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施用水葫芦有机肥对土壤CO_2排放特征的影响

1 m耕层土壤 , 5c 土样剔除动植物残体后 过 5mn , l 筛 备
用。水葫芦有机肥 由脱水水葫芦渣与秸秆好氧堆制发酵
放量 SC( s k )其计算公式为 : C =ZRo I m /s , S I c。
将有机肥 、 土壤样 品与去离子水按 w v /0振荡 / =12
而成 , 畜禽粪有机肥为商品有机肥 , 风干粉碎后过 5ml i l
12 O
江
西
农
业
学
报
2 3卷
重铬酸钾氧化 一 容量法测定。水溶性 碳( C) WS 采用高 温外热重铬酸钾法测定 , 即以 w v 12 / = / 0的比例在 7 0c C l 下恒温水浴振荡 3 i , 0mn 将浸提液以 40 mn离心 5 00r i / mn 上清液过 04 脚 滤膜; i, .5 以上步骤重复 3次。同时 以凯 氏法消煮有机肥与土壤样品, 消煮液用凯氏定氮仪 (os jt 10 测定全氮 ( N) Fs Kee 20 ) lc T 含量 , 用火焰分光光
于小烧杯中, 立即盖紧瓶盖, 确保密闭 , 2 = 在 5c下遮光培 I 育。每个处理重复 3次 , 同时设置不含土壤对 照。分别
在 1234567 1 、 、02 、 、9 3 、74 和 4 、、、、、、、 1 2 、32 2 、23 、2 4 7 6 8d
时取出小烧杯 , 加入 1m m LLB C: 2 L1 o/ a l及 滴酚酞指
混匀后用 p H计进行测定 。有机碳( O:采用高温外热 Tt )
收稿 日期 :0 1 7—1 2 1 —0 2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9 A K B2 ; 20 B C 3 0 )江苏省农业科技 自 主创新资金项 目(x 1)2) 江苏省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s0o5 。 c( 28 ; O s 1 ) a 2 作者简介 : 施林林 (92 ) 男, 18一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 : 沈明星 。
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但其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业发展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1. 土壤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这种污染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还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2. 水资源消耗: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
灌溉系统的建设和农作物的浇灌会大量消耗水资源。
在一些地区,农业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3. 水体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可能通过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这种污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并可能进一步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4. 温室气体排放: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活动,如田间灌溉和牲畜饲养,会产生温室气体,如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些气体的排放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为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推广绿色农业:鼓励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环保的肥料和农药,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农业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对水
资源的消耗。
3. 环境监测与治理:加强农业活动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
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4. 温室气体减排: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和种植方式,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量。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采
取措施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的具体措施

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的具体措施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
农田碳汇是指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长期储存在土壤中。
通过促进农田的碳汇功能,可以实现农业的低碳发展,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首先,合理施肥是提高农田碳汇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碳储量。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流失和土壤酸化。
同时,可以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碳含量。
其次,采取轮作和混种栽培也是提高农田碳汇功能的有效措施。
轮作是指在相同土地上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增加土壤的养分供给。
混种栽培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种植多种作物,通过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有机质含量。
轮作和混种栽培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碳储量。
此外,保护农田水体也是提高农田碳汇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田水体的保护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对水体的污染,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同时,水体中的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促进土壤的有机质积累。
农民应采取合理的排灌措施,减少水体的污染。
再次,推广秸秆还田也是提高农田碳汇功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有机废弃物,通常被焚烧或者废弃,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将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的焚烧,提高农田碳汇功能。
最后,改进耕作方式也能够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
传统的耕作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的侵蚀和碳的流失。
而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减少或避免土壤的破坏,有效提高土壤的碳储量。
农民可以采用梯田种植、有机耕作等方式,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综上所述,提高农田的碳汇功能有助于实现农业的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施 肥 对 稻 田 甲 烷 与 氧 化 亚 氮 排 放 的 影 响
易琼 ,逢 玉万 ,杨少海 ,卢钰 Nhomakorabea ,付 弘婷 ,李苹 ,蒋瑞萍 ,唐拴虎
广东省 农业 科学 院农业 资源 与环 境研究 所/ 农 业部 南方 植物 营养 与肥料 重点 实验室/ 广 东省养 分资 源循 环利用 与耕 地保 育重点 实验 室 ,广东 广 州 5 1 0 6 4 0
能有效减少稻 田 N 2 O的排放 ,而控释尿素处理能明显降低稻 田 C H 4 气体的排放 ,且稻 田 C H 4 与N 2 0的排放存在一定的 互 : 为
消 长关系, 因此如何平衡稻 田甲烷 与氧化亚氮释放 ,使稻 田增温潜势最小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和方 向。 关键词 :施肥 ;甲烷 ;氧化亚氮 ;排 放 ;稻 田
处理 S RI O > 处理 U1 0 > 处理 C R1 0 ,其 中,控释肥处理 甲烷排放总量较常规尿素处理减少 了 1 1 3 %;而 N2 O季节排放总量与平
均排放量表现为 :处理 C R1 0> 处理 U1 0 > 处理 S R1 0 。综上 ,初步认为氮肥 的施用能够促进 C H4 与 N2 0的释放 ,缓释肥处理
YI Qi o n g , P ANG Y u wa n , Y ANG S h a o h a i , L U Y u s h e n g , F U Ho n g t i n g , L I P i n g , J I ANG R u i p i n g , T ANG S h u a n h u . Me t h a n e a n d n i —
温室 气体对 目前气 候变 暖和大 气平 流层臭 氧耗 竭 两 大 全球 环 境 问题 的贡献 备 受人 们 的关 注 【 l J 。
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及其减少的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及其减少的方法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排放来源广泛而复杂。
本文将探讨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一、主要来源1.能源消耗:燃煤、燃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是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暖气和电力等领域的能源消耗都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2.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汽车尾气、煤烟和炉石等都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
3.农业活动:农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肥料的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氮肥和牲畜排泄物中的甲烷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4.森林砍伐和土地转换:森林的砍伐和土地转换(如森林开垦和城市化)导致树木的大量减少,而树木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因素。
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1.转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可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建筑材料和汽车等。
3.推广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如生物质能源、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这些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重要作用。
4.改变农业实践: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化施肥和农田水利等先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农业活动对温室气体的贡献。
5.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森林保护,防止森林的砍伐和破坏,鼓励植树造林和森林恢复,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温室气体的减少。
6.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引导人们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减少对温室气体的负面影响。
7.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各国应加强合作,制定和实施减排政策和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国际间的合作和政策支持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至关重要。
浅析农业生产中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但 施肥 对土 壤 环境 、 大 气 环 境 和水 体 环 境 质 量也带 来 了不利影 响 : 施 肥造 成农业 土壤污 染 ; 增
加 了土壤 中大气 温室气体 的排 放量 而导致 温室效 应; 施入的氮、 磷 可 导 致地 面水 体 富 营养 化 ; 商业
废” ( 垃圾 、 粪便 、 生 活 污水 ) 直接 向土 壤 或 间接 通
过水 体 、 大气 然 后再 向土 壤 中排 放 或 转化 。土壤
污染是 指 当污染物 向土壤 中输 入 的数量 和速度超 过土壤 净化 作用 的 能 力 时 , 自然 动 态平 衡 即遭 到
破坏, 造 成 污 染 物 的累 积 , 逐 渐 导 致 土 壤 结 构 破 坏, 其正 常功 能 得 不到 发 挥 。同 时 由于 土壤 中含
的作用 。
式和耕 作制 度有关 。污 染类型 主要有 下面 三种 :
1 . 1 氮 元 素 污 染 目前 , 我 国化 肥 的 年 产 量 超 过 了 1亿 。 由于不 平衡施 肥 , 形成氮 肥效 益 下 降 , 农 作 物 生 理 病 害 日益 加 剧 等 问题 。 不合理 的施 肥导 致 土壤 中过 多 的氮 肥 , 进 而 导致
( 纯养分 ) , 占世界 总产 量 的 3 0 以上 , 居世 界 第
一
位; 目前 中 国 实 际 用 于 农 业 的 有 机 肥 料 数 量 折
物链进 入人体 而具 有间 接危害 性和 因土壤性 质不 同而具 有标 准难 以制定 等特征 。农业施 肥 造成 的
主 要 污 染 类 型 和 污 染 程 度 的大 小 与 土 地 的 利 用 方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

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上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并转化为有机物质,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帮助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温室气体排放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以及与之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耕地等多种类型。
这些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将其中的一部分固定为植物生物量。
陆地生态系统还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这一过程形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汇之一。
森林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
同时,森林中的土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有机物会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
然而,森林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净碳汇,即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的植物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木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质。
与森林相比,草地和湿地对碳的固定和释放过程相对较平衡。
草地主要通过植物的生物量固定碳,而湿地则通过湿地植被的分解和沉积物的碳封存来循环碳。
耕地则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系统,既有碳的固定又有碳的排放。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但农业活动也会导致土壤碳的氧化和二氧化碳的释放。
二、温室气体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氮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陆地生态系统既是温室气体的来源也是吸收的地方。
然而,持续的土地利用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增加正在扰乱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森林砍伐是一个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砍伐森林导致了植物的死亡和分解,这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森林的火灾也会加速二氧化碳的释放。
草地和湿地的破坏也导致了碳的释放。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有助于 深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为制定应对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包括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 放效应、影响因素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通过秸秆还田、制作生物质能源等方式,促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减 少因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碳排放。
完善城市规划与低碳交通体系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
通过优化城市交通规划,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发展绿色出 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等,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 交通碳排放。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
鼓励使用低碳出行方式,如电动汽车、公共交通等,同时限 制高碳排放的交通方式,如燃油车、私人飞机等。
01
3. 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实现 了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的 时空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
02
贡献: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03
1. 为深入理解土地利用变化与 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 依据;
研究创新与贡献
2. 为制定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控制政策提供了支持; 3. 为推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06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之处
碳排放机理研究尚不深入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如何影响碳排放的机理研究尚不深入, 缺乏对具体过程和环节的研究。
缺乏定量研究
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中,缺乏定量的研究 方法和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其影响程度。
跨区域对比研究不足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变化模式存在差异,缺乏跨区 域的对比研究,难以全面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5 7 . 2×1 0 k J , 生 产 不 同 肥 料 的 能耗 差 异 显 著 。 而 且 , 在 氮肥生产后 , 装袋 、 运 输 等 过 程 也 要 消耗 大量 的 能量 , 在这 个过程中 1 t 氮 养 分 所 消 耗 的 能量 为 8 . 6× l 0 k J 。 如 生 产
甲烷是极端厌氧环境 条件下 的产物 , 在淹水环境 中, 土 壤处于厌氧状态 , 土壤 中的有机物 质被 产 甲烷菌 作用转化成 甲烷 。稻 田由于 其较为特殊 的水分管理模式 , C H 产生 的温 室效应 占到稻 田全年整体 温室 效应的7 5 % 以上 , 是大气甲烷 的重要排放源之一 。据I P C C第4 次评估报告报道 , 稻 田C H 的年排放量为 3 1 ~1 1 2 T g,占全球总排放 的 5 %~1 9 %。
气温 、土壤 E h和土壤湿度是 影响稻 田 C H 排放的主要 因素 , 研究表 明, 施用化肥 可改变 C H 氧化菌的活性 , 抑制
土壤对 C H 的吸收 , 不同施肥量处 理下抑制作用不同 。施用 有机物也是影响农 田甲烷排 放的一个重要 因素 , 长期施用有
机 肥 会 促 进 甲烷 排 放 。有 机 物 的 加 入 , 一 方 面 为 甲烷 的形 成 提 供 了源 物 质 , 另 一 方 面 为 作 物 生 长提 供 了充 足 的 养 分 , 作 物 生 物 量 增 加且 根 系 活 动 增 强 , 有 利 于 甲烷 的形 成和 排 放 。
济的发展 , 化肥施用量逐 年增 加 , 也 由此 引发了一系列环境
问题 , 其对 大 气 环 境 的 影 响 也 日趋 严 重 。笔 者 从 施 肥 角度 出
发, 探 索了施肥对温室气体排放 的影响 , 以期通过选择 正确 的施肥措 施达 到减少农 田温室气体排 放量的 目的。
1 施肥对 农田0 0 2 排 放 的影 响
配施有机肥较 单施化肥提高 了土壤 呼吸释放 C O ! 的速率 , 不
施有机肥 , 不仅 显著提高 了土壤 微生物的碳氮量 , 而且提高 了土壤微生物 的分子多样性 ;短期 ( 1 ~3 a ) 作物秸秆还 田
试验表明 , 秸秆还 田处理的C H 释放量是不还 田处理的2 . 4 ~
1 t N肥过程 中估 计排放 C O 3 ~4 t ,则全国化肥工业每年
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超 过 1 亿t 。
2 施肥对农田 O H 4 排 放 的 影 响
确定农业温室气体 的排放量并探寻 减排方法 已成为各 国的当
务 之 急 。 施 肥 是 提 高 作 物 产 量 的 重要 途 径 之 一 , 随着 农村 经
施肥较施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 。 另有研 究表 明 , 土壤 C O 2 的排 放通 量及 排放 总量 随氮
肥 施用 量 的增 加而 迅速 增 长 ,氮 肥施 用 后 降低 了土壤 中 C / N 比,从而增 加 了土壤 有机 质 中碳 的分解 和释 放 ,在 土壤 有机质 含量 充足 的前提 下 , 施肥量 对农 田 C O 排放 的
促进 作用是线性增 加的 。王玉英等研 究表 明 , 当施 肥 量 ( N)
土壤 呼吸是指土壤 释放 c 02 并吸收 O! 的过程 ,是土壤
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 的动态过程 ,土壤呼吸主要 由有机 碳、
残茬的分解 以及根 系的呼吸组成。进入土壤 的有机物需要经
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再合成过程 才能成 为土壤 有机质 , 所以进 入土壤的有机物越多 , 形成 的有机 质也越多 , 土壤 呼吸作用
长期施肥 , 甲烷 氧化 菌的基 因多样性 发生显著变化 , 表现为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较单施化肥 处理 , 提 高了稻田土壤 甲烷氧
化 菌 的 多 样 性 和 丰富 度 , 显著 降低 了 稻 田 甲烷释 放 潜 能 。对
同一试验 田的研 究表 明, 与 长期 单施化肥相 比, 长期化肥配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3 — 6
施肥对农 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汤勇 华 张栋 梁 ( 上 海市农 业科技 服 务 中心 2 0 0 3 3 5 ) ( 上 海鲜 花港 企 业发 展有 限公 司 2 0 1 3 0 3 )
摘 要 :为 减少 农 田温 室气 体排 放量 ,从施 肥角 度 出发 ,对 不同、氧 化亚 氮排 放 的 影 响进 行 了研 究 ,以供 参考 。
关 键 词 : 施 肥 ; 农 田 ; 温 室 气 体 ; 排 放 ; 影 响
气候 变 暧 是 当今 全 球 性 的环 境 问 题 , 其 主 要 原 因 是 由于 大气中温室气体【 主要 包 括 二 氧 化 碳 ( C O ) 、甲烷 ( C H ) 和 氧 化 亚氮 ( N! O) ] 浓度 的 不 断 增 加 。 农 业 是 温 室 气 体 的重 要 来源之一 , 土壤 中 的 有机 物 质 经 微 生 物 分 解 , 以C O 的 形 式 释 放 人 大 气 ,C H 可在 长期 淹 水 的农 田 中 经 发 酵 作 用 产 生 , 全球 5 0 % 以上 的 N2 0来 自 土壤 的 硝 化 和 反 硝 化 过 程 ,因此 ,
就 越 强 。 长 期 施 用 有 机 肥 可 促 使 土壤 有机 质 持 续 增 长 , 有 效
增加农 田土壤 的碳库 ,同时增加 C O 产生 的源 物质 , 从而促
进 土 壤 、作物 系统 呼 吸 释 放 C O! 。C h e n等 的 长 期 肥 料 试 验 研究表明 , 稻 田 连 续 多 年 施 用 畜 禽粪 便 能 增 加 土壤 有 机 碳 含 量 ,但 也 可 使 C O ! 释放增加 1 0 . 0 ~2 1 . 5 t / ( h m! ・ a ) ;化 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