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生物燃料质量指标要求
ASTM D910航空汽油标准

1 范围1.1 本规范包括按合同购买航空汽油定出的规格,主要用于采购部门。
1.2 本规范规定了民用航空汽油的具体等级。
本规范并不包括所有直线往复运动航空发动机上使用的汽油。
某些设备或使用条件所要求的性能范围可以比本规范所要求的更宽或更窄。
2 引用文件2.1 ASTM标准:[2]D 86大气压下石油产品蒸馏的标准试验方法D 93 用潘斯基-马丁斯仪(Pensky Martens)闭杯闪点测定器测定闪点的试验方法D 130 用铜条变色法检测石油产品对铜腐蚀性的测试方法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REID方法)D 357 使用内燃机测试辛烷值小于100的内燃机燃料的爆震性能试验方法[3] D 381 通过喷射蒸发测试燃料实际胶质的试验方法D 614 通过飞行方法测试航空燃料的爆震性能的试验方法D 873 航空燃料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潜在胶质方法)D 909 增压法测定航空汽油抗震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D 1094 航空燃料水反应测试方法D 1266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方法(燃灯法)D 1298 比重计法测定原油和液态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燃油比重D 1948使用内燃机测试辛烷值大于100的内燃机燃料的爆震性能试验方法[4] D 2386 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方法D 2392 着色航空汽油的颜色测定方法D 2622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试验方法D 2642 航空燃料和馏分燃料的电导率测定方法D 2700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料辛烷值测定方法D 3338 航空燃料燃烧净热值测定方法D 3341 汽油中铅含量测定方法——氯化碘方法D 4052数字密度计测定密度和液体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D 4057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手工取样方法D 4171 燃料系统防冰添加剂规范D 4177 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D 4306 受痕量杂质影响的试验用航空燃料采样容器的使用方法D 4529航空燃料燃烧净热值测定方法D 4809 利用氧弹测定液体碳氢燃料的燃烧热值(精确方法)D 4865 石油燃料系统静电的生成和消耗指南D 5006航空燃料中燃料系统防冰添加剂(醚型)含量测定方法D 5059 X射线光谱法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试验方法D 5190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方法(自动法)D 5191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方法(微型法)D 6469 燃料和燃料系统中微生物污染指南E 29试验数据中重要数字与规范一致性的方法3 术语3.1 定义3.1.1 航空汽油,名词——具有适用于通过加注到往复火花点燃式发动机为航空器提供动力的特定性能的汽油。
生物质燃料质量检验标准

生物质燃料质量检验标准
1、燃料全水分为≤35%。
水分>35%≤40%扣除燃料总量10%。
水分>40%≤50%扣除燃料总量的12%。
水分>50%或送料车停在料场车厢四边有明显滴水现象(雨天、雪天除外)拒收。
建筑模板和拆迁废料水分标准为≥20≤30扣除燃料总量的10%,若水分>30%扣除燃料总量的20%,水分>50%加倍扣除。
2、进场生物质燃料,长度不>15公分,若长度>15公分加扣长杆(长杆率≤5%不予扣除,>5%≤10%扣除燃料总量的10%,>15%加倍扣除或拒收)。
3、燃料含杂率扣杂标准:杂质占比≤2%不扣除;>3%≤10%按实际燃料净重比例扣除;>10%≤20%扣除燃料净重总量的20%;>20%≤30%扣除30%;>30≤40%扣除50%;>40%扣除燃料净重80%或拒收。
(石块、土块、铁块,铁丝等长度,直经≤10cm,每5块扣除燃料净重1%,直径大于10cm一块1%,累计扣除)。
4、卸车过程中司机捡拾出的不可燃杂质由司机装车回皮,不予扣除。
若司机在料场中私自途丢弃杂质,扣除燃料净重的10%。
5、发现人为加杂等情况,加倍扣除。
6 燃料复核有效期为5个工作日内,超过5个工作日未复核的以初检结果为准。
生物航空煤油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油产业化组长:弋强组员:徐愈憬卜晨飞王菲王敏徐心田李笑妍吕梦颖生物航油产业化摘要:在逐步走高的原油价格面前,日益苛刻的环保要求,让航空业这等“耗油大户”雪上加霜。
应对这个难题,航空企业主流的解决方案就是找寻更加可靠的生物燃料。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讨论并分析了生物航煤从新能源的开发与技术到进行全面的产业化应用所遇的种种瓶颈,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物航空煤油前言:面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仅凭现今的飞机燃烧效率和航空公司营运效率的提高,无法确保能源的可持续,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碳减排。
而且飞行器自身原因和安全因素,风能、水利、核燃料和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目前均不能满足航空业的需要,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实现更绿色的飞行,成为航空运输业的当务之急。
生物能源则以其环保,可再生等优点成为航空煤油的重要新成员。
生物能源,是指从生物质得到的能源,它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它形态的含碳化合物,这些物质通过燃烧可以释放能量。
生物燃料已成为人类可再生能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消费的 74% 左右。
航空燃料是最重要的运输燃料之一,其需求量仅次于汽油和柴油。
正是由于生物燃料对航空业未来发展的革命性效应,近年来,包括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发动机生产商在内的航空产业链成员们以及能源和学术界领导者间的通力合作,加快了生物燃料的开发与应用的推进步伐。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在航空生物燃料方面一些进展,但是,要进行产业化生产还是很困难。
主要遇到的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航煤原料成本过高目前我国的航空生物燃料发展还处于研发阶段。
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无米”。
我国没有现成的麻风树或者微藻,不能有针对性的生产出可以满足航空所需要的大量生物燃料。
航空生物燃料成本远远高于传统航空煤油,而我们又缺乏大规模的“米”,很难解决成本问题。
从原料上看,生物航油的原料主要包括微藻和麻风树,两者作为原料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生物质燃料质量标准

生物质燃料质量标准生物质燃料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通过化学或生物工艺方法加工制成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生物质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保证生物质燃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以规范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使用。
首先,生物质燃料的质量标准应包括原料的选择和加工生产过程的要求。
对于生物质燃料的原料,应明确规定其种类、含水率、灰分含量、硫含量等指标,以保证原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应有相应的标准,以确保生物质燃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
其次,生物质燃料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燃料的热值、灰熔点、挥发分含量、密度、粒度等指标。
燃料的热值是衡量燃料能量含量的重要指标,而灰熔点则直接影响燃料的燃烧特性和燃烧设备的使用寿命。
挥发分含量、密度和粒度则与燃料的燃烧性能和使用效果密切相关。
因此,这些指标的设定对于保证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生物质燃料的质量标准还应考虑燃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灰渣排放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应规定燃料的排放标准和限值。
另外,对于易燃易爆的生物质燃料,还应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和使用规范,以保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生物质燃料的质量标准应包括原料选择、生产过程、燃料性能、安全环保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有利于规范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发展,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
因此,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物质燃料质量标准,推动生物质燃料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MHT6020-2021民用航空燃料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

MHT6020-2021民用航空燃料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DA 00备案号: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6020―2021 代替MH 6020―2000民用航空燃料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Commercial aviation fuel quality control & operating procedures(包括对 2021 年版的第一次修订内容)2021-03-10 发布2021-06-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MH/T 6020―2021修订记录所涉及的正文 1、船运航空油料提取油样进行检验的变对 MH/T 6020-2021 2021 年 3 月化版 2、飞机加油期间进行油样检查的变化的第一次修订 3、微生物测试的要求修订号日期责任方标准编写组修订声明本标准已对 2021 年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目的是更适合当前民用航空燃料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把其内容提高到一个新版本的标准。
历史记录本标准取代以下标准:MH/T 6020-2021,2021 年 3 月 10 日发布,2021 年 6 月 1 日实施 MH 6020-2000,2000 年 3 月 15 日发布,2000 年 6 月 1 日实施ⅠMH/T 6020―2021目次前言............................................................................ .............................................................................. .. III 1 范围............................................................................ ..............................................................................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总则............................................................................ .............................................................................. ........ 6 5 取样和检验............................................................................运输、储存和加注设备 ........................................................................... ....................................................... 8 7 生产验收............................................................................ ............................................................................10 8 接收程序............................................................................ .. (1)19 接收后操作程序 ........................................................................... ................................................................. 13 10 储存程序............................................................................ .. (14)11 发出程序............................................................................ .. (15)12 加注程序............................................................................ .. (16)13 设施、设备的清洗............................................................................ .......................................................... 19 14 专机油料的质量保障程序 ........................................................................... ............................................... 20 15 燃料的回收和降质............................................................................ .......................................................... 20 16 应急程序............................................................................ .. (21)17 安全预防措施 ........................................................................... ................................................................... 21 18 接受检 (22)附录 A(规范性附录)过滤设备的定期维修检查 ........................................................................... ............. 2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航空燃料的检验\\重新评定项目 ........................................................................... .... 2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质量控制职责 ........................................................................... ................................. 3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炼油厂发油单 ........................................................................... (33)附录 E(资料性附录)航空燃料转输发出合格证和航空燃料接收检查单 ................................................. 35 附录 F(资料性附录)个人防护用品(PPE)配备指南 ........................................................................... (37)ⅠMH/T 6020―2021前言本标准依据联合检查集团(JIG)、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公司油料质量联盟(IATA FQP)、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航空油料的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等最新国际标准和技术文件对MH6020-2000 进行了修订。
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

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一、背景介绍1.1 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关注。
生物质能源具有广泛的来源,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等,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缓解能源短缺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航空燃油的绿色替代品航空燃油作为航空运输领域的重要能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交通运输和国防安全。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航空公司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对于开发绿色可再生的航空燃油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投入。
而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正是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一种可行方案。
二、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概述2.1 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化是一种通过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将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的过程。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气中含有一定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为生产费托合成燃料提供了原料。
2.2 费托合成费托合成是一种通过催化剂将合成气转化为液态燃料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费托合成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氢气会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燃料。
这种合成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2.3 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是将生物质气化和费托合成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生物质进行气化处理,生产出合成气,再将合成气经过费托合成反应制得航空燃油。
这一工艺既能够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又能够生产出绿色环保的航空燃油,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的优势3.1 资源广泛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利用。
3.2 环保减排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工艺属于绿色环保能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
3.3 替代燃料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燃油是一种理想的替代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航空煤油,降低航空运输对石油资源的需求。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日益增长,航空业也面临着减少碳排放的压力。
航空替代燃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航空替代燃料是指用于飞机动力的不同于传统航空燃料的可再生或碳中和燃料。
在实际应用中,航空替代燃料通常与传统燃料混合使用,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和安全性。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是指在飞机燃料中混合替代燃料的比例。
由于替代燃料的供应量有限,因此航空替代燃料通常以掺混的形式使用。
目前,航空替代燃料主要是通过将生物质燃料或合成燃料与传统喷气燃料混合使用来实现。
掺混比例的确定影响着航空业的环境效益和可行性。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的影响因素确定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是影响掺混比例的几个主要因素:1.可再生燃料供应量:替代燃料将取代传统燃料的一部分,因此确定掺混比例要考虑可再生燃料的供应量。
可再生燃料的生产成本和产量对掺混比例有着直接的影响。
2.技术可行性:航空替代燃料的技术可行性是确定掺混比例的一个关键因素。
替代燃料与传统燃料的相容性以及对航空发动机和系统的影响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3.环境效益:掺混比例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环境效益。
航空替代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但同时也会带来其他环境问题,例如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利用等。
4.经济因素:航空替代燃料的成本是确定掺混比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替代燃料的生产和供应成本对掺混比例有重要影响。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的国际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是联合国专门负责航空事务的机构,负责制定航空替代燃料的标准。
ICAO已经制定了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的国际标准。
根据ICAO的标准,航空替代燃料的掺混比例应该在可行性范围内,并且能够满足环境效益的要求。
ICAO还鼓励各国制定适合本国情况的掺混比例。
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的挑战与机遇确定航空替代燃料掺混比例面临着多个挑战与机遇。
以下是几个主要挑战和机遇:1.可再生燃料供应链建设:获取可再生燃料的原材料、生产和供应链建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出口航空煤油的质量检验分析

出口航空煤油的质量检验分析牟明仁;李巾英;沈靖文;孙庆华;王喆【摘要】采用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方法,对部分出口航空煤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出口航空煤油的热值范围为43.380~43.464 MJ/kg;15℃密度范围为799.0~795.5 kg/m3;-20℃粘度范围为3.403~4.164 mm2/s.随着出口航空煤油中的直馏组分含量不断减少、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组分含量逐渐增加;产品中的硫含量、芳烃含量明显降低,冰点、闪点、烟点、磨痕直径都在更加理想或合理范围内;出口航空煤油的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期刊名称】《炼油与化工》【年(卷),期】2018(029)005【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航空煤油;检验结果;燃烧性;安定性【作者】牟明仁;李巾英;沈靖文;孙庆华;王喆【作者单位】大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辽宁大连116001;黑龙江大学心里健康与教育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北京100053;大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辽宁大连116001;大连海关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辽宁大连1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22航空煤油是我国主要大宗进出口商品之一。
由大连港甘井子码头出口的3号航空煤油通常是由直馏馏分、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等组分,添加相应的添加剂调和而成的,产品远销东亚、南亚、澳洲、北美洲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航空煤油的检验项目较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多。
每批次出口的3号航空煤油因加工工艺不同,生产出来的喷气燃料油组分及质量也不同[1]。
1 数据的选取及统计为了使出口航空煤油质量分析具有代表性与针对性,对2013年至2018年共10批次的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其中1号为2013年检验结果、2号为2014年、3号与4号为2015年、5号与6号为2016年、7号为2017年,8号、9号与10号为2018年。
出口航空煤油的检验项目多达20余项,各检验项目的数值变化参差不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千测认证网提供
航空生物燃料质量指标要求
列入ASTMD7566标准中的航空煤油燃料,包括生物质气化一费托合成-力口氯处理改质的石蜡煤油(FT-SPK)和动植物油脂经加氧处理改质的石蜡煤油(HEFA-SPK)两种。
ASTMD7566-1la标准中不仅规定了含合成烃类的航空涡轮燃料的具体指标要求,还规定了费.托加氯合成石蜡煤油和源自加氨的酯(酸)加氧合成石蜡煤油的质量要求。
这两种航空生物燃料的指标中的主要区别是油脂加氯的SPK增加了脂肪酸甲酯含量和实际胶质的要求,目的是防止油脂加氧工艺或输送出现问题时,将原料带入产品。
以上标准只是航空生物燃料作为调合组分的质量规格,还需写石油基航空喷气燃料按一定比例调合后才能在飞机上使川,调合后质量也必须与现行的航空喷气燃料标准规格完全一致,如ASTMD1655、DEFStan91-91及GB6537等。
从燃料系统密封性和燃料挥发性考虑,针对航空生物燃料的特性,ASTMD7566规格中增加了补充要求。
其中,最低芳烃含量和蒸馏斜率限制是根据目前对认可的合成燃料的经验典型位确定。
J下在进行芳烃实际需求的研究。
飞机和发动机对于芳烃和蒸馏斜率最低需求研究试验正在积极进行。
我国日前尚无同类标准,中国石油为中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试飞生产提供的用油是参照ASTMD7566标准附录A2中相关要求生产的航空生物燃料,并与中国石油生产的石油基3号喷气燃料进行掺调,调合出完全符合GB6537-2006标准及适航审定要求的中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试飞用油。
试飞结果表明,中国石油生产的航空生物燃料完全满足飞行高度、加速性能和发动机熏新启动等各项要求。
航空燃料具有强制性、广泛的国际通用性和高度的安全性的特点,有别于其它所有运输燃料。
我国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迅猛,可尚无相关国家标准予以支持。
我国的航空喷气燃料综合攀定法与美国的相关标准基本一致,均经过规格试验、使用性能研究、部分单管试验、台架测试和试飞全系列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如航空发动机厂家、飞机制造企业、石油石化企业、航空公司等多个部门。
目前,我国的航空生物燃料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得到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国家能源局牵头起草制定的“‘航空涡轮生物燃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立项已经公示0101。
国家能源局将组织包插中国石油等国内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多家单位,进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对航空生物燃料标准开展深入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制定我国的航空生物燃料国家标准,将极大地支持和推动我国航空生物燃料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