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应用287孔简塑钵盘超稀植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水稻营养盘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营养盘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

(四)营养盘育秧占地少、成本低
• 目前所用的塑料软盘每张为1元,可用3年。
操作方便。该项技术是一项集约化栽培措施, 即节省了秧田。又降低了成本,便于进行规 范化管理,能适时、适量地培育出理想壮苗。 通过实验研究,每亩秧田省工13个,提高工 效6-7倍,减轻了劳动强度,每亩秧田省水 130立方,亩大田省水130立方,亩大田省种3 -5公斤,节约55%以上,育秧田80%左右, 节约农药0.5公斤,省肥30公斤。
2、实行营养盘育秧,达到了省 工、省水、省力、省种、省肥、 省农药、省秧田的目的。
(1)省工:
实行营养盘育秧除在育秧过程中省
工外,在拔秧时每亩秧田省工12- 13个,提高工效6-7倍,且不费 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2)省水:
实行营养盘育秧基本保持旱育秧的特
点,保持湿润即可,每亩省水130立 方。即使在今年黄河枯水,天气干旱 的情况下,由于塑料盘的覆盖,保住 了土壤墒情,秧盘床无出现裂缝现象, 而且秧苗生长健壮不萎蔫,而常规育 秧则出现了1-2厘米的裂缝,并且中 午出现了萎蔫现象。
(3)省种:
由于每亩大田只用35-40张秧盘,
按每穴4粒种子计算,每40盘用种 2.4公斤,比常规育秧用种7-8公 斤,省种4-5公斤,节约用种55 %以上。
(4)省秧田:
一般常规秧田亩插大田18-20亩,
而营养盘秧田插大田70-95亩, 节约秧田80%以上。
(5)省肥、省农药:
利用营养盘育秧除中途补施少量氮
2、整地
整地要整平、耙细,清除
杂草。特别是麦茬田要尽 量不使麦茬露出地面。大 田整好后即可插秧了。
3、移栽

插秧时间:一般根据秧龄而定,掌 握在25-35天,秧龄4叶一心至5 叶一心。春稻在5月1日前后,夏稻 在6月25日前后插秧。首先在拔秧 前后秧田灌水,以利于拔秧,拔秧 时先将盘苗拔起,捆成把,运往大 田备插,然后将秧盘提出洗净。也 可直接将秧盘拉起后,运到大田 (此法在运田的过程中由于秧盘面 积大,又费工,不易采用),运往 大田的秧苗要直立于大田水中,以 防失水萎蔫。

种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旱地育秧技术

种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旱地育秧技术

种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旱地育秧技术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

严把播种关是培育高质量壮秧的前提,加强播后管理是最终能否培育壮秧的关键。

通过培育壮秧,能提高大田移栽返青成活率,提高水稻产量。

一、种子选择根据水稻生产发展区域和用途: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适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如:宜香优2115、渝香203、川优9527、Q优8号、准两优527、Y两优1号等品种。

二、适期早播针对水稻生产主要灾害天气,适期早播避灾。

我区400米以下地区宜在3月10日前播种;400米以上地区宜在3月10~20日播种。

三、精细播种1、选地:选择离移栽本田较近、水源、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半沙半坭、微酸性的空闲旱地或菜园地。

2、作厢:按200厘米开厢作凹式苗床,厢面宽145厘米,埂高15~20厘米。

3、整平:翻挖欠细,灌足底水,抹平厢面。

4、摆盘:一边靠埂竖摆秧盘5个,秧盘“飞边”重合靠紧,盘底紧贴厢面。

5、装土:分盘定量,装过筛细土2.5~3公斤、厚度约1.8厘米,用坭浆水浇透,用沙板刮平。

6、撒药:将水稻专用旱育壮秧剂1包/1公斤撵细后拌过筛细土40~50公斤,均匀撒在80个已装好细土的秧盘表面。

7、拌种: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促进生根壮苗,可选用“60%高巧”10毫升拌水稻种子1公斤,充分搅拌均匀阴干2~4小时后播种。

8、播种:待秧盘内明水干后,按每盘播包衣种50克(1两干谷),分厢定量,分2~3次来回撒播,做到均匀。

9、盖种:用细土(不能拌壮秧剂)盖种2~3厘米,以不见种为度,盘与床埂间空隙一并填满填平。

保水性差的秧地宜厚,保水性好的秧地宜薄。

10、搭拱和盖膜:每40厘米插220~230×3厘米竹扁一块于床埂上作拱,整厢拱高一致;高寒山区可先平地盖一层地膜后再搭拱。

再用220×0.012~0.014厘米微膜覆盖,膜四周用土压严实。

三、苗床管理1、播后—立针保证正常出苗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氧气。

水稻无纺布旱育稀植轻简栽培技术

水稻无纺布旱育稀植轻简栽培技术
应 控制在 4株 以下 。 222 施肥 。栽前基 施 有机肥 1 x 0- .x 0k /m2标氮 .. . 1423 1 4 h , 5 , - g
选 用水 稻 无纺 布覆 盖 育苗技 术 的地 区 。都 不 同程 度地
收 到增产 效 果 , 增产 达 3 - 0 加 上 育苗 节 省 的费 用 , 0, %, - 2 增效
1 . 增产 增 收 4
221 移 栽及 密度 。综 合 考虑 气 温 、 龄 、 田状 况 适 时移 .. 秧 本 栽 。 条件 采用 手插 、 插 、 视 机 手抛 或机 抛 。看地 力 、 苗情 、 品种
特性 、 理 水 平 。 管 采取 等行 距 或宽 窄行 合 理 稀植 , 穴 苗 数 每
无纺布 育苗 采 用单幅 覆 盖 。棚 内只 要不 出现 持 续 3 ℃ 0 以上 的障 碍性 高温 , 不 用揭 布放 风 , 足量 使 用 多功 能 优 就 在 质 壮秧 剂 的情 况 下 ,秧苗 移 栽 前不 用再 追肥 。给苗 床 补 水 时, 可用喷 壶 直接 在棚 布 上喷 浇即 可 。
可 达 4 0- 2 0元 /m2 5-1 0 - h 。 15 对 环 境 友 好 .
3 5 4 0 g h 和 10 g h 二 铵 、5 g h 钾肥 ; 7  ̄ 5k /m 5 k/ m2 7 k /m 5月末 6
月初 , 第 1 分 蘖肥 , 氮 1 0 g h ; 施 次 标 8 k /me6月中 旬施 第 2次
分 蘖 肥 .标 氮 1 S g h 加 7 k / m2 肥 , 3 k / m 5g h 钾 7月初 施 攻 穗
肥 , 氮 9 k /m27月中 旬施 保 穗 肥 , 氮 4 k / m28月 标 0gh , 标 5 gh ;

水稻旱育秧栽培(机插秧盘、抛秧盘等)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机插秧盘、抛秧盘等)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增收的一项常规的科技措施,此项技术可概括为“肥床、早育、适龄、浅插,稀植”5个技术环节,在生产中很具推广价值,其具体操作如下。

1、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1)苗床准备①苗床选择。

透风是水稻旱育秧成败的关键,应选择背风向阴,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早地作苗床,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

一般每亩大田需25~30平方米苗床。

②苗床的制作与施肥。

苗床要在开春后育苗前2个月翻耕晒垡,碎理床。

苗床可视田块水分情况建成高床、低床和平床,床宽一般1.2~1.4米,长度不能超过8米,沟宽0.4米,床面要平整、翻碎。

为简化旱育秧程序,提高秧苗素质,偏碱田须使用壮苗剂来培肥苗床。

壮苗刑具有营养全面、消毒土壤、调酸、化学控制,防治青立枯病等多种功效。

使用方法:每袋壮苗剂与10千克细土拌匀,撒于20平方米苗床上,然后用耙子将药剂与表土充分拌匀即可。

③苗床消毒、调酸。

苗床土壤偏碱和带菌是引发青立枯病,造成死苗的主要因素。

为有效防止青立枯病的发生,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施用壮苗剂来消毒、调酸,或喷施广枯宁来消毒。

生产实践证明,冷浸田、偏碱田施用壮苗剂水溶液防病效果比较显著。

(2)种子处理和催芽品种选择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选用优良品种,每亩大田用种3千克。

播种前用简威或施保克2000倍液浸种72小时,以防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为加快生长,避免烂种,浸泡后的谷种要实行催芽,催芽程度以刚破胸露白为好。

(3)播种、化除、盖膜①播种。

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厘米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份并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用碱性水。

播种前再浇1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露白谷种200~250克,播种期根据栽插时间而定,早栽一季田秧龄45天左右,两季田55天左右。

②覆土、化除。

播种后覆盖2厘米左右的盖种土(用30%的腐熟细粪与70%的细土混合均匀) 。

盖种土要潮湿,覆盖要均匀、严实,不要使用火灰、草木灰等碱性土。

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摘要】此技术将原有的直播转变为育苗、将湿润育秧转变为旱育秧、将密植转变为稀植,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

本文就水稻旱育稀植育秧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省佳木斯地区占有较大种植面积。

近年来,随着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加大。

1.水稻旱育壮秧技术1.1幼苗生长特点稻种在发芽出苗阶段,其芽鞘首先会伸出地面形成筒状无叶片及叶绿素的鞘叶,当鞘叶伸长到一定程度时,会从中抽出一片有叶绿素但无叶片的不完全叶。

当这片不完全叶伸长到约1cm时,此现象就可称为出苗。

在出苗后的第2-3天,不完全叶中会抽出既有叶片又有叶鞘的过错全叶。

秧苗的叶龄主要是根据完全叶的数目来确定的。

在第一片叶抽出却没有展开时,秧苗呈针状,这种情况可称为立针。

当秧苗进入三叶期时,种子胚乳养分已经基本耗尽,此时的幼苗可独立生活,所以此阶段也可称为离乳期。

1.2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稻苗期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粳稻出苗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2℃,在15℃以上时才会正常健康的出苗。

出苗后的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13℃,否则会对水稻的生长情况产生不利的影响。

日平均温度应保持在20℃才会促进水稻壮秧。

秧苗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能够忍受的最低温度分别是,播种到出苗期1℃,出苗到二叶期3℃,三叶期后5℃。

同时还应确保秧田土壤中具有足够的氧气,才可保证幼苗健康生长。

随着幼苗的不断生长,其对水分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多,苗前应将土壤湿度控制在40-50%之间,出苗后至三叶期阶段应将土壤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在三叶期后应将土壤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

1.3壮秧标准由于品种、秧龄、充秧方式的不同,其壮秧标准也有所不同,但还会存在一些共同特性。

从形态上来看,健壮的秧苗整齐一致,植株个体没有较大的差异,也没有病虫害情况发生,叶片短、宽、厚,叶色呈绿中带黄色,叶枕距短,茎扁蒲状,粗壮并具有弹性,触摸可感觉到挺实感,压倒后可立即弹起,根系发达,短白且粗壮。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

水稻钵体育秧与毯式育秧技术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育秧技术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育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在水稻育秧技术中,较为流行的有水稻钵体育秧和毯式育秧技术,这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水稻钵体育秧技术源自于东南亚地区,主要是利用封闭圆形塑料罐体,将种子和水加入罐体中,进行育秧。

该技术的特点是省工省力、成本低,且育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管理的成本。

另外,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大田水稻种植,也适用于城市中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和家庭小型水稻种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水稻钵体育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塑料罐体内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

与传统的育秧技术相比,钵体育秧技术可以控制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保证了种子在有利的环境中迅速萌发和生长发育。

此外,钵体育秧技术也可以避免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水稻的成活率和质量。

在钵体育秧技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种子选优。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无杂质等优质种子。

2. 确定种植密度。

根据罐容量确定种植数量,每个罐体一般种植2-3个种子。

3. 控制水分。

塑料罐体内的水分不能太多或太少,保证苗床的湿度恰当,从而保证水稻幼苗生长发育。

4. 均匀光照。

保持充足的光照,避免阳光直射,否则易造成苗期苗高不平。

二、毯式育秧技术毯式育秧技术是一种新型育秧技术,它是将生活垃圾袋剪开,垃圾袋内壁铺上一层纺织品毯子,毯子表面覆盖一层1-2cm厚的肥沃土壤,然后再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最后将袋口封上,整个育秧过程就完成了。

该技术的特点是价格低廉,易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地,适用于种植大田水稻、小型家庭水稻等多种场景。

毯式育秧技术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毯式育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垃圾袋的密闭,在室内形成一个稳定的小型生态环境,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水稻塑盘育秧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水稻塑盘育秧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水稻塑盘育秧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常州市武进区农科所在15亩水稻示范方中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亩产量达800公斤。

1、品种选用:选用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

2、播种育秧:每亩大田需规格为352孔的塑料盘60张,需苗床17平方米左右。

每90公斤营养土拌壮秧剂0.5公斤。

5月12-13日用吡虫啉、扑生畏、菌虫清复配剂浸种,每亩大田用种量为1.5公斤。

种子露白后播种。

播种时先在塑料盘孔中撒三分之二的营养土,每孔播1粒,播后盖土填平,将秧盘移入秧田。

3、秧田管理:出苗前秧田覆盖薄膜,并湿润灌溉。

看苗色施断奶肥,施用壮秧剂的秧田一般不需要施断奶肥。

注意防治病虫害,控制好水稻条纹叶枯病。

移栽前1天每个秧盘施尿素8.5克,施肥时畦面不能有积水。

4、适时移栽:6月5-6日秧龄20-23天、叶龄4-4.5叶、平均单株带蘖1.2个时拉线定点栽插,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插1.11万穴,每穴1株苗。

5、肥料运筹:经计算,每亩纯氮总用量为17.5公斤。

按氮磷钾肥施用比例1:0.5:0.7计算,五氧化二磷每亩总用量为8.8公斤,氧化钾每亩总用量为12.3公斤。

氮肥施用比例,基蘖肥和穗肥各半,基肥和分蘖肥为7:3。

磷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钾肥基施和拔节期(倒4叶期)施用各半。

结合整地施基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8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

移栽后7天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5.5公斤。

倒3.5叶期(14叶期)施促花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5公斤、硅肥10公斤。

倒1.5叶期(16叶期)施保花肥,每亩施尿素9.5公斤。

6、水浆管理:移栽后7天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

移栽后7天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1叶龄期(10.5叶期,够苗80%时)浅水灌溉,水层深2-3厘米,并视苗情露田1-2次。

从10.5叶期至叶龄余数为2(15叶平展)时分次搁田,先轻后重。

从10.5叶期开始搁田,田内开好丰产沟,沟深20厘米,搁田程度以田面不裂缝、不陷脚为度;隔3-5天再重搁1次,搁田程度以“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为度。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离 子 体 与交 变 电磁 场 相结 合 。在机 器 内部形 成 宇 宙
等 离 子体 环境 ,种 子通 过 自由落 体 运 动垂 直 流 过机
器 , 受光辐射 、 接 电磁 辐 射 和 臭 氧 的共 同作用 . 种 使
子 的 生命 力被 激 活 ,病 菌 被 杀死 ,离 子交 换 能 力增 强 , 的 转 化 加 速 , 溶 性 糖 和 可 溶 性 蛋 白增 加 , 酶 可 提 高种子的发芽势、 芽率 , 发 苗期 提前 1 3天 , 强 作 ~ 增 物 的抗 旱 、 病 能力 ; 物 根 瘤 菌 增 多 , 效 促 进 作 抗 植 有 物 生 长 , 加 有效 分 蘖 , 株粗 壮 , 进 早 熟 , 善 品 增 植 促 改 质 , 提高 产量 8 1% 。 可 %~ 2
1床 土 准 备 .
提高 水稻 综合 生产 能力 , 进农 业 增效 和农 民增 收 。 促


等 离 子体 种 子 处 理 技 术
等 离 子 体 种 子 处 理 技 术 , 国家 “ 6 ” 研 成 是 83 科 果 。D 一 L 2型等 离 子体 种 子处 理 机 , 用 高压 电弧 等 采
3 机 械 化 播 种 .
用 2 B 5 0型 自动播 种 机 , S 一0 或用 2 D 8 0型 手 B 一4
推 式 播 种 机 机 械 化 播 种 。 证 芽 种 2 3粒/ ; 土 保 ~ 穴 底
厚 度 为 20 25 m, 土厚度 为 05 1 c . . ~ c 覆 .~ . m。 0 4 秧 苗 管 理 .
加入 营 养 土 。根据 比例要 求 均 拌 ,每 盘床 土 含 氮 、 、 各 1 ~ .g 磷 钾 . 1 。床 上 调酸 ,H 值 以 45 5 0 5 p .~ . O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崤 87 渔 
钸 榴 植 崤:墒甙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秧苗素质好,健壮、白根 多.移栽后不缓苗。 2.超稀植栽培.采用l1×8寸 规格插秧.有利于通风透光.提 高结实率.稻米品质好。 3.省种、省工、早熟、增产, 比561孔增产15%左右.早熟5— 7天。 二、技术要点 1.选地 采用此技术的田块. 肥力应在中等以上。水源充足. 灌排方便 2.品种选择 应选择分蘖力 强、高产抗痛的中晚熟品种.如: 吉粳803、吉粳83、吉粳88等。 3.置床及营养土配制 ①置床:秧苗的根系可以穿 过钵底的小孔.扎入土中,吸收 水分和养分。因此置床要浅翻1O 厘米即可。打碎土块,搂平整细。 ②配制营养土:营养土应选 择肥沃的旱田土和草炭按3:1混 合,加入床土调制荆即可。按每 盘装土2.5公斤计算备土量.覆土 不需加调制荆 每公顷需备盘 350—360个.备营养土800— 1000公斤。 4.播种一般在4月5~10日 播种 播种前预先把播盘装三分 

之二床土.叠放在一起压紧 在 
装好底土且压紧的播盘上采用配 
套的播种器进行定量播种.每盘 
播催芽种50—60克.每穴播4—6 
粒 
5.摆盘覆土把播完种的播盘 
摆放在平整好的苗床上.要摆齐 
压实,盘与盘靠紧,以利提墒和 
根系下扎,均匀覆土.厚度为 
0.5—1厘米 摆完后盘周围用细 
潮土封严.再用细眼喷壶或喷头 
浇水,要浇匀浇透,避免水流过 
大过急.浇水后如有漏籽应补撒 
细土覆盖 
6.苗床管理 
①水分管理 由于简塑钵盘 
播孔容量小.水分散失快.因此要 
及时补水。揭膜后.一般每天至少 

浇一次透水.以苗叶不打绺为准 
⑦温度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撤 
去平铺地膜.棚内温度控制在 
20—25℃.秧苗1.5叶时.棚内温 
度控制在20℃.防止徒长。3叶 
期加大通风量.以使秧苗逐渐适 
应外界温度 
③追肥在秧苗3叶期追施 


次送嫁肥.每盘追施硫酸铵5 
克,兑水1 o(】一20O倍。喷施后用 

清水冲洗一次 
( 防治立枯病在1.5叶期结 
合浇水喷淋一次防立枯病的药剂. 
达到防病壮苗的作用 
7.适时插秧.合理稀植秧龄 
迭35天以上.秧苗长出一个分蘖 
时开始移栽.一般在5月15—2O 
日插秧 由于287孔播盘育苗的 
播孔较大.每孔内有主秧苗4—6 
棵.加上分蘖。每孔有秧苗8—1O 
棵。故应稀植,采用11×8寸的规 
格插秧.还可节省劳动用工。 
8.科学施肥 
①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 
合的配方施肥方法.在施入农家 
肥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纯氮12o-- 
140公斤,按底:蘖:补:穗的施 
肥比例3:4:2:1方式分期施 
用;纯磷4o-5O公斤作底肥:纯 
钾70—80公斤分两次施用.底肥 
占70%.拔节期追30%。 
⑦增施硅肥 水稻是需硅较 
多的植物,应增施硅肥。每公顷 
施100公斤,做底肥施入。既能 
增强水稻的韧性及抗逆性.又能 
提高穗粒重和提旱成熟.从而达 
到增产的目的 
9.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取分 
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 
浅的灌溉方法 杂草防除采用化 
学除草 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 
化螟.分蘖末期及抽穗前及时防 
治稻瘟病 
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任丽秋王立新 
李秀靖张悦先 


选择晴天高温时段用药 

因为害虫在气温较高时的取食量 
与呼吸强度均较大.药液喷洒到虫体 
上后被带到体内的药物也多些.有利 
于发挥毒杀作用 
二、适当增加用药量 

冬莩 药 攘 

在冬季如果按常规用量施药.害虫往往食药后 
不死亡,所以要适当增加用药量。具体用量应根据 
气温高低而定,但一般不超过常规用药量的50% 
冬季施用农药时要严格按稀释倍数加水.不能随意 
加大或减少水的用量 
三、合理选用适宜冬季施用的农药 


般情况下,胃毒剂和触杀剂受温度的影响小 
些,内吸剂和熏蒸剂受温度的影响大些 如敌杀死、 
敌敌畏、乐果等农药,低温会明显影响其杀虫效果: 
而澳氰菊酯、辛苦硫磷、石硫合剂等农药.在较低 


!查苎 兰 竺! 

温度下施用仍能发挥较好的杀虫效果。此外.冬季 
施用除草剂.其显示出效果的时间比夏季施用后要 
长得多,用药后要耐心等待,一般不需重新喷药。 
四、优先使用土农药 
土农药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缺点是容易产生药 

害。但果树冬季休眠期对农药抗性强。用波尔多液、 
石硫合剂等土农药防治害虫.既经济又有效。 
五、注意延长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冬季施用农药.农药的降解速度变慢,农药在 
作物体内的残存期也相对延长.冬季防治蔬菜作物 
的病虫害时.应特别注意延长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以确保安全 陈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