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推拿对脑卒中后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推拿对脑卒中后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推拿对脑卒中后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摘要: 该方法操作简单,刺激深,效果广,已成为临床应用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目前本文结合了近几年按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应用的相关临床报道,通过探讨按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应用情况及适用范围,为治疗中风后肌痉挛提供合理参考。

关键词: 按法; 脑卒中; 肌痉挛; 临床应用;中风后痉挛(PSS)是中风患者常见的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

研究表明,约有20%至25%的患者在第一次中风后发生肌痉挛[1]。

在卒中后第一个月肌痉挛发生率为4% ~27%之间,3 个月内为17%~46%[2]。

国内报道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发病率高达80%~90%[3]。

一项对痉挛患者的调查发现,近60%的患者表示他们的病情使他们根本无法工作,另外29%的人表示他们的痉挛干扰他们的工作能力。

总体上,89%的受访者报告由于他们的痉挛状态而完全或部分无法工作。

除了对患者生命的限制外,痉挛还会增加的有关人员负担[4]。

解决问题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脑卒中后肌腱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本文中,对近年来在卒中后肌腱治疗中获得的结果总结如下。

大量的临床和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中医推拿对中风偏瘫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康复治疗[5-6]。

中医推拿直接影响肌肉组织,产生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可调节拮抗肌群紧张,缓解痉挛[7]。

余韵扬[8]等通过对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在常规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单元模式的基础治疗上进行研究,病情稳定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

结果证实①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

②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③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Fugl-Meyer评分,下肢Fugl-Meyer评分和Fugl-Meyer上肢总评分均有所改善。

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

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

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的特点。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人,每年脑卒中死亡约160万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有2/3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1]。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受损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是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2]。

脑卒中后由于中枢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的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失衡,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据优势地位,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过度释放,出现原动肌肌肉过度活跃,同时合并拮抗肌软弱和低肌张力,导致肌肉活动失衡,表现为运动时肢体难以发动、调节和维持精确的动作,从而产生痉挛,严重时导致运动失能[3]。

据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会发生痉挛,其中尤以上肢痉挛多见[4]。

1.中医理论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认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表现为筋肉拘,关节屈伸不利,所以病位在筋,属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有结、聚的特点,即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联结、聚合,如腕、肘、肩、踝、膝、股等处,这些结聚之处即称为经筋结点。

”因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应从其病因病机出发,濡养筋脉,充盈气血,从而改善痉挛状态。

2.脑卒中痉挛的推拿手法脑卒中痉挛的推拿手法,大多采用点穴、揉、滚、一指禅推法为主,推拿部位是在痉挛侧。

近几年脑卒中痉挛的推拿又有新的探索,推拿部位的选择上,有些推拿督脉俞穴,有些推拿作用于筋结点,有些作用于手三阴经筋,有些推拿痉挛肌和拮抗肌,都能缓解病变部位肌肉的痉挛、活血止痛。

比如董赟等[5]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首先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杼、膈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穴,再用双掌根从上到下按揉膀胱经第一侧线,要求力到肌肉层。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经筋推拿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经筋推拿手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8月 S1期第25卷 Modern Digestion&Intervention 2020,vol.25— 48 —of group a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roxithromycin capsul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key word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hronic prostatitis; Clinical effect引言: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男性生殖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对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在25.4%左右,并且其中超过一半会对患者的性功能与生育能力造成影响[1]。

基于此,本文以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对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硬币法将其分为甲组(n=60)和乙组(n=60),其中甲组患者年龄下限为20岁,年龄上限为53岁,平均年龄为(35.28±4.22)岁,患者病程在5个月至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8±0.55)年;乙组组患者年龄下限为20岁,年龄上限为54岁,平均年龄为(35.318±4.24)岁,患者病程在5个月至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50±0.54)年。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诊断后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其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者获取知情权同时签署同意书。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康复推拿疗法的价值展开研讨。

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经随机抽样方式将研究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于研究期间25例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治疗中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于研究期间25例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治疗进行康复推拿疗法,对2组干预效果展开分析。

结果:实验组经康复推拿疗法后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关于有效率、FMA运动评分、ADL指数、MAS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有差异,组别关于结果的比对有意义(P值范围<0.05)。

结论: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治疗中采用康复推拿疗法,其个人的运动功能恢复状况、生活能力改善程度均比常规治疗更高,可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偏瘫痉挛;康复推拿疗法脑卒中偏瘫痉挛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特征,每年我国发病率超150万例,致残率超过86%,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治疗比较棘手,预后不佳[1]。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脑卒中偏瘫痉挛收治的患者,本文主要对两种治疗模式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康复推拿疗法的价值展开研讨,如下文详述:1.研究资料1.1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50例本院在过去一年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脑卒中偏瘫痉挛收治的患者,实验组男女为15:10,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1.54±8.79)岁。

对照组男女为14:11,年龄48岁-78岁,平均年龄(60.97±8.14)岁。

患者经头颅CT检查确诊,患者并出现肢体功能障碍。

本次的研究结果主要基于已经对比、分析两组年龄之上展开,两组资料相关指标的对比无差异,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具有意义(P>0.05)。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90%有某种程度的痉挛,国外报道为65 %。

虽然痉挛有助于某些患者的站立和转移,或使某些患者的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轻水肿,但痉挛妨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明显降低。

1 机理研究目前对脑卒中后的痉挛状态的机制还不十分确定。

一般认为,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是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紊乱所致。

脑卒中后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失衡,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优势,使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作用减弱,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

临床上,多出现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的Wernicke-Mann体位。

也就是说,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主要是脊髓中枢兴奋性增加,特别是α2γ环路活动性增强而引起的。

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断神经根,阻断Ⅰa 类神经冲动传入治疗脑瘫性肌痉挛。

诱发肌电图是对外周神经进行刺激时而产生的诱发性肌肉放电活动。

其中,H波成分是指外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传至脊髓,诱发脊髓α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单突出性反射电位。

H波的最大振幅值可以反映脊髓α运动神经元被动员的总量,是判定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脊髓机能评定等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之中。

另外,当外周神经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运动传出神经纤维传至骨骼肌时,会引起骨骼肌纤维细胞兴奋而产生骨骼肌复合反应电位M 波。

由于M 波容易对H 波振幅变值的大小产生影响,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H/Mmax的变化更能反映痉挛状态下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缝隙连接蛋白(Cx32) 是由一对6 个连接蛋白形成的细胞间两个连接子组成的中空亲水性电突触。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潘伟;张莉彬【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康复推拿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康复推拿疗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5【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康复推拿疗法;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疗效【作者】潘伟;张莉彬【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康复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康复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4脑卒中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患者发病后极易出现偏瘫痉挛情况,肢体功能障碍明显,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

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而康复推拿治疗以协同运动模式为主,能够提高患者肢体的灵活性[1]。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现详述如下。

2015年6月—2017年6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5)和治疗组(n=45)。

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7∶18,年龄50~69岁,平均(56.9±0.7)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为(5.9±0.6)个月;治疗组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53~68岁,平均(57.4±0.8)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为(6.1±0.4)个月。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研究进展

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研究进展

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研究进展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中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风后的突出临床表现就是运动控制不协调、不灵活的异常运动模式,其中最主要的症状是偏瘫痉挛状态,这也是其它症状康复的基础与前提。

因此,解决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康复的首要任务。

目前,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强调综合康复疗法,如解除诱因、药物拮抗、外科手术以及针灸理疗推拿等。

其中,推拿是祖国康复医学特色之一,它不仅是康复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一种无痛苦。

无副作用的绿色舒适疗法,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另外。

西方康复医学指出,祖国推拿手法是一种被动运动训练。

仅适合于中风病早期辅助手段,事实上,祖国推拿医学博大精深,推拿不仅仅是指推拿手法,推拿功法训练同样是推拿灵魂所在,二者相互结合,不可或缺。

研究证实,推拿手法治疗与功法训练相结合在改善老年人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行走等方面作用非常显著。

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推拿借鉴了现代康复医学对中风偏瘫的认识,从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康复分期、实验研究等各个方面。

弥补了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理论技术体系之不足之处。

提高了推拿疗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建立。

另外,康复评估的介入。

改善了以往评估、治疗标准经验化的缺点,从而较客观地反映疾病的转归与预后,增强了疗效的可信度,推拿必将成为今后解决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主要优势疗法。

1.1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推拿具有缓解痉挛状态的作用已为医学界共识,许多研究证实推拿在偏瘫痉挛状态治疗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推拿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偏瘫痉挛状态:邹氏等人对单纯的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结合推拿治疗偏瘫痉挛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组的疗效好于单纯康复训练组,且推拿介入时期越早效果越显著。

郝兴平等用康复推拿结合康复功能训练对中风偏瘫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结果证实,中国传统康复推拿配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