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第49个课件

合集下载

《生产管理课件》课件

《生产管理课件》课件

生产调度的作用
生产调度是实现企业生产计划 的重要保障,它有助于企业及 时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 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生产调度的内容
生产调度包括人员安排、设备 配置、物料协调、进度控制等 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和协 调。
生产流程管理
生产流程管理的概念
生产流程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 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 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管理 活动。
04
生产管理挑战与解决方案
生产效率低下
总结词
生产效率低下是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客户需求的不能满足。
详细描述
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流程不顺畅、员工技能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管理方法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交货期延误
总结词
交货期延误可能导致客户的不满和企业信誉 的损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延误。
详细描述
交货期延误的原因可能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不 严格、生产计划不合理、原材料供应不足等 。为了确保按时交货,需要加强生产进度控 制、优化生产计划、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等 措施,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问题
生产管理涵盖了从产品研发、物料采购、生产计划 、生产组织、质量控制到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
生产管理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生产运作管理、供 应链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
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效的生产管理能够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基础工业工程培训讲义

基础工业工程培训讲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复习与思考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基础工业工程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
一、企业生产运作概述
1.1、生产系统 1.2、生产运作管理模式
二、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目前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2、企业流程与作业方法存在的问题 2.3、基础工业工程能解决企业生产与运作 哪些问题?
2.了解企业生产效益衡生量产方率法的,含掌义握生产率的含义。 3.掌生握产生率产测率定测与定管与理管的理方的法方法。 4.明提确高提企高业企生业产生率产的率方的法方法,特运别用是工运业用工工程业方工
程 法方提法高提企高业企生业产生 率产 的率 途的 径途径。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基础工业工程
机械臂磁盘装配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基础工业工程
(四)服务型企业
含义
✓ 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 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分类
✓ 1、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 • ①通用型服务 • ②专用型服务
✓ 2、按系统运作特点分 • ①技术密集型 • ②人员密集型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基础工业工程
基础工业工程
1.2、生产运作管理模式
➢(一)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 ➢(二)流程型钢铁制造企业 ➢(三)重入离散型电子制造企业 ➢ (四)服务型企业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源自基础工业工程(一)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
含义 分类
✓ 是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方 式。生产组织类型分为车间任务型和流水线型。
基础工业工程
2.1、目前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浪费严重 ➢现场环境较差——5S不到位 ➢无效劳动普遍存在

运营管理 第6版课件ppt_第02章

运营管理 第6版课件ppt_第02章
➢ 在对所制定的运营战略进行测评时,要以商业模式中 所确定的收益结果为依据。
运营管理
-16-
第2章 运营战略、竞争力与和生产率
2.1 运营战略 2.2 运营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匹配 2.3 竞争力 2.4 生产率
运营管理
-17-
2.3 竞争力
竞争力: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性。竞争力 体现在质量(Q)、费用(C)和交期(D)等方面的差异性。
✓ 管理模式:在一定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的,由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 理流程等组成的管理体系结构。
✓ 商业模式:企业的商业逻辑或整体解决方案。
✓ 运营模式:企业较短时期的主要职能或业务的运营维护方案。具体包括:客 户核心需求确认;包含供应商、顾客在内的价值链的设计与管控;高附加值 业务设计与核心资源投放;包括订单履行、CRM、资源管理在内的关键流程 识别与设计;包括HR、财务支持、营销支持、公关支持、技术支持在内的支 持系统创建。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供应商
来自卖方的 讨价还价
行业竞争对手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来自买方的 讨价还价
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
替代品 生产者
用户
运营管理
-8-
制定运营战略的工具:扩展的BCG矩阵
维度2:业务增长率(%)
维度4:利润所占比例(%) 高 20
一般 0
维度3:营业收入所占比例(%)

-20 0.0 低
0.5 中
(2)多要素生产率为:
(A) 多要素生产率
10000
200 25 5000 1000
(B) 多要素生产率
10000 50
200 25 5000 1000
运营管理
-25-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陈荣秋PPT全套课件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陈荣秋PPT全套课件
32
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和发展趋势
1.5.1 产业革命 1.5.2 科学管理运动 1.5.3 管理科学 1.5.4 日本制造业的影响 1.5.5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33
1.5.1 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展 到欧洲,19世纪传到美国。1764年,瓦特 (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给机器带来了能 源。1770年James Hargreave发明了珍妮纺纱 机 在1776年劳动分工论。1785年Edmund Cartwright发明了动力织布机,这3项发明带 来了纺织工业的革命。 1800年 Whitney 的标 准化互换零件
4
1.1.1 服务业的兴起(续)
后工业 (Post-industrial)社会
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 信息成为关键资源 生活质量由教育、保健和休闲来衡量 主要活动是人们之间的交往
5
1.1.1 服务业的兴起(续)
服务业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活动
业务服务:如咨询、财务金融、银行、房地产等; 贸易服务:零售、维修等; 基础设施服务:交通运输、通讯等; 社会服务:餐馆、旅店、保健等; 公共服务:教育、公用事业、政府等。
22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 的特征(续)
好处:
① 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 金周转。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 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 会的生产速度;
② 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 劳动生产率高;
③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④ 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29
1.4.1 供需链瓶颈及其影响(续)
原料生产企业
材料加工企业
产品制造企业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与生产率管理培训讲义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与生产率管理培训讲义

生产率的分析方法
生产率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 法、因素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 不同地区或不同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和分 析,揭示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与措施
01
02
03
04
技术进步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等方式,提高生产过程的 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人 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重要性
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成本 、交货期等关键绩效指标。有效的生产管理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产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 目标:实现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02
01
03
任务 制定生产计划,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进度控制与调整
进度控制
通过制定进度计划、建立进度监控体系、及时采取措施等手段,确保生产进度按 计划进行。
进度调整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需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 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现。
03
生产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
概念
生产现场管理是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 优化组合,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等手段,实 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的生产过程。
02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的概念与类型
生产计划定义
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 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生产计划类型

第3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79页PPT文档

第3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79页PPT文档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 第二节 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第三节 成本预测和分析 第四节 生产质量控制和改进 复习与思考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第一节 企业生产运作
一、企业生产运作概述
1.1、生产系统 1.2、生产运作管理模式
二、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目前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2、企业流程与作业方法存在的问题 2.3、基础工业工程能解决企业生产与运作 哪些问题?
测定方式
生产要素的数量 生产要素的种类
➢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类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按测定方式划分生产率种类
静态生产率(Static Productivity)
动态生产率指数 (Dynamic productivity Index)
➢即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 与投入量之比,即一个测定 期的绝对生产率。
电子表面贴装元件的插装生产线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 电子制造企业是典型的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
硬盘的自动装配生产线
机械臂磁盘装配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四)服务型企业
含义
✓ 必须以为人们提供服务,以社会服务为 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分类
✓ 1、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 • ①通用型服务 • ②专用型服务
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评的意义
➢ 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 ➢ 生产率的定义是进行生产率测定的依据; ➢ 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
工业基工础程工导论业工程
(二)生产率测评的种类
静态生产率
单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
多要素生产率
动态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与生产率管理培训讲义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与生产率管理培训讲义

生产线改善策略
01
02
03
04
精益生产
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进等方 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与智能化
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稳
定性和效率。
供应链管理
优化供应链结构和管理方式, 确保原材料供应及时、稳定,
降低库存成本。
持续改进文化
建立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鼓 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推
生产率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给 生产率管理带来挑战,需要建立 灵活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机制,以
适应市场变化。
资源约束
资源短缺、价格上涨等因素对生 产率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通过节 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
施加以应对。
竞争压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不断提 高生产率以保持竞争优势,需要 采取创新、差异化等策略来应对
初期阶段
以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生产管理主要依赖个人经 验和技能。
工业化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生产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 标准化,出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
现代阶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管理的变革,生产管理 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精益生产、敏捷制 造等先进生产模式的出现。
02
生产计划与控制
发展趋势
智能制造将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是基础 ,网络化是支撑,智能化是方向,个性化是趋势。
智能制造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工厂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透明化和可预测性,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动化生产线
采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一、劳动生产率的定义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能产出多少产品的指标,它
衡量的是人力所能发出的产出结果,即人力产出的总量与人力的总数之比。

基本上,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是除以一定的时间单位,即人力的总产出
除以人力的总数,来衡量人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产出量。

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国家区划来计算,比如按
照行业来计算,比如按照国家、地区来计算。

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往往
会有较大的差异,而市场劳动力又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
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既是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国际百
货比较优势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其中一国家或地区在其中一行业方面具有的优势,它具
有节约优势或生产优势,可以有效地利用自身的资源,利用国内的技术进
行生产,在国际市场上产品以低价格出售,从而取得利润,并进一步提高
生活水平。

比较优势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因此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不仅是影响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考虑到
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研究领
域的重要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