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

合集下载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对抗生素类药物处方的合理用药进行系统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500份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

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妇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最高为91.2%,其次为外科、内科,五官科最低。

3225份抗生素处方中合理用药2848份(88.3%),不合理用药377份(11.7%)。

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存在部分不合理情况,还需要强化对门诊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生素;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46-02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中存在不合理情况[1]。

为此,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门诊处方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促进我院门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10月,门诊处方6500份。

1.2 方法根据《中国药典》、《药理学》、《新编药物学》(第15版)与药物说明书等对6500份门诊处方进行系统分类,统计其中抗生素门诊处方数量,并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门诊处方数量,使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处理分析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门诊处方各科室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6500份门诊处方中抗生素处方3225份,所占比例为49.6%。

根据系统分类,抗生素使用门诊包括内科、外科、妇儿科、五官科,各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见表1。

门诊患者处方用药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

门诊患者处方用药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

门诊患者处方用药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目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了解门诊患者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门诊4~10月处方2 100张(精麻药处方除外),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合格处方率20.7%,处方平均用药品种3.21种、平均用药天数7.13 d、针剂应用率69.6%、基本药物使用率84.2%、抗菌药物使用率79.4%。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选药不当、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重复给药、配伍不合理等方面。

大部分抗菌药物DUI<1,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门诊抗感染用药主流。

结论: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实施干预是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门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标签:门诊患者;处方;调查;干预;抗菌药物处方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技术、经济上的意义,直接反映医院的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与药品的安全使用、医疗安全紧密相关。

为了解门诊处方用药现状,探讨其用药合理性,使药品安全、有效、经济地为患者服务,参考有关资料对门诊2 1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医院规范化管理门诊处方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5~11月期间每月第1周星期一处方100张、星期六处方100张及每月15号处方100张,共计2 100张(精麻药处方除外)。

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对不合格处方率、处方平均用药品种、平均用药天数、针剂使用率、基本药物应用率、药物标示完整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抗菌药物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情况的分析判断指标,用药频度(DDDS)=用药总剂量/DDD值,DUI=DDDS/总用药天数,DUI≤1为用药合理(DDD以第16版《新编药物学》为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有关资料予以分析,并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干预。

2结果2.1 处方基本情况不合格处方435张,占调查处方的20.7%,其中书写不规范的处方170张(具体见表1),用药不合理处方344张(部分处方有多处书写和用药缺陷)。

2021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有

2021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有

2021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有摘要:一、引言二、2021 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的具体内容1.药品使用率2.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3.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的次数4.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满意度调查三、我院在提高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方面的措施1.完善药品管理制度2.提高临床药师的专业素质3.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4.定期开展合理用药评估活动四、提高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的意义1.降低医疗费用2.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减少药品不良反应4.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优化,合理用药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 年,我国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我院2021 年合理用药监测指标进行详细解读。

二、2021 年我院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的具体内容1.药品使用率药品使用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患者实际使用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占所有可使用药品种类和数量的比例。

通过监测药品使用率,可以了解我院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实际情况,为制定合理用药政策提供依据。

2.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患者使用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占所有使用药品患者总数的比例。

通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评估我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安全隐患。

3.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的次数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的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次数。

通过监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的次数,可以了解临床药师在提高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4.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满意度调查患者对合理用药的满意度调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患者对我院合理用药工作的满意程度。

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可以了解我院在提高合理用药方面的成果,为持续改进合理用药工作提供依据。

三、我院在提高合理用药监测指标方面的措施1.完善药品管理制度我院通过建立严格的药品申请、采购、使用和监管制度,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的现状。

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结果: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3种;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为15.98%;应用抗生素的百分率为34.25%。

结论:我院目前门诊患者用药部分处方指标不够合理,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抗生素应用率明显偏高,有待干预。

标签: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为了更好地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提高医疗质量和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选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若干处方指标,对我院门诊患者用药现状进行了调研。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抽取2012年6月15日门诊处方(不含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计219张。

1.2方法对照《处方管理办法》逐一审查分析,将不合理处方进行系统分类统计。

参考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合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中的方法,选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若干处方指标统计以下各项:处方总数(n);处方药总品种数(A);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B)(B = A/n);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C);应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D)(D=C/n×100%);就诊应用注射剂的病例数(不含预防注射、计划免疫)(E);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F)(F=E/n×100 %);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病例数(G);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H)(H=G/n ×100 %);处方总金额(I);平均每张处方金额(J)(J=I/n);抗菌药物金额(K),抗菌药物占总金额的比例(L)(L=K/I×100%)2 结果2.1处方总体合格情况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审核219张门诊处方,处方基本合格率为88.13%。

不合格处方共计26张,其中未写科别项的3张,未写诊断项的16张,科别诊断均未写6张,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处方1张。

我院门诊医疗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医疗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我院门诊医疗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至12月门诊处方3000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000张,占抽查处方的33.3%,占门诊6-12月总处方量18000张的5.55%,分别为:处方缺项、配伍禁忌、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注射剂溶媒选用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

结论不合理处方易导致不合理用药,医院要加大监管力度,医务工作者对不合理处方应予足够重视,提高医院用药水平。

【关键词】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规范用药处方是医师实施治疗方案的书面文书,处方质量体现了医院的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临床医师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具每一张处方,合理地使用各种药物是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和用药安全的关键。

为此,笔者抽查了我院2011年6-12月门诊处方3000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11年后半年门诊处方进行抽样分析,每月各抽5d的处方,共计3000张,基本覆盖各临床科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依据《新编药物学》(第16版)、各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不合理用药类型、处方张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1000张,同张处方有多处不合理的计1张,将统计结果归纳分类,对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以后的工作改进提供参考,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更好推进药学服务。

2结果在3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000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3.3%,分类结果见表1。

表1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3讨论3.1处方缺项:包括缺诊断、日期、科别、医师签章、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须做皮试未注明及无结果判定等,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

3.2配伍禁忌:(1)如罗红霉素+氨茶碱,因大环内酯类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可使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两者同用时,茶碱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指标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指标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指标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处方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参考。

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为研究对象,统计处方注射用抗菌药物基本使用情况,对其中的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167张处方开具注射用抗菌药物,构成比16.7%,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处方总金额31.7%,全部处方注射用抗菌药物均为单一用药,9张联合口服(5.39%),主要分布于呼吸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处方点评筛查不合理处方13张,不合理率7.78%,主要不合理项目为药品选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为规范使用药品名称、诊断与用药不符。

结论: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有待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规范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383-02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是临床防治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1]。

但近年,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不良反应问题日渐突出,会降低药物疗效,增加用药安全风险,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合理性也由此成为医院药品与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2]。

文章现对我院门诊近年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评价用药合理性,旨在为优化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确保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提供依据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1000张为研究对象。

取样标准:(1)开具注射用抗菌药物的西药处方;(2)由门诊药房统一调剂;(3)对应病例数据真实有效。

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摘要】目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提高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来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方法根据WHO/DAP/INRUD制定的《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回顾性的对某医院2009年5个月30名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进行调研,并且对这些患者的调研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位2.49种,通用名使用率为54.6%,抗菌药物应用率是33.0%,注射剂应用率为8.6%,基本药物应用率为82.6%;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是10.89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是51.9s,实际药品调配率是99.58%,药物标示完整率是96.67%,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率是88.84%,平均就诊药费是138.34元。

结论《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在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的调研上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尤其是推广药物通用名的使用,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率和加强医患间的交流。

【关键词】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随着医疗体制的进一步的改革,合理用药的概念深入人心合理用药的现代含义包括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等方面,来评价防病治病的效果;同样也包括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以谋求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93年WHO/DAP/INRUD制定了《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运用WHO制定的合理用药干预和评价方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调查研究来记录医院目前的治疗实践,监督和观察医院特定的用药行为。

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真正安全、有效、经济的为患者服务。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与分析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与分析

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指标调查与分析魏俊婷;邹美南;曾斌;刘志承【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订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指标(SDUIs),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对门诊患者发放问卷900份,收回合格问卷867份,其中64份被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处方不合理率7.38%;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2.19±1.12)种,通用名使用率100.00%,抗菌药物使用率26.30%,注射剂(除计划免疫)使用率14.07%,基本药物使用率14.73%,医生诊治时间(3.87±1.35) min,处方调配时间(2.59±1.26) min,药品标示完整率100.00%,药品实际调配比例100.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式率为84.54%。

结论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较低,门诊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注射剂和抗菌药物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he drug use situation of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formulating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drug use index(SDUIs)of WHO,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outpatients was performed by the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The EpiData 3. 0 software was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PSS 16. 0 soft-ware. Results 900 piec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issued to the outpatients and 867 pieces of qualified questionnaire were taken back. 64 pieces of prescription were judged to be unreasonable after evaluating 867 pieces of prescription.The prescription unreasonable rate was 7. 38% . The average number of varieties of prescription drugs was 2. 19. The use rate of drugs generic name was 100. 00% . The use rat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was 26. 30% ,the injection(except the planned immunization)use rate was 14. 07% ,and the use rate of the essen-tial drugs was 14. 73% . The doct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ime was 3. 87 min. The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time was 2. 59 min. The drug label integrity rate was 100. 00% . The actual proportion of drug dispensing was 100. 00% .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understanding the correct medication was 84. 54% . Conclusion The proportion of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is low. The outpatients' drug use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The use of injections and antibacterial drugs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but the use rate of the essential drugs is on the low side.【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5页(P68-71,72)【关键词】合理用药;指标;门诊处方【作者】魏俊婷;邹美南;曾斌;刘志承【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3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3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3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52;R451合理用药(RUD)是指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摘要】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的现状。

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

结果: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3种;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为15.98%;应用抗生素的百分率为34.25%。

结论:我院目前门诊患者用药部分处方指标不够合理,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抗生素应用率明显偏高,有待干预。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
为了更好地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提高医疗质量和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选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若干处方指标,对我院门诊患者用药现状进行了调研。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取2012年6月15日门诊处方(不含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计219张。

1.2方法
对照《处方管理办法》逐一审查分析,将不合理处方进行系统分类统计。

参考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合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中的方法,选择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若干处方指标统计以下各项:处方总数(n);
处方药总品种数(a);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b)(b = a/n);就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c);应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d)(d=c/n ×100%);就诊应用注射剂的病例数(不含预防注射、计划免疫)(e);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f)(f=e/n×100 %);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病例数(g);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h)(h=g/n ×100 %);处方总金额(i);平均每张处方金额(j)(j=i/n);抗菌药物金额(k),抗菌药物占总金额的比例(l)(l=k/i×100%)
2 结果
2.1处方总体合格情况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审核219张门诊处方,处方基本合格率为88.13%。

不合格处方共计26张,其中未写科别项的3张,未写诊断项的16张,科别诊断均未写6张,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处方1张。

2.2合理用药处方指标统计结果(表1)
表1. 合理用药处方指标
a:用药品种总数:758 b: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3.46 c: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75 d:就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34.25%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35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15.98% g: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数:12 h: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5.48%
i:处方总金额(元): 15848.5 j: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元):
72.37
k:抗菌药物金额:6956.25 l:抗菌药物占总金额的比例:43.89%
2.3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表2)
表2.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
科室处方量(张)抗菌药物处方(张)抗菌药物使用率(%)
内科62 23 37.10
中西医23 3 13.04
儿科18 7 38.89
妇产科22 11 50.00
五官科11 5 45.45
眼科13 5 38.46
门诊34 7 20.59
急诊11 6 54.55
外科25 8 32.00
合计219 75 34.25
3 讨论
3.1临床诊断的缺失
临床诊断是为药师审核处方提供资料的,缺少该项有可能造成药师审核处方的漏失,可能增加发生药物治疗纠纷的可能性。

对当日处方审核结果表明,个别医生疏忽了写诊断,门诊、急诊科未写
诊断的处方较多,应由医务科提出批评。

3.2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门诊患者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3.46种。

who在9个亚非拉国家社区医疗机构调查显示,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22种[1],而who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专家论证对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的平均处方用药品种数标
准为1.6~1.8种。

分析我院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居高的原因,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儿童尤其是婴儿的用药,根据症状使用了药物,同时进行常规儿保项目检查,开具了维生素类药物、钙片等药物,因此每张处方5~8种药,平均超过5种。

其二,就诊患者特别是医保患者和同时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求多开药.而有些联合用药是没有必要甚至是不合理的。

据报道,随着用药品种的增多,药物相互作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如联用2~5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16~20种为40%;21种以上则高达45%[2],因此应尽可能减少用药品种数,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2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此次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25%,低于首季度的42.48%,说明我院对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力度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起到一定效果。

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用的
43.89%,远高于首季度的28.77%,分析原因,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无论用药频度还是金额占据了第一位,比首季度有很大增加。

3.3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
门诊治疗以口服为主,应用注射剂的占15.98%,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为6.38%。

门诊患者一般以轻症患者为主,口服给药非常方便;静脉点滴及肌注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使机体处于开放状态,易引起感染等,浪费医药资源。

故who及我国对高应用注射剂使用率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我院在该方面做的比较好。

参考文献
[1]. 唐镜波,陈香谱,谭军,等.药品供应体系效能快速测评的国际指标[j].中国药房,1996,7(1):6.
[2]. 贾公孚,谢惠敏.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第一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