NPXIONG Zhou-mengwei WANG Yu-bo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tional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Matte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Abstract:A spec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isV ge NPin which Np is no longer governed by the verb but is the concerned object. As the result state of VP, the semantics of the structure is about the result, the degree to be reached and the modal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verb, carrying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 self controllability], [+ action], and [+causative]. Mostly, the V is intransitive, the NP is not referential---to be declarative. On the modality features, it shows: prominent by its complementarity and consequentness, the concretization and vividness of state, subjectivity enhancement, and the prominence of anti-expectation. Its main generative mechanism is metonymic, metaphorical and expresses subjective needs.一、引言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V个Np结构值得一提。

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

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

1《语文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17期)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张谊生(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上海200234)摘要:语法化过程中的滞后与遗留,导致词类功能与句法结构呈现出阶梯式的降格虚化,据此可以作为检验词性与结构的依据。

语义的虚化与抽象化常伴随着言者主观性的增强,词义的演化并非都是淡化或消退,有时只是减弱了客观意义,加强了主观意义。

语用的强调与语义的磨损,使得发话人有时会采用叠加强化的表达方式。

篇章中的一些言语小句在语法化的作用下会逐渐凝固化与关联化,最终转化为关联词语或情态成分。

关键词:语法化;滞后;强化;主观化;凝固化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 (2010) 04-0012-080前言0.1本文不拟对语法化现象作一全景式的论述,而是选取了句法、词义、语用、篇章四个不同层面的语法化现象,分析语法化演化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无论哪个层面的语法化,其演化结果总是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语法化在形式方面的演化包括句法结构由自由转化为粘着、由繁复转变为简洁、由基干转为辅助等;语法化在内容方面的演化则包括基本义的抽象化、泛化与主观化的增强等。

语用表达中,发话人为了强调某些表现成分或者为了使表达更为精确,有时就会运用强化方式从而导致叠加与羡余;篇章中的言语小句在频繁使用中会逐渐凝固化与关联化,进而转化为关联词语或情态成分。

0. 2本文例句部分引自北京大学语料库,部分选自通过人民网等网络检索到的当代新闻报道,部分简单的常识性例句是自拟的;为了节省篇幅,现代例句一般不标出处。

1 句法结构中的滞后与遗留滞后(retardation)与遗留(remaining)是语法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句法现象(Hopper J. Paul&Elizabeth C. Traugott 1993,沈家煊1994)。

滞后是指语形的变化总是滞后于语义的变化,而遗留则是指实词虚化成语法成分后,总归会或多或少保留一些原实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

框式结构与“V得慌”的用法【摘要】框式结构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信息框起来来强调重点。

而“V 得慌”是一种流行的网络用语,表示某种情绪或状态。

本文将探讨框式结构和“V得慌”的关系,分析其在修辞上的应用。

框式结构的特点是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能够有效地引起读者的注意。

而“V得慌”的意义在于表达一种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将框式结构和“V得慌”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紧迫感和焦虑感。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修辞手法的有效性。

框式结构和“V得慌”的结合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也给我们在修辞上的探索带来新的可能性。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框式结构和“V得慌”的用法,探索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框式结构、“V得慌”、修辞手法、意义、联系、强化效果、案例分析、起源、特点、结合、探索、未来。

1. 引言1.1 框式结构的定义框式结构是修辞学中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指的是将句子或段落按照固定的模式排列,从而增强表达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美感。

框式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使用框式结构,作者可以更好地组织文章的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框式结构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经常被使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在写作中,框式结构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通过合理运用框式结构,作者可以引导读者的思维,使其更容易明白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框式结构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还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感染力。

掌握框式结构是写作者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1.2 “V得慌”的起源“V得慌”一词源自于网络用语,起初在社交平台和网络论坛中流行。

该表达方式较为生动形象,用以描述某人因某种原因导致处于焦虑、烦躁、不安等状态。

这种表达方式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语表达习惯和审美需求,因此在网络世界中迅速传播开来。

“V得慌”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汉语中的“V字结构”,其中V代表动词,例如“吓得慌”、“气得慌”等。

“X不得”能性述补结构研究

“X不得”能性述补结构研究

“X不得”能性述补结构研究能性述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也比较重要的一种句法形式,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细致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X不得”作为现代汉语能性述补结构的一种形式,在口语中使用较多,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比较常见的固定结构,有特殊的情态义。

从不同角度对“X不得”进行研究,对深入认识现代汉语能性述补结构有重要意义。

“x不得”中的“X”,既可以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也可以由双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

充当“X”的动词大多具有动作性和自主性。

能够进入“X不得”的形容词必须是性质形容词。

根据凝固的程度,将“X不得”分为临时性“X不得”和凝固性“X不得”,并且从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三个层面分析“X不得”。

“X不得”与其他谓词性结构一样,在句中主要作谓语成分。

临时性“X不得”可以细分为两类:一是在已然状态下,动作的发出者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而不能实现某个动作行为,是对动作发出行为的客观的描述;二是处于未然状态,对还未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否定,起“警示、提醒、劝告”的作用,以避免动作主体出现错误,造成损失。

“X不得”有三个焦点——“X不得”后接的宾语、“X”和“得”。

“X不得”在使用过程中带有说话人的主观判断和态度,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X不得”经历了漫长的语法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X不得”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松散期、结合期和凝固期。

“x不得”的松散期主要在入唐之前,这一阶段“X”与“不得”结构松散,还未形成“X不得”结构。

“X”与“不得”既可以间接连用,也可以直接连用。

“X”与“不得”在入唐之后开始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述补结构,在句中作谓语。

宋代以后是“X不得”的凝固期,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典型的能性述补结构。

这一时期,“X不得”使用频繁,“X”除了动词之外还由形容词构成。

某些“X不得”也在这一阶段凝固成词。

宋元时期,“X不得”多表示动作的发出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使某个动作不能发出,到了明清以后,“X不得”凝固程度加深,逐渐衍生出第二种意义:表示提醒、劝告、警示、禁止等义,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者一种不如 意的主观 感受。 “ 得慌 ”结构在共 时层 面的 此 时的 “ ”是与句子 中动 词的致使对象 ,而不是与主语 x 慌 研究 已取得 了丰硕 成果 ,而 相 比之 下历时层面 的研究略显 发 生语义关系 的[ 。因此, “ 2 ] 睡魔 缠缴得慌 ”中 “ ”的 慌 不足 ,故本文主要 从历时角度 出发研 究其语法化 过程 ,以 主体 是隐含在语境 中的受事 ,而 不是 “ 睡魔 ”; “ 那呆汉 期为丰富此方面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
形 式 上 “ 慌 ” 结 合 紧 密 , 中 间 不 允 许 插 入 任 何 成 是 一 个 结 合 松 散 的 结构 。 此 时 () 4 和 () 2 有 所 不 同 , 得 3 () 1 () 分 , 其 后 也 不 能 带 补 语 或 宾 语 ; 意 义 上 ,它 主 要 是 表 达 当 因为当 ()() 3 4 作致 使性义解读 时句子更易理解 ,也就是说
头马上
宾语 ,也可 以作定语和补语 ,如下所示: () 1 总是今 天你做 东, 明天他 又请 客 ,闹得 慌。 ( 94 19年报 刊精选 ) ( ) 乡地 里 种 粮 少 ,大 伙 年 年 闲得 慌 2咱 ( 4 1 9年报刊精选 ) 9
() 4只为那呆汉缠的我慌 ! 全元曲 ・ 对玉梳) )
() 4孙覆 海,共住 一顶帐 篷, 同拉 一辆雪橇 。 每 天一上路 ,两人就感 到 累得慌 。 ( 9 年人 民 1 5 9
日报 )
( 莫非人还有使得 硫… 5 ) 的时候?( 铁凝 《 笨花》)
() 6 我走得 累得慌咧。 ( 冯志 敌后 武工队 )
间可 以插入其 他成分 ,如 () 4 中的 “ ”,表 明 “ 得慌 ” 我 x
示 的 是 动 作 的 状 态 , 所 以 此 时 的X 要 是 动 作 动 词 , 比如 主 “ ” 。根 据 唐 健 雄 (0 7 在 《 元 曲》 中又 发 现 了 两个 搂 20 ) 全 “ 得 慌 ” 的用 例 , 即 () () X 3 和 4 。从 形 式 上 看 , “ 得慌 ” 中
而且在这一过程 中还伴 随着主观化的加强。
关键 词: “得慌” 语法化 x 主观化


“ 得 慌 ”结 构 概 述 X
() 1 小生 害得 眼花 ,搂得 慌 了些儿 ,不知是
谁 ,望 乞恕 罪 ! 西厢 记 杂剧
“ 得慌 ”是 北方方 言 中一种 比较 常见 的 口语 表达 方 x 式 ,如 “ 累得慌 ”、 “ 烦得慌 ”等 。 “ 得慌 ”中, “ ” x 慌
慌 ”形式是在元代:
理感受 ,有 致使 宾语产 生心慌意乱感 觉的意味 ,突 出的是 兰

21.1 0 1 1
语 勃
“ 慌 意 乱 ”之 义 。 “ 缴 得 慌 ” 就 是 “ 缠缴 得 心 慌 意 使 人 顾 不 了其 他 而 只专 注 于 寻 找食 物 填 饱 肚子 。其 余例 句 可 心 缠 使 乱 ” , “ 的 我 慌 ”就 是 “ 得 使 我 心 慌 ” 的意 思 。 由动 依 此 理解 ,不 再 赘述 。需 要 说 明 的是 ,此 时该 结 构 中充 当述 缠 缠 作行 为 到心 理感 觉 , 态 的述 补 结构 。 明代 , “ 得 慌 ”用 例 增 多 : X 谎 ” 义 有 所 虚 化 , 但 仍 可 作 形 容 语 的动 词我 们 称 之 为 感 受动 词 _, 以与动 作 动 词 白娘 子传 奇》这 3看
样的电视剧 ,我真感 觉委屈得 慌! ( 9 3 人 民 日 1 9 年
报 )
明 “ ”这 个动 作表现 出来 的状态 , “ 得慌 ”可 以看 作 搂 x 是表 示状 态 的述 补结 构 ,可划 分 为 “ 得/ ”。 由于表 x 慌
词 ,此时 “ 得慌 ”结合 尚不紧密 , “ 得慌 ”仍可看作表状 为 它 们 除 了表 示 动 作行 为 外 还传 达 出 了动 作施 加 于 对 象而 使 x 其产生某种感受 的意思,这种感受因人而异,有程度之别,
二 、 “ 得 慌 ”结构 的语 法 化 X 缠 的我 慌 ”中 院 ” 的 主 体 是 “ ” 而 不 是 “ 我 呆汉 ” 。致
使义 的作用使得 “ ”的意义悄 然发生 了变化 , 慌
”不
通 过 对 北 大 语 料 库 检 索 发 现 , 能 见 到 的 最 早 的 “ 得 再强调动 作的 “ x 慌忙 、慌乱 ”,而 是转而侧重表达 一种 心
语 料 库 中 元 代 相 关 用 例 只 有 前 两 句 。 据 整 句 话 的 意
思理解 ,可 以推 知此时 的 “ ”是 慌
忙 、慌 乱”之义 ,
语义 较实在 ,且 () 1 中 唬”后带 了补语 ,我 们知道 只有
谓 词 性 成 分 才 可 以 带补 语 ,故 从 句法 功 能 上 也 可 说 明 此 时 ” 是 一 个 实 词 成 分 ,应 是 形 容 词 。 “ ”作 补 语 ,说 慌
语 彩
“ X得 慌 ” 结 构 的语 法 化
。王 明 月
摘 要: “得慌 ”是 北方 方言中一种 比较常见的 口语表达方式 ,文章从 历时角度着眼 ,探寻该结构 的由来 。研 x
究发现 , “得 慌”从最初表示动作行为 的状 态到现代汉语 中表 示一种 主观感 受,它经历 了一个语 法化 的过程, x
轻 读 ,X “ 慌 ”之 间 不 能 插 入 任 何 成 分 ,整 个 结 构 具 有 和 得 谓 词 性 质 , 主 要 作 谓 语 ,还 可 以作 “ 觉 、怕 ” 类 动 词 的 感
( 便做道搂得慌呵 ,你好 索觑咱 ,多管是饿 2 ) 得你个穷神眼花 。 西厢记 杂剧
( 睡魔缠缴得荒,别恨禁持得煞。 全元曲 ・ 3 ) 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