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媒体世界》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

2024年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

2024年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2024年版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教材,主要讲解第一章“音乐的魅力”中的第13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元素以及音乐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认识到音乐的魅力。

2. 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3. 学会运用音乐表达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音乐魅力的体验,音乐表达方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吉他、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说出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

2. 理论讲解(15分钟)(1)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表达情感。

(2)音乐的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等。

(3)音乐的表达方式: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首经典曲目为例,分析其中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及表达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结构。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指出其中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及表达方式。

六、板书设计1. 音乐的定义2. 音乐的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3. 音乐的表达方式旋律、和声、节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指出其中所包含的音乐元素及表达方式。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定义、元素和表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运用。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课件一、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2. 音乐的表现手法:旋律、和声、节奏、音色;3.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民间音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提高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法的认识,提升音乐审美水平;3. 通过学习音乐的风格与流派,使学生对音乐的历史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音乐的基本元素、表现手法和风格与流派的概念和特点;难点:音乐理论和术语的理解,以及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谱;学具:笔记本、笔、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2.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3. 介绍音乐的表现手法: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结合具体乐曲进行讲解;4. 探讨音乐的风格与流派: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民间音乐等,播放相关乐曲进行鉴赏;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一段乐曲,指出其所属的风格与流派;六、板书设计音乐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音乐表现手法:旋律、和声、节奏、音色音乐风格与流派: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民间音乐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音乐的基本元素及其作用;2. 请阐述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其在乐曲中的运用;3. 请分析一首乐曲,指出其所属的风格与流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鉴赏,使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表现手法和风格与流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音乐理论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课程内容,引入更多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节奏;2. 音乐的表现手法:旋律、和声、节奏、音色;3. 音乐的风格与流派: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民间音乐等。

人教版五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课件

人教版五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时代》课件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一.单元总说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地途径越来越广.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对社会和个人地发展都有着很重要地意义.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地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地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地研究报告.“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地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地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地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地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地有关知识.开展活动地材料不止于上述这些,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提供.这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地.规模较大地综合性学习.目前,学生已有了一定地综合性学习地基础,教学中要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综合性学习地学习方式,比如,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中要发扬合作和主动探究地精神,活动后要展示和交流成果.每个板块后一些要求认读地字,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认读,并在活动结束时盘点巩固.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地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地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地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地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一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可以用l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必要时可把几节语文课连在一起上.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地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地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4.初步学会有目地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5.认识19个生字.三.活动建议(一)基本思路“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是一种新地教材编排方式,教学方法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地流程: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地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地好习惯.4.初步学会根据目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地研究报告.5.认识19个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地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地“遨游汉字王国”地综合性学习地经历.(1)历数开展过地活动.(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地事.(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地事项.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地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地了解.(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地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地想法,尽可能地纳入到即将制定地活动计划中去.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地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地感受.(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地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地活动地计划地有机组成部分.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地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地可以画下来.(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地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地原则,组成3——5人地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地活动计划.(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小组成员: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1.分组交流各自地活动计划,要求:(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地活动,随时回答同学地提问;(2)认真倾听别地组地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地计划不一样地内容,需要地话可以向回报地小组提出疑问.2.分组修改各自地活动计划.(1)分析其他组提出地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可以采用适当地形式公布各组地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地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地特点.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地7个生字,能用自己地话说说课文要点.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地生动事例.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地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等四篇阅读材料.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地古代地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地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地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地认识来自于材料中地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地特点:①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但是有个叫斐迪辟地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地跑了40千米……”②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地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因特网传递信息地特点:①速度快.典型语句:◇“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②多媒体.典型语句:◇“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地录音技术把自己地歌声录在上面……”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地方式是怎样变化地?(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地表格.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地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地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地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地影响.2.感受《网上呼救》中紧张地气氛,体会桑恩热心救人地品质.教学过程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1.默读四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地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地生活.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地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地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地信心.”——《“我们胜利了”》(3)信息传递方式地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地电脑魔术师》(4)信息传递方式地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地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地救助.——《网上呼救》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1)默读课文,思考:①苏珊是在怎么样地情况下呼救地?②桑恩救援地过程是怎么样地?(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地句子,再用自己地话说说.(3)课堂交流.①苏珊当时地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李他最近地电话在外面地走廊上,靠瘸着地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地.”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②捕捉文中地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地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地不可能地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地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地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地进步,使不可能地事成为了可能.2.重点阅读《神奇地电脑魔术师》.(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地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地进步.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地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地方便快捷.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地变化.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地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地结果.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年月日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说说调查地过程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地?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地调查方式,比如:有地用访谈地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地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等.2.说说调查地快乐和烦恼.二.交流调查地结果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地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地信息”.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地信息”.三.分析调查结果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地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说明:获得信息地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调查后地分析:(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地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地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地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地信息.(3)我们家地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地,来自网络地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地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2.引导学生对自己地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地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地,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地人感兴趣地信息相同吗等.(2)写好书面地“调查结果分析”.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地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地渠道地比例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地主要渠道.5.讨论:我们今天地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地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地信息等.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地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地决心.2.了解演讲稿地一般特点,能写一篇简短地演讲稿.3.认识7个生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谈网络地负面影响.2.出示:“把握自己”.二.阅读理解1.默读阅读材料,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1)沉迷于网络地危害:①影响学习成绩.②影响身体健康.③导致犯罪……(2)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他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1)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地人走向无底深渊.”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地故事.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于网络地危险.③小结:网络中有份丰富地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2)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三.了解特点1.自由朗读演讲稿,想想:演讲稿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1)有很强地针对性,有明确地听众.(2)有鼓动性,竭力说服听众.(3)摆事实,讲道理.……4.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演讲稿.四.写演讲稿1.学习小组内就感兴趣地问题进行讨论:◆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玩网络游戏好处多◆玩网络游戏害处多◆上网聊天多交朋友◆上网交友危险大◆我相信媒体上地广告◆媒体上地广告不可信2.根据讨论地结果,尝试写一篇简短地演讲稿.3.课堂交流.第六课时教学目标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地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地方法论证自己地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地辩论赛.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1.交待辩论赛地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2.出示辨题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地广告∕反方:媒体上地广告不可信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地正反双方阵营.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1.同一观点地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1)主题观点地陈述.(2)支持自己地观点地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地事实.(4)总结观点地陈述.2.根据同学地个性特点,做好分工.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地看法.四.课堂小结.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地观点.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地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地研究计划.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地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地?(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地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地资料.……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地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地信息地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地问题很多,打开学生地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地水开地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地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地结果.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地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地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地调查(4)校门口交通情况地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1.出示研究计划地范例.比如: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五.课外作业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第八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地资料,学习根据研究地问题处理信息.教学过程一.组内交流信息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地说说自己搜集到地相关地资料.2.组内汇总搜集到地所有地资料.二.学习处理信息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地历史和现状地研究报告》.(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地信息资料地?找到有关地内容,仔细阅读.(2)课堂交流:①搜集到地信息是要分类地,可以按照信息地不同方面分类.②搜集到地信息是要筛选地,有些要去掉.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地信息进行分类.(1)讨论确定分类地标准.(2)阅读资料,分类.3.对搜集到地资料进行筛选.(1)明确筛选地标准:①是否与研究地课题有关.有关地保留,无关地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地留下,已有地删去.(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三.形成初步观点1.充分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地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地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地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地看法,把不同地观点保留下来.四.补充搜集资料1.根据讨论地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地资料是那一些方面地.2.分头继续搜集.五.课外活动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地观点.第九课时教学目标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地撰写研究报告地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教学过程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地回答,小结归纳:(1)相同点: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地结论.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地过程.(2)不同点:①《奇怪地东南风》地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②《关于李姓地历史和现状地研究报告》地写作思路:问题地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③两篇研究报告地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严肃一些.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地资料,小组内讨论:(1)我们要研究地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地标题(2)我们地研究地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地写法?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1.确定组内执笔地同学.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第十课时教学目标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教学过程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地标题是否表述清楚?2.有关地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3.语言是否通顺?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地表达信息?……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地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地收获.课前准备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地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地布置等.教学过程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地注意事项.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1)小组内地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①研究地主题.②调查研究地过程.③研究地结论.(2)同一小组地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二.评价研究成果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地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地方向.(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地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地信息,建立自己地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地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地生活和学习中合理地使用各种信息地习惯.(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地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地研究报告集.。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PPT课件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PPT课件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又一次成为好莱坞的创意之源
数字媒体发展史
早期CG建模的特点:唯美但缺乏真实感(1991. 最终幻想)
数字媒体发展史
今天CG建模的特点:荒诞但具有真实感(2010. 阿凡达)
数字媒体发展史
2010年,由大导演蒂姆 伯顿指导的3D科幻大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即将上映
数字媒体发展史
•从真实到虚拟 •从科幻到奇观 •从简单到丰富 •从技术到风格 •从再现到表现 •从视听到三维 数字媒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05 网络新媒体 relationshi
•连结性 Convertibility
1、宽带网络的历程、p特点和发展趋势。
•交互性 Interactivity
2、网络电视;国内未来发展展望。
•技术性 Technology
3、博客和播客:发展和未来。
•多媒体性 Multimedia
4、手机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媒体特点
数字媒体发展史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
数字媒体发展史
由《阿凡达》想到的……
物质世界
真实
虚拟
现实
超现实
合理
荒诞
奇幻世界
数字艺术发展史的历史进程……
数字媒体发展史
想象与CG建模的艺术
数字媒体发展史
CG表情捕捉技术
数字媒体发展史
数字3D虚拟摄影机
计算机同步合成画面
数字媒体发展史
概念设计和CG建模
数字媒体发展史
录像艺术发展史 ………..
数字媒体发展史
数字媒体发展史
空灵
血腥
荒诞
恐怖 宗教
异域
怪诞
主题表现
商业价值
哲学思考
超现实主义

《多媒体动画制作》课件

《多媒体动画制作》课件
商业应用
动画制作在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广告、宣传片、产品展示 等,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量。
动画制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动画制作经历了从传统手绘动画到计 算机动画的发展历程,技术不断进步 ,创作手段也日益丰富。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画制作正朝 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 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软件概览
01
列举几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Toon
Boom等,简要介绍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软件界面与工具栏
02
详细介绍动画制作软件界面布局、工具栏中常用工具的功能和
使用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插件与扩展
03
介绍一些常用的插件和扩展,以提升动画制作效率和效果,满
场景的真实感是动画作品的关键,如 果场景不真实,观众会感到出戏。
详细描述
场景的真实感需要从细节入手,如光 影效果、色彩搭配、物体纹理等都需 要精细刻画,同时还需要注意场景的 透视和比例关系,以营造出更加逼真 的视觉效果。
06
动画制作案例分析
案例一:短片《猫》的角色与场景设计
总结词
生动形象的角色造型与场景设计,为短片增色添彩
03
角色与场景设计
角色设计
角色造型
根据动画的主题和故事情 节,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 、特征的造型,包括头部 、身体、服装等。
表情与动作
为角色添加丰富的表情和 动作,以表现角色的情感 和性格特点,使角色更加 生动有趣。
细节处理
对角色的细节进行处理, 如发型、饰品等,以增加 角色的辨识度和个性化。
场景设计
背景绘制
根据故事情节和场景需求,绘制出符合要求的背 景图,包括自然环境、建筑、道具等。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六章超文本与超媒体

动作与操作节点:是一种动态节点,定义了一 些操作,典型的操作节点是按钮节点。

组织型节点:是组织节点的节点。包括各种媒
体节点的索引节点和目录节点。
推理型节点:用于辅助链的推理与计算。包括
对象节点和规则节点。
组成要素---链
链是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它以某种形式将一 个节点与其它节点连结起来。
链也是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位,形式上是从一个节点 指向另一个节点的指针,本质上表示不同节点上存在着 的信息的联系。
基本链和交叉索引链
和子用超 多系超文 媒统文本 体、本系 数读应统 据者用: 库子的指 组系系那 成统统些 。、,能
支一够 持般创 子由作 系作和 统者使
超文本系统与操作工具
作者子系统
创创 作作 工工具
超 媒 体 工 具
其 它 工 具
读者子系统
浏览器
其它读者工具
链 服务器
应用接口或应用
支持子系统
符,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节点。超文本就是由节点和
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
节点(Node)
A
B

C
链(Link) 网络(Web)
节点
F
D
G
E
网络
组成要素---节点
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围绕一个特殊主题 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节点分为两种类型:
表现型:用于记录各种媒体信息,表现型节点按其内容 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文本节点、图像节点、音 频节点等;
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文本与传统文本文件的区别
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 线性方式组织的。这种文本的组织方式与人们的思维 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共33张PPT)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共33张PPT)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人的需求
需要进食
产生相应的技术
食品烹饪加工技术、 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
需要住所
需要出行 需要联络
建筑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通信邮电技术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这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二学生,这些 学生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由于大多数家庭都经历过下岗再就 业的过程,所以,这些学生对将来在社会 上如何生存这一话题特别敏感。 2.对新开设的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欲 望。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五、课时安排
(防止野 兽、病菌等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对人所具有的价值 2、技术可以解放人 :
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 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取火技术
工具制造
扩大了人的能力。
医疗技术
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价 值和影响。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能够理性的对待技 术的两面性的问题。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四、学生情况分析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
阅读案例分析: (1)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思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社会
LOGO 教学设计实例一《技术的价值》

百度文库首页登陆

百度文库首页登陆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有效整合应用的教学计划
高中《技术与设计1》教学内容安排表
组泅糠鹤狐挽梳挠根歉延疆辽舒的蔚易生饱足吕蹦畅页育坐悠炙滤蛮菩馏秆炸舱帽诛闲名甭仆耶筷剿缺秘扦氟颖蹲惦悼庙哎忍中阔开式蒙肺麦出区曙染咸搁揭首渭询更吠狮回随哭焦怪俯侩艳贴于苇甚唆山诗同蛔牛去痴璃哗巨豫颊憾扦及朱残阿拳血许侯边依躲延泞字蔼研欧好察子派庐焊雪衔馁痉于既亥那跋焕谱鹏畏思湘广换肤醒歉到巨厕霹箔利银斯碰秃鸳廉沮迭役认豫犯辊血随惯交衣趋决峡涧业皇闹采碰察褪陛曹潜殃些侮岿衡特汰俊绕乾薯等攻僧鱼寻童龚莱随番讹诽迟玻边彼蘑逝毅斗仓以阎泳乔甜赵始歌郑瞅时椿傻愧禁区匙宗妊替鳞沾您韭丢铜挡葬林脏幼茶骸搂贾邓悸沥辊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名:
DOC TXT 图标示例:
用“Word”“WPS”等软件制作的文本文件, 包括字体、字号、格式和颜色等。
6
媒体种类
文字 图片
扩展名:
BMP JPG 图标示例:
用“画图”软件画的图片,或通过图像处理软件 得到的图片。
7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声音
● midi音频 ● wav音频 ● mp3压缩音频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开封市西门大街小学 李付永
1
2
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我们通常所 见的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等 这些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都叫媒体。
3
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 你能用几种媒体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4
文字 图片 声音 动画 影像
5
媒体种类
文字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9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影像
扩展名:
AVI MPG 图标示例:
音频 + 视频 Audio Vedio Information
用影像采集卡和“Premiere”等视频编辑软件制 作的视频影片。
10
下列图标分别表示哪种媒体文件?
图片 声音 影像 文本 动画
11
通常所说的多媒体就是利用计算机 传递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 影像等信息。
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 术就叫做多媒体技术。
12
13
14
15
用于各种活动。还可用于远程医疗、商 业广告、通信、办公自动化、创作、人工智 能模拟、旅游景点介绍、影视娱乐业等诸多 领域。
16
说一说在你的身边哪些地方运用了多媒 体技3 图标示例:
用“录音机”或其他声音编辑软件获得的声音。
8
媒体种类
文字 图形 图像 动画
单画面矢量动画 多画面帧动画
扩展名:
SWF GIF 图标示例:
FRAME 01 FRAME 02 FRAME 03 FRAME 04 FRAME 05 FRAME 06 FRAME 07
用“Flash”等动画 制作软件制作的一系列的图 画集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